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嵇珮瑤
研究生英文姓名:CHI PEI YAO
中文論文名稱:臺灣民間故事之品德教育內涵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Study on Character Education from Taiwanese Folktales
指導教授姓名:何石松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臺灣民間故事品德核心價值品德教育民間故事
英文關鍵字:Taiwan Folktalescore valuecharacter educationfolktal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9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以「臺灣民間故事之品德教育內涵研究」為題,其研究之意義有三:其一,臺灣民間故事是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反映了先民們的處世哲學,價值觀念,具有社會教化功能,昔之教化功能相似於今之品德教育,而在諸多前人研究文獻中,未有全面且深層分析臺灣民間故事中的品德教育內涵者。其二,筆者以品德核心價值的觀點切入,賦予民間故事嶄新教育意義。其三,品德核心價值經過時代的變遷及轉換,或有其意義之轉變,可供後世更深層的生活建議。

本研究將臺灣民間故事中具有品德核心價值之故事先挑選出,並歸納整理各縣市的品德核心價值,統計並列出重複性較高者,做為分析臺灣民間故事中品德教育內涵的指標。再將這些核心價值依教育部所分類之──「人與個人」、「人與他人」、「人與社會」做分類,進而羅列故事篇章及歸納出結論。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本研究之寫作動機、目的、方法及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則將臺灣民間故事與品德教育作一連結;第三章是從「人與個人」的角度出發,敘述有關勤勞、誠實及感恩知足等核心價值之故事;第四章則是拓展到「人與他人」之間,有關孝順、信用、報恩、關懷助人等核心價值,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編織人際之網絡;第五章是針對「人與社會」進行闡述,主要的核心價值有公平正義、犧牲奉獻與團結合作;第六章之結論將前述之論點相互對照並作一整合。

藉由本論文的研究,可體會先民們創造臺灣民間故事的時空,學習先民們面臨問題時的因應之道及處世方法,進而瞭解其生命背景及架構,喚發出人性之品德本心,達到臺灣民間故事的品德教育功能,以促進人際和諧及社會安詳。
In this thesis, which is titled ' The Study on Character Education from Taiwanese Folktales ', covers mainly three dimensions: First, the Taiwan Folktales of ancestors handed down wisdom, reflects the philosophy of the ancestors of doing things, values, and with social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he pas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is similar to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today. However, in many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literature,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aiwan Folktales. Second, the writer cut in the view of the moral core value by given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folktales. Third, after a period of the change and conversion of the moral core value or the changes in its meanings, the future generations derive a deeper life recommendation.

In this study of Taiwan Folktales, which pick and choose the story that has a value of the moral core. At the same time, arrange and generalize the value of the moral core from the character of cities and counties. Therefore, to compile the statistics and lists of the higher repetitive a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indicators in the analysis of Taiwan Folktales. Then classify the core valu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people and the individuals', 'people with the others' and 'people and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set out the story chapter and summarize the conclusion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hich explicates motives, purpose, approaches of this study,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existent studies. Chapter two connects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Taiwan folktales. Chapter three narratives the core value of the story about hard-working, honest and grateful conten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and the individuals'. Chapter four extends the mean of 'people with the others' regarding to the filial piety, trustworthiness, gratitudes, and the attentive to helping people as the core value wherefore to weave the social networks. Chapter five which aimed at the 'people and the society' as the expound.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sacrifice and dedication, and the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re the main core values.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cross references of forgoing contentions in order to integrates.

By this thesis, the experience of our ancestors had created the folk tales of Taiwan, learning problems our ancestors faced in response to the Road and Life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ir life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 call the issue of human nature and moral Conscience, reaching folk tales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ocial seren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6
一、專書…………………………………………………………………… 6
二、學位論文……………………………………………………………… 7
三、期刊論文………………………………………………………………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8
一、研究方法……………………………………………………………… 18
二、研究步驟………………………………………………………………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1
一、研究範圍……………………………………………………………… 21
二、研究限制……………………………………………………………… 22

第二章 民間故事與品德教育……………………………………………… 25
第一節 民間故事的界定…………………………………………………… 25
一、民間文學的定義……………………………………………………… 25
二、民間故事的定義……………………………………………………… 27
第二節 臺灣民間故事的發展……………………………………………… 31
一、日據臺灣時期………………………………………………………… 32
二、臺灣光復之後………………………………………………………… 33
第三節 品德教育的界定…………………………………………………… 35
一、道德、品格、品德概念的釐清……………………………………… 35
二、各縣市之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39
第四節 民間故事的品德教育功能………………………………………… 44
一、民間故事的功能與價值……………………………………………… 44
二、故事對品德教育的價值……………………………………………… 46

第三章 人與個人之間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49
第一節 勤勞與懶惰………………………………………………………… 49
一、勤勞致富……………………………………………………………… 50
二、懶惰致一無所有……………………………………………………… 51
三、懶惰致變成動物……………………………………………………… 52
第二節 誠實與欺騙………………………………………………………… 55
一、誠實…………………………………………………………………… 55
二、欺騙致喪失生命……………………………………………………… 57
第三節 感恩知足與貪心狂妄……………………………………………… 63
一、知足與貪心兼具……………………………………………………… 63
二、知足…………………………………………………………………… 69
三、貪心…………………………………………………………………… 73
四、感恩…………………………………………………………………… 76
第四節 其他品德核心價值………………………………………………… 78
一、勇敢…………………………………………………………………… 78
二、自省…………………………………………………………………… 79
三、驕傲自大……………………………………………………………… 80

第四章 人與他人之間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83
第一節 孝順長輩與忤逆不道……………………………………………… 83
一、代代相傳……………………………………………………………… 84
二、神助孝順者得錢財…………………………………………………… 87
三、事物由來……………………………………………………………… 91
四、大逆不道……………………………………………………………… 92
第二節 信用與毀約………………………………………………………… 95
一、堅守信用……………………………………………………………… 95
二、毀壞約定……………………………………………………………… 99
第三節 知恩圖報與忘恩負義……………………………………………… 103
一、田螺報恩……………………………………………………………… 104
二、其他動物報恩………………………………………………………… 106
三、忘恩負義……………………………………………………………… 110
第四節 關懷助人與邪惡害人……………………………………………… 113
一、關懷助人與邪惡害人兼具…………………………………………… 114
二、關懷助人……………………………………………………………… 119
三、邪惡害人……………………………………………………………… 125

第五章 人與社會之間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133
第一節 公平正義與仗勢欺人……………………………………………… 133
一、公平正義與仗勢欺人兼具…………………………………………… 133
二、公平正義……………………………………………………………… 137
三、仗勢欺人……………………………………………………………… 140
第二節 犧牲奉獻與自私自利……………………………………………… 142
一、犧牲生命退洪水……………………………………………………… 142
二、犧牲生命圓滿日與夜………………………………………………… 143
三、犧牲生命造就山川湖泊……………………………………………… 145
四、犧牲生命化成食物…………………………………………………… 148
五、自私自利……………………………………………………………… 150
第三節 團結合作與獨立思考…………………………………………… 152
一、團結合作……………………………………………………………… 153
二、獨立思考破除迷信…………………………………………………… 156
三、獨立思考撮合姻緣…………………………………………………… 157
四、獨立思考排除困境…………………………………………………… 159
五、獨立思考展現自我…………………………………………………… 161

第六章 結論………………………………………………………………… 165
參考文獻……………………………………………………………………… 169
附錄一:田野調查之故事…………………………………………………… 181
附錄二:《臺灣民間故事集》篇目頁次與品德核心價值對照
一覽表……………………………………………………………… 189
附錄三:各縣市政府出版之民間故事集篇目頁次與品德核心
價值對照一覽表…………………………………………………… 195
附錄四:《臺灣民間故事集》未分類之篇目說明………………………… 201

表 次
表1-2-1 以單一地區為研究主題的博碩士論文…………………………… 11
表1-2-2 以單一族群為研究主題的博碩士論文…………………………… 12
表1-2-3 以單一類型故事為研究主題的博碩士論文……………………… 14
表2-3-1 各縣市之品德核心價值…………………………………………… 41
表2-3-2 品德核心價值之統計表…………………………………………… 42
表2-3-3 品德核心價值與個人、他人、社會的關係……………………… 43
(一) 專書
1. 錢穆著:《四書釋義(二)》(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6
月)。
2.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八)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臺北:藝文印書
館,1965年6月)。
3. 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辜林(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2
月)。
4. 王述先:《易經詳解》(臺北:文化印刷廠,1969年3月)。
5. 王忠林編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7月)。
6. 韓昌黎著:《韓昌黎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7. 張紫晨:《民間文學基本知識》(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79年,7
月)。
8.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0年8月)。
9.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82年5月)。
10.施翠峰:《臺灣民間文學研究》(臺北:施翠峰,1982年8月)。
11.陳千武:《臺灣民間故事》(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12月)。
12.施翠峰:《臺灣民譚研究》(臺北:和光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5月)。
13.丁乃通著、鄭建成、李倞、商孟可、白丁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
(北京:中國文藝,1986年7月)。
14.楊伯峻撰:《四部刊要 經部‧四書類 論語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1987年1月)。
15.劉萍:《文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8月)。
16.施翠峰:《臺灣民譚探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2月三
版)。
17.劉守華:《故事學綱要》(湖北:華中師範大學,1988年12月)。
18.楊亮之:《中國民間文藝辭典》(蘭州:甘肅人民社出版,1989 年)。
19.黃文博:《臺灣風土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1月)。
20.劉還月:《臺灣土地傳》(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1月)。
21.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6月)。
22.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臺灣民間故事集》(臺北:
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6月)。
23.黃文博:《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6月)。
24.龔恆嬅:《臺灣民間故事》(臺南:西北出版社,1990年6月)。
25.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7月)。
26.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7月)。
27.龔恆嬅:《臺灣傳奇故事》(臺南:西北出版社,1991年1月)。
28.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再
版)。
29.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30.黃沛榮注譯:《新譯三字經》(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5月)。
31.譚達先:《中國民間文學概論》(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7
月)。
32.林文寶:《臺灣掌故與傳說》(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12月)。
33.譚達先:《中國民間童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34.陳瓊芬、陳玉滿主編:《民間文學的采錄與整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
心,1993年4月)。
35.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文化的源頭活水─民間文學之重要性》(彰化:彰
化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36.譚達先:《中國傳說概述》(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6月)。
37.徐芹庭:《易經詳解(上)》(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
38.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3月)。
39.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北東華書
局,1994年5月)。
40.林生傳:《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文化事業,1994年10月)。
41.施翠峰:《臺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
月)。
42.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
出版公司,1996年9月)。
43.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6月)。
44.詹棟樑:《德育原理》(臺北:五南文化事業,1997年12月)。
45.沈文臺《臺灣鄉土傳奇》(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8年5月)。
46.鍾敬文:《民俗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
47.蘇珊‧恩傑(Susan Engel)著/黃孟嬌譯:《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敘
事》(臺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1998年12月)。
48.王詩琅、李欽賢:《臺灣民間故事》(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9
年2月)。
49.艾伯華著,王燕生、周祖生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
館,1999年2月)。
50.陳益源:《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里仁出版社,1999年9月)。
51.黃雲生:《兒童文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52.鄭志明:《文學民俗與俗民文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6月)。
53.陳千武:《臺灣民間故事》(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11月)。
54.但昭偉:《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五南文化事業,2002年
5月)。
55.瑪格利特‧帕金(Margaret Parkin)著/盧娜譯:《說故事做好教育訓
練:49個故事協助學習者創意思考》(臺北:稻田出版社,2002年5月)。
56.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57.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8月)。
58.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3
月)。
59.苑利、顧軍:《中國民俗學教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10
月)。
60.吳順火主編:《臺北縣國民小學品德教育教學手冊》(臺北:宏達文教基金
會,2010年8月)。
61.吳順火主編:《臺北縣品德教育聯絡簿》(臺北:宏達文教基金會,2010
年8月)。
62.胡正文總編輯:《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臺北:財團法人千代
文教基金會,2010年9月)。

(二) 各縣市政府文化局所出版的民間故事集
1. 胡萬川總編輯:《石岡鄉閩南語故事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3年3月)。
2. 胡萬川總編輯:《沙鹿鎮閩南語故事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3年3月)。
3. 胡萬川總編輯:《沙鹿鎮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
心,1993年5月)。
4. 胡萬川總編輯:《石岡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
心,1993年6月)。
5. 胡萬川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3月)。
6. 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一)》(彰化:彰化縣立文
化中心,1994年6月)。
7. 胡萬川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4年10月)。
8. 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二)》(彰化:彰化縣立文
化中心,1995年1月)。
9. 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大甲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5年6月)。
10.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三)》(彰化:彰化縣立文
化中心,1995年7月)。
11.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四)》(彰化:彰化縣立文
化中心,1995年7月)。
12.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三)》(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1996年2月)。
13.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五)》(彰化:彰化縣立文
化中心,1996年6月)。
14.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新社鄉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臺中縣文
化中心 ,1996年6月)。
15.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6年6月)。
16.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梧棲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6年7月)。
17.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新社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7年6月)。
18.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7年6月)。
19.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四)》(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1997年7月)。
20.傅素花、陳素主主編 :《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 :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 ,1998年6月)。
21.胡萬川、王正雄總編輯:《外埔鄉閩南語故事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
心 ,1998年6月)。
22.傅素花、陳素主主編:《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1998年6月)。
23.林聰明、胡萬川總編輯:《羅阿蜂、陳阿勉故事專輯》(宜蘭:宜蘭縣立
文化中心,1998年6月)。
24.楊照陽等編:《臺中市大墩民間文學采錄集》(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9年4月)。
25.胡萬川、王長華總編輯:《鳳山市閩南語故事集(一)》(高雄:高雄縣立
文化中心,1999年5月)。
26.黃哲永總編輯:《東石鄉閩南語故事(一)》(朴子:嘉義縣文化中心,
1999年6月)。
27.黃哲永總編輯:《東石鄉閩南語故事(二)》(朴子:嘉義縣文化中心,
1999年6月)。
28.黃哲永總編輯:《朴子市閩南語故事》(朴子:嘉義縣文化中心,1999年6
月)。
29.黃哲永總編輯:《太保市民間傳說》(朴子:嘉義縣文化中心,1999年6
月)。
30.黃哲永總編輯:《六腳鄉閩南語故事集》(朴子:嘉義縣文化中心,1999
年6月)。
31.余燧賓主編:《基隆市民間文學采集(一)》(基隆:基隆市文化中心,
1999年6月)。
32.宋隆全、胡萬川總編輯:《宜蘭縣民間文學集(二)》(宜蘭:宜蘭縣立文
化中心,1999年6月)。
33.胡萬川、王正雄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五)》(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1999年8月)。
34.胡萬川、王正雄總編輯:《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三)》(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1999年11月)。
35.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斗六:雲林縣立
文化局,1999年12月)。
36.胡萬川、王正雄總編輯:《東勢鎮閩南語故事集(一)》(豐原:臺中縣立
文化中心,2000年5月)。
37.胡萬川總編輯:《蘆竹鄉閩南語故事(一)》(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民2000年9月)。
38.胡萬川總編輯:《蘆竹鄉閩南語故事(二)》(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民2000年12月)。
39.江寶釵總編輯:《嘉義市民間文學集‧閩南語故事(一)》(嘉義:嘉義市
文化局,2000年12月)。
40.江寶釵總編輯:《嘉義市民間文學集‧閩南語故事(二)》(嘉義:嘉義
市文化局,2000年12月)。
41.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二)》(斗六:雲林縣立
文化局,2001年1月)。
42.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斗六:雲林縣立
文化局,2001年1月)。
43.胡萬川總編輯:《苗栗縣閩南語故事集(二)》(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2001年12月)。
44.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1年4月)。
45.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二)》(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1年4月)。
46.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1年4月)。
47.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四)》(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1年4月)。
48.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五)》(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1年4月)。
49.胡萬川、陳嘉瑞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六)》(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2001年4月)。
50.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四)》(斗六:雲林縣立
文化局,2001年12月)。
51.胡萬川、康源、陳益源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7》(彰化:彰化縣
文化局,2002年4月)。
52.胡萬川、康源、陳益源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8》(彰化:彰化縣
文化局,2002年4月)。
53.胡萬川總編輯:《桃園市閩南語故事(一)》(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2
年11月)。
54.胡萬川總編輯:《苗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2002年12月)。
55.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五)》(斗六,雲林縣文
化局,民2003年5月)。
56.陳杏如總編輯:《南投縣福佬故事集》(南投:南投縣文化局,2003年5
月)。
57.胡萬川、康源、陳益源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9》(彰化:彰化縣
文化局,2003年5月)。
58.胡萬川、康源、陳益源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0》(彰化:彰化縣
文化局,2003年5月)。
59.胡萬川、陳嘉瑞總編輯:《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七)》(豐原:臺中縣立文
化中心,2003年6月)。
60.胡萬川總編輯:《新屋鄉客語故事集(一)》(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3年12月)。
61.胡萬川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六)》(新營:臺南縣立文化局,
2004年12月)。
62.謝貴文總編輯:《在夢境的入口─高雄民間故事集》(高雄:高雄市政府文
化局,2007年12月)。
63.林培雅總編輯:《臺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九)》(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
年12月)。

(二) 學位論文
1. 林培雅:《臺灣地區邱罔舍故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
所,1994年)。
2. 彭衍綸:《臺灣民間故事<白賊七的趣話>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 楊瑟恩:《鄭成功傳說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1997年)。
4. 唐蕙韻:《金門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7年)。
5. 簡齊儒:《臺灣地區蛇郎君故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 吳姝嬙:《賽夏族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
文,2000年)。
7. 陳慧珣:《泰雅族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
文,2000年)。
8. 曾瓊儀:《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論文,2000年)。
9. 張清榮:《中國民間童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0年)。
10.姜佩君:《澎湖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1年)。
11.陳昌閔:《臺灣閩南諺語之社會教化功能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2.劉育玲:《臺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3.李嘉慧:《臺灣閩南語故事集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
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4.吳餘鎬:《臺灣客家李文古故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2002年)。
15.王阿勉:《臺灣烏來泰雅族口傳文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6.吳安清:《虎姑婆故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年)。
17.林敏宜:《臺灣民間故事中正義的面貌》,(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8.梁雅惠:《臺中縣閩南語民間故事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9.蔡月娥:《臺灣閩南語故事之命運觀》,(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
20.戴佳靜:《美濃地區民間故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1.彭美雲:《蘭嶼口傳故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22.陳莉環:《邵族口傳文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4年)。
23.張百蓉:《高雄都會區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4.陳文之:《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5.麥震清:《《忠義水滸全傳》與《羅賓漢傳奇》中「俠義」之比較研究》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26.曹榮科:《民間故事采錄研究─以彰化縣為探討中心》,(臺中: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6年)。
27.蔡鎮任:《臺灣閩南語故事之社會教化功能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28.駱香芸:《廖添丁傳說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7年)。
29.林香君:《《臺灣民間故事集》中的禁忌主題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
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0.蔡瑩君:《中國民間故事中的惡霸》,(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年)。
31.朱惠美:《臺灣民間故事之民俗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2.洪淑貞:《畫說臺灣民間故事以遠流《繪本臺灣民間故事》為研究對象》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2007年)。
33.謝靜怡:《歌仔冊教化功能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4.柯秀慧:《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與歌謠》,(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5.方亞蘋:《《花蓮縣民間文學集》研究——以傳說及民間故事為範圍》,
(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36.李玟莉:《《臺灣民間故事集》中的幻想性作品研究》,(臺南:國立臺南
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37.胡景雯:《嘉義地區閩南族群民間故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38.劉肇中:《臺中東勢客家民間故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39.郭旭棋:《臺灣童話故事的故事結構──以賞善罰惡民間故事為例》,(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9年)。
40.許家逢:《臺灣朱一貴民間故事所反映的台灣社會現象與影響》,(臺中: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41.黃硯鋼:《臺灣客家諺語之教化功能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42.劉德聰:《從歷史到小說─廖添丁故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43.游蕙菁:《臺灣噶瑪蘭族口傳故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44.馬英才:《中國民間故事中機智人物故事的文化意蘊》,(甘肅:西北師範
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45.林宓蓉:《宜蘭民間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11年)。

(三)期刊論文
1. 文崇一:〈傳統規範在現代社會的適應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
卷第11期(1982年11月)。
2. 朱克良:〈「教化」含義初探〉,《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1984年11
月)。
3. 林衡道:〈臺灣的民間傳說〉,《漢學研究》第 8卷1期(1990年6月)。
4. 施翠峰:〈臺灣民間故事的發展及其內容〉,《漢學研究》第8卷1期
(1990年6月)。
5. 林逢祺:〈美感與道德教育:論道德教學的審美判斷〉,《教育資料集
刊》第25輯(道德教育專輯)(1990年11月)。
6. 孫效智:〈生命智慧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25輯(道德教育
專輯)(1990年11月)。
7. 單文經:〈兼論道德氣質的成分與道德教育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
第25輯(道德教育專輯)(1990年11月)。
8. 漢寶德:〈「教」、「化」之間〉,《博物館學季刊》第5卷第4期(1991
年10月)。
9. 林文寶:〈臺灣民間故事書目──並序〉,《東師語文學刊》第5期(1992年
6月)。
10.林武憲:〈民間故事的文化透視〉,《精湛》第19期(1993年7月)。
11.李玲玲:〈臺灣民間故事中的報應觀〉,《德育學報》第十一期(1995年
10月)。
12.林文寶:〈通俗小說與兒童文學〉,《東師語文學刊》第9期(1996年6
月)。
13.鄭阿財:〈臺灣民間故事傳承與變衍的文化意義〉,胡萬川總編輯,《臺
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省文化處,1998年6月。
14.彭衍綸:〈淺論臺灣民間故事發展概況〉,《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
刊》第5卷第2期(1998年12月)。
15.黃有志:〈淺析中國傳統禮俗中的道德教化運作〉,《臺灣教育》第586
期(1999年10月)。
16.譚達先:〈務實、新穎、深刻、獨到──讀陳益源著《臺灣民間文學採
錄》〉,《國文天第》第15卷第7期(1999年12月)。
17.王煥琛:〈美麗人生──加強青少年價值教育〉,《師友月刊》第421期
(2002年7月)。
18.周慧菁:〈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第287期(2003年)。
19.李琪明:〈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念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卅卷第
八期(2003年8月)。
20.黃德祥、謝龍卿:〈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
第120期(2004年)。
21.葉學志:〈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第120期(2004年4
月)。
22.吳清山、林天祐:〈品格教育、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第64期(2005年6月)。
23.孫大川:〈導讀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領略神話之美〉,《臺灣文學館通
訊》卷10(2006年1月)。
24.傅木龍:〈推動品德教育其實不難〉,《研習資訊》第24卷第1期(2007年
2月)。
25.何綿山:〈閩臺民間故事源流探論〉,《文史哲》第302期(2007年5
月)。
26.陳迺臣:〈品德教育基本原理及模式〉,《教育教育月刊》第159期(2007
年7月)。
27.王奕期:〈論民間故事的道德教化〉,《應用倫理學刊》第3卷第1期
(2008年1月)。
28.謝貴文:〈報恩、報仇與報應──臺灣民間故事「林半仙」再探〉,《高市
文獻》第21卷第3期(2008年9月)。
29.李琪明:〈臺灣品德教育之反思與前瞻〉,《學生輔導》第107期(2009年
2月)。
30.何永慶:〈臺灣民間故事「好鼻師」的類型比較〉,《重高學報》第十二
期(2009年6月)。
31.鄭淵全:〈推動品德教育之策略──兼論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新竹縣教
育研究集刊》第9期(2009年)。
32.許恆:〈說故事在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探討〉,《湖北:湖北師範學院學
報》第31卷第3期(2011年3月)。
33.萬建中:〈20世紀中國故事學:發現民間故事的現實意義〉,《大連:大
連大學學報》第32卷第4期(2011年8月)。
34.梁偉紅:〈故事對兒童成長的道德意義〉,《中國教師》2011年第16期
(2011年8月下半月版)。

(四) 外文書籍
1. Ryan, Kevin/ Bohlin, Karen E:《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John Wiley & Sons Inc,2003年3月)

(五)網際網路
1.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教育部,2004年12月16日),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2. 教育部品德資源網:http://ce.naer.edu.tw/
封面、摘要、謝辭、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7.0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7.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