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葉昭吟
研究生英文姓名:Yeh Chao-Yin
中文論文名稱:社區資源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日新國小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The Action Research about the Social Studies Integrated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 A Case of Rix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姓名:郭大玄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社區資源社會學習領域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字:community resourcessocial studies area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是希望透過編寫社區資源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從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及研究者在課程實施的歷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並提出解決方法。本研究利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以觀察法透過錄影、拍照、錄音、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教師省思札記、學生自我評量表、教師課室觀察表等方式,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面向,留下詳實的記錄;將所蒐集的各類資料加以歸納分析,並配合前(後)測問卷填答的結果分析,來了解課程的實施對學生學習成效所帶來的影響及助益。本研究的結果發現:
(一)教學活動宜多元化,方可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二)運用社區資源融入社會領域課程,須經過詳細規劃方能產生最大學習效果
(三)運用社區資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教學者應具備社區相關歷史與人文素養。
(四)自編課程作業單設計融入學習態度檢核表,使學生能清楚掌握學習重點。
(五)將社區資源融入社會領域課程,可豐富學生生活經驗。
(六)將社區資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可增加學生對社區的認識。
(七)將社區資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無法具體引導出學生對社區的情意面。
(八)教學時間不足是自編課程實施的一大挑戰。
(九)人力資源不足。
(十)社區資源運用與協調,影響校外參觀的流程進行。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ile a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tegrated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to examin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the difficulties during implementation and solution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and made use of observation to record every aspect of teaching process. The observation tools included video recording, photos taking, recording, students’ portfolios, teachers’ reflection journal,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sheets, classroom observation sheets. The data collected along with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were then analyzed. The founding was as follows:

1. Diversification of curriculum activities helped to maintain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2.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to social studies was best enhanced through careful planning.
3. Instructors should possess knowledge of community history to integrate community resources into social studies.
4. Integration of self-designed learning sheet into learning attitude evaluation sheet helped students understand learning goals.
5.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to social studies enriche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6.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to social studies helped students know communities better.
7.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to social studies was not able to enhance students’ affection to communities.
8. Insufficient teaching time was a big challenge for self-designed curriculum.
9. There was insufficient manpower.
10. The exercise and coordin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fluenced the flow of extracurricular trip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社區資源……………………………………………………… 7
第二節 社會學習領域………………………………………………… 16
第三節 行動研究……………………………………………………… 27
第四節 相關研究之文獻回顧…………………………………………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1
第一節 研究場域……………………………………………………… 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9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53
第四章 行動研究歷程與討論……………………………………………… 57
第一節 課程探索階段………………………………………………… 57
第二節 課程設計與編寫……………………………………………… 67
第三節 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成效…………………………………… 97
第四節 課程實施後之成果…………………………………………… 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結 論………………………………………………………… 145
第二節 建 議………………………………………………………… 150
參考文獻……………………………………………………………………… 152
一、 專 書…………………………………………………………… 152
二、 期刊論文…………………………………………………………… 154
三、 網路資源…………………………………………………………… 158
附錄 …………………………………………………………………… 159
附錄一……………………………………………………………………… 159
附錄二……………………………………………………………………… 161
附錄三……………………………………………………………………… 163
附錄四……………………………………………………………………… 180
參考文獻
一、專 書:
1.王文科、王智弘(民99)。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臺北:五南。
2. 王宏志(民44)。怎樣實施鄉土教育。臺北市 : 復興。
3. 王雲東(民96)。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及其應用。臺北縣:威仕曼文化。
4.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民89)。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5.林瑞榮(民87)。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 : 師大書苑出版。
6.林淑馨(民99)。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7.朱仲謀譯(民95)。行動研究導論(Andrew P. Jonson著) 。臺北市:五南。
8.李乾朗,俞怡萍(民88)。古蹟入門。臺北市:遠流。
9.李素卿譯(民88)。當代教育心理學(Thoms L. Good,Jere Brophy著)。臺北市:五南。
10.余民寧(民9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11.周新富(民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12.何培齊(民96)。日治時期的臺北。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13.吳明隆(民90)。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14.吳秋美編(民86)。臺北記憶。臺北市新聞處。
15.吳瑞雲(民85)。大龍峒史蹟源流。臺北市大龍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會。
16.俞怡萍,吳欣文(民93)。臺北古蹟偵探遊。臺北市:遠流。
17.徐逸鴻(民100)。圖說清代臺北城,1977-。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18.張文(民94)。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資源與九年一貫課程結合之分析。 臺北市 :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出版 : 臺北市教育局發行。
19.張輝雄,黃美惠,許淑芸(民87)。大同風情:臺北市大同區鄉土教材。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
20.陳月文(民92)。畫說臺北大同區的故事。臺北市:北市新聞處。
21.莊展鵬主編(民80)。臺北歷史散步。臺北市:遠流。
22.教育部(民92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23.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民91)。鄉土教育教材教法精選。臺北市 : 國立教育資料館。
2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民81)。教學評量研究。臺北:五南。
25.彭駕騂(民61)。國校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臺灣書店。
26.黃光雄、蔡清田(民98)。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五南。
27.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問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28.黃光雄、楊龍立(民8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29.黃政傑主編 (民80)。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30.黃政傑, 李隆盛(民84)。 鄉土教育。臺北市 : 漢文。
31.黃政傑 (民85)。教學評量。臺北:師大書院。
32.葉倫會(民95)。飲水思源:走過大稻埕,二。臺北市:臺北市大稻埕扶輪社。
33.雷魯(民93)。古地圖臺北散步:1895清代台北城。臺北市:果實出版。
34.趙莒玲(民87)。臺灣開發故事:北部地區。臺北市:天衛文化。
35.蔡清田(民93)。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36.歐用生(民75)。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臺灣省教育廳編印:臺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
37.盧富美(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38.潘世尊(民96)。教育、理論與行動研究。臺北市:華騰文化。
39.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40.鄭增財(民95)。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41.鄭英耀、蔡佩玲譯(民89)。檔案教學(Charlotte Danielson.Lelye Abrutyn著)。臺北:心理。
42.戴寶村、溫振華 (民87)。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43.戴誌良(民94)。延平雋往:再現太平町的榮光歲月。臺北市:臺北延平扶輪社。
44.魏德文,高傳棋(民93)。穿越時空看臺北:臺北建城120週年:古地圖 舊影像 文獻 文物展。臺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4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民85)。故鄉臺北/臺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補充教材。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46.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民86)。山水臺北/臺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補充教材。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47.臺北市大同區公所(民100)。臺北市大同區老照片故事集。臺北市大同區公所。
48.夏林清譯(民8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th著)。臺北市:遠流。
二、期刊論文:
1. 大稻埕街區工作室 (民84)。老樹發綠芽--試論「大稻埕街區再發展」。空間,71期,頁41-47。
2. 林承毅(民93)。大稻埕地區茶商歷史與信仰之研究。臺灣民俗藝術彙刊,1期,頁45-55。
3. 王曼莉(民97)。國小鄉土歷史教材之編寫與教學研究—以臺北縣樹林市某國小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4. 王玫心(民100)。國小高年級鄉土歷史教材學研究—以汐止區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5. 王慧娟(民95)。社區資源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花蓮縣。
6. 方定安 (民94)。歷史街區容積移轉制度之探討--以大稻埕歷史風貌區為例,中華建築技術學刊,2卷2期,頁43-51。
7. 古秋平(民92)。國小二年級應用社區資源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8. 江雪齡(民100)。社區參與和學習氣氛,師友月刊,529期,頁46-50。
9. 李聰超(民84)。鄉土教學與社區資源的應用,教師天地,76期,頁41-45。
10. 李端華、徐新逸、吳美金、陳貞君、郭曼娜(民93)。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方法新趨勢:社區參與取向教學法之探究,國教輔導,43卷4期總號360,頁33-41。
11. 溫振華 (民96)。淡水河開港與大稻埕興起。人本教育札記,214期,頁14-21。
12. 林烈群(民98)。國小教師社會學習領域發展性教學檔案製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13. 林美賢(民91)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多元評量。翰林文教雜誌,28期,頁19-25。
14. 林惠正、白崇珠、許大維 (民78)。尋找臺灣的泉州人。漢聲,20期,頁52-78。
15. 宋祖慈(民97)。臺北唯一老街--迪化街與大稻埕的歷史散步。臺北畫刊,480期,頁50-53。
16. 李建興(民73)。運用社會資源協助社區發展可行途徑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17. 李雅婷(民97)。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18. 吳映賜(民96)。社會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之行動研究---以認識卑南社區教學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19. 周志哲 (民84)。住宅問題與住宅發展史--臺北市的大稻埕老街。空間,77期,頁41-43。
20. 周永受 (民91)。消失的河港--大稻埕。張老師月刊,291期,頁71-76。
21. 周孟志(民92)。戶外教學在社會學習領域的實務應用。教師之友,44卷4期,頁35-44。
22. 紀太平 (民79)。大稻埕的歲月流變﹣﹣由貿易到消費。歷史月刊,25期,頁24-30。
23. 紀美玲(民100)。運用社區資源於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縣。
24. 洪英(民90)。鄉土教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25. 柯景煌(民96)。統整社區資源「至善」亮起來。教師天地,147期,頁68-71。
26. 施旭真(民94)。戶外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鹿港市街發展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
27. 高傳棋、林虹伶(民97)。流轉時光--看見大稻埕。臺北畫刊,486期,頁64-66。
28. 徐薇(民88)。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29. 連豐芬 (民77)。史蹟探源:談大稻埕的蛻變。史聯雜誌,13期,頁114-116。
30. 許麗菁(民99)。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知行動研究—以臺東縣鹿野鄉為例。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臺東縣。
31. 陳健一 (民86)。走訪大稻埕。國魂,614期,頁41-44。
32. 陳思筠(民9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規劃、發展與檢視。教師之友,44卷4期,頁15-30。
33. 陳添求(民93)。鄉土教學素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之模式。花蓮師院學報,(教育類)卷18期,頁159-190。
34. 陳蕙君(民87)。運用社區資源,充實學習內容。資優教育,67期,頁28-31。
35. 陳琬琬(民86)。社區資源與國小社會科教學。國教世紀,176期,頁39-43。
36. 陳猷貿(民98)。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的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37. 陳素琴(民100)。社區資源運用在國小鄉土教育課程之研究-以臺中市南屯老街為例。未出版碩士,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38. 張素真(民93)。學習領域之教學、評量問題與對策--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民教育,44卷5期,頁72-79。
39. 張弘毅 (民85)。臺北大稻埕的「市街風格」變遷: 1853-1945。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5期,頁41-56。
40. 張弘毅 (民85)。清末臺北「大稻埕」市街的興起。空大學訊,176期,頁25-28。
41. 張碩玲(民90)。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42. 張幸愉(民83)。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43. 張新松(民72)。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44. 曾旭正(民85)。社區資源的整合與應用。宜蘭文獻雜誌,22期,頁165-172。
45. 溫振華 (民67)。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6期,頁245-270。
46. 溫振華(民96)。淡水開港與大稻埕興起。人本教育札記,214期,頁14-21。
47. 黃義良(民91)。學校與社區資源的合作教學模式之探討。學校行政,21期,頁64-77。
48. 黃政傑(民85)。重建學校與社區的教育關係。桃縣文教,3期,頁16-18。
49. 黃俊銘(民90)。國民小學鄉土學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以唭理岸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50. 游家政(民86)。社區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園地,59/60期,頁63-69。
51. 葉倫會 (民92)。大稻埕風華--人文篇。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卷6期總號119,頁81-92。
52. 葉倫會(民96)。臺灣茶業在大稻埕。歷史文物,17卷8期總號169,頁14-21。
53. 葉憲峻(民93)。社會學習領域之組織架構與教學策略。國教輔導,43卷4期總號360,頁22-28。
54. 楊子恆(民93)。社會科課程的轉變與發展—論教育與社區資源的結合。國民教育,44卷6期,頁48-55。
55. 蔡居澤(民92)。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在社會學習領域的應用。中等教育,54卷4期,頁54-61。
56. 蔡春美(民77)。國小資賦優異兒童社會科充實活動之設計與指導。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頁107。
57. 蔡慶忠(民98)。社會領域應用社區資源之課程與教學研究—以板橋市溪洲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臺北市。
58. 鄭月菊 (民92)。日治時期大稻埕文化社會斷面史蹟之我見。臺北文獻直字,143期,頁195-225。
59. 劉國兆(民92)。國民小學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及關渡自然公園為例。學校行政,27期,頁117-136。
60. 劉弘煌(民89)。社區資源的開拓、整合與分配。社區發展季刊,89期,頁35-52。
61. 劉美嬌(民95)。 鄉土教育融入學校本位特色課程設計之研究: 以宜蘭縣新南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花蓮縣。
62. 劉耿銘(民97)。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63. 謝玉新(民82)。透過社區發展運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社會福利,108期,頁29-33。
64. 鍾文萍(民96)。慢走大稻埕。臺北畫刊,473期,頁34-37。
65. 戴寶村 (民95)。臺灣四大港市。再現臺灣,14期,頁1-10。
66. 戴寶村 (民95)。臺北地區的發展。再現臺灣,64期,頁14-21。

三、網路資源:
1. 大稻埕古蹟巡禮(民101)。http://www.wcfcf.com/。日期:1010215
2. 維基百科(民101)。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A8%BB%E5%9F%95。日期:1000922
3. 臺北市文化局網站(民101)。http://www.culture.gov.tw。日期:1010215
4. 臺北市延平國小鄉土歷史網站(民101)。http://www.ypps.tp.edu.tw/history。日期:1010308
5. 臺北市年貨大街迪化街尋古之旅(民101)。http://www.ypps.tp.edu.tw/history/sue/迪化街/sep.htm。日期:1010312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1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社會領域應用社區資源之課程與教學研究-以板橋市溪洲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
2. 社區資源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戶外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淡水文化資產為例
3. 國小低年級社區取向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民生社區景觀資源為例
4. 社區資源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天母國小為例
5. 社區資源活用於國小高年級鄉土教育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板橋區後埔國小為例
6.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國小六年級鄉土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小為例
7. 利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戶外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十分國小四年級為例
8.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校本課程戶外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中和區自強國小六年級某班為例
9. 社區資源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新莊區昌平國小六年級 學生為例
10. 社區資源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11. 社區資源融入國小社會領域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天母國小中年級為例
12. WebQuest教學策略應用在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臺灣光復後的發展」單元為例
13.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
14. 國小社會領域應用數位式問題導向學習設計之行動研究
15. 社會學習領域實施多元評量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南港國小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