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李建宏
研究生英文姓名:Lee,Chien-Hung
中文論文名稱:台北市中、高齡者體適能及運動習慣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Research of fitness and exercise habits of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Taipei
指導教授姓名:曾國維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健康學系暨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體適能健康促進運動處方
英文關鍵字:fitnesshealth promotionexercise prescrip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6
  • 收藏收藏:0
中文摘要

高齡化的人口結構,以及少子化的社會型態,是近代社會經濟學者相當重視及憂心的問題。老年人口數日益增多,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老年人的健康促進是現階段極為重要的議題,因此瞭解我國中、高齡人口的體適能狀況,對健康促進政策的執行則更能符合實際需求,而產生更有效的執行效果。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建立中、高年齡層的體能測驗研究分析。
(二)針對中、高年齡層喜愛的休閒運動項目進行分析進行資料蒐集。
(三)檢測中、高年齡層體能狀況,提供運動處方,激發運動意願,培養運動習慣。
並據以設計個人化的運動處方,進而宣導「樂在運動,活的健康」理念。本研究的施行過程中,除了收集臺北市中、高市民的體適能常模數值之外,特別注重運動處方的提供,使受試的市民除了協助進行體適能檢測之外,還能透過檢測值的專業分析,獲得最適切的運動處方,使得本計劃更有運動推廣和教育的效果,此外也讓所有參與計畫者在中高齡人口健康促進活動中,了解提升老年人的健康與活力,延緩老化現象,降低心血管疾病與各種慢性病的罹患率,減少醫療成本支出的重要性。
Abstract
The ag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the declined birthrate societal type are problems that social economic scholars focus and concern about recently.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s growing, and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elderl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t this stage;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elderly of our country would meet the real need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policies and generate better results.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A) To establish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s and analyses of the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B)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of preferred leisure sport of the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C) To examin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and provid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o stimulate willingness for sport to develop exercise habit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zed exercise prescription, the concept of "fun in motion, live health" would be promoted.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process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collecting fitness norm values of the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of Taipei City, providing exercise prescription were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ested citizens were not only examined on fitness but also received appropriat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hrough professional analysis for the effects of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of sport. The research group of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for the mid-age and elderly population had the chanc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and vitality of the elderly, postpone aging, reducing suffering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chronic diseases, and reducing medical care expenditures.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XI
第壹章序論 1
第一節計畫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計畫目的 3
第貳章文獻回顧 4
第一節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相關統計 4
第二節中高齡者體適能相關研究 9
第參章 計畫執行方法 13
第一節受試者及檢測地點 13
第二節檢測流程 15
第三節統計方法 19
第肆章 研究結果 20
第一節臺北市中、高齡者身體基本評估 20
第二節臺北市中、高齡者健康適能評估 27
第三節臺北市與美國高齡者健康適能之比較 38
第四節臺北市中高齡者運動習慣調查 43
第伍章結論 124
參考文獻 129


圖目錄
圖1 各國人口老化趨勢之比較 1
圖2 台灣地區未來幼年、青壯年及高齡人口比率 5
圖3a 全體受試者之年齡層分布 14
圖3b 男性受試者之年齡層分布 14
圖3c 女性受試者之年齡層分布 15
圖4a、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心跳率之比較 21
圖4b、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收縮壓之比較 21
圖4c、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舒張壓之比較 21
圖4d、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身高之比較 22
圖4e、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體重之比較 22
圖5a、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年齡層休息心跳率隨年齡變化趨勢 23
圖5b、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年齡層收縮壓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23
圖5c、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年齡層舒張壓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24
圖5d、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年齡層身高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24
圖5e、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年齡層體重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24
圖6a、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身體質量指數之比較 28
圖6b、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腰臀圍比之比較 28
圖6c、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30秒坐站往返之比較 29
圖6d、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前臂彎舉之比較 29
圖6e、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2分鐘踏步之比較 29
圖6f、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坐姿體前彎之比較 30
圖6g、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上肢柔軟度之比較 30
圖6h、臺北市中、高齡者不同性別8英尺起身走路之比較 30
圖7a、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身體質量指數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1
圖7c、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30秒坐站往返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2
圖7d、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前臂彎舉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2
圖7e、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2分鐘踏步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2
圖7f、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坐姿體前彎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3
圖7g、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上肢柔軟度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3
圖7h、臺北市民不同年齡層8英尺起身走路隨年齡變化之趨勢 33
圖8a、臺北市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45
圖8b、臺北市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45
圖8c、臺北市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46
圖8d、臺北市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46
圖9a、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48
圖9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49
圖9c、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49
圖9d、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50
圖10a、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52
圖10b、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53
圖10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53
圖10d、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54
圖11a、臺北市51歲至70歲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56
圖11b、臺北市51歲至70歲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57
圖11c、臺北市51歲至70歲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57
圖11d、臺北市51歲至70歲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58
圖12a、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60
圖12b、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61
圖12c、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61
圖12d、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62
圖13a、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64
圖13b、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65
圖13c、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65
圖13d、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66
圖14a、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68
圖14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69
圖14c、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69
圖14d、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70
圖15a、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72
圖15b、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73
圖15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73
圖15d、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74
圖16a、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76
圖16b、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77
圖16c、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77
圖16d、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78
圖17a、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80
圖17b、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81
圖17c、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81
圖17d、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82
圖18a、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84
圖18b、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85
圖18c、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85
圖18d、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86
圖19a、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88
圖19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89
圖19c、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89
圖19d、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90
圖20a、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92
圖20b、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93
圖20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93
圖20d、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94
圖21a、臺北市51至70歲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96
圖21b、臺北市51至70歲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97
圖21c、臺北市51至70歲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97
圖21d、臺北市51至70歲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98
圖22a、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一順位比例圖 100
圖22b、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二順位比例圖 101
圖22c、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第三順位比例圖 101
圖22d、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加權總計比例圖 102
圖23a、臺北市中高齡者運動習慣統計圖 104
圖23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運動習慣統計圖 104
圖23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運動習慣統計圖 105
圖23d、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運動習慣統計圖 105
圖23e、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運動習慣統計圖 106
圖23f、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運動習慣統計圖 106
圖23g、臺北市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者運動習慣統計圖 107
圖24a、臺北市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09
圖24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0
圖24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0
圖24d、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1
圖24e、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1
圖24f、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2
圖24g、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比較 112
圖24h、臺北市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統計圖 113
圖24i、臺北市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比較 113
圖25a、臺北市中高齡者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5
圖25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6
圖25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6
圖25d、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7
圖25e、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7
圖25f、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8
圖25g、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運動時數比較 118
圖25h、臺北市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者每次運動時數統計圖 119
圖25i、臺北市不同年齡層市民運動時數比較 119
圖26a、臺北市中高齡者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0
圖26b、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1
圖26c、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1
圖26d、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2
圖26e、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2
圖26f、臺北市不同性別中高齡者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3
圖26g、臺北市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者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圖 123
圖27、收縮壓臨界值(140mm-Hg)之百分位 125
圖28、舒張壓臨界值(90mm-Hg)之百分位 126


表目錄
表1、台灣地區未來人口結構 4
表2、台灣地區未來高、中及低推估之65歲以上人口結構 5
表3、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表 13
表4、銀髮族檢測方法與標準 17
表5、臺北市中、高齡者身體基本評估比較表 20
表6a、臺北市中、高齡者男性身體基本評估分級表 25
表6b、臺北市中、高齡者女性身體基本評估分級表 26
表7、臺北市中、高齡者身體基本評估比較表 28
表8a、臺北市民男性身體質量指數及腰臀圍比評估分級表 34
表8b、臺北市民女性身體質量指數及腰臀圍比評估分級表 35
表9a、臺北市民男性Jones &Rose 體適能評估分級表 36
表9b、臺北市民女性Jones &Rose 體適能評估分級表 37
表10a、美國高齡者健康體適能常模各項指標之中位數(Jones &Rose, 2005) 38
表10b、美國高齡者健康體適能常模中位數於本研究資料庫之百分位 38
表11a、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30秒坐站往返之比較 40
表11b、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8英呎起身走路之比較 40
表11c、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上肢柔軟度之比較 41
表11d、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2分鐘踏步之比較 41
表11e、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前臂彎舉之比較 42
表11f、美國及台灣中、高齡者前臂彎舉之比較 42
表12、臺北市中高齡者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44
表13、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47
表14、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51
表15、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55
表16、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目前參與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59
表17、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63
表18、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67
表19、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71
表20、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75
表21、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79
表22、臺北市中高齡者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83
表23、臺北市中高齡男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87
表24、臺北市中高齡女性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91
表25、臺北市51歲至70歲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比例表 95
表26、臺北市71歲以上市民喜歡觀賞的運動項目統計表 99
表27、臺北市中高齡者規律運動習慣統計表 103
表28、臺北市中高齡者每週運動天數統計表 108
表29、臺北市中高齡者每次運動時數統計表 114
表30、臺北市中高齡者最常使用的運動場所統計表 120
表31、收縮壓臨界值在各年齡層之百分位 125
表32、舒張壓臨界值在各年齡層之百分位 126
中文參考文獻
內政部社會司(2007,12 月12 日).近年我國老年人口數一覽表
方進隆(1995).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王瑞霞、邱啟潤(1996).老人體適能活動與及其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2,348-358。
王秀華、李淑芳、謝宗達(2004).老年婦女身體活動、功能性體適能、運動階段與健康生活品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2-2413-H-194-016。
行政院衛生署(2007)。民國95 年死因統計上冊統計表
行政院衛生署(2007)。95 年衛生統計系列(六)衛生統計動向.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健康體適能指引手冊。
林光華、張彧、蔡美文、簡盟月、王儷穎、何浩君、楊郁雯、胡柏婷、陳建勳(2005)。不同年齡與性別之醫院員工健康體適能.物理治療,30(1),27-32。
周適偉、林瀛洲、李祈德、黃美涓(2004).台灣地區中年人教育程度對身體體適能狀態的影響.台灣復健醫學雜誌,32(3),125-133。
吳英黛、簡盟月、陳曉宜、連倚南、陳思遠(2001).不同年齡層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物理治療,26(6),336-343。
秦毛漁、施仁興、吳美惠、施秀慧、蔡娟秀(2007).日托站老人體適能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實證護理,3(3),205-214。
陳怡如、吳至行(2004).基層醫師如何簡單評估病患之體適能.基層醫學,19(2),47-52。
陳凱華、周適偉、林瀛洲、蘇先河、黃偉舜、黃美涓(2003)。台灣地區日常生活功能獨立之中老年人體適能與年齡性別相關探討,中華民國復健醫學雜誌,31(3),139-145。
張蓓貞、吳麗貞、彭淑美(2003)。無規律性運動中老年人運動介入成效評估研究,台灣衛誌,22(1),1-9。
湯善森(2005)。體適能對生活品質影響,政大體育研究所,17,79-90。
簡盟月、吳英黛、連倚南、陳思遠、陳曉宜 (2003)。台灣地區正常體重與過重/肥胖老年人之健康體適能,物理治療,28(4),173-180。
蕭伃伶、劉淑娟(2004)。老年人的健康體適能,長期照護雜誌,8(3),300-310。

英文參考文獻
Bravo, G., Gauthier, P., Roy, P., Payette, H., & Gaulin, P. (1997). A weight-bearing, waterbased exercise program for steopenic women: its impact on bone, functional fi tness, and well-being.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 cine & Rehabilitation, 78(12) , 1375-1380.
Brehm, B. A. (200). Maximizing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csm’s Health and Fitness Journal, 4(6), 7-11.
Collins, K., Rooney, B. L., Smalley, K. J., & Havens, S. (2004). Functional fitness, Disease and Independe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Western Wisconsin. Wisconsin Medical Journal, 103(1), 42-48
Chang, S. (2003). Worksite health promotion -The effects of an employee fitness program.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1(3), 227-230.
Collins, K., Rooney, B. L., Smalley, K. J., & Havens, S. (2004). Functional fitness, disease and independe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Western Wisconsin. Wisconsin Medical Journal, 103(1),42-48.
Demura, S., Minami, M., Nagasawa, Y., Tada, N., Matsuzawa, J., & Sato, S. (2003). Physicalfitness declines in older Japanese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 Physical Activity. 11(1), 112-22.
Elder, B. M. (2002). Measuring physical fitness of adult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6(4), 9-13.
Goggin, N. L., & Morrow, J. R. (2001).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of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Physical Activity, 9, 58-66.
Grove, N. C. & Spier, B. E. (1999). Motivating he well elderly to exercise.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16(3), 179-190.
Heath, J. M., & Stuart, M. R. (2002). Prescribing Exercise for Elder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rail Elders, 15(3), 218-228.
Jones, C. J. & Rose, D. J. edited (2005). Physical activity instruction of older adult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USA.
Mouton, C. P., Calmbach, W., Dhanda, R., Espino, D. V., & Hozuda, H. (2000). Barriers and benefits to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older Mexican americans. Archives Family Medicine, 9(9), 892-897.
Ortlepp, J. R., Metrikat, J., Albrecht, M., Maya-Pelzer, P., Pongratz, H., & Hoffmann, R. (2003). Rel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3127 young normal weight men with an apparently optimal lifesty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7(8), 979-982.
Regan, G. R. (2004). Functional fitness and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 as predictors of health in a group of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ad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Kansas City.
Rikli, R. E., & Jones, C. J. (1999). Functional fitness normative scores for community residing older adults, ages 60-94. ournal of Aging & Physical Activi, 7(2), 162-181.
Rikli, R. E., & Jones, C. J.(2001). Senior fitness test manual.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Van Heuvelen, M. J., Kempen, G. I., Ormel, J., & Rispens, P. (1998). Physical fitness related to ag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person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0(3), 434-441.
Young, A., & Dinan, S. (1994). ABC of Sports Medicine: Fitness for older people. BMJ, 309, 331-334.
論文全文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2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