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瑞廷
中文論文名稱:大學自我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Self-study Indicator in University
指導教授姓名:劉春榮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1
中文關鍵詞:自我評鑑模糊德懷術層級分析法
英文關鍵字:self-studyfuzzy delphi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指在建構大學自我評鑑之指標,並確立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權重體系。
研究方法採取模糊德懷術與層級分析法進行探究。指標發展上,透過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初步建構「大學自我評鑑指標調查問卷」,再邀請30位教育專家學者、評鑑實務人員與企業界人士組成模糊德懷術與層級分析小組,以蒐集專家對於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相關意見,進行指標的選取與賦予權重,據以建構完成「大學自我評鑑指標」。
根據上述研究方法與結果分析,本研究獲得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大學自我評鑑指標總計包含「學校自我定位、願景與目標」、「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品質」、「績效責任與社會服務」與「品質保證與永續經營」,共5個向度、22項指標,皆具適切性。
二、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權重體系,以「教學品質」向度之重要性程度最高,以「績效責任與社會服務」之重要性程度最低。
三、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五個向度下,指標項目權重分配最優勢者,分別為「學校依據特色,明確自我定位」、「校務發展計畫之推動」、「師資遴聘機制與運作」、「學校提供學生學習與生涯輔導之作法」與「學校持續改善之品質保證機制」。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各大學校院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茲作為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ion the self-study indicators, and to confirm the weigh system.
Fuzzy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re adop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Fir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 “questionnaire on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self-study indicators” was developed. Next, we invited 30 experts who are educational scholars, school evaluators, and entrepreneurs to compose a Fuzzy Delphi Group in order to reach a consensus. According to their opinions, we selected indicators and weighted each of them. Finally, “the university self-study indicators”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university self-study system contains “School self-positioning, vision and goals”, “Schoo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Quality”, “Accountability and Social Services”, and “Quality assurance and sustainability”, 5 dimensions and 22 indicators and all have well fitness.
2.In the entire weight system, “Education Quality”was rank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whereas “Accountability and Social Services”was ranked the least important.
3.Among the five dimenstions, the most advantageous weight indicators are “School based on features, clear self-positioning”, “Promoting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Teachers Retain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and“th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of school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ase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sents suggestion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ies, and future studies.
目  次 i
表  次 iii
圖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大學自我評鑑之概念 11
第二節 評鑑指標之建構 26
第三節 我國與先進國家自我評鑑之指標 34
第四節 大學自我評鑑指標建構之初步建構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大學自我評鑑指標篩選結果與分析 77
第二節 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權重與排序 89
第三節 綜合討論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7
壹、中文部分 117
貳、英文部分 124
附 錄 127
附錄一「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建構」調查問卷(專家審題) 127
附錄二「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建構」調查問卷 135
附錄三「大學自我評鑑指標之建構」指標相對權重調查問卷 143
壹、中文部分
丁文玲(2000)。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丁文玲(2003)。學校自我評鑑之探討。研習資訊,20(3),67-75。
王光明、吳明隆(2005)。標竿管理與其在學校行政上之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40,135-159。
王如哲(2005)。高等教育品質管理機制之國際經驗。臺灣教育,632,21-29。
王保進(2006)。標竿取向的高等教育評鑑標準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42。
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2012)。合格評估實施辦法及指標體系。
成永裕(2012)。高等教育評鑑法規議題與分析。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江愛華(2007)。澳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背景、政策與架構。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佳郡、劉春榮(2008)。教學輔導教師培訓人選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5,1-28。
何卓飛(2012)。落實大學自主加速推動大學自我評鑑。評鑑雙月刊,37,5-9。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王令宜(2008)。從認可評鑑走向品質保證。評鑑雙月刊,16,9-12。
吳清山、王令宜(2010)。我國推動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系統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48,1-18。。
吳清山(2011)。我國大學評鑑的回顧與展望。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
吳清山、王令宜(2012)。高等教育評鑑沿革。載於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主編),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2-15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2a)。高等教育評鑑沿革。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發展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2b)。建立多元彈性校務評鑑指標。評鑑雙月刊,35,12-14。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吳慧子(2006)。大學評鑑未來展望與國際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42。
吳淑娟(2009)。芬蘭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灣評鑑協會。
李家宗(2009)。澳洲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灣評鑑協會。
李郁芬(2007)。私立技專校院自我評鑑之研究-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曉蓉(2009)。丹麥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灣評鑑協會。
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作法。教師天地,117,15-20。
林天祐(2006)。評鑑小辭典。評鑑雙月刊,2,10-11。
林志成(2004)。激勵學校行政人員士氣的行動智慧。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主辦之「中華民國學校行政論壇第十三次研討會論文集」(頁 59-72),臺北。
卓意屏(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自我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劭仁(2008)。教育評鑑—標準的發展與探索。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新發、林上瑜(2004)。高中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教育資料集刊,29。
林新發、鄧佩秀、黃秋鑾(2013)。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適性教育的理念與策略。「2013永續發展的教育行政與評鑑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林筠諺(2011)。教育學門系所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侯永琪、蔡小婷、洪維佳(2012)。澳洲大學品質保證局(AUQA)的轉型與新任務──高等教育品質與標準署(TEQSA)的新角色。評鑑雙月刊,11 (34).
周昌弘(2009)。談大學評鑑。評鑑雙月刊,20,22-25。
周燦德(2012)。評大學評鑑共同指標的迷思。評鑑雙月刊,39,29-31
馬信行(1990)。論教育評鑑指標之選擇。現代教育,5(3),39-54。
秦夢群、陳遵行(2012)。臺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與實施之分析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06,p.105-142。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徐超聖(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26,33-39。
徐鳳禎(2002)。大學校院主管推動學校自我評鑑態度之探討-以高屏地區大學校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1)。年報。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5日。網址: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251110432771.pdf
連世傑(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自我評鑑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宗憲(2007)。公立職業學校推動自我評鑑校長決策因素之個案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善楠(譯)(2008)。Derek Bok著。大學教了沒?哈佛大學校長提出的八門課(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臺北市:天下文化。
張鈿富(1996)。台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3),18-40。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100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101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改論壇、政大教師會、台灣競爭力論壇(2011)。「破除五化重修大學法大學評鑑與政府補助脫鉤」連署聲明。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5日。取自:https://docs.google.com/a/go.tmue.edu.tw/spreadsheet/viewform?hl=en_US&formkey=dEFGU2pKRUQtRnlOZlEwQ2lqUlcwaEE6MQ#gid=0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
郭昭佑(2004)。學校評鑑的內與外?-初探學校本位評鑑、自我評鑑與內部評鑑概念區隔。教育資料集刊,29,195-206。
陳正義(200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之學校績效責任信念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臺北市:五南。
陳海雄(2006)。學校自我評鑑之研究~以一所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維昭(2002)。大學治理之新發展:內外在治理機制之探討,台大校友雙月刊,23,1。
陳維昭、陳曼玲(2012)。落實大學自我評鑑─多元指標取代去指標化。評鑑雙月刊,39,8-10。
陳漢強(1997)。大學評鑑之哲學省思。載自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p.3-22)。臺北市:五南。
陳鶴仁(2008)。科技大學行政部門內外部自我評鑑媒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許品鵑(2013)。大學校院實施校務自我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新強(1999)。《教育質素、質素文化與躍進學校計劃》。學校教育改革系列之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與香港教育研究所,38。
曾淑惠、顏啟芳(2007)。合作式評鑑的倡議及對其學校自我評鑑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9,176-188。
曾憶樺(2011)。大學校院排名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光國(2011)。人間百年筆陣-高等教育「五化」下的省思與作為。人間福報,9版。
黃耀農(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標準之再建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湯堯(2011)。評鑑制度對臺灣高等教育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3,27-40。
楊念湘、陳木金(2010)。優質學校品質管理指標與績效管理指標適配度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9,1-26。
楊思偉(2000)。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資訊,8(4),17-32。
楊振昌(2005)。一所國民小學實施校務自我評鑑實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瑩(2008)。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楊瑩(2009)。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之運作與實施現況。評鑑雙月刊,17,49-53。
楊瑩(2011)。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協會(ENQA)推動的品保機構外部檢視。評鑑雙月刊,33,50-58。
葉興華(2001)。以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與檢核來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現代教育論壇,7,576-582。
廖泉文(1990)。高等教育系統工程。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監察院(2010)。糾正案文。2012年5月10日,取自
http://humanrights.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E7%B3%BE%E6%AD%A3%E6%A1%88/99/0990001870992400412.pdf
鄭夙珍(2011)。引領改變的風潮-銘傳大學MSCHE國際認證經驗。評鑑雙月刊,29,38-44。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蘇錦麗、詹惠雪(2006)。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新發展:QAA機構審議的作法。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73-205。
臺灣評鑑協會(2011)。100學年度技術學院評鑑學校說明會簡報。2013年1月1日,取自http://tve-eval.twaea.org.tw/News_Detall.aspx?ID=179
劉春榮(2010)。大學評鑑與校務運作變革。高等教育評鑑論壇冬季場--評鑑對高等教育影響研討會。
劉秀曦(2008)。英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
劉秀曦(2012)。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對大學經營管理之影響。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5)。
鄭夙珍(2011)。引領改變的風潮-銘傳大學MSCHE國際認證經驗。評鑑雙月刊,29,38-44。
鄭偉宏(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自我評鑑方案認可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550)。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蕭佳純、陳雯蕙(2012)。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分析:跨領域學程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5(2),129-162。
戴曉霞(2000)。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44,35-60。

貳、英文部分
Bogan, C.E.,English, M.J.(1994).Benchmarking for Best Practices: Winning through Innovative Adaptation.NY:McGraw-Hill.
Bottani, N., & Walberg, H. J . (1992). What ar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for ?, In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d.),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 7-21, Paris: OECD.
Darling-Hammond, L., & Ascher,C.(1991).Creating accountability in big city schools. NY:National Center for Restructuring Education, Schools and Teaching.
Deming, W.E.(1982).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Cambridge, MA: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
ENQA (2009).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Helsinki. Retrieved 25 December 2012 from http://www.enqa.eu/files/ESG_3edition%20%282%29.pdf
Finn,C.E.(1987).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dicator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Harvey, L. & Green, D.(1993). Defining Quality.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8(1), 9-34.
Kells, H.R.(1995).Self-Study Process :A Guide to 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4th.ed.). Phoenix, AZ : Onyx.
Johnstone,J.N.(1981).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Kogan Page Press.
Marcus, L. R. &Others(1984).Self-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path to excellence. ERIC Digest84-1.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84510)
Nevo, D.(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el Aviv, Israel: Masada.
Nuttall, D. L.(1990). The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QAA(2012). The Quality Code. Retrieved 25 December 2012, from http://www.qaa.ac.uk/AssuringStandardsAndQuality/quality-code/Pages/default.aspx
Scheerens, J., Glas, C., & Thomas, S. M(2003).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Lisse, Netherlands: Swets & Zeitlinger.
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Website. Retrieved 25 December 2012, from http://www.teqsa.gov.au/
Trow(1974)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OECD(ed.) 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is: OECD.
Weiss, C. H.(1998) Evaluation: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Carol
封面(書名頁)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2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