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王小璘(1999)。都市公園綠量視覺評估之研究。設計學報,4(1),61 -90。 王小璘、曾詠宜(2003)。都市公園綠地區位景觀生態評估之研究。設計學報,8(3),53 -74。 王秀娟(1999)。公園綠地發展計畫規劃與實施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63-77。 王洪文(1998)。地理思想。台北市:明文。 王素芬、殷秀菁(2012)。無痕山林之環境識覺與遊客行為研究-以不同類型步道遊客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7(1),61 -77。 田家駒、張長義(2002)。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之研究-以福山 植物園為例。旅遊健康學刊,2(1),63-74。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北區工程處(1999)。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淡水線工程總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2)。台北捷運公共藝術導覽手冊(一)。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3)。2002年台北國際捷運研討會大會實錄: 台北市 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目標與策略。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捷運車站規劃與設計實務。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7)。行二十年百里路、台北捷運念真情。台北市:台 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古志銘(2010)。運動觀光吸引力、自行車道形象、休閒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朴子溪自行車道為例。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超(2005)。老齡社會環境下城市線形公園綠地的設計淺析-西安環城公園老年使用者實態調查。華中建築,23(1),136-138。 朱靜慧(2005)。都市公園兩性使用者休閒動機與休閒體驗之研究─以新竹市護 城河為例。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東明(2000)。永遠的北淡線。台北市:玉山社。 李彥甫(2002)。前進的動力:地球高峰會十年。遠見雜誌,195,282-283。 李素馨、張淑貞(1997)。都市公園綠地環境特質對使用者犯罪恐懼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10(3),37-58。 李素馨 (1999)。性別與社經因子對都市公園安全認知差異之影響。中國園藝,45(3),223-238。 李乾朗(1998)。李序。載於推動台灣火車站保存再生行動聯盟(主編),再見火車 頭:火車站再生與都市發展(p.8-9)。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李晶、章宏智(2006)。休閒活動情緒體驗量表建構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 究,1(1),97-107。 余政達(2009)。屏東縣、市運動公園使用者之滿意度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期刊,8(1),91-101。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第二版):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佩玟(1999)。台灣北部地區民眾對空氣品質識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蓉(2009)。森林生態旅遊地遊客環境識覺與行為之研究-以內洞森林遊樂區為 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賓(2002)。遊客對都市綠園道設施的使用滿意度之研究-以台中市經國綠園 道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何明錦、吳可久、陳圳卿、毛犖、廖慧燕(2011)。通用設計理念下之都市公園設計指引。建築學報,76,105-128。 何黎明、蘇郁芬、吳書嫺、張熒芳(2009) 。高雄都會公園使用者遊憩參與行為對滿意度影響之分析。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58-73。 宋秀穎(2007)。休閒農業遊客環境識覺與環境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 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玉芬(2003)。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工業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貝珊、張長義(2009)。纜車觀光衝擊之研究台北市文山區貓空地區居民識覺之個案。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33-48。 林佩瑩、廖學誠(2008)。民眾對高雄愛河綠廊的認知、互動關係及管理建議之 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9(3),269-287。 林郁欽、王秋原(2005)。從環境識覺觀點分析加油站設置的鄰避效果-台北都會區的個案研究。華岡地理學報,18,31 -62。 林政荻(2003)。內灣鐵道旅遊特色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晏州(1984)。區域性戶外遊憩資源規劃方法之研究-兼論台灣地區遊憩資源開發策略。 都市與計畫,11,1-18。 林晏州、陳玉清(2004)。都市公園綠地建設對粒狀空氣污染物質之改善效果研 究。中國園藝,50(2),219-232。 林修合(2010)。市中心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台中市博物館-綠園道專區為 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敬妤、廖學誠(2006)。宜蘭河溪流廊道的整治與管理-環境識覺分析。中華水 土保持學報,37(3),291-304。 林寶秀、林晏州(2001)。都市公園分布型態與居民遊憩品質關係之研究。戶外 遊憩研究,14(2),41-61。 周靜宜(2011)。大鵬灣風景特定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 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 侯錦雄(1982)。台北市鄰里公園空間使用行為之研究(1):實質環境中活動種 類之觀察。中國園藝,28(3),139-148。 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 遊憩研究,10(3),1-17。 侯錦雄 (1999a)。休閒生活態度與鄰里公園使用行為之不同層級城市比較-以台 北、台中、彰化市居民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2),55-69。 侯錦雄 (1999b)。民眾參與公園景觀維護意願之研究。中國園藝,45(4),371 -386。 侯錦雄、李素馨、郭彰仁、黃俞蓁(2009)。袋鼠(攜子)媽媽的公園使用行為影響 因素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22(2),27-49。 倪進誠(2000)。澎湖群島遊客之空間行為與環境識覺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7,21-40。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人地傳統及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6,235-242。 施翠芸(2007)。綠園道功能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施鴻志、段良雄、凌瑞賢(1984)。都市交通計畫-理論、實務。台北市:茂昌圖書 高崇倫、王育文、羅瓊娟(2010)。原住民旅館行動業務員環境識覺態度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4),1 -16。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戚永年、許慧苓(2001)。新環境典範在環境態度分析上之應用。臺灣林業,27(4),47-53。 陳怡芳(2007)。捷運場站景觀計畫之研究-以淡水線高架路段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敏、林曜聖(2011)。國民中學總務人員環境識覺與綠色管理之相關研究。中等教育,62(4),27 -45。 陳亮全(1987)。捷運系統沿線土地開發遠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陳英任、丘逸民、譚鴻仁(2010)。以多元尺度法探討台北縣烏來原住民鄉觀光 之社會衝擊識覺。華岡地理學報,25,67-86。 陳昭蓉、林晏州(1996)。鄰里公園使用者滿意度影響因素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9(2/3),1-22。 陳梅雪(2011)。大台北都會公園遊客的環境識覺與設施使用滿意度之研究。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章瑞、宋維真(2007)。GIS調查方法於特徵價格法衡量都市綠地美質之影響與效益。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2,39 -87。 陳湘媛、官宜均(1989)。捷運系統沿線景觀規劃與設計。捷運技術,1,48-57。 陳錦鴻、張長義、劉英毓(2006)。原住民部落居民對民宿業發展衝擊的環境識覺差異分析-以司馬庫斯、新光部落爲例。華岡地理學報,19,85-110。 陳瀅世、巫嘉綺(2011)。台南市公園綠地植栽與舖面型態之溫熱環境-紅外線測 溫熱像分析。國立台南大學之環境與生態學報,4(2),1-18。 梁國常(2002)。遊客對風景遊憩區認知意象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盛棟(2007)。遊客旅遊動機、期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宏智(2006)。台北市都市公園使用者偏差行為之空間特性研究。休閒運動期刊,5,21 -37。 推動台灣火車站保存再生行動聯盟(1998)。再見火車頭:火車站再生與都市發展。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張有恆(2009)。都市公共運輸。台北市:華泰文化。 張志榮(1994)。都市捷運發展與運用。台北市:建築情報。 張長義(1984a)。基隆市山坡地居民對災害調適行為及因應措施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5,1-12。 張長義(1984b)。環境變遷認知之空間差異一個台灣農村社區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2,22-28。 曹建宇、張長義(2008)。地震災害經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究-以台南縣白河、台中縣東勢居民為例。華岡地理學報,21,52-75。 程仁宏(1992)。桃園縣觀音工業區廠商環境識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5,1 -61。 程仁宏、林郁欽(1999)。台灣策略性工業發展與設廠區位之識覺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2,25-50。 程仁宏(2005)。垃圾焚化廠跨縣市營運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基隆市爲例。華岡地理學報,18,1-17。 馮正民、林禎家(2000)。都市計畫草圖替選方案分析模式之改進:納入估共設施 配置。都市與計畫,27(2),233-254。 黃士哲(1987)。從地理學觀點論中國山水畫家的環境識覺。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君、鄭朝誠、王浩全(2001)。捷運淡水線線形公園與沿線居民生活品質關係 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3),37-56。 黃富瑜(1998)。淡水捷運線使用者對沿線景觀知覺與偏好之探討。台灣大學園 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義宏(2005)。捷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設計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 論文。 黃瑞茂(2002)。都市保育型的都市設計。載於蕭麗虹、黃瑞茂(主編),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148-149頁)。台北市:文建會。 解鴻年、胡太山、邵澤恩(2000)。鄰里公園對鄰近不動產影響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1(3),258 -271。 葛兆年、李培芬、邱祈榮(2008)。破碎棲地之面積、孤雛度與棲地異質度對都 市地景之鳥類群聚組成之影響-以台北市公園綠地為例。都市與計劃 ,35(2), 141 -154。 楊子葆(1990)。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 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33-102。 劉立偉、黃子珍(2011)。公園綠地空間分布的評析:從漸進規劃的觀點談都市公 共設施用地檢討。建築學報,76,91-112。 劉鴻喜、程仁宏(1996)。台灣地區製造業廠商環境識覺之研究《以台北縣土城工業區與高雄市臨海工業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9,29-132。 劉鴻喜、陳文尚、林遠航(1996)。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環境識覺之調查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9,305-348。 漢寶德(主編)(2010)。生活美學理念推廣系列叢書(3):景觀。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廖學誠、林鴻忠、林香白歷(2008)。社區居民對附近森林步道的環境識覺之研究 -以宜蘭縣為例。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22(4),277-296。 廖學誠、林鴻忠、林香白歷(2009)。遊客對宜蘭縣四條森林步道的環境識覺分析。中華林學季刊,42(2),291-308。 蔡厚男(1991)。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 所博士論文。 蔡厚男(1997)。綠帶在都市景觀生態網絡規劃策略上之潛力與應用:以台北都會區為例。中國園藝,43(2),92-102。 蔡厚男、劉淑瑛(2002)。都市公園設計評析-以大安森林公園、中山美術公園及 萬華民俗公園為例。中國園藝,48(1),67-84。 鄧天德(2011)。抽樣樣本數的推估。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0,181-189。 鄭亦卉、林晏州、林寶秀(2009)。聯合分析法中替選方案呈現方式對公園使用 者願付費用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2(1),77-98。 鄭亞嵐、林晏州(2003)。都市公園綠地連接度與鳥類群聚關係之研究。中國園藝,49(4),395-406。 顏家芝(1998)。公園認養對使用者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鄰里公園為例。 戶外遊憩研究,11(3),59-73。 韓菊美、吳連賞、宋國城(2011)。現象學地理學視角下的環境識覺研究-以燕巢泥 岩區為例。環境與世界,23,19-48。 戴震宇(2002)。台灣的鐵道。台北縣:遠足文化。 關華山(譯)(1996)。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原作者Zeisel, J.)。台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 聶先怡(2007)。淡水八里自行車道環境識覺與遊憩體驗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羅健文、林楨家(2011)。都市綠廊道網絡期程規劃模式。戶外遊憩研究,24(4), 53-88。 蘇美玲、林晏州(1999)。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 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1),61-86。
二、外文文獻
Alexandris, K. & Carroll, B. (1997).An 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s based on different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levels: results from a study in Greece. Leisure Science, 19, 1-15. Beard, J.G., & Ragheb, M.G., (1980).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2-30. Cardozo, R.N. (1965).An experienti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3), 244-249. Chiesura, A. (2004).The role of urban parks for the sustainable cit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8, 129-138. Chon, J. & Shafer, C.S. (2009).Aesthetic Responses to Urban Greenway Trail Environments. Landscape Research, 34(1), 83-104. Coutts, C. (2009).Multiple case studies of the influence of land-use typ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uses along urban river greenway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35(1), 31-38. Cranz, G. (1980).Women in urban park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5(3), 79-95. Dorfman, P.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camp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1(4), 483-510. Downs, R.M. (1970).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 70-81. Fish, J. & Napier, T.L. (2001).Perceptions of recreation greenway impacts among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 Journal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ety, 32(2), 334-353 Floress,K.,Baumgart-Getz,A.,Prokopy,L.S.&Janota,J.(2009).The quality of greenways planning in northwest Indiana: a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52(1),61-78. Gold, J.R. (1980).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ledge, R. G. & Stimson, R.J. (1997).Spatial behavior: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Ittelson, W. (1974).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irt, W. (1952).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ehavioral environment. Indian Geography Journal, Silver Jubille, 152-160 Lertwannawit,A. & Anuwichanont,J. (2011) Tourists’ expectation and perception towards environmental issue:management for green tourism of Khao Yai National Park. International business&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10(9), 41-46. Lindsey,G.,Wilson,J.,Yang,J.A.&Alexa,C.(2008).Urban greenways,trai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l use: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3(1), 53-79. Little, C.(1990).Greenways for American.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nning, R. E. (1985).Diversity in a democracy: expanding the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Leisure Sciences, 7(4), 377-399. Mundet, L. &Coenders,G.(2010).Greenways:a sustainable leisure experience concept for both communities and tourist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8(5), 657-674. Oliver, R.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 in retailing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Plutchik, R. (1982).A structural model of emotion: a psycho evolutionary synthesis.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 Schrader, C. C. (1995). Rural greenway planning: The role of stream land perception in landowner acceptance of l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390-675. Schreyer, R.S. &Roggenbuck, J.W. (1978).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s, 1(4), 373-394. Sonnenfeld, J. (1968).Geography, perception and the behavioral environment, English, P.W. and Mayfield, R. C. ed., Man, Space and environment.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rout, H. & Sprout, M. (1965).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uman affai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an, Y.F. (2001).Images and mental map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5,205-213. Whyte, W.H. (1968). The last landscape. New York, NY: Doubleday. Wood, L.J. (1970).Perception studies in geography. 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50, 129-141.
三、網路資訊
內政部營建署(2010)。公園綠地系統規劃設計手冊暨操作案例研究成果技術報告。取自內政部營建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pami.gov.tw/chinese/filesys/file/chinese/dept/up/up991203-2.pdf。資料取得時間西元2012年6月21日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12)。台北市民每人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面積。取自台北市 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http://163.29.37.101/pxweb2007-tp/dialog/Saveshow.asp。 資料取得時間西元2013年3月11日 行政院主計處(1994)。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取自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SRDA)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140.109.171.218/webview/index.jsp?object=http://140.109.171.218:80/obj/fStudy/AA140003。資料取得時間西元2012年8月26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全國綠資源調查架構之研究。取自www.cepd.gov.tw/dn.aspx?uid=4666。資料取得時間西元2012年6月11日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11) 。2010 永續發展指標評量報告書。取自行政 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nsdn.epa.gov.tw/CH/DEVELOPMENT/2010_1109_99all.pdf 。資料取得時間西元2012年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