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淋靖
中文論文名稱:探索教育在國小五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福德國小為例
指導教授姓名:張政亮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5
中文關鍵詞:探索教育綜合活動行動研究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9
  • 收藏收藏:0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探討運用探索教育在國小五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教師教學遭遇的困境與解決之道,以及學生學習改變的歷程。研究以台北市福德國小五年級24名學生為對象,採取行動研究法。本課程方案參考探索教育活動文獻、民國97年微調課程綜合活動領域能力指標採自編教材,進行每週80分鐘,共八週的活動。歷經課程設計、修正後,研究觀察、訪談、學習單等質性資料蒐集、分析歸納,得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經過選擇與調整的探索教育方案,適合在國小高年級實施。
二、善用情境引導與隱喻,可使課程更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三、教師採同質性直接分組,各組各有其成長歷程。
四、運用全方位價值契約作為學生課堂行為的規範,課後小組會議輔導。
五、反思活動配合學生的程度,以多元並具彈性的方式進行。
六、實施探索教育方案,使學生在人際互動技巧與情意上呈漸進式成長。
七、教師間的對話與互動,是促成課程的發想與具體施行的重要因素。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及過程中的發現,提出對學校行政、探索教育在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課程設計、教學及未來研究方面的建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8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39
第一節 探索教育的理論基礎……………………………………………… 9
第二節探索教育的類型與實施原則……………………………………… 17
第三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論基礎 …………………………………25
第四節 探索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的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1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41
第二節 研究歷程……………………………………………………………47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人員……………………………………………………53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59
第五節 資料的信、效度……………………………………………………65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69-153
第一節 教學前之準備歷程 ……………………………………………… 69
第二節 課程實施的困境與解決方法………………………………………77
第三節 學生學習的改變歷程……………………………………………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5-163
第一節 結論……………………………………………………………155
第二節 建議……………………………………………………………161
參考文獻……………………………………………………………………164-168
附錄一………………………………………………………………………169-205
一 探索教育運用課程方案……………………………………………… 169
二 探索教育運用課程方案學習單……………………………………… 196
三 訪談學生大綱………………………………………………………… 204
四 觀察紀錄表…………………………………………………………… 205
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0),課程統整的模式與實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11期,頁181-212。
丘愛鈴(2006),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論基礎初探,教育學刊,27期,頁145-173。
朱麗葉(2008),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江玉群(2008),實施探索教育方案對國小高年級班級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碩士論文。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台北:天下雜誌。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兆田(2006),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企業培訓實務。台北:五南。
吳芝儀(2001),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義男(2000),探索教育之超越心理功能,公民訓育學報,9期,頁63-79。
尚憶薇(2007),淺談探索教育活動對青少年全人發展之助益,學校體育,17卷4期總號101,頁86-92。
林霓岑(2000),國民小學教師設計統整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邱淑青(2010),探索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班級團體動力與班級士氣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柯景耀(2010),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柯景耀、鐘才元(2011),探索教育課程融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可行性探討,國教新知,58卷1期,頁87-95。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台北:校園書局。
洪煌佳(2006),探索教育活動介紹,東師體育,13期,頁16-22。
唐志禹、蔡金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教師行動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夏林清等譯(1997),原著Altrichter,Posch & Somekh,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徐芊慧(2008),桃園縣國中生校園霸凌行為影響因素模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高敬文(1996),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康淑惠(2007),探索教育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張世平 (1991),行動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聰(2003),體驗學習模式之一-神奇的探索(歷奇)教育。教師天地,127期,頁26-33。
郭託友、廖淑惠、施慧怡(2009),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台中:華都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
陳俊宏(2011),探索教育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石碇國小中年級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永和(200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譯瑩(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理論與研究。台北:教育部編印。
楊思偉、葉天喜、張淑芳(2010),綜合活動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
詹棟樑(2002),現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圖書。
廖鳳池(1990),行動研究法簡介,諮商與輔導,60期,頁5-9。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賓靜蓀(2011),親子天下,22期,頁122-131。
劉如卿(2004),飛揚國際有藍天:探索教育的魅力。台北:校園書局。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部指導,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集,頁1~16。
蔡居澤(2006),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活動設計:以探索教育活動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期,頁37-55。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活動理念與實例。救國團教育訓練教材。救國團教育訓練教材。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活動學校。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盧美貴(2000),教育行動研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關鍵。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教師天地,103期。
謝玉珍(2010),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探索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桃園,臺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英文部分
Dewey,J.(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Macmillan.
Dewey.J.(1929).The quest for cestainty. NY:Minton.
Dewey,J.(193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Macmillan.
Doll, W. E., Jr.(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lmo, W. & Graser, J. (1995). 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 a rehabilitation model f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and group initiatives. Dubuque, IA : Kendall/Hunt Pub. Co.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ss, M. A.(199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adventure education.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Guba, E.G., & Lincoln, Y.S.(1981). Effective evalu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enton, M.(1996). 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 Dubuque Iowa:Kendall/Hunt.
Jarcho, I. S.(1985).Curricular approach to teaching STS: A report on units, modules, and courses. In R. W. Bybee(ED),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1985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pp.162-17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Kolb, D. 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ce Education,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ce Education.
Lazear, D. G. (1991). Seven ways of t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alatine, IL: Skylight Publishing.
Mills, G. E. (2000). Action research: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 . New Jersey: Southern Oregon University .
Prouty,D.(1990). Project adventure:A brief history, In Miles. J.C. & Priest.S.(Eds.),Adventure Education Venture Publishing, Inc. State College, pp. 97-110.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1988). Islands of healing " a guide to based counseling",Project Adventure, Inc, Hamilton.
Tuckman, B.(1965). 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 384-399.
網路資料
http://teach.eje.edu.tw/國民教育社群網-搜尋日期:2013年6月30日12:00
http://blog.udn.com/tpa285/4735755?1370017887254李丁讚-霸凌只是冰山一角-搜尋日期:2013年6月30日12:00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7.1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7.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