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胡瑗真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林國瑞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國小巧固球選手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現況與差異情形,並分析在不同背景變項對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差異情形,來描述分析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現況與特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101年度參加全國中正盃之國小巧固球選手為受試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團隊凝聚力量表。根據調查所蒐集之資料,依研究目的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法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得到結果歸納如下:一、在知覺教練領導行為方面,感受程度最高為「訓練與指導行為」,其次依序為「關懷行為」、「獎勵行為」與「民主行為」,而以「權威行為」最低。二、在團隊凝聚力方面,以「團隊適應」感受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團隊合作」、「人際親合」,而以「人際吸引」最低。三、不同背景變項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在「每週訓練時間」及「團隊最佳成績」達顯著差異。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團隊凝聚力,在「性別」、「與教練相處年數」、「每週訓練時間」及「團隊最佳成績」達顯著差異。五、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達顯著正相關。六、教練的「獎勵行為」能預測團隊凝聚力。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假設..............................................................................5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6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教練領導行為之理論分析..................................................8
第二節 團隊凝聚力之理論分析....................................................22
第三節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程序............................................................................42
第三節 抽樣方法............................................................................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5
第一節 國小巧固球選手背景結構特性分析................................55
第二節 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現況分析與各因
素差異比較........................................................................5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
差異比較............................................................................58
第四節 國小巧固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現況分析與各因素差異
比較....................................................................................62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巧固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差異比
較........................................................................................64
第六節 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
相關分析............................................................................67
第七節 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之預
測結果分析........................................................................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0
參考文獻..................................................................................................72
中文部分..........................................................................................72
英文部分..........................................................................................76
附錄..........................................................................................................79
附錄一 預試問卷............................................................................79
附錄二 正式問卷............................................................................82






表 次

表2-1 國外學者所下之領導的定義.....................................................8
表2-2 國內學者所下之領導的定義.....................................................9
表2-3 領導理論研究取向....................................................................11
表2-4 三種運動情境領導模式之比較................................................16
表2-5 運動領導行為向度....................................................................19
表2-6 國內外學者所下之團隊凝聚力定義........................................22
表2-7 不同運動性質比較表................................................................28
表2-8 國外教練領導行為相關研究一覽表........................................33
表2-9 國外教練領導行為相關研究一覽表........................................34
表2-10 國外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36
表2-11 國內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36
表2-12 國外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38
表2-13 國內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39
表3-1 抽樣摘要表................................................................................43
表3-2 正式抽樣摘要表........................................................................44
表3-3 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46
表3-4 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48
表3-5 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信度摘要表................................................49
表3-6 團隊凝聚力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50
表3-7 團隊凝聚力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52
表3-8 團隊凝聚力量表信度摘要表....................................................53
表4-1 國小巧固球選手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56
表4-2 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現況摘要表....................57
表4-3 教練領導行為各因素之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4 國小巧固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因素之LSD事後比較
摘要表........................................................................................58
表4-5 不同性別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t檢定摘要表………......59
表4-6 不同年級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t檢定摘要表..................59
表 4-7 不同相處年數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差異摘
要表................................................................................................60
表4-8 不同訓練天數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t檢定摘要表.................61
表4-9 不同最佳成績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之t檢定摘要表.............61
表4-10 國小巧固球選手在團隊凝聚力現況摘要表............................62
表4-11 團隊凝聚力各因素之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12 臺北市國小巧固球選手在團隊凝聚力各因素之LSD事後比
較摘要........................................................................................63
表4-13 不同性別選手在團隊凝聚力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64
表4-14 不同年級國小巧固球選手在團隊凝聚力之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65
表4-15 與教練不同相處年數選手在團隊凝聚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差異表........................................................................................65
表4-16 不同訓練天數在團隊凝聚力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66
表4-17 不同最佳成績在團隊凝聚力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67
表4-18 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摘要表(N=248)…....67
表4-19 預測變項對整體團隊凝聚力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68







圖 次

圖2-1 多元領導行為模式圖................................................................17
圖2-2 領導調節模式圖........................................................................20
圖2-3 團隊凝聚力的概念模式............................................................25
圖2-4 運動團隊凝聚力概念模式........................................................29
圖2-5 團隊凝聚力的概念模式............................................................32
圖3-1 研究架構圖................................................................................41
圖3-2 本研究實施程序流程圖............................................................42
中文部分
丁文欽(2011)。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加微(1990)。行為科學(初版)。臺北:五南。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
王振奕(2007)。臺北市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競賽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素珍、蔡俊賢(2008)。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探討。排球教練科學,11,9-15。
方慎思(2009)。2008 年亞洲盃巧固球代表隊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丘前峯(2010)。臺北地區國小巧固球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七版)。臺北:大洋。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心理。
吳秉恩(1993)。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
吳國銑(2000)。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
吳慧卿(1998)。運動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與選手滿意度之影響初探。臺灣師大體育研究,6,1-18。
吳慧卿(200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俊明(2004)。臺北市國小拔河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松宜(2010)。高中職羽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呂淑鈴(2006)。臺北市立國小扯鈴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余瑞華(2001)。我國射箭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林金杉(2002)。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林博文(2006)。我國青少年划船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思含(2008)。臺北市國小游泳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旺璋(2002)。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洪光遠譯(1992)。組織領導。臺北:桂冠。(Gary A.Yukl, 1992)
洪志仁(2011)。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及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3)。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文財(2003)。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玉娟(1995)。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豔惠(1997)。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添財(2003)。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君立(2011)。臺中市國小籃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黃金柱(1990)。國家級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調查研究。體育學院論叢,1(2),33-62。
黃進成(2002)。台灣巧固球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翁子婷(2005)。台灣地區國、高中網球校隊教練領導行為、選手滿度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翁彰嶸(2010)。國小桌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董倏亝(2006)。兩岸員工對領導行為,組織承諾,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相關性之研究---以統一企業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桃園縣。
鄭志富(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1,75-90。
鄭志富(1996)。運動領導量表(中文版)之編製。行政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模式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鄭宗晏(2006)。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孝存(2008)。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俊志(2011)。臺北市國小羽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承志(譯)(1991)。組織行為(初版)。臺北:桂冠。(Stephen P. Robbins, 1991)
蔡博隆(2002)。台灣地區高中女子甲組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
盧立仁(2004)。台北市國小網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morose, A. J., & Horn, T. S. (2000) .Intrinsic motiv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giate athletes’ gender, scholarship statu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coaches’ behavior.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22(1),63-84.
Bass, B. (1990). From transactional to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to share the vis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8(3), 19-31.
Carron, A. V. (1982).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123-138.
Cartwright, D. & Zander, A. (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Chelladurai, P. & Haggerty, T. R. (1978). A normative model of decision style in coaching. Athletic Administration, 13, 6-9.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e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647-671. New York, NY: Macmillan.
Ebel, R. L. (1979).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Festinger, L., Schacter, S., & Back, K. (1950). 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ed groups: A study of a housing project. New York, NY: Harper.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Y: Mc GrawHill.
George, T. R. & Feltz, D. L. (1995). Motivation in sport from a collective efficac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6, 98-116.
House, R. J. (1971). A 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 321-338.
Hersey, P. & K. H. Blanchard (1977).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odgetts, R. 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Koontz, H. & Weihrich, H. (1988). Esseutials of management (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LeUnes, A. D. & Nation, J. R. (1989). Sport psychology. Chicago, IL: Nelson-Hall.
Martens, R. & Peterson, J. (1971). Group cohesiveness as a determination of success and member satisfaction in team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6, 49-61.
Morphet, E. L., Johns, R. L., & Reller, T. L. (1982). Educational 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issues(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Osborn, R. N. & Hunt, J. G. (1975). An adapt-reac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research. In J. G. Hunt & L. L. Larson (Eds.). Leadership frontiers.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Sabock, R. J. (1985). The coach. U.S.A.: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Spink, K. S., & Carron, A. V. (1992). Group cohesion and adherence
in exercise clas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4, 78-86.
Stogdill R. M. (1948). Personal factor associated with leadership: Survey of literatur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5, 35-71.
Stogdill R. M. (1950). Leadership, Membership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7, 1-4.
Weiss, M. R. & Friedrichs, W. D. (1986). The influence of leader behavior, coach attributes, &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on performance
& satisfaction ofcollegiate basketball team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323-346.
Westre, K. R., & Weiss, W.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y, 5, 41-54.
Williams, J. M. & Hacker, C. (1982).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cohesion,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woman’s intercollegiate field hockey team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324-337.
Yukl, G. A. (1981).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tice-Hall.
1.封面
2.中英摘要
3.目錄
4.第一章
5.第二章
6.第三章
7.第四章
8.第五章
9.參考文獻
10.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6.24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6.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2. 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及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3. 臺北市國小羽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4. 臺灣地區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組第一級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參與動機 、團隊凝聚力及訓練滿意度之 結構方程式模式研究
5. 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6. 新北市國小樂樂棒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性研究
7. 臺北市立國小扯鈴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8. 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9. 臺灣地區國中甲級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10. 我國青少年划船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
11. 國中手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12. 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13. 全國中等學校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14. 臺北縣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15. 國家教練領導經驗之探討-以軟式網球教練郭旭東為例國家教練領導經驗之探討-以軟式網球教練郭旭東為例國家教練領導經驗之探討-以軟式網球教練郭旭東為例國家教練領導經驗之探討-以軟式網球教練郭旭東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