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李欣怡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學童品德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二林鎮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Interaction between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parentalpersonality traits, paternity and character studies related - Changhua County Erlin Towns
指導教授姓名:齊力教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0
中文關鍵詞:父母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品德
英文關鍵字:Parents’ PersonalityParent-Child InteractionCharacte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4
  • 收藏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品德行為之相關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彰化縣二林鎮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童為研究樣本,共得有效問卷397份。實徵研究所得之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多元迴歸法等統計方法考驗研究假設,並逐一討論分析各項結果。茲將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 父親人格特質越友善、越嚴謹,父子間親子互動關係越好。
2、 母親人格特質神經性越不明顯、越嚴謹,母子間親子互動關係越好。
3、 父親人格特質越外向、越友善,學童的品德行為表現就越多。
4、 母親人格特質越嚴謹,學童的品德行為表現就越多。
5、 父子心理親密度高、母親互動頻率越高,學童的品德行為表現就越多。
6、 女生的品德行為表現較男生多,高階職業父母親的學童品德表現也較多。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分別對家長、政府、實務工作之學校、老師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父母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品德
Abstract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fi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s’ personalit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the character for senior students of Changhua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aken the samples from 5th and 6th grade students of Erlin, Changhua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he sample size is 400 and 397 cases are valid.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verified by the statistic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etc.,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ly.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as below:
1.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s closer if the father’s personality tends to be more agreeable and conscientious.
2.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s closer if the mother’s personality tends to be less neurotic, and more conscientious
3. The students are more character behavior. when the father’s personality tends to be more agreeable and conscientious.
4. The students of character behavior.is more if the mother’s personality tends to be more conscientious.
5. The children are more character behavior when the mental intimation with father is closer Also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interaction with mothers, the more character behavior the children are.
6. Girls are more character behavior, compared with the boy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udents of character behavior.is more when their parent of higher level job.

Last,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the parents, government, and the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inding and to the future.


Keywords: Parents’ Personality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Character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品德的探究........................................................................................................7
第二節 親子互動關係的探究.....................................................................................22
第三節 父母人格特質的探究.....................................................................................37
第四節 父母人格特質對親子互動與學童品德影響的研究..................................45
第五節 親子互動與學童品德影響的研究................................................................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53
第一節 分析架構與研究設計.....................................................................................53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6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95
第一節 樣本的分配資料與變項的描述性統計.......................................................95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在親子互動關係及學童品德表現之差異情形...............104
第三節 父母人格特質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相關性.................................................126
第四節 父母人格特質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相關性.................................................144
第五節 親子互動關係與學童品德表現之相關性.................................................1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187
第二節 討論................................................................................................................197
第三節 研究建議........................................................................................................199

參考文獻...........................................................................................................................203
一、中文部份...............................................................................................................203
二、英文部分................................................................................................................212
附錄一 調查問卷專家效度修正意見表......................................................................217
附錄二 調查問卷專家效度修正意見表......................................................................225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
天下雜誌(2005)。家庭教育—贏的起點。天下雜誌。台北:天下。
王佩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貞雯(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王震武等(2001)。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事業。
王鍾和 (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伍韋韋(2002)。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子互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奉儒(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92,
38-55。
李珀(2005)。品格教育。教師天地,135,66-71。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120,53-68。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哲學與文化,30(8),
153-173。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隆煇(2004)。國小學童父母的人格特質、價值觀、工作滿足感對兩性平權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呂錦慧(2011)。國小學童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與品格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
何琦瑜、周慧菁(2003)。孩子的禮物: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16。
何琦瑜(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沈 六( 2000)。道德發展的家庭脈絡因素。公民訓育學報。11,1-38。
沈美秀(2005)。國小學童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惠萍(2010)。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青霞(2007)。高中生品格發展之因子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吳永裕(1996)。 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虹妮(1998)。單雙親家庭親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俊賢(2000)。台灣省中部地區青少年親子互動模式與道德判 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明清(1984)。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臺北:知域數位科技。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吳瑛(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至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吳昭儀(2010)。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吳璟誼(2011)。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市。
吳正桓(1992)。態度形成方式對其結構的影響:情感、認知及其測量,中華心理學刊,34,41-55。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格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49。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 (1),91-132。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
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1),161-201。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關: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林佩君(2012)。以讀報教育作為提升國中生品德之準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奕汝(2004)。台中市國小高年級網路態度、父母管教方式(網路議題)與兒童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惠娟(1997)。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利社會發展之影響。台灣人文生態研究,
1(1),73-93。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林惠雅(1999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1999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邱珍琬(2004)。親職教育。臺北,五南。
洪光遠、鄭慧玲等人(譯)(1995)。人格心理學(原作者Pervin, L. A.)。臺
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3)
洪淑媛(1987)。北市平宅社區青年家庭背景、疏離感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洪雅雯 (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臺北:遠流。
洪蘭、蘇奕君(譯)(2011)。教養的迷思(原著者Judith R. Harris)。臺北:商周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柯正峰(民88)。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訂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施秀玉(2003)。家庭共學-親子團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風格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徐明達(2003)。臺南縣國中學生價值觀念與其父母教養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致遠技術學院,臺南縣。
胡正文(2007)。品格教育的蝴蝶效應。台北:千代文教基金會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馬靄屏(1987)。台北市國中學生之吸菸行為與其家庭因素、友伴關係調查研究(未出版)。台北: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郭怡伶(1995)。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單親與雙親      家庭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高明珠(1998)。國小學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及其生活幾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寇彧(2002)。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道德觀念影響源之關係。應用心理學,14,151-187。
教育部(2004)。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教育部93年12月16日。
教育部(2007)。「品德教育資源網」計畫。臺北:教育部96年5月1日。
教 育 部 (2009)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13年05 月11 日取自
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等(譯)(2006)。人格理論(原著者Duane P. Schultz & Sydney Ellen Schultz)。臺北: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
心臟病兒童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剛力(1981)。人格特質、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正憲(2004)。品格教育,父母的定位在哪裡。師友,445,24-26。
陳佳雯 (2008)。國中資優學生人格特質與輔導需求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俊明(2008)。國民小學中年級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玲婉(2005)。國小學童母親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德嫺(2006)。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麗卿(2007)。實施多元智能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秀才(2001)。親子互動的價值初探。國教輔導 ,40(3),2-6。
陳英豪(1977)。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的因素。高雄師院學報,
(6),93-159。
陳英豪(1980)。修訂道德判斷測驗及其相關研究。高師教育學刊,2,53-91。
陳聰文、陳明終、劉渭木、李榮昌(民71)。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 29,85-92。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單文經(1970)。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因素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單文經(1989)。杜威論道德教育的概念。中等教育,40,33-44。
連廷嘉(1999)。高危險群親少年有效處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254,172-177。
張安芝(1992)。價值觀的一致程度對親子關係和諧性及子女生活適應影響
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張艾君(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社會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
張耿義(2006)。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其體罰態度、體罰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淑媛(2002)。高職學生人格特質、情緒智力與學習成就- 以高雄市立海青工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林清山(198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振成(2005)。如何建構及落實新世紀的道德教育。師說,184,19-23。
張德勝、陳心怡(民91)。青少年勇於說不傾向與人格特質之關聯性研究。中國
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9(2),133-153。
張鳳燕〈1994〉。道德認知大師柯爾柏其人其事。高市鐸聲,5(1),32—34。
彭剛力(1981)。人格特質、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文三(2007)。道德教育。臺北:群英。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玉菁(2011)。親子互動下難養育與好養育幼兒反應與母親教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彩霖(2003)。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挺毅(2003)。國小兒童偏差行為與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黃詩殷(2003)。受保護處分少年家長人格特質、教養態度、親子關係與家庭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黃信諺(2005)。被忽視的品格教育。師說,184,27-29。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厚堅(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社會學研究的職業分類與分類測量問題之探討。中研院調查研究,1,123-168。
詹棟樑(1996)。德育原理。臺北市:五南。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葉紹國(民85)。國人道德推理導向與情境、性別因素研究。淡江學報,35,71-97。
鄒泓(1999)。中學生的社會支援網路與同伴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1,34-35。
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自強(1985)。 國中生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生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美怡(2002)。人格特質、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對後現代主義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三個世代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
楊慧萍(1997)。兒童之衝動個性、自我韌性、家庭因素與為犯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楊淑娟(2004)。力倡品格可貴。品格決勝负: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 78-85。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7-28。
溫嘉民(2006)。國中學生人格特質、電玩成癮傾向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處理因應方式及社會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劉秋美(民83)。有關青少年的道德判斷心理學的研究-中華民國與日本的比較。德育學報,10,101-107。
劉春錦(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及其焦慮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 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雁婷(2009)。國小學童之網路使用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高雄市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劉寶(200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成就動機與學習壓力相關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魯柏鈞(2004)。爸媽,請別放棄對孩子的影響力。學生輔導,92,106-118。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一青(2004)。家庭:擁抱孩子的身心靈。品格決勝负: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116-123。
鄭一青(2004)。給孩子最好的,他會去放大。品格決勝负: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140-145。
鄭石岩(2002)。父母之愛:化愛為有效的家庭力量。臺北:遠流。
鄭百勝(1987)。國中生道德判斷與父母管教態度暨人格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鄭增財(2002)。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鄭瑞隆(2001)。家庭暴力被害經驗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犯罪學期刊,
8,215-246。
謝秀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其情緒調整、父母管教方式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鍾筱萍(2003)。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魏弘貞(2006)。癲癇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羅品欣(2003) 。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佳芬(2001)。探討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其利社
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
羅瑞玉(民82)。青少年的人際道德判斷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6,225-261。
羅國英(1998)。青少年前期的同儕關係:與親子關係延續、競爭或彌補。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35-78。
蘇建文(1975a)。父母教養方式與少年道德行為。中華心理學刊,17,109-124。
蘇建文(1991)。家庭與個體發展-發展心理學。臺北:心理。
蘇清守(1972)。我國兒童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
Barber, B. K. (1997). Introduction: Adolescent socialization in context–The role of connection, regulation, and autonomy in the family.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 search, 12, 5-11.
Belsky, J., Crnic, K., & Woodworth, S. (1995).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 Explor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ansient mood and daily hass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 905-929。
Bennett, W, J(1993).The book of virtues : A treasury of great moral stories. New York:
Simon&Schuster.
Boehm, L. & Nass, M. L. (1969). Social class difference in conscience development. In
D. Rogers (Ed.), Reading in child psychology. Belmont, Calfornia: Brooks cole.
Damon, W. (1988). The moral child. N. Y. Free Press.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owlby, J. (1960). Separation anx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 41, 89-113.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 :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Development psychology comes of 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5, 1-10.
Bowlby, J. ( 1980a). Attachment and Loss﹕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Basic Books.
Bowlby, 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S.
Bretherton, I. (1988). Ope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pp.57-113). 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rown, G. O.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among adolesc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mba Linda University.
Clarke-Stewart, A. (1977). Child care in the family. New York:Academic Press.
Collins, N. L, & Reads,S. J(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Bartholomew, K., & Perlman, D.(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pp.53-92). London:Jessica-Kingsley.
Costa, & McCrae.(1985).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 Odessa, Fl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olger, L.& Ginandes, J.(1946). Children attitude toward discipline as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stat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5, 16-165.
Eisenberg, N., & Valiente, C. (2002).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Prosoci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M. H.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5), pp. 111-142.
Erikson, E.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ibbs, L.&Earley, E. (1994).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develop core value. Phi Delta
Kappa Festback(Whole No.362).
Goldenberg, Irene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ongla,P.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Sussman, M. B. &
Steinmetz, S. K.(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97-418).
Grusec, J. E. (2002). Parental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values. In
Bornstein, M. H.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5), pp. 143-167.
Holahan, C. J., & Moos, R. H. (1986). Personality, coping, and family resources in
stress resistanc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389-395.
Holden, G., & Buck, M. (2002). Parental attitude toward childrearing. In Bornstein,
M. H.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3), pp. 537-560.
Howard, P. J., & Howard, J. M. (1995). The big five quick sta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f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Center
for Applied Cognitive Studies, Charlotte, NC.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384754)
Ingoldsby, B., Schvaneveldt, P., Supple A., & Bush, K.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achievement and self-efficacy in Chile and Ecuador.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35(3 & 4), 139-159.
Kochanska,G., Clark,L.A., & Goldman,M.S.(1997). Implications of mothers’personality
for their parenting and their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5,387-420.
Kohlberg, L., & Kramer, R. (1963).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children and
  adult moral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12, 93-120.
Kohlberg, L. (1975).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 670-678.
Kohlberg, L. (1976). Moral stage and moralization :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In T. Lickona (Eds.), 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 (pp.31-53).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ohlberg, L. & Hersh, R. (1977). Moral development : A review of the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16, 53-59.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1).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Kohlberg, L. (1984).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2).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Kohlberg, L. & Candee, D. (1984). The relationship of moral judgment to moral action.
  In W. M. Kurtines & J. L. Gewirtz (Eds.), Morality,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N. Y. :Wiley.
Krebs, D.& Gillmore, J (198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ag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role-taking abilities, and moral development . Child development, 53, 877-886.
Lickona, T.(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Inc.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0(3),6-11.
Lickona, T(2003).The content of character:Ten essential virtues.The Fourth and Fifth Rs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10(1).1-3.
Lopez, F. G. (1995). Contemporary attach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395-415.
Maccoby, E. E., &;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pp. 1-101).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Maccoby, E.E. (1992). 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1006-1017.
Pearson, Q. & Nicholson, J. (2000).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 Development, 38, 243-251. The Six Pillars of Character .Retrieved April 10, 2011 from:http//charactercounts.org/sixpillars.html
Rest, J. R. (1983). Morality. In J. H. Flavell & E. M. Markman (Eds.)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1.3) (pp.556-706). New York : John Wiley.
Rubin, K. H. & Schneider F.W. (1973)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 ego centrism,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44, 661- 665.
Ryan, K, & Bohin, K.E.(1999).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Sears, R. R., Maccoby, E. E., &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Evanston, Illinois: Row, Peterson.
Selman, R . L. (1971) . The relation of role-tak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judgment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2, 79-91.
Sigel, I. E.(2002). Parent beliefs are cognitions: the dynamic belief systems model. In
Bornstein, M. H.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3), pp. 484-508.
Sullivan, E. A., McCullough, G. & Stager, M. A. (1970) . A development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ego and moral
development. Children Development, 41, 399-411.
Vaughn, B. (197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t twelve and   eighteen months:stability and chang in families under stress. Child Development, 50,971-975.
Walker, L. J. (1984) . Sex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and career values : A critical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55, 677-691.
Whitbeck, L. B., Simons, R. L., Conger, R. D., Wickrama, K. A. S., Ackley, K. A., & Elder, G. H. (1993). The effects of parent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family economic hardship on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children’s self-efficac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0, 291-3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