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沈真理
研究生英文姓名:Shen Chen-Li
中文論文名稱:生命教育融入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公立幼兒元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An Action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Pre-School Curriculum: An Example of A Public Pre-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姓名:何希慧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行動研究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一套適合融入統整課程的生命教育課程,瞭解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統整課程的實施情形。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設計一套適合融入統整課程的生命教育課程,以教學討論記錄、教學省思札記、觀察記錄、訪談記錄、學習單、家長回饋單為研究工具。本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公立幼兒園,進行一個月生命教育融入主題統整課程。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採用「三角校正」,包含方法資料校正、資料三角校正、和人的三角校正等。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教師應掌握新課綱的觀點,配合主題,設計適合幼兒的生命教育課程。
二、教師應強化多元的教學策略有利於生命教育課程的進行。
三、運用生命教育課程增進幼兒對周遭人、自然、環境的關注。
四、生命教育融入主題式課程,對幼兒是持續不斷的學習。
五、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的專業成長。
 (一)教師課程設計能力的提升。
 (二)教師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提升。
 (三)透過和研究夥伴的專業對話,獲得教學上協助,解決困難,
邁向專業。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機關、幼兒園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命教育之起源與意涵 9
第二節 統整課程之理論與應用 27
第三節 幼兒生命教育議題之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4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課程方案的實施與省思 69
第二節 教學成果分析與討論 105
第三節 幼兒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感受與回饋 111
第四節 檢討與回饋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8
中原大學(2000)。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宗教學術研討會。中原大學。
內政部統計處(2013年6月15日)。101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概況。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7184
孔建國(1998)。點燃生命的火炬。輔導通訊,55期,11-14。
文軒(1998)。實踐人文主義教育理想。師友,375期,10-12。
王幸雯(2008)。新世紀生命交響曲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中生命教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王佩蓮(2001)。在自然科和環境議題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教育資料集刊,26,185-214。
生命教育基金會(2001)。生命教育基金會簡介。
何薇玲(2013)。幼兒教保活動設計。臺北:高點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岸芳(2007)。自然體驗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教學行動研究-以復興鄉泰雅族幼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武雄(1999)。推動生命教育回歸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
吳奕儒(2013)。國中教師生命教育之學習與實踐-以觀點轉換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美枝、何禮恩(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臺北:濤石文化。
吳清山、林天佑(2000)。生命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9,98。
吳庶深、黃麗花、詹文克、蕭伊吟、吳英傑(2007)。教育部95年發展生命教育之課程與教學指標工作計畫。教育部委託研究。
吳榮鎮(2002)。政策解析: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學生輔導,82,3-14。
吳樎椒、張宇樑(2004)。課程統整Follow Me:由美國經驗談起。臺北市:學富。
吳樎椒、張宇樑(2009)。幼稚園教師對主題統整課程的知覺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3(2),81-105。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吳麗琴(2009)。陽明山竹子湖社區探遊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呂名彬(2013)。生命教育課程介入對國中青少年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李文婷(2013)。幼兒繪本中的生命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孟榛(2011)。幼兒園教師生命態度與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采蘋(2006)。教育研究倫理的探討。2014年7月10日取自:http://sctnet.edu.tw/SCTNET_UPLOADFILES/BeaBChfdBd200611162047341163681254.doc。
李瑞娥(2009)。生命教育探索人生歷程的學習。臺北市:麗文文化。
周珮儀(2003)。課程統整。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周淑惠(2004)。建構取向之幼兒自然科學教學之歷程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9,61-88。
林玉珠(2003)。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二版),245-315。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秀茹(2013)。生命教育扎根~從家出發。家庭教育雙月刊,46,54-61。
林育圩(2009)。共有體驗生命教育對幼兒自尊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寰宇。
林家蕙、游淑燕(2010)。「獨角仙要結婚了」--生命教育融入自然主題教學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2010,4。
林瑞明(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縣。
林楚欣、廖彗茹(2008)。融入式幼兒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與省思。朝陽學報。
林鶯譯(2001) 。Walters,J.D.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原著出版於1997)。臺北市:張老師。
洪永祥(2010)。南投縣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洪如玉(2004)。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議題理論整合:概念分析、澄清與聯繫。教育資料與研究,59,18-25。
洪藝芬(2003)。「101好書」繪本主題分類與遊戲~生命教育。幼教資訊,153,47-51。
紀潔芳(2007)。生死教育教學-方法、資源運用、教學活動。臺北市:華騰。
紀潔芳(2013)。關愛你、疼惜你、台灣生命教育教學之探討。2013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yct.com.tw/life/96lift/96brainstorm15.pdf
胡美智、段慧瑩(2003)。幼兒園主題教學對幼兒讀寫萌發之影響探討。慈濟技術學院學報,5,187-208。
唐欣薇(2011)。高雄市幼兒園家長生命教育態度與生命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思考。臺北市:遠流(原書 Schon, D. W﹝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Y:Basic Books)。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寰宇。
徐錦堯(1998)。正視人生的信仰。香港公教教研中心:華明。
高浦勝義(1998)。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實踐與評量。東京都:黎明書房。
張家綾(2006)。幼兒生命教育概念教學之研究-以圖畫書及延伸活動運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湘君(2000)。兒童圖畫書─推行幼兒生命教育的好幫手。與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張湘君(2003)。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臺北市:新手父母出版。
張湘君、葛琦霞(2000)。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73-298。臺北市:寰宇。
張輝道(2003)。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自我概念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教育部(2000)。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90-93)。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生命教育年簡介。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教育部編印。
梁雲霞(2004)。教育部北區國小創意教師社群經營之行動研究─以社會領域自編教材社群為例。
梁偉倫(2002)。香港小學課程統整的展望。教育曙光,46,45-50。
許汝菀(2010)。幼兒園生命教育教學實施之探討-以幼兒人際互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連進福(2001)。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路-談生命教育在國民小學的實施。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157-165。臺北市:心理。
郭恩惠(2005)。生命教育「人與人」初階。教師手冊。臺北市:臺灣彩虹生命教育學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索。輔導通訊,55,29-34。
陳英豪(2002)。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臺北市:寰宇。
陳貞旬(2007)。 蒙特梭利教育構念下的品德教育。 研習資訊,24 (1),69-76。
陳浙雲(2006)。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77-96。臺北市,心理。
陳淑芬(2014)。曹文軒及其少年小說之生命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陳惠邦(2001)。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新轉(2003)。「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市:商鼎。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載於陳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3-36。臺北市:寰宇。
彭武雄(2014)。繪本融入國小啟智班智能障礙學童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曾志朗(2009)。生命教育。天下雜誌,第435期。
曾煥棠(2002)。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152。
曾愛媛(2010)。九年一貫生活學習領域教科書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玉純(2004)。以圖畫書為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麗文。
黃迺毓(2003)。從台灣幼兒之托育狀況與家長需求看對家庭教育的啟示。生命歷程中的家庭教育會議論文。
黃淑敏(2011)。生命教育融入幼兒自然體驗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培鈺(2005)。生命教育通論。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55-271。臺北市:寰宇出版社。
黃雅鳳(1998),開發生命的曙光--訪圓明出版社吳明興總編輯。師友,375,17-19。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臺北市:寰宇。
黃譯瑩(1998)。九年一貫社會科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期刊論文。教育研究月刊,62,4-11。
楊仲鏞(1998)。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輔導通訊,55期,22-23。
楊瑞珠(1998)。談失落與悲傷的輔導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環-趙若男、嚴育玲專訪。輔導通訊,55期,1-5。
楊慕慈(2003)。生命教育。臺北市,華騰。
葉怡欣(2012)。當生命遇見融合:幼兒園實施人與社會向度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人際互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廖彗茹(2008)。幼兒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廖慧雯(2012)。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臺灣省教育廳(1998)。臺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
劉清彥(2003)。圖畫書的生命花園。兒童福利期刊,5,169-180。臺北市:宇宙光。
潘美玲(2006)。圓生命教育的夢~從體驗活動進行幼兒生命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潘婷樺(2013)。運用繪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潘靖瑛(2002)。生命教育的意涵與課程設計。九十學年度生命的認知尊重與實踐教學成果研討會。臺東縣:慈濟大學。
蔡佩蓉(2014)。國小二年級生命教育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3,159-182。
蔡美華譯(2003)。Geoffery E. Mills著。行動研究法(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臺北市:學富文化。
蔡清田(1998)。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與實施策略。教師之友,39(4),1-9。
鄧維華(2006)。幼兒生命教育教學活動之研究-以一所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鄭小慧(2003)。與生命對話—照顧動、植物。蒙特梭利,47,41-43。
鄭石岩(1999)。應變的教育-九二一災後心靈重建專書之二。臺北市:國際佛光中華總會。
鄭石岩(200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1-19。臺北市:心理。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37-48。臺北市:寰宇。
曉明女中(2005)。如何落實推動生命教育-教導學生熱愛生命。台灣生命教育觀摩學習團團刊。臺中:曉明女子高級中學。2014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edu-methodist.org/life/taiwantrip2005/handbook-dec18/052.pdf/蕭秋娟(2001)。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7-149。臺北市:寰宇。
謝昌達(2012)。生命教育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謝美琪(2008)電影教學、概念構圖暨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黃美菊(2003)。生命教育圖畫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幼稚園大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eane, J. A. (1992). Creating an integrative curriculum: Making the connections. NASSP Bulletion.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redekamp,S.,&Rosegrant,T.(Eds.). (1992). Reaching potentials: Appropriat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or young children (Vol. 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Bruner, J. S. (1975).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Bruner, J. S.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edekamp, S., & Rosegrant, T. (1992). Reaching potentials:Appropriat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or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 D.C., USA: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rooke, T., Lu, N. H., Shannon, J., Rivian, B., & Kim, H. (1997). An integrated-thematic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Roeper Review, 19(4), 196-199.
Bugental, J. F. T.(1997). Challenge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Caine, R., & Caine, G.(1997). Education on the edge of possibility.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heckley, K. (1997). The first seven and the eighth.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1), 8-13.
Chen, J. D. (1993). Building on children’s strengths: Examinations of a project spectrum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students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0th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Orleans, LA.
Combs, A. W. (1981). Humanistic education: Too tender for a tough world? Phi Delta Kappan, 62, 446-449.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8).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rake, S. M. (1998). 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Los Angeles, CA: Corwin Press.
Dyson, A. (1990).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the concept of change.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6(1), 55-66.
Erickson, H. L. (1998).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eaching beyond the facts. Los Angeles, CA: Corwin Press.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Hopkins, L. T. (1937). Integration: I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D. Appleton-Centry.
Jacob, H. H. (1997). Mapping the big picture: Integrating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K-12.Alexandria, VA: Associated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alish, R. A. (1989). Death education. In R. Kastenbaum & B. Kastenbaum (Eds.), Encyclopedia of death (pp.75-79). Phoenix, AZ:Oryx Press.
Makiya, H., & Rogers, M. (1992).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imary school. New York:Routledge.Brooke, T., Lu, N. H., Shannon, J.
Mettetal, G., Jordan, C. & Harper, S. (1997). Attitude toward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urriculum,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1(2), 115-122.
Pine, V. R. (1986). The age of maturity for death education: A social-historical portrait of the era 1976-1985. Death studies, 10, 209-231.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eefeldt, C. (1996).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mith, B. O., Stanley, W. O., & Shores, J. H. (1957). Fundamental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New York: World Book.
Snyder, J., Bolin, F., & Zumwalt, K. (199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402-435. New York: Macmillan.
Simanu-Klutz, L. (1997). Integrated curriculum: a reflection of life. (ERIC ED 420645)
Tyler, R. W. (1975). Specific approaches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Schaffarzick & D. H. Hampson (Eds.), Stratedie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p. 17-30). Berkeley, CA: McCutahan.
Tanner, D. (1990). A brie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truggle for an integrativ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Horizons, Fall, 7-11.
Vars, G. F. (1991). Integration curriculu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Leadership,49(1).14-16.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L. (1999). Determining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The evolution of goals and strategies through consonance and controversy. In C. Seefeldt (Ed.),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Current finding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olfinger, D. M., & Stockhard, J. W. (1997). Elementary methods: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論文全文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1.0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1.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