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吳天音
中文論文名稱: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在中國的實驗之研究(1918-1930)
指導教授姓名:鄭玉卿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現代教育
英文關鍵字:William H. Kilpatrickproject methodmodern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對克伯屈和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關係能有更完整的認識,並期望透過歷史的借鏡提供當今民主教育的參考。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以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在中國1918至1930年之間的實驗為範圍進行研究。
首先,針對1918至1930年間的相關文獻進行蒐集和整理,選定七個實驗做為研究個案。其次概述克伯屈的生平,並依序對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涵義、教學過程、教師角色等進行說明與分析,以清楚了解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源初理念。接著,從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等角度,對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傳入中國的時代背景進行探究,並針對此時期在中國所進行的七個實驗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發現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約於五四運動後,開始於教育界流行;其在中國的整體發展,除帶動中國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外,也為往後的民主教育立下了重要基礎。最後,比較克伯屈設計教學法源初理念和中國實驗間的實際作法,分析兩者在教學對象、教室設備、教學教材、教學活動方式以及教師角色上的差異。
總結上述研究成果可知,中國在1918至1930年間引入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實驗與原設計教學法的最大差異,乃是在教材內容與教學活動方式的細節上,例如:隨年級增加,將最符合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混合設計加以調整;以及為解決實驗中面臨的困境,而把道爾頓制等其它教學法與設計教學法混合使用等。而導致這些差異出現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為因應中國實驗現況和教育制度的限制,使得教材內容方面必須經過轉化後予以落實。二是因實驗者對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理論認識不深,導致在教學活動方式上的誤解與誤用,以致實驗效果未如預期。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William H. Kilpatrick and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We want to get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and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Furthermore, we hope we could learn something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and to carry out our democratic education. Therefore, we tried to use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review to excavate the effect of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in the experiments of China from 1918 to 1930.

First of all,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f about this project during 1918-1930 in China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and seven of the experiments were chosen as the cases studies. Second, we outlined William H. Kilpatrick’s life, the original thinking process of the project method, as well as investigated the principles of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We also analyzed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how to teach and what are the roles of teachers. Third, we traced the background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possible reasons why this method would be introduced into China. Finally, we analyzed the seven experimental models completely to sort out what happened in these cases.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became popular only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his supervisor-Dewey visited China, and named it as design approach teaching method. This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introduce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u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Furthermore, we tried to differenti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ideas and the seven experimental models in China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educated, classroom equipm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summary, we found that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ideas of the method and practices in China wer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examples, the most suitable teaching process of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was to integrate the different classes into “Complete project method”, but the people in that time used “Departmental project method” or mixed other teaching method just for fit the circumstances in China. They could be caused by two reasons : (1) The practices in the experiments of China couldn’t exactly implement the William H. Kilpatrick’s ideas in the original teaching materials because of the Chin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existed education systems. (2)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practices in the experiments of China had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using the theory of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thoroughly. Consequently, the results from the practices of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did not meet the original expectations in Chin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三節 相關文獻之綜合分析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30
第二章 克伯屈與其設計教學法的源起 33
第一節 克伯屈的生平 33
第二節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源起 45
第三節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的主要理念 62
第三章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 81
第一節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傳入中國的時代背景 81
第二節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在中國的重要發展 92
第四章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在中國的實驗 97
第一節 設計教學法在中國實驗之重要個案分析 97
第二節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與中國實驗之間的差異 1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69
中文部分 169
英文部分 1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Kilpatrick, W. H. (1927)。克柏屈博士在京講演錄。教育雜誌,19(6),29779-29786。
Kilpatrick, W. H. (1927)。克柏屈博士在京講演錄(續)。教育雜誌,19(7),29913-29921。
Kilpatrick, W. H. (1929)。克柏屈(W. H. Kilpatrick)的蘇俄教育觀。教育雜誌,21(11),69-73。
丁重宣(1929)。蘇州中學實驗小學志願學習試驗報告。教育雜誌,21(6),125-138。
中央大學實驗小學校編(1941)。一個小學十年努力紀。上海:中華書局。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2012年8月6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asp
太玄(譯)(1921)。基爾巴脫利克論設計教育法(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3(9),18765-18778。
方與嚴(1934)。曉莊之一頁。上海:兒童書局。
方與嚴、陶知行(編)(1933)。曉莊一年計劃。上海:兒童書局。
方德隆(1999)。九年一貫課程基本理念與內涵。2013年6月2日,取自http://www.nknu.edu.tw/~edu/web/doc/Learning/learning%20thesis/learning%20thesis-2/learning%20thesis-2-1/learning%20thesis-2-1-1.htm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1989)。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
水心(1959)。怎樣實施設計教學法。國教月刊,6(10),1-3。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10版。臺北:五南。
王秀南(1929)。小學教育之危機及其今後改進之方法。教育雜誌,21(4),49-53。
王建華(1957)。關於克伯屈「同時學習」的原則與其所根據的理論。國教月刊,4(1),4-6。
王炳照(2009)。中國教育史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師範。
王炳照(主編)(1994)。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徵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22,1-17
王家鰲(1921)。我第一次試行「設計教學」的情形。教育雜誌,13(12),19109-19111。
王鳳喈(1961)。克伯屈教育思想之評介。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15-18。
王潤華(譯)(1985)。五四與中國(原作者:周策縱)。臺北:時報。
甘豫源(1927)。論教育上之科學方法。教育雜誌,16(7),29813-29819。
仲九(1921)。教育改造的方法。中華教育界,10(3),1-17。
伍振鷟(2009)。載於周祝瑛,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1-2頁)。臺北:三民。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1989)。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
朱光潛(1922)。在「道爾頓制」中怎樣應用設計教學法。教育雜誌,14(12),20823-20832。
朱若聖、陳其棫(1930)。無錫中學實驗小學「兒童中心教育」實驗報告。教育雜誌,22(9),77-96。
朱培鈞(1929)。小學低年組讀物的設計教學研究。教育雜誌,21(5),40-45。
朱智賢(1948)。小學課程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吳俊升(1961)。克伯屈與杜威。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23-24。
吳研因、沈百英(1924)。小學教學法概要。教育雜誌,16(1),22811-22823。
吳家煦(1921)。理科的設計教學法。教育雜誌,13(10),18879-18890。
吳清山(2002)。教育改革的迷思與省思。學校行政,17,2-9。
吳清山(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心理。
吳硏因、吳增芥(編)(1934)。新中華小學教學法。上海:中華書局。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吳鼎(1961)。克伯屈與美國進步教育。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25-27。
巫慶朗(1966)。克伯屈教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復新、馬小梅(譯)(1999)。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原作者:Adolph E. Meyer, Ph. D.)。臺北:桂冠。
李雲漢(1985)。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
李遠哲(2004)。關於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as/ytlee/lee-edu.pdf
汪惕非(1922)。一個設計報告。中華教育界,12(5),1-13。
汪嘉龢(1972)。大單元設計教學法之研究。女師專學報,2,75-92。
沈子善(1922)。設計教學法之真詮與其發達史。教育雜誌,14(7),20093-20102。
沈亦珍(1961)。克伯屈教授教育思想之背景。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18-20。
沈有乾(譯)(1926)。設計教學法:初等教育(原作者:Alice M. Krackwizer)。上海:中華書局。
沈百英(1922a)。江蘇一師附小初年級設計教學的實施報告。教育雜誌,14(1),19299-19316。
沈百英(1922b)。江蘇一師附小初年級設計教學的實施報告(一續)。教育雜誌,14(2),19465-19475。
沈百英(1922c)。江蘇一師附小初年級設計教學的實施報告(二續完)。教育雜誌,14(3),19597-19610。
沈百英(1922d)。設計教學法試驗報告。教育雜誌,14(6),20011-20016。
沈百英(1923)。參觀南高附小杜威院維城院記略。教育雜誌,15(11),22629-22642。
沈百英(1924)。設計教學法。教育雜誌,16(9),24372-24376。
沈百英(1927)。設計教學的種類和方法。教育雜誌,19(5),29545-29553。
沈百英(1929)。小學實際問題。教育雜誌,21(7),35-37。
沈百英(1931)。設計教學法演講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沈佩弦、余光藻(譯)(1922)。小學教材選擇與組織之原則(原作者:Bosner)。教育雜誌,14(10),20567-20578。
佳和(1956)。設計教學法的闡釋與批評。臺灣教育,70,15-16。
周予同(1934)。中國現代教育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周天沖(譯)(1922)。新刊介紹-設計教學法(原作者:Dr. Stevenson)。教育雜誌,14(4),19751-19755。
周弘然(1986)。載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二十二篇新文化運動(123-164頁)。臺北:臺灣商務。
周谷平(1996)。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東省 : 廣東教育出版社。
周邦道(1922)。富里蘭氏論設計法。中華教育界,12(4),1-18。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心理。
周策縱(1989)。五四運動史(上)。臺北:桂冠。
周愚文(2010)。載於周愚文(主編),進步主義與教育(1-11頁)。臺北:師大書苑。
孟憲承、俞慶棠(譯)(1927)。教育方法原論 (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上海:商務印書館。
林本、朱兆萃、李宗武(譯)(1923)。設計教育大全(原作者:松濤泰巖)。上海:商務印書館。
林玉体(2003a)。美國教育史。臺北:三民。
林玉体(2003b)。美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
林立樹(1999)。美國通史。臺北:五南。
林秀珍(2010)。載於周愚文(主編),進步主義與教育(13-31頁)。臺北:師大書苑。
林清達、林適湖(1994)。克伯屈[William Kilpatrick]的教育內容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花蓮師範),3,29-43。
林懋(1956)。設計教學法譯介。國教月刊,3(11),7-8。
知我(1921)。設計教學法的研究。教育雜誌,13(7),18551-18560。
芮佳(1925)。實驗設計教學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邱椿(1929)。家鄉研究與小學課程之改造。教育雜誌,21(5),25-31。
俞子夷(1914)。現今學校教育上急應研究之根本問題。教育雜誌,6(12),7881-7884。
俞子夷(1922a)。視察設計教學的標準。教育雜誌,14(2),19399-19405。
俞子夷(1922b)。小學校的三個問題。教育雜誌,14(7),20111-20114。
俞子夷(1923a)。小學教學法上的新舊衝突(一,練習)。教育雜誌,15(9),22283-22287。
俞子夷(1923b)。小學教學法上的新舊衝突(二,興味和努力)。教育雜誌,15(10),22427-22429。
俞子夷(1923c)。小學教學法上的新舊衝突(三,全體和部分)。教育雜誌,15(11),22571-22574。
俞子夷(1923d)。小學教學法上的新舊衝突(四,因材施教和程度劃一)。教育雜誌,15(12),22727-22731。
俞子夷(1924)。讀了十二本設計教學法專書的書後。教育雜誌,16(10),24547-24549。
俞子夷(1927)。一個鄉村小學教員的日記-上。上海:商務印書館。
俞子夷(1934)。指導師範生實習-一個反省。教育雜誌,24(1),147-150。
俞子夷(1991)。載於董遠騫、施毓英(主編),俞子夷教育論著選(466-507頁)。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俞子夷(1994)。設計教學法。載於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下),頁2292-2296。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南京高等師範附屬小學。2012年8月6日,取自http://www.nsdfx.net/subject/app/0001/websubject-0001lv.aspx
南京臨時政府公報(1921)。第四號。2012年8月6日,取自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034125
厚生(1921)。設計法是什麼。教育雜誌,13(5),18263-18273。
姜琦(1919)。何謂新教育。新教育,1(4),358-359。
姜琦(1937)。我對於克柏屈討論中國教育哲學問題的意見之批判。教育雜誌,27(6),5-12。
洪泉湖(2013)。論公民素養與公民教育。屏縣教育季刊,53,6-14。
胡叔異(1924)。國立東南大學附屬小學概況。中華教育界,14(11),2-18。
胡叔異(記)(1928)。克柏屈博士之職業教育討論(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0(3),30963-30964。
胡叔異(1929)。南京女子中學實驗小學之三種實驗教育計劃。教育雜誌,21(5),89-100。
胡叔異、張銘鼎(記)(1927a)。克伯屈博士在滬講演錄(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9(5),29647-29652。
胡叔異、張銘鼎(記)(1927b)克伯屈博士在滬講演錄-續第五號(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9(9),30205-30212。
胡叔異、張銘鼎(記)(1927c)。克伯屈博士在滬講演錄-續第九號(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9(10),30325-30330。
胡超倫(1924)。一個大單元的教學報告。教育雜誌,16(6),23955-23967。
范雲六(1922)。兒童設計的學習法。教育雜誌,14(2),19421-19424。
韋慤(摘譯)(1935)。動的教育運動之要素(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5(1),359-361。
夏承楓(1923)。民國十一年之暑期教育。新教育,6(4),571-591。
夏承楓、胡叔異(譯)(1924)。教學方術概論(原作者:Davis)。教育雜誌,16(8),24183-24198。
孫邦正(1961)。克伯屈的生平及思想。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12-15。
孫邦正(1964)。普通教學法。臺北:中正。
孫邦正(1968)。教育概論。臺北:商務印書。
孫培青(主編)(2009)。中國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銘勛、戴自俺(編)(1934)。曉莊批判。上海:兒童書局。
徐允昭(1930)。怎樣指導小學低年級自然科學的研究。教育雜誌,22(1),45-51。
徐宗林(1990)。現代教育思潮。臺北:五南。
徐宗林(1991)。西洋教育史。臺北:五南。
浦漪人(1934)。新教育的評價。教育雜誌,24(3),13-21。
祝其樂(1923)。「道爾頓制」與設計教學。中華教育界,12(7),1-8。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44。
馬靜軒(1929)。設計組織的小學算術學習片編製法。教育雜誌,21(11),45-56。
崔唐卿(1924)。怎樣補救設計法的缺點。教育雜誌,16(6),23970-23972。
常道直(1924)。小學教學法概要。教育雜誌,16(1),22825-22843。
康紹言、薛鴻志(編譯)(1922)。設計教學法輯要。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九如(1922)。江蘇九師附小國一各科聯絡游藝化的表演的設計寫實。教育雜誌,14(6),20017-20023。
張九如(1923a)。上期設計教學的決算與經驗及本期改革的預算。教育雜誌,15(3),21351-21373。
張九如(1923b)。上期設計教學的決算與經驗及本期改革的預算(續)。教育雜誌,15(4),21493-21511。
張九如(1923c)。協動教學的嘗試。教育雜誌,15(9),22430-22444。
張九如(1924)。試行兩個月的協動教學法的成績報告。教育雜誌,16(2),23303-23359。
張九如、周翥靑(1926)。新學制小學各科教學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玉法 (1981)。載於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3-7頁)。台北:聯經。
張玉法(1987)。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
張宗麟(1927)。怎樣編製幼稚園的課程。教育雜誌,19(2),29111-29119。
張朋園(1986)。載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八篇近代思潮(下)(825-838頁)。臺北:商務。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效乾(1960)。近代中國史。臺北:華夏文化。
張彬(1996)。從浙江看中國教育近代化。廣東教育出版社,廣東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社會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雜誌(1912)。教育部公布小學校令。教育雜誌,4(8),4303-4309。
教育雜誌(1922)。第七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記略。教育雜誌,14(1),19327-19350。
曹芻(1921)。一年級兩個設計的實例。中華教育界,10(12),33-38。
曹芻(1921)。國民科一年級設計教學中之科目與日課支配。中華教育界,10(12),26-32。
曹芻(1922)。施行設計法教師之預備。中華教育界,12(4),1-8。
曹芻(1923)。設計的種類-物質設計與理智設計。中華教育界,12(10),1-16。
曹芻(譯)(1931)。設計教學法精義(原作者:Meudel E. Branon)。上海 : 中華書局。
盛朗西(1923)。四年級下期實施設計教學的一例。教育雜誌,15(2),21235-21250。
盛朗西(1924a)。小學教學法上的新趨勢。教育雜誌,16(1),22867-22876。
盛朗西(1924b)。介紹中國學者關於設計法與道爾頓制之主要著述。教育雜誌,16(10),24599-24608。
莊鐘元(1922)。江蘇八師附小中秋賞月的設計實例。中華教育界,12(3),1-5。
郭玉生(200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郭廷以(1994)。近代中國史綱(下冊)。臺北:南天。
郭庭玉(1980)。中國現代史。臺北:中正。
陳永明(譯)(1985)。五四與中國(原作者:周策縱)。臺北:時報。
陳啟天(1969)。近代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陳國祥(1985)。載於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513-525頁)。臺北:時報。
陳雲濤(1932)。新教學法大綱。上海:光華書局。
陳學恂(2009)。中國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東華師範。
陳獨秀(1915)。敬告青年。青年雜誌,1(1),1-6。
陳獨秀(1919a)。本誌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雜誌,6(1),10-11。
陳獨秀(1919b)。新青年雜誌社宣言。新青年雜誌,7(1),1-4。
陶行知(2008)。陶行知文集(下)。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陶晉生(2005)。中國近代史。臺北:新陸。
傅彬然(1931)。小學教學法。上海:開明書店。
傅彬然(1933)。小學各科教學法。大華書局。
單中惠(編譯)(1987)。杜威傳(原作者:Jane Dewey)。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程其保(1924)。中國教育經費問題。教育雜誌,16(8)24143-24150。
程其保(1934)。小學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
童伯匋(1929)。小學六年級社會教學示例。教育雜誌,21(6),62-69。
舒新城(1924)。小學教學法與道爾頓制。教育雜誌,16(1),22845-22865。
舒新城(1927)。克伯屈(Kilpatrick)的教學法要義。教育雜誌,19(3),29315-29320。
華林一(譯)(1927)。小學教育新原理的建設(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9(3),29321-29325。
華林一(譯)(1928)。遠東的有希望的教育試驗(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0(10),31953-31957。
軼(1924)。我們對於新教學法應抱的態度。教育雜誌,16(11),24777-24778。
軼(1924)。新教學法的誤解。教育雜誌,16(9),24452-24454。
馮國華(1924)。設計教學法如何利用機械練習?。教育雜誌,16(6),23972。
黃昆輝(1967)。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師友月刊,1(1),13-15。
黃昆輝(1968)。克伯屈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0,177-304。
黃競白(1927)。東大附小社會科的設計教學。教育雜誌,19(6),29707-29709。
黃覺民(摘譯)(1936)。教學自由的限制(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6(3),106-107。
慈心(譯)(1921)。馬克馬利底「設計的教學」(原作者:Mc Murry)。教育雜誌,13(9),18753-18763。
楊亮功(1961)。克伯屈的生平、教育哲學及其著作。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3-12。
楊效春(編)(1928)。曉莊學校與中國鄉村教育。上海:愛文書局。
楊效春(編)(1933)。曉莊一歲。上海:兒童書局。
楊國賜(1974)。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楊國賜(1982)。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臺北:水牛。
楊婷(2005)。使兒童成為教育的中心─余子夷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實驗(1914-1924)。東華師範大學,上海市。
楊絢雲(譯)(1992)。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談(原作者:William H. Kilpatrick)。臺北:亞太圖書。
楊廉(譯)(1923)。設計教學法(原作者:馬克馬利)。上海:商務印書館。
楊賢江(譯)(1921a)。近代史的設計教學法(原作者:R.W. Hatch)。教育雜誌,13(8),18643-18657。
楊賢江(譯)(1921b)。設計教學法舉例(原作者:Mc Murry)。教育雜誌,13(10),18891-18906。
楊賢江(譯)(1924)。弗里蘭的「近代小學校的實際」(原作者:George E. Freeland)。教育雜誌,16(10),24493-24536。
楊賢江、華超(記)(1921)。戰後之歐美教育(原作者:袁希濤)。教育雜誌,13(11),18973-18977。
溫榮貴(1974)。如何運用設計教學法。基教月刊,7(6),9-13。
葉坤靈(2010)。載於周愚文(主編),進步主義與教育(33-83頁)。臺北:師大書苑。
葛承訓(1925)。設計教學之調查與研究。中華教育界,14(12),1-8。
葛承訓(1930)。兒童本位教育的理論與實施。教育雜誌,22(5),55-65。
鄒裕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看法及因應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鄔振甫(譯) (1929)。新刊介紹-教育之根本原理(續) (原作者:Edward L. Thorndike&Arthur I. Gates)。教育雜誌,21(11),99-109。
鄔振甫、王政(記)(1927)克伯屈博士在京講演錄(續)(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19(7),29913-29921。
雷國鼎(1967)。教育學原理。臺北:華岡。
熊明安(主編) (1999)。中國近現代教學改革史。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熊明安、周洪宇(主編)(2001)。中國近現代教育實驗史。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熊芷(1965)。大單元設計教學法。國教月刊,12(12),2-6。
趙一葦(譯)(1962)。杜威論克伯屈(原作者:Samuel Tenenbaun)。教育與文化,288/289,55-57。
趙廷為(1924)。霍蘭斯門小學教育研究的介紹。教育雜誌,16(10),24481-24492。
趙宗預、周法均(編)(1924)。設計教學法之實際。上海:商務印書館。
趙軼塵(1929)。參觀南京主要中小學校後的感想。教育雜誌,21(8),125-130。
趙軼塵(摘譯)(1928a)。新刊介紹-小學教學法(原作者:Laura G. Sloman著)。教育雜誌,20(2),30821-30822。
趙軼塵(譯)(1928b)。新刊介紹-高級小學教學法(原作者:Freeland Adams &Hall)。教育雜誌,20(10),31987-31988。
趙軼塵(譯)(1929)。新刊介紹-一個小學校的課程實驗(原作者:Lincoln Elementary School Staff)。教育雜誌,21(2),103-105。
齊泮林(摘譯)(1938)。美國教育的將來(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8(4),69-70。
劉孟晉(1922)。設計教學法概要。教育雜誌,14(10),20533-20557。
劉季洪(譯)(1961)。克伯屈博士的教育思想(原作者:Samuel Tenenbaun)。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1(11),30-31。
歐陽教(2000)。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3-29頁)。臺北:師大書苑。
滕春興(2010)。西洋近世教育史。臺北:心理。
蔡挺生、黃成業(1922a)。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中華教育界,12(4),1-13。
蔡挺生、黃成業(1922b)。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2(5),1-25。
蔡挺生、黃成業(1923a)。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三續)。中華教育界,12(7),1-18。
蔡挺生、黃成業(1923b)。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五續)。中華教育界,12(9),1-15。
蔡挺生、黃成業(1923c)。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六續)。中華教育界,12(10),1-18。
蔡挺生、黃成業(1923d)。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七續)。中華教育界,12(11),1-13。
蔡挺生、黃成業(1923f)。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八續)。中華教育界,12(12),1-12。
蔡挺生、黃成業(1923g)。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3(1),1-17。
蔡挺生、黃成業(1923h)。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3(2),1-7。
蔡挺生、黃成業(1923i)。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3(4),1-17。
蔡挺生、黃成業(1923j)。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3(5),1-13。
蔡挺生、黃成業(1923k)。南高附小一月參觀記(續)。中華教育界,13(6),1-15。
鄭一華(譯)(1931)。克柏屈之成人教育觀(原作者:Willian H. Kilpatrick)。教育雜誌,23(8),39-47。
鄭學稼(1989)。陳獨秀傳 : 「五四」新文化運動旗手馬克斯主義先鋒/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臺北:時報。
盧廷彬(1981)。民初美國訪華教育學者對中國新教育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龍倦飛(譯)(1955)。美國全史第三冊。臺北:商務印書。
環惜吾(1929)。如皋實驗小學四年複式教學的實施報告。教育雜誌,21(6),155-164。
瞿葆奎、丁証霖(1994)。設計教學法在中國。載於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下),頁2307-2313。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簡成熙(譯)(1995)。美國教育哲學導論(原作者:George R. Knight)。臺北:五南。
蘇啟明(1996)。中國現代史。臺北:五南。
蘇雲峯(1986)。載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十八篇近代思潮(下)(873-918頁)。臺北:臺灣商務。
鐘玲(譯)(1985)。五四與中國(原作者:周策縱)。臺北:時報。
鐘魯齋(1931)。世界教育新潮-近年來美國教育進步之幾方面。教育雜誌,23(3),81-89。
英文部分
Beyer, L. E. (1997).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1871-1965. PROSPECT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XXVII,470-85.2011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ibe.unesco.org/en.html
Kilpatrick, W. H. (1926). Foundations Of Method Informal: Talks On Teaching. New York, NY:MACMILLAN
Kilpatrick, W. H. (1929). The Project Method: The Use of the Purposeful Act in the Educative Process.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Tenenbaum, S. (1951).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trail blazer in education. New York, NY:Harper & Brothers
封面、謝誌、摘要、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3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