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奕宇
研究生英文姓名:Chen, Yi-Yu
中文論文名稱:映: 藝術治療專業學習者運用團體帶領後回應性創作反思個人專業學習歷程之探究
英文論文名稱:Inquiry of Responsive Art: An Art Therapy Student Makes Art after Each Group Process to Reflect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姓名:吳明富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7
中文關鍵詞:回應性創作反思藝術治療認同藝術為本位
英文關鍵字:responsive artreflectionart therapy identityart-base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7
  • 收藏收藏:0
本文即研究者試圖回觀自身過去全職實習經驗,透過上下學期歷程中兩次帶領成長團體後使用回應性創作,為自己從小學習藝術經驗至藝術治療專業學習,此歷程間的認同梳理。

研究中發現,回應性創作所具有豐富的涵容特性,能為藝術助人工作者提供個別性需求與身心照顧。其次,是為當今社會主流價值充斥將人心「物化」、「工具性」現況之反動,回到生命本質的欣賞,回應性創作的美感經驗能涵容住臨床實務工作裡不可或缺的「人味」,以美的存有為他人生命見證進而能更深層的同理。最後,透過回應性創作反映社會環境的現實情態,創作行動本身即是對於藝術治療的專業知識與認同的實踐,供治療師鍛鍊不同專業間認同的主體性,並有自信往返於不同文化間的對話,且能相互借鏡。
The author is discussing the self-identification in cultivating art therapy profession using the responsive art after hosting two groups in two semesters.

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responsive art provides rich features for art therapists to take care of their individual mental and physical needs. Second, responsive art brings people back to appreciate the nature of life as opposed to the mainstream social value, which contains objectification and instrumentalism. Aesthetic in responsive art contains the humanity for practitioner.“Being” in the beauty will witness and empathize deeply with people. In the end, responsive art reflects social reality. By art making activities, art therapy profession cultivat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builds up confidence among different counseling professions and cultures.
碩士論文上網授權書……………………………………………………iii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v
誌謝………………………………………………………………………vii
中文摘要…………………………………………………………………ix
英文摘要……………………………………………………………………x
目次………………………………………………………………………xi
表次………………………………………………………………………xv
圖次………………………………………………………………………xvi

1.蘊釀………………………………………………………………………2
1.1.藝術生命………………………………………………………………3
1.1.1.幼年,有光…………………………………………………………4
1.1.2.桎梏內,青春期……………………………………………………6
1.1.3.成年禮,尋理……………………………………………………11
1.2.走往「藝術治療」…………………………………………………14
1.2.1.逆流 ………………………………………………………………15
1.2.2.順流而下,觸及本心……………………………………………16
1.3.初探回應性創作……………………………………………………19
1.3.1.實習場域中的行與思……………………………………………20
1.3.2.實踐的啟發………………………………………………………25
1.4.立志…………………………………………………………………28
1.4.1.研究目的…………………………………………………………28
1.4.2.研究問題…………………………………………………………28
1.4.3.名詞釋義…………………………………………………………29

2.尋跡……………………………………………………………………31
2.1.回應性創作 (Responsive Art)………………………………31
2.1.1.流動:藝術治療與社會環境……………………………………31
2.1.2.脈絡:「藝術家-治療師」(Artist as Therapist)模式…33
2.1.3.「回應性創作」(Responsive Art)角色與功能……………37
2.2.團體歷程後,「反思」(reflection)…………………………41
2.2.1.反思相關研究……………………………………………………41
2.2.2.反思的運用方式…………………………………………………44
2.3.定位:文獻啟示……………………………………………………45
2.3.1.回應性創作文獻省察……………………………………………45
2.3.2.反思文獻的啟發…………………………………………………47

3.耕種……………………………………………………………………51
3.1.在行動中反映:以藝術為基礎的研究法…………………………51
3.1.1.如何看待專業與經驗……………………………………………51
3.1.2.專業與實踐………………………………………………………54
3.1.3.人與藝術始終共伴………………………………………………55
3.2.研究對象:團體歷程中的我………………………………………58
3.3.研究流程……………………………………………………………60
3.4.研究程序步驟………………………………………………………61
3.4.1.研究程序…………………………………………………………61
3.4.2.研究程序範例……………………………………………………62

4.探月……………………………………………………………………68
4.1.情緒成長團體………………………………………………………70
4.1.1. 忽明忽滅,載浮載沉………………………………………….70
4.1.2. 身體的直意,分裂的語言…………………………………….75
4.1.3. 山洪暴發似的情感衝突,良心發聲……………………………80
4.1.4. 畫的矛盾…………………………………………………………86
4.2. 性別成長團體……………………………………………………91
4.2.1. 烈日當頭…………………………………………………………92
4.2.2. 破繭………………………………………………………………97
4.2.3. 強迫………………………………………………………………99
4.2.4. 明心見性………………………………………………………102
4.2.5. 石頭裡的水脈…………………………………………………112
4.2.6. 反身而誠之謂美………………………………………………124

5.生態……………………………………………………………………130
5.1. 成己之美的創造性歷程…………………………………………131
5.1.1. 鬆綁,生命情態於是活化……………………………………131
5.1.2. 正心誠意………………………………………………………132
5.1.3. 人,情本體……………………………………………………133
5.1.4. 藝術,生命真相的實踐………………………………………136
5.1.5. 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139
5.2. 以創作反映,以美啟真…………………………………………140
5.2.1. 關於研究限制及其可能………………………………………140
5.2.2. 近探:歷程後回應創作………………………………………141
5.2.2.1. 回應創作的涵容,貫通我主體思考脈……………………142
5.2.2.2. 回應創作涵容專業行動裡不可或缺的「人味」…………146
5.2.3. 遠觀:回應性創作在反思研究行動中的精釀………………147
5.2.3.1. 以故事性文字循回應性創作之理路………………………148
5.2.3.2. 故事性形式意味傳達,開顯回應創作風景之美…………149
5.2.3.3. 走入回應性創作之美………………………………………151
5.2.3.4. 回應性創作之美,反映出社會性現實……………………154
5.2.3.5. 回應性創作之美,回歸「是」的存有……………………156
5.3. 以回應性創作為鏡,以美顯善…………………………………159
5.3.1. 藝術,主流環境中的弱勢……………………………………160
5.3.2. 當頭的烈日,社會主流價值意識……………………………164
5.3.3. 火傘下的「人」………………………………………………167
5.3.4. 專業,亦是一種人為的活動…………………………………170
5.3.5. 藝術,涵納著人心的社會性互動;美,召喚人內在的良善173
5.3.6. 藝術助人工作,即以美顯善的行動實踐……………………175
5.4. 藝術,生活的實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178


引用文獻…………………………………………………………………83
附錄A ……………………………………………………………………189
附錄B ……………………………………………………………………216
中文部分:
丁凡 譯(2009)。《人人都需要一顆石頭》。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9866833502。Byrd Baylor (1985), Everybody needs a rock.
丁興祥等 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臺北市:遠流出版。ISBN:9789573257745。Jonathan A. Smith (2001), Qualitative Psychology.
方東美(1927/1936/1978)。科學哲學與人生。臺北市:黎明文化。ISBN:9571607045。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analects/li-ren/zh?searchu=%E5%AD%90%E6%9B%B0%EF%BC%9A%E2%80%9C%E5%8F%83%E4%B9%8E%EF%BC%81%E5%90%BE%E9%81%93%E4%B8%80%E4%BB%A5%E8%B2%AB%E4%B9%8B%E3%80%82%E2%80%9D&searchmo。(2013/05/05瀏覽)。
江學瀅 譯(2004)。《兒童藝術治療》。臺北市:心理出版。ISBN:9789577026972。Edith Kramer (1971), Art as Therapy with Children. Schocken Books.
江孟蓉 譯(2010)。《彩繪心靈:從內在影像創作中了解自己》。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ISBN:9578292090。Pat Allen(1995), Art is a way of knowing-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through creativity.
朱光潛 (1994)。《談美》。臺北市:書泉出版。ISBN: 9576483484。
呂素貞(2005)。《超越語言的力量:藝術治療在安寧病房的故事》。臺北市:張老師。ISBN:9576936365。
呂勝瑛 著(1991)。《成長團體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遠流出版。ISBN:9573209721。
巫素琪(2011)。《運用戲劇策略實施情緒教育於親子團體之研究:以新竹市婦幼館親子團體的戲劇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李佳儒(2005)。《小樹之歌:諮商學習者在專業實習中心路歷程之敘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李雪菁(2005)。《以心靈意象抒發身體表象之繪畫系列創作》。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李國維(2005)。《記憶,我以為可以假裝看不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臺北市:三民書局。ISBN: 9571422614。
李澤厚(2002)。《歷史本體論》。香港:商務出版。ISBN: 978-7108016317。
余德慧、李宗燁(2003)。《生命史學》。臺北市:心靈工坊。ISBN:9867574040。
雨云 譯(1997)。《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聯經出版。ISBN:957081697X。E.H. Gombrich (1997), The Story of Art.
吳莉君 譯(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出版。ISBN:9867252799。John Berger (1995), Ways of Seeing. USA: Penguin.
吳明富 譯(2006)。《藝術治療研究法:以藝術為基礎的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ISBN:9571143340。Shaun McNiff (1998), Art-based research.
吳明富 著(2010)。《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臺北市:張老師。ISBN:9789576937606。
吳瑪悧 譯(1985)。《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出版。ISBN: 9579530106。Kandinsky Wassily (1910), U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
吳文惠(2005)。《幼稚園班級討論之行動研究:從行動中的自我反思》。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幼教教學碩士學位班。
吳至祥(2009)。《生活處境在水系意象中的開展:圖文並行之理解在助人關係中的行動探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
林庭鈺(2011)。《藝術創造性過程的自我探究敘說:以工作室三部曲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
孟祥森 譯(1994)。《生命的展現》。臺北市:遠流出版。ISBN: 9573222930。Erich Fromm (1976), To Have or to Be?
夏林清等 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臺北市:遠流出版。ISBN:957325297X。Donald A. Schön (1984),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紀雅惠(2011)。《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在藝術成長團體中之經驗》。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徐西森 著(1997)。《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ISBN:9577022367。
徐綺穗(2009)。〈從Grossman的反思層次來分析學生的行動反思內涵〉。《2009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http://aca.web.nhcue.edu.tw/ezcatfiles/1006/img/img/105/57.pdf。(2012/11/29瀏覽)。
莊安琪 譯 (1993)。《感官之旅》。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ISBN:9571307777。Ackerman, Diane (1990),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臺北縣:哲學與文化》,卷38,期7。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19-69。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臺北縣:輔仁學制》,第26期,261-274。
唐君毅 (1961/1995)。《人生之體驗續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ISBN: 957150565X, 9789571505657。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服務-學習網(?)。http://140.124.101.212/ServiceLearning/wp-content/uploads/2011/01/%e7%9f%a5%e8%83%bd%e8%a3%9c%e7%b5%a6%e7%ab%9903.doc。(2012/11/28瀏覽)。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http://siro.moe.edu.tw/fip/index.php/index.php?n=5&m=0&cmd=content&p=6704&o=1。(2013/05/04瀏覽)。
陳玉萍(2009)。《找˙我:以自身創傷經驗衍生之視覺創作》。碩士論文,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
陳秋芳(2002)。《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建構實務知識的過程:運用批判反思研究法》。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
陳怡汝(2009)。《本體安全感對罕見疾病主要照顧者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性之研究:以裘馨式肌肉萎縮症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
許家綾 譯(2006)。《青少年藝術治療》。臺北市:心理出版。ISBN:9789577029577。Moon, B. (1998) . The dynamics of art as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Charles C Thomas.
許玉芳 譯(2010)。《表達性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ISBN:9789571158846。Paolo J. Knill, Ellen G. Levine, Stephen K. Levine (2004).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Taward A Therapeutic Aesthetics. Jessica Kingsley Pub.
許淑真、盧建銘。(2008)。【植–物新樂園】。《新樂園藝術空間》。http://www.deoa.org.tw/events/1296/。(2013/04/28瀏覽)。
陸雅青 著(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北市:心理出版。ISBN:9789577027856。
盛正德 著(2002)。《以畫療傷:一位藝術家的憂鬱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ISBN:9572808400。
傅佩榮 譯(2001)。《創造的勇氣》。臺北市:立緒。ISBN: 9570411341。Rollo May (1994), The Courage to Create.
黃淑文 著(2009)。〈開啟生命真正的流浪:訪鄭宗龍〉。《趁著年輕去流浪》。臺北市:圓神出版事業。ISBN:9789861751566。http://news.sina.com.tw/books/leisure/barticle/4815-7.html。(2012/11/09瀏覽)。
黃致慧(2008)。《藝術治療師專業認同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黃馨嬋(2010)。《由九七課綱第二階段音樂教材內容引發之音樂教師成長團體專業對話》。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音樂科教學碩士班。
張敏如 譯(2000)。《沙發上的說話課》。臺北市:經典傳訊。ISBN: 9789574760466。Stone, Richard(1996), The Healing Art of Storytelling: using the power of story to enrich your life.
維基中文百科(2012)。〈約翰˙杜威〉。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D%9C%E5%A8%81。(2012/11/28瀏覽)。
詹美涓 譯(2007)。《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臺北市:心靈工坊。ISBN:9789867574961。Natalie Goldberg (1990) , Wild Mind—Living The Writer’s Life.
楊美伶(2004)。《輔導國小數學教師發展教學反思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http://www.arttherapy.org.tw/arttherapy.php?id=34。(2012/12/14瀏覽)。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大基、傅至強、周發祥 譯(1991)。《情感與形式》。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ISBN:957624160X。Susanne. K. Langer (1953), Feeling and Form.
劉千美 譯(1968/1988)。《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存有心理學探微》。臺北市:光啟。ISBN: 6665460908。Abraham H. Maslow (196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蔡敏玲、余曉雯 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出版。ISBN:9577026265。D. J. Clandinin, & F. C. Connelly (1998) ,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和反思歷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
蔣勳 著(2005)。《藝術概論》。臺北市:臺灣東華。ISBN:9576367778。
蔣勳 著(2004)。《給青年藝術家的信》。臺北市:聯經。ISBN:9789570827644。
蘇育琪(2013/02/26)。〈李安:用真誠的心,感動世界〉。《親子天下》。http://tw.news.yahoo.com/%e6%9d%8e%e5%ae%89%e7%94%a8%e7%9c%9f%e8%aa%a0%e7%9a%84%e5%bf%83%e6%84%9f%e5%8b%95%e4%b8%96%e7%95%8c-060941288.html?fb_action_ids=10151532345445097&fb_action_types=og.recommends&fb_ref=facebook_cb&fb_source=aggregation&fb_aggregation_id=288381481237582(2013/05/05瀏覽)。
龔卓軍 譯(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斯想精華的總結》。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ISBN:9789578453661。Carl G. Jung (1964), Man and His Symbols.

英文部分:
Moon , C. H. (2002) . Studio art therapy: 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ISBN:9781853028144.
Moon , B. L. (1997) . Welcome to the studio: The role of responsive art making in art therapy.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Union Institute. UMI Number : 9814758.
Brosnan , K. (2012) . The role of responsive art making: A survey of both art therapists' and art therapy students' personal art making experience. M.A. Hofstra University.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7.0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