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王乙財
中文論文名稱:苗栗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經濟概念知識與經濟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the Rea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tudy Teacher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指導教授姓名:王保進博士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6
中文關鍵詞:國小教師經濟教育經濟單元教學
英文關鍵字: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Economic EducationEconomic Teaching Uni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苗栗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經濟概念知識與經濟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摘要
對國小學童而言,經濟教育能協助兒童將其所學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並提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國小教師必須具有基本的經濟概念,以培養學生運用經濟概念解決真實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了解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在社會教學領域中應具有的經濟概念專業知能與經濟單元教學效能之現況,首先探討苗栗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在經濟概念學科知能與教學效能之間的差異情形進而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中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先以自編之「經濟概念學科知識試卷」客觀式測驗來評量並瞭解國小教師經濟知識之程度;「國小社會領域教師教學效能量表」將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表、百分比、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並討論。
本研究發現無論從在學經濟課程的修習或教師在職進修的方面來看,都顯示出目前國小教師經濟概念的不足。「曾在學修習過」經濟學與畢業於商學院相關科系的國小教師,對於經濟概念較清楚;且國小教師認為在社會領域經濟單元的教學上,教育機關與教材出版單位應提供相關的教學資訊或課程;教學單元概念設計應更具有實用性並與時事配合,且概念設計應由淺而深以便更易理解。
本研究建議師資培育機構應開設相關的經濟學相關學分讓未來的教師修習,以使未來國小社會領域教師能從師資培育過程中養成其專業能力。其次教育單位提供相關配套措施讓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在經濟教學上有充足的支援。而國小社會領域教師應積極自我提升經濟教學專業能力、善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及適時實施多元評量,增加學生學習成效。
關鍵字:國小教師、經濟教育、經濟單元教學
A Study on the Rea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tudy teache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Yi-Tsai-Wang

Abstrac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conomic education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problems in daily life with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ut also increase their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Thus, it is necessary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possess basic economic concept to they can cultivate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solving economic problems in practical daily life with the economic concept they have learned through the teachers.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conomic concept that th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Miaol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should have, and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economic units.it looked into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teaching professional percep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cess in Miaoli. This study mainly used the survey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concept was firstly surveyed and further assessed their understanding with tests. Two survey instruments, “Economic Teaching Professional Percep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Quotient”and “Teaching Effectivencess of Economic Studi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Quotient ” were employed in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adopted frequency distruc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deviation, t-test,One-way ANOVA and Pe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It’s been found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ere lack in economic concept no matter that they learned at school or through job-traini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learned economics at school and those who graduated from commercial colleges had clear economic concept. Als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ough that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and publication uni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provide releva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r curriculum for the economic units of social studies, and also the design of teaching units should be from shallow to deep, more practical and matching with time for easier understanding.
This study, thus, suggested that the teacher’s college should offer more economy-related courses for prospective teachers to study so that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could build up their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during training stage. Moreove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should provide relative methods in order to give sufficient assistanc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teach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also had to promo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in teaching economic, employ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adopt multiple assessment to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conomic Education, Economic Teaching Units
目次
第一章 諸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經濟教育課程內涵 13
第二節 國小階段社會領域教材中經濟概念之分析 22
第三節 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經濟概念專業知能之研究 42
第四節 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理論與研究 55
第五節 影響國小教師經濟概念的因素 6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9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2
第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05
第一節 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經濟概念學科知識與教學效能現況分析 105
第二節 探討不同背景國小教師在社會領域經濟概念學科知識與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分析比較 115
第三節 探討不同背景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在經濟概念學科知識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情形分析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5
壹、中文部分 145
貳、英文部分 150
附錄 153
附錄一 專家效度函 153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 155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67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7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2000)。課程與教學
領域的分與合:美國經驗。台北:揚智。
方世杰(1990)。經濟學概論。台北:五南。
毛慶生、朱敬一等人(2001)。基礎經濟學。台北:華泰。
王若文(1992)。台北市國中生經濟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真麗(2005)。生活課程- 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王睦舜(2000)。經濟學。台北:五南。
王儷容、彭素玲(2009)。台灣經濟動向。經濟前瞻雙月刊,123,頁
37- 42。
白亦方(1999)。社會科課程設計的發展與願景。台北:師大書苑。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出版社。
余宗羲(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經濟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吳宗立、陳國彥(2004)。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復文。
吳信梅(2004)。S-P 表於教學之運用-以高中英文課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吳英帛(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消費者知識理解情形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肇明(2009)。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自編試題編製與學生學習狀況
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呂秋文(1987)。S-P 表注意係數在數學科教學上之應用研究。政大
學報,56,頁61-92。
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台北:五南。
李岳鴻(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經濟素養測驗之編製與相關因素之
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頁189-203。
李致德(2004)。SP 表在自然領域診斷上的應用。南投文教,21,頁
131-135。
李淑慧(2007)。運用線上專題學習策略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經濟素
養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
義市。
李緒武、蘇惠憫(1984)。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林世華(主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習成就評量指標
與方法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林永珍(2007)。九年一貫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經濟概念之研究─層級
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南一書局(2007a)。國民小學生活課本、習作、教師指引(1~4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2007b)。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習作、教師指引(5~12冊)。台南:南一書局。
夏道平譯(1991)。自由社會的經濟學,自由主義名著譯叢。台北:
遠流。
徐秋婷(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社會科經濟教育現況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秦葆琦(2000)。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設計探討。研習資訊,
17(4),頁12-24。
高希均(2002)。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a)。國民小學生活課本、習作、教師指引(1~4冊)。台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b)。國民小學社會科課本、習作、教師指引(5~12冊)。台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玉成(1992)。英國小學社會科課程之分析。台北:三民。
張佳琳 (2000)。從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評量檢視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 力之內涵。國民教育,40(4),頁54-61。
張怡婷(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經濟學課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清溪、許嘉棟等人(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市:翰蘆。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平(2007)。經濟學。台北:新文京。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金水(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領域第一學習階
段經濟主題軸的內涵與教學問題。國教新知,41(5),頁4-29。
陳國彥(2001)。小學社會科課程內涵分析。高雄:復文。
陳舒怡(2004)。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經濟概念內
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台北:心理。
陳煥文、李岳鴻(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經濟素養測驗之編製與相
關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頁189-224。
陳麗華、王鳳敏譯。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陳騰祥(1986)。S-P 表分析在學習診斷的應用及其實作感受之探究。
彰化師大輔導學報,9,頁275-311。
程健教(2000)。國小社會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
苑。
黃炳煌主編(2003)。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
大書苑。
黃炳煌主編(2004)。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第五章。台
北:師大書苑。

黃美筠(199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一新生經濟認知之研究。台灣
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3,頁217-262。
黃美筠(1999)。臺灣地區公立高中三年級學生經濟認知之評量。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8-2413-H-003-046),台北市。
黃美筠(2000a)。臺灣地區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生經濟知識之評量。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413-H-003-030 S),台北市。
黃美筠(2000b)。國三學生對公民與道德科經濟教材經濟認知成效之
評估-以附加價值法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
果報告(編號:NSC 89-2413-H-003-098),台北市。
黃桂君、吳裕益(2001)。應用S-P 分析模式診斷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以聽障學生分數減法學習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
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9,頁101-131。
黃劍華(1999)。台北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經濟知識之評量(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政學(2007)。經濟學-學理與應用。台北:新文京。
溫騰光(1992)。國民中小學經濟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
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市。
廖永靜(1996)。國民小學經濟教育。教師之友,37(1),頁32-43。
劉建修(2009)。從金融海嘯看世界前途。遠望,249,頁32-35。
劉美慧(2003)。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之評介。取自
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lotus/a11.htm。

劉興欽(2005)。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評鑑規準之探討國民小學教科
書選用評鑑規準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9,頁95-122。

劉豫鳳、吳青蓉、陳儒晰、陳彥玲(譯)(2008)。教學原理與應用。台北市:禾楓。
劉慧貞(2002)。國小社會科經濟領域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台北市國小四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用生(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勳(1990)。經濟學原理。台北:三民。
歐陽繼德、李思亮(2007)。經濟學。台北:新文京。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公司(2007a)。國民小學生活課本、習作、教師指引(1~4冊)。台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公司(2007b)。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習作、教師指引(第5~12二冊)。台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公司。
蔡欣穎(2003)。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經濟概念之分析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盧富美(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賴淑齡(2003)。國小社會科教師經濟專業知能之研究-以台北地區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賴淑齡、徐新逸(2003)。九年一貫國小社會科領域經濟概念分段能
力指標之分析研究。國教之友,53(3),頁22-33。
韓菊美、秦葆琦(2003)。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評量。社會學習
領域基礎研習手冊。台北,頁191-220。
簡茂發(1991)。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蘇郁翔(2005)。探討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第二學習階段兒童之經
濟認知程 度-以「機會成本」及「自願交易」為例 。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台北市。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貳、英文部分

Anarfi, K. A. (1991). A 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Ghana. DAO 922049.
Bernheim, D. B., Garrett, D. M., Maki, D. M. (1997). Education and saving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high school financial curriculum mandates (NBER Working Paper No.608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vailable at http://www.nber.org/papers/w6085.pdf.
Carley, M.(1980).Rational techniques in policy analysis. 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Dick W.,& Carey L.(1996).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4th Ed.).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France, J., Summary, R. & Vasegh-Daneshvary, N. (1989).The impact of economic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knowledge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4),346-354.
JCEE (1985). Economic education for future elementary & secondary teachers: Basic recommendations. ERIC: ED266988.
Johnston, C. G., James, R. H., Lye, J. N., & McDonald I. M. (2000). An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for learning economics. 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1(4), 13-29.
Laney,James D(1993) . Economic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Researchsupported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473641)
JCEE (1977). Annual report of the Joint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New York:Joint Council on Education.

JCEE (1985). Economic education for future elementary & secondary teachers: Basic recommendations. ERIC: ED266988.
NCEE (1998). Status of economic education in the individual states.
Saaty, T. L. (2005). Making and validating complex decisions with the AHP/ANP.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4(1), 1-36.
Schober, H. M. (1984a). The effects of inservice training on participa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ir economic classes.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15 (3l),282-295.
Schober, H. M. (1984b).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cher training in economics,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12(1),1-12.
Schug,M.C.(1996). Introduction children to economic reasoning:Some beginning lessons. The Social Studies, 87(3),114-118.
Worthington, A. C. (2006). Predicting financial. literacy in Australia.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15(1), 59-79.

【網路資源】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NCEE)(2007)。http://www.ncee.net/resources/lessons.php
康軒教育網(2007)網址:http://www.knsh.com.tw/about/about.asp?go_Sub_Topic=08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全文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1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