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翁素梅
研究生英文姓名:Su-Mei Weng
中文論文名稱:照片中的影像解讀:陳素玉女士的生命故事
英文論文名稱:The Interpretation of Photo Image:The Life Stories of Lady Sue-Yu Chen
指導教授姓名:高震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生命故事照片視覺文化
英文關鍵字:life storyphotovisual cul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在這個資訊無疆界、影像泛濫的年代,用照片寫日記已是大眾趨勢,甚至要公開在社群網站中才算達成任務,相對地,在光復初期物資缺乏的艱苦歲月中,科技也遠不如現代發達,黑白老照片就彌足珍貴,無論是私領域或公領域的照片,都是審慎考慮的產物,本研究就是以這種珍惜逝去年代的心情,研究塵封在老照片中的視覺文化符碼。

在此,生命故事的主角是陳素玉女士,研究者提出一個透過照片,尋找生命歷程,發展出照片中影像解讀的方法。研究樣本是陳素玉女士收集的個人及家族成員照片,涵跨1930至1990年代,尤其以早期黑白老照片為主。研究的目的是雙重的,一是藉由影像解讀、訪談與相關歷史文獻呈現陳素玉女士的生命故事,以及理解她所認同的生命意義,二為透過照片發掘台灣視覺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本研究採用生命史個案研究法及論述分析法,研究問題有三:一、如何串聯陳素玉的照片以呈現她的生命故事?二、照片的解讀與個體的身分認同之關係為何?三、照片中的視覺符碼如何呈現台灣文化之發展與演變?

研究發現有三:一為串聯生命歷程的照片加以解讀,再佐以口述史料及歷史文獻,可呈現個人獨特的生命故事;二為基督教的多元文化形塑陳素玉女士的人格特質與身分認同;三為透過照片中影像解讀可發現台灣視覺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陳素玉女士收集的照片廣泛,包含私領域和公領域、地方性和國家性,研究者訪談越多次,越能發現豐富的小敘事,體會她的人生觀。這些視覺符碼讓我們理解視覺文化建立的途徑,以及陳素玉女士閱歷豐富、耐人尋味的一生。
Writing diary with photos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e information-based world. The old photos are considered to be precious as they not only provide clues to trace back the life of the old days like writing; but also unlock without language barrier the secrets of the visual culture of the old generations through the settings, pros and the clothes of the characters.

By weaving the photos together chronologically, Lady Sue-Yu Chen’s stories were told and her spirit was expressed without boundary. The study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erceive the spirit and meanings of life she identified as well as discover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visual culture through photos, that is, let the photos talk. Through the study stories of Lady Sue-Yu Chen, it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cultures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of a Christian woman born during the late Japanese times and to portrait the life stories of other women at the same time.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2
1.3. 名詞釋義………………………………………………………………..3
1.3.1. 生命史
1.3.2. 老照片
1.3.3. 福音
1.3.4. 基督教長老
1.3.5. 視覺文化
1.4. 研究範圍……………………….…………………………………………4
1.5. 研究限制…………..…………….…………………………………..5
2. 文獻探討
2.1. 解讀攝影符碼……………………………………………………………..6
2.1.1. 攝影簡史……………………………..…..……....…..………..6
2.1.2. 影像詮釋………………………….………………………………..9
2.1.3. 照片的意義……………………………………………….……….12
2.2. 論述分析…………....……………………………………………….16
2.2.1. 論述分析一--文本、互文性及脈絡………………………….……17
2.2.2. 論述分析二—建制以及觀看方式………………………….….…19
2.3. 相關歷史資料背景……………………………………………………....22
2.3.1. 臺灣教育政策的變動性………………………..………………….22
2.3.2. 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傳教簡史……………………...……………29
2.3.3. 臺大護校簡史……………………………………………………...33
2.3.4. 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在臺簡史………………………..…….36
3. 研究方法
3.1. 生命史研究法……………………………………………………….……41
3.1.1. 生命歷程的描述與解釋…………………………………………..42
3.1.2. 口述歷史……………………………………………..…………….43
3.2. 研究流程…………………………………………………………….……45
3.2.1. 初步訪談階段……………………………………………….………45
3.2.2. 資料的蒐集和整理…………………………………….……….…...46
3.2.3. 分析、解釋和呈現階段………………………….…………………46
3.3. 研究對象…………….……………………………………………………47

4. 陳素玉的影像故事
4.1. 地主的孫女--生活優渥的童年……………………………………………49
4.2. 短暫的日本教育--保育園與小學校…………………………...…………53
4.3. 全新的開始--光復後的國民學校…………………………………………60
4.4. 如魚得水的求學階段--純德女中……………………..………………….62
4.5. 國際視野的開展--英國領事館的伴讀日子…..…….….……………..68
4.6. 護理養成教育--臺大高級護理職業學校………………..……………..72
4.7. 職業生涯的開端--臺大醫院的護士……………………...…………….77
4.8. 挑起家中的重擔--美國海軍醫學研究中心………………...………….80
4.9. 純真年代的愛情--上帝祝福的姻緣…………………………...……….88

5. 陳家與劉家的故事
5.1. 母親娘家的故事……………………………………………….…………..96
5.2. 三寸金蓮的故事………………………………………………………….102
5.3. 指腹為婚的公公婆婆………………………………………….…………106
5.4. 不嫁會後悔終生的伴侶………………………………………………….108
5.5. 長媳的擔當與巧思……………………………………………………….110
5.6. 家族中的女性印象……………………………………………………….112

6. 結論與建議………………………………………………………………..117

引用文獻……………………………………………………………………………126
附錄A:陳素玉大事紀年表……………………………………….………………131
附錄B:研究用照片分類…………………………………………………………133
附錄C:圖錄……………………………………………………………………….134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 等譯(2002)。William Mckinley Runyan著。《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遠流。ISBN: 9573247321。
王國強 譯(2006)。Gillian Rose著。《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市:群學。ISBN: 986-81076-4-4。
王雅倫(1997)。《法國珍藏臺灣早期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台北:雄獅。ISBN: 957-8980-58-2。
李文吉 譯(1993)。亞瑟‧羅特斯坦Arthur Rothstein著。《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台北:遠流。ISBN: 9573219409
李錦容(2003)。《台灣女英雄陳翠玉》。臺北:前衛。ISBN:9578013930。
李宛蓓(2008)。《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柯蔡阿李女士生命故事探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吳莉君 譯(2005)。John Berger著。《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 ISBN: 986-7252-79-9。
吳宜澄、盧姵綺(2007)。《論文寫作格式手冊》。臺北縣:桂冠。
ISBN: 957-730-457-5。
吳學明 編著(2007)。《近代長老教會來台的西方傳教士》。臺北:日創社。
ISBN: 9789866900020。
林玉体(2003)。《台灣教育史》。臺北:文英堂。ISBN:957-9489-34-3。
林治平 主編(1998)。《台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宇宙光。ISBN: 957-727-097-2。
胡幼慧 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ISBN: 9789577322982。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ISBN: 957-9565-42-2。
宣鼎著。香一點校點(清 2004)。《夜雨秋燈錄》。濟南:齊魯書社。
陳永國 主編(2009)。《視覺文化研究讀本》。皮埃爾.布迪厄著《攝影的社會定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14705-4。
陳品秀 譯(2009)。Sturken, M. & Cartwright, L.著(2001)。《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臺北:臉譜。ISBN:978-986-235-064-5。
陳秋瑾(2010)。《尋找臺灣圖像:老照片的故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ISBN:978-986-02-3058-1。
陳香君 譯(2001)。Griselda Pollock著。《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臺北:遠流。ISBN:957-32-3978-7。
陳奕愷(2003)。〈歷史影像與數位典藏〉。《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台灣影像風格與攝影特質的轉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ISBN:957-01-6087-X。
陳嘉翎 主訪、編撰(2010)。《王秀雄:美育人生》。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ISBN:978-986-02-5058-9。
許綺玲 譯(1999)。華特 班雅明著。《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ISBN:978-957-97256-1-3。
許綺玲 譯(1997)。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明室攝影札記》。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許介麟 編著(2007)。《台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3》。臺北:文景。ISBN:978-957-8811-30-0。
黃翰荻 譯(1997)。Susan Sontag著。《論攝影》。臺北:唐山。ISBN:957-8900-77-5。
張世倫 譯(2009)。John Berger & Jean Mohr約翰柏格、尚摩爾 著。《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城邦文化。ISBN:978-986-235-015-7。
張蓓、陳可培(2009)。《竇娥與安娜• 克里斯蒂的悲劇角色比較: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的他者地位》。哈爾濱學院學報,第30卷第12期,頁63。
張淑霞(2007)。(父權意識下的女性角色:《銷售員之死》中的琳達羅曼形象分析〉。浙江 溫州: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頁52。
曾玉香(2008)。《榮民生命歷程之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
曾恩波 編著(1973)。《世界攝影史》。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葉立誠(2005)。《臺灣服裝史》。台北市:商鼎文化。ISBN:957-463-238-5。
齊力、林本炫 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高雄市:南華大學社會所。ISBN:957821040X
蔡采秀 譯(1998)。Barry Smart著。《傅柯》。臺北:巨流。ISBN:957-732-099-6。
蔡敏玲、余曉雯 譯(2004)。D. Jean Clandinin,F. Michael Connelly著。《敘說探究 : 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出版社。ISBN:957-702-626-5
劉北成、楊遠嬰 譯(1999)。Michel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5781。
劉惠媛 譯(2005)。John Berger著。《影像的閱讀》。臺北:遠流。ISBN:957-32-4673-2。
劉俐 譯(2000)。法蘭克‧霍瓦 著。《攝影大師對話錄》。中國攝影出版社。ISBN:7-80007-394-7。
劉錫明(2005)。《攝影觀念與印象形成之關聯:人物肖像作為影像符號為例》,碩士技術報告。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
魯新民 譯(2010)。Colin Backer著。《雙語兒童語言能力面對未來的優勢》。新疆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
薛化元、李筱峰、戴寶村、潘繼道等。潘繼道 執筆(2004)。《台灣的歷史》。臺北:玉山社。ISBN:9867819616。
聖經The Bible,現代中文譯本 修訂版(2005)。台灣聖經公會出版。ISBN:957-0472-56-1。

英文部分:
Baxandall, M.(1985). 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mos, H. J. & Richard, W.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Falmer Press. London: Washington, D.C.
Panofsky, E.(1972). Studies in ico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 J. P.(2005).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Routledge. London: New York.

網路資訊:
中美關於在台北設立美國海軍醫學研究所換文(1955)。《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60059。(2011/6/02)。
牛津學堂(2011)。《維基中文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6%B4%A5%E5%AD%B8%E5%A0%82(2011/11/18)。
台灣古蹟巡禮(n.d.)。《數位博物館專案主題》。http://aps.csie.ntu.edu.tw/museum.html。(2011/12/8)。
台灣結婚進行曲(n.d.)。《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http://proj1.sinica.edu.tw/~photo/index.html。(2011/9/2)。
吳惠國、曾惠中、江建勳 等(1980)。〈訪連日清博士談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科學月刊》,130期。臺北:科學月刊雜誌社。《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http://210.60.226.25/science/content/1980/00100130/0004.htm。(2011/6/20)。
純德女子中學(n.d.)。《淡江中學校史》。
http://dns2.tksh.ntpc.edu.tw/history/history8_2.htm。(2011/11/20)。
馬偕(2011)。《維基中文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1%95。(2011/7/20)。
馬偕墓(2006)。《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http://163.13.140.253/maps/intro/hs8.htm。(2011/12/8)。
張安明整理(2002)。〈臺大護校:護園共拓〉。《台灣大學校史館》。http://gallery.lib.ntu.edu.tw/archives/470。(2011/11/01)。
鄞山寺(2006)。《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http://163.13.140.253/maps/intro/PDF/02.pdf。(2012/2/29)。
護士服的由來(2006)。《Yahoo!奇摩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41316046。(2011/10/15)。
Tagg, J.(1988).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Abstract,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http://www.upress.umn.edu/book-division/books/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 (2011/11/05).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 Pacific.(n.d.). Nav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http://www.med.navy.mil/sites/nmrc/Pages/namru_2.htm (2011/5/30).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引用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