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鍾佳娟
研究生英文姓名:Chia-Chuan Chung
中文論文名稱:同儕接納課程對亞斯伯格症兒童同儕關係與接納態度之成效
英文論文名稱: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Acceptance Courses on th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ccepted Attitudes of Asperger Syndrome Children
指導教授姓名:韓德彥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8
中文關鍵詞:亞斯伯格症自閉症光譜障礙同儕關係同儕接納態度同儕接納課程
英文關鍵字:Asperger Syndrome childrenAutism Spectrum Disorderpeer relationshipspeer acceptance attitudepeer acceptance cour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7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同儕接納課程」提升普通班同學對亞斯伯格症兒童同儕關係與接納態度之成效。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國小中年級8個班級學生,合計161名兒童。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分為實驗組A、B與控制組C、D共四組,前後測間隔為六週。8個班級中,實驗組的2個班級各有一位亞斯伯格症學生,其餘2個班則無此類學生。實驗組A、B皆實施六週共六節之「同儕接納課程」教學活動。此外,控制組2個班級各有一位亞斯伯格症學生,另有2個班級則無此類學生。透過研究者自編兼顧情意、行為情境之「同儕接納態度量表」、「同儕關係評等表」、「活動回饋表」,以及「課程評量單」,並進行「同儕訪談」、「教師訪談」以探究介入效果。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同儕接納課程」有效提升亞斯伯格症兒童的同儕關係。
(二)「同儕接納課程」有效提升亞斯伯格症兒童的同儕接納態度。
(三)「同儕接納課程」有效提升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同儕關係及接納。
(四)「同儕接納課程」有效提升班級中身心障礙兒童的同儕關係及接納。
(五)「同儕接納課程」對班級中的同儕關係及同儕互動有所助益。
(六)「同儕接納課程」增加兒童對自閉症相關障礙的認識,減少汙名化。
(七)「同儕接納課程」獲得師生肯定,具有良好的輔導效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教育人員,可以透過「同儕接納態度量表」了解普通班同學對亞斯伯格症兒童接納態度的現況;透過「同儕接納課程」之實施改善亞斯伯格症兒童之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問題,並提高同儕對亞斯伯格兒童接納態度。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Acceptance Courses on promoting peer relationships and peer acceptance attitude of regular class studen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children. The participants were 161 third and fourth grade students from eight classes of Taipei municipal elementary school. Adopting a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 B and control group C, D. The interval between pre- and post- tests were six weeks. In these eight classes, there was one student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each two clas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 and none student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the two clas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B. Both experimental group A and B received six sessions of Peer Acceptance Courses in six weeks. In addition, there was one student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each two class of experimental group C, and none student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the two classes of control group D. The instrument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Children’s Peer Acceptance Attitude Toward Asperger Syndrome Scale, Peer Relationship Rating Scale, Course Feedback Sheets, Knowledge Assessment Sheets, Semi-structured Peer Interview and Semi-structured Teacher Interview Sheet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Peer Acceptance Course was helpful for improving peer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the class.
(2) Peer Acceptance Course was helpful for enhancing the Asperger syndrome children’s peer acceptance attitude.
(3) Peer Acceptance Course wa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cceptance attitude of High-Function Children with Autism.
(4) Peer Acceptance Course was helpful for enhancing th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cceptance attitude of regular class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5) Peer Acceptance Course was helpful on peer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 of each child in class
(6) Peer Acceptance Course increased the knowledge of Asperger syndrome and reduced the stigma.
(7) Peer Acceptance Course gained high satisfaction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demonstrated good guidance effectiveness.
Finally, these results leads to conclusions that education staff could realize the status of regular class student’s acceptance attitude toward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through Peer Acceptance Attitude Scale to, implement Peer Acceptance Course to improve Asperger syndrome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roblem, and increase peer acceptance attitude of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目 次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亞斯伯格症兒童的基本概述 13
第二節 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同儕關係及同儕關係評量法 27
第三節 態度理論與提升亞斯伯格症兒童社會互動技巧及接納態
度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2
第四節 同儕接納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9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10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1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5
第一節 「同儕接納態度量表」前、後測結果分析 115
第二節 「同儕關係評等表」前、後測結果分析 125
第三節 同儕訪談之內容整理與說明 135
第四節 教師訪談之內容整理與說明 146
第五節 學生自評學習成效分析 155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5
第一節 結論 1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80
參考文獻 185
壹、中文部份 185
貳、英文部份 195
附錄 201
附錄一 專家效度 201
附錄二 同儕態度接納量表-預試量表 210
附錄三 同儕接納態度量表-正式版 215
附錄四 同儕關係評等表 218
附錄五 同儕訪談大綱 220
附錄六 教師訪談大綱 221
附錄七 課程評量單 222
附錄八 活動回饋單 223
附錄九 同儕接納課程設計 22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孔秀麗(2008)。國小學童對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孔繁鐘(譯)(2007)。DSM-IV-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北:合記。
王大延(譯)(1996)。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王大延(2000)。台中縣自閉症種子教師研習會講義。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迎千禧年談特教。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危芷芬(譯)(2011)。社會心理學概論。 (Elliot A.著。The Social Animal, 10th ed) 。臺北市:雙葉書廊。
尤妙真(2008)。「認識身心障礙兒童」課程對國小普通班兒童之實施成效。屏師特殊教育期刊,16,58-67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151。
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江信摑(2001)。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蕭雲菁(譯)(2012)。理解發展障礙孩子的心。臺北市:遠流。
何東墀(2002)。認識亞斯伯格症-另類自閉症。特教園丁,17(4),49-55。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何善欣譯(2005)。亞斯伯格症。 (Attwood, T.著。Asperger’s Syndrome :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1998/2005) 。臺北市:久周。
吳伶卉(2007)。應用直接教學法對亞斯伯格學童社交技巧訓練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佑佑(2005)。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2013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asperger/13285919。
吳秀雲(2008)。社會故事教學對國小亞斯伯格症學童之不當社交行為之處理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幸祝(2002)。國小級任教師對自閉症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武典、梁能(1978)。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研究。測驗年刊,25,85-93。
吳武典、簡明建、王欣宜、陳俊隆(2001)。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及二十年前後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77-88。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第二版),臺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五南。
吳秋燕(1998)。國小學生對聽覺障礙兒童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婉君(2008)。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以圖片情境式量表調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縣。
吳淑美(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困境。國教世紀,188,6-11頁。
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勝智(2004)。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之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吳曉玫(2005)。圖畫書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學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麗君(1987)。國民中小學師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維村(1997)。自閉症的診斷和亞型。載於李玉霞(主編),家長資源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教育特殊教育小組。
宋維村(2001)。自閉症的行為特徵。台東特教簡訊,14,1-5頁。
呂美玲(2004)。桃園縣國小學生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同儕的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玉琴(2002)。東部地區國小學生對聽覺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與互動模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李玉霞(編)(1997)。家長資源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李永昌(1990)。臺北市國小學生對弱視學生接納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欣(2007)。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對國小亞斯伯格症受試者行為問題處理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宗璇(2011)。同儕互動課程對增進亞斯伯格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文笙。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
李雅惠(2009)。以社會技巧訓練方案改善亞斯伯格症學生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麗美(2005)。適應困難學童的生長歷程-以亞斯伯格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杞昭安(1995)。師範學院學生對視覺障礙兒童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阮藍瑩(2013)。同儕介入策略對增進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社會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佩琪(2000)。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退縮─被拒絕」兒童之社會技巧、同儕接納與社會自尊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佳玟(2010)。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增進亞斯伯格症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怡鈴(2005)。同儕夥伴訓練方案增進同班同學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林東山(2005)。台中縣國小學生對接受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春嬿(2010)。台中縣國小普通班學生對學習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真鍊(2004)。國小學童對於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乾福(2003)。國中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惠芳(2004)。智能障礙兒童在融合教育中之學習需求與支援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翠湄(譯),蘇建文(校閱)(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 (Shaffer D. R. 原著) 。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寶貴(2000)。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邱佩瑩(1994)。國小學生對自閉症兒童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鈺喬(2003)。臺北市國中生對資源班學生的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嘉琳(2007)。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胡斯淳(2003)。亞斯伯格的特徵。屏師特殊教育,5,54-62。
夏子恒(2012)。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身心障礙者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徐士翔(200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淑玲(2010)。國小融合式班級學童身心障礙同學接觸經驗對其接納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洪蘭(譯)(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Rita C.著。Mapping the mind, 1998)。臺北:遠流。
徐瓊珠(2006)。國小教師對不同類別之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涂添旺(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對視障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君如(2003)。台中市國小普通班學生對聽覺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正芬(2003)。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對台灣特殊教育的影響。載於2003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台北。
張正芬、吳佑佑(2006)。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早期發展與目前症狀之初探。特殊教育學刊,31,139-164。
張春興(198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修訂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銘(2005)。同儕中樞反應訓練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宿志(2006)。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兒童同儕接納課程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赧若(2004)。社會性遊戲課程增進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緯良(2002)。管理學。臺北市:雙葉。
張學岑(2004),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取自:http://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_CHL%28ASPER%29.htm。
張齣云(2009)。情緒調控策略介入對自閉症兒童情緒調控表現的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教育部(76)台參字第12619號令訂定發布全文30條。
教育部(2003)。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八月七日教育部台參字第0920117583A號令修正發布第13條條文。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中華民國一百零
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教育部臺參字第1010173092C號令修正公布第
2、14~19條條文。
曹純瓊(1994)。自閉症兒與教育治療。臺北市:心理。
梁偉岳(1995)。國小學生對不同回歸方式智能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天威(主編)(2001)。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五南。
許文靜(2006)。人際互動介入方案對國小融合班高功能自閉症兒童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盛城(2010)。社會性故事融入社交訓練方案對增進國小亞斯伯格症學生同儕互動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巧玲(2008)。漫畫式對話暨繪本教學對增進亞斯伯格學童與同儕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素真(1996)。國小學童對智能不足兒童接納態度之研究。獨立研究專輯,5,23-36。
陳淑芬(2003)。整合性遊戲團體對增進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口語溝通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瑞芬(2006)。國小輕度自閉症兒童共同調控介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維錡(2006)。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麗如(2004)。特殊教育理論與趨勢。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議)(2007)。社會心理學。(J. D. DeLamater & D. J. Myers著。Social Psychology, 6th ed.)。臺北市:湯姆生。
彭素真(2006)。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美玲(2008)。運用讀書會方案提升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曾莉雯(2009)。統合取向繪本活動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同理心與同儕接納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馮士軒(2003)。同儕核心反應訓練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玉文(2007)。屏東市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同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玉嬌(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啟智班之認知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金源(1996)。從特殊教育發展趨勢談無障礙環境的實踐。特教新知通訊,3(6),1-2。
黃金源(編)(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台北:心理。
黃馭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慈愛(1999)。國小四年級普通班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同儕接納課程之教學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翠琴(2005)。臺中市國小普通班學生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範師範學院,臺中市。
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兒童。臺北市:五南。
楊坤堂(1999)。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診斷與處遇。臺北市:五南。
楊坤堂(2003)。學習障礙導論(二版一刷)。台北:五南。
楊宗仁、張雯婷、江家榮(譯)(2003)。自閉症者家長實戰手冊(E. Schopler主編。Parent Survival Manual: a guide to crisis resolution in autism and related development disorders.)。臺北市:心理。
楊宗仁(譯)(2004)。亞斯伯格症者實用教學策略(Leicester City Council & Leicestershire County Council著。Asperger syndrome-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he classroom: a teacher's guide.)。臺北:心理。
楊宗仁(譯)(2005)。亞斯伯格症-教育人員及家長指南。 (B. S. Myles & R. L. Simpson著。Asperger syndrome: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educations, 2nd ed.)。臺北市:心理。
楊蕢芬、黃慈愛、王美惠(2003)。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技能訓練。臺北:心理。
楊麗香、王明泉、吳永怡(2003)。花東兩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融合態度差異分析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5,97-130。
楊寶玉(2005)。認識身心障礙兒童活動方案對國小二年級普通班兒童接納身心障礙兒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葉倩妏(2013)。團體遊戲套組介入對增進國小亞斯伯格兒童社會技巧與同儕互動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振彰(2006)。彰化縣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葉琬婷(2003)。社會性故事融入整合性遊戲團體對增進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教育局。2008。臺北市特殊教育發展史(郭色嬌等編輯)。
熊曣(2007)。透過「體驗、省思與實踐」落實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學。國教新知,54(3),9-23。
劉佳綺(2011)。角色扮演教學方案對亞斯伯格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佳綺(2011)。角色扮演教學方案對亞斯伯格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
劉佳蕙、鄭淨勻(譯)(2008)。亞斯伯格症在融合教育的成功策略。(B. S.Myles.著。Children and Youth with Asperger Syvdrome: 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Inclusive Settings)。臺北市:心理。
劉國安(2013)。同儕接納課程對ADHD兒童同儕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明倉,鄭淑里,陳慶順(2003)。自閉症教戰手冊-學校如何協助自閉症學生。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
蔡明富(2006)。打開「接納」開關─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彙編。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家熒(2008)。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宣導活動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淑玲(2001)。心智理論暨社交技巧教學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淑玲(2002)。高功能自閉症兒童之心智理論教學。國小特殊教育,32,54-63 。
蔡清伶(2011)。班級輔導活動增進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清華,黃中興等(1998)。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
蕭麗珠(2004)。社會故事教學對亞斯伯格症幼童社會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賴月汝(2006)。中樞系統反應訓對同儕教導自閉症者的社交技巧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總統府(1984)。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華總(一)義字第6692號令制定公布全文25條。
總統府(2007)。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7331號令並修正全文。
總統府(2009)。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800289381號令修正公布全文51條。
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6,71-78。
羅湘敏(1990)。亞斯伯格症。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二),105-136。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鄒國蘇(2005)。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臺北市醫師公
會會刊,49(12),55-59。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S. & Morris, J. (2006).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people Asperger Syndrome.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py, 34, 293-303.
Attwood, T. (2003).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adolescent with Asperger syndrome. In L. H. Willy (Ed.), Asperger Syndrome in adolescence: Living with the ups and domns and things in between (pp.38-6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aental disorders (4th ed.–text revis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Barnhill, G., Hagiwara, T., Myles, B. S., & Simpson, R. L. (2000). Asperger Syndrome: A study of the cognitive of 37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lties, 15, 146-153.
Barnhill, G. P. (2001). Social attributions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6, 46-53.
Baron, R, A. & Greenberg, J. (1990).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3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aron-Cohen, S., Leslie, A. M., & Frith, U. (1985). Does the autistic child have a "theory of mind"? Cognition, 21, 37-46.
Baron-Cohen, S., & Bolton, P. (1995). Autism: The fac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ini, S. (2004) .Social skill deficits and anxiety in high-functioning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emental Disabilities, 19, 78-86.
Botroff, V., Bartak, L., Langford, P., Page, M. & Tonge, B. (1995). Social cognitive skill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skills training in adolescent with autism. Flinder University, Adelaide, Australia.
Burgoine, E. & Wing, L. (1983). Identical triplets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 261-265.
Chalfant, A. M., Rapee, A. R., & Carroll, A. L. (2007). Treating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utism Development Disorder; 37, 1842-1857.
Church, C., Alisanski, S., & Amanullah S. (2000). The Social, Bebavioral, and Academic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 12-20.
Dantini, D. C. (2002). Autism and food allergies (brief article). Original Internist, 26 (1).
Dunn, W., Myles, B. S., &; Orr, S. (2002). Sensory process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sperger syndrom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6, 97-102.
Goffman, E.(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oldstein, S. & Schwebach, A. J. (2004). The comorbidity of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results of a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4, 329-339.
Green, J., Gilchrist, A., Burton, D., & Cox, A. (2000). Social and psychiatric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compared with Conduct Disorder. Journal f Autism and Development Disorders, 30, 279-293.
Farrugia, S., & Hudson, J. (2006). Anxiety in adolescen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Negative thoughts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life interference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pemanta
Disabillities, 21 (1),25-35.
Frith, U. (1991). Asperger and hissyndrome. In U.Frith (Ed.), Autism and Asperger syndrome (pp. 1-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vey, J. H., Yarkin, K. L., Lightner, J. M., & Town, J. P. (1980). Unsolicited interpretation and recall of interpersonal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551-568.
Kadesjo, B., Gillberg, C., &; Hagberg, B.(1999). Autism and Asperger Syndrome in seven-year-old children: A total pop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9, 327-331.
Klin, A., Jones, W., Schultz, R., Volkmar, F.,& Cohen, D. (2002). Visual
fixation patterns during viewing of naturalistic social situations as predictors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9, 809-816.
Koning, C. & McGill-Evans, J. (2001). Social and language skills in adolescent boy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Aut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 Practice, 5, 23-36.
Ladd, G. W & Profilet,S. M. (1996). The child behavior scale: A teacher-report measure of young children's aggressive, withdrawn,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 1008-1024.
Lair. (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 peer counseling.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 493-494.
Lipscomb, T. J., McAllister, H. A., & Bregman, N. J. (1985). A developmental inquiry into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models on children's generosity.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2-), 335-344.
Lombana, J. H. (1992). Guidance for studends with disabilities (2nd ed.).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Ludlow, B. L. & Lombardi, T. P. (1992).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year 2000: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5, 147-162.
Mesibov, G. B., Adams, L. W., & Klinger, L. G. (1997). Autism: Understandind the disorder. New York: Plenum Press.
Meyer, J. A., Mundy, P. C., Hecke, A. V., & Durocher, J. S. (2006). Social attribution processes and comorbi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Autism, 10, 383-402.
Miller, L. C., Barrett, C. L., Hampe, E. I., & Noble, H. (1972). Factor structure of childhood fea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9, 264-268.
Myles, B. S., Cook, K. T., Miller, N. E., Rinner, L., & Robbins, L. A. (2000). Asperger syndrome and sensory issues: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making sense ofthe world. Shawnee Mission, KS: Autism Asperger Publishing.
Myles, B. S. & Simpson, R. L. (2002) .Asperger Syndrome: An Overview of Characteristic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7, 132-137.
Newcomb & W. W. Hartup (Eds.) (1993),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87-114). New York:Cambridge.
Ozonoff, S., Dawson, G., & McPartland, J (2002). A parent’s guide to Asperger syndrome & high-functioning autis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Parsell, D. (2004). Assault on autism: Scientists target drug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gents that may play a role. Science News, 166, 31.
Reid, R., Maag, J. W., Vasa, S. F., & Wright, G. (1994). Who are the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school-based survey.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8, 117-137.
Ritvo, E. R., Mason-Brothers, A., Freeman, B. J., Pingree, C., Jenson, W. R., McMahon, W. M. Petersen, P. B. et al. (1990). The UCLA-University of Utah Epidemiologic Survey of Autism : The etiologic role of rare diseas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 614.
Safran, J. (2001). Asperger Syndrome: The emerging challenge to special educ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7, 151-160.
Schellenberg, R., Parks-Savage, A., & Rehfuss, M. (2007). Reducing levels of elementary school violence with peer mediation. Professional School Conseling, 10, 475-481.
Shaked M. & Yirmiya N. (2003). Understanding social difficulties. In Prior M. (Eds.),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Asperger Syndrome (pp.104-125).NY: The Guilfrd Press.
Shattock, P. (1998). Gut reaction (peptide linked to autism). New Scientist, 158. n2139, 42.
Sherif, M., Harvey, O.J., White, B.J., Hood, W., & Sheri, C., (1961).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Institute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Tantam, D. (1988). Asperger Syndrom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9, 245-255.
Townsend, M.A., Wilton, K.M., & Vakilrad, T. (1993)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pe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isability Research, 37, 405-411.
Trevarthen, C., Titken, K., Papoudi, D., & Robarts, J. (1996). Children with autism: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s to meet their needs. London: Jessica Kingsly.
Wang, M. C. & Birch, J. W. (1984). Effective exceptional children regular classes. Exceptiional Children, 50, 391-398.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1992).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10th ed.).Geneva: Author.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Ed.)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ng, L. (1981). Asperger’s syndrome: A clinical account.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1, 115-129.
Zimmerman, A.W., Jyonouchi, H., Comi, A.M., Connors, S.L., Milstien, S., Varsou, A., & Heyes, M.P. (2005).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autism. Pediatric neurology, 33, 195-201.
Zwaigenbaum, L., Szatmari, P., Jones, M. B., Bryson, S. E., Maclean, J. E., Mahoney, W. J., … Tuff, L. (2002). Pregnancy and birth complications in autism and liability to the broader autism phenotyp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41, 572.
封面摘要
目次表次圖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2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2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