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錦華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教師環境輻射教材發展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in Developing the Materials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姓名:吳月娥 博士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環境輻射環境輻射教材學習成效環境輻射覺知
英文關鍵字:Environmental Radiation (ER)Learning Materials in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LM-ER)Learning Outcome,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CU-E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日本311福島核電廠事件後,使得環境輻射議題開始受到重視。本研究旨在為國小教師編製有關以環境輻射為主題的教材。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一)發展環境輻射教材。(二)分析環境輻射教材對參與環境輻射研習之國小教師的學習成效。為達上述目的,探討相關文獻,並透過專家會議,編製輻射教材─「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
編製的環境輻射教材以研習會的方式進行教學,探討參與環境輻射研習之國小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看法,並分析教師的學習成效。研究採用單一組前、後測設計,選取新北市120位參與環境輻射研習之國小教師,以自編之「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教材研習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於教學前、後進行評量,所獲得的資料進行量化分析,以探討參與環境輻射研習會之國小教師的環境輻射覺知是否有顯著的提升。
研究結果發現:
(一) 國小教師認為國小學童應該學習了解的環境輻射主題,依重要性由高而低為:「輻射的應用」、「輻射與生活」、「核子安全與防護」、「天然輻射」、「認識核 能及核能發電」、「環境中輻射的偵測」、「輻射是什麼」及「輻射的基本原理」。
(二) 國小教師經研習會的教學活動後,後測各題分數均顯著高於前測分數,顯示透過研習活動後,環境輻射覺知有顯著性差異。
(三) 教師的畢業背景及是否參加過「能源教育」相關研習或課程教材設計對於環境輻射覺知有顯著性差異。
(四) 不同性別與任教職稱對於環境輻射覺知並無顯著性差異。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鼓勵國小教師多參與有關環境輻射議題之研習活動,以增進教師的環境輻射知識素養。
After the Japan 311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 the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ER) topics had begun to gain more atten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Learning Materials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LM-ER)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S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develop the LM-ER, and 2)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outcom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Workshops (EST-ERW) applied this LM-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above, this study reviewed literatures and organized expert meetings to develop and to create the LM-ER: “Uncovering the Mystery of Radiation.”

The LM-ER developed from this study were used the learning-activity approaches to explore the suggestions from EST-ERW and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outcome of ESTs. This study took a single group with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design, selected 120 participants from EST-ERW in New Taipei City, and used the self-developed “Uncovering the Mystery of Radiation: a Study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instrument in the teaching-before and teaching-after assessment. After obtaining study data,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CU-ER) in the EST-ERW.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s follows:
1. ESTs agreed that their students should learn about the topics of ER. The ranking of the topic importance from high to low was: “the applications of radiation”, “radiation in life”, “nuclear safety and protection”, “natural radiation”, “understanding of nuclear energy and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radiation detection in the environment”, “what is radiatio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adiation.”
2.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ERW, all post-test scores from 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test scores. Th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ER after the ERW.
3. The background of ESTs and whether attending “energy education” workshop or learn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ER.
4. The gender difference and the position titl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ER.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is study recommended encouraging ESTs to participate more ERW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knowledge of 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輻射的探討 9
第二節 環境輻射教育 21
第三節 輻射教育與核能教育之相關研究 25
第四節 教學設計模式 30
第五節 教師研習的成效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環境輻射教材發展成果 53
第二節 參與環境輻射研習之國小教師的學習成效分析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 「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教材摘錄 97
附錄二 「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教材研習問卷(第一次預試樣本) 101
附錄三 專家審查問卷 109
附錄四 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教材研習問卷(正式問卷) 115
附錄五 教學活動課程設計
一、中文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天文台。取自http://www.weather.gov.hk/education/dbcp/rad_health/chi/r1.htm。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英國:反核領袖擁抱核能。取自http://chns.org/s.php?page=25&id=1&id2=940。
中華民國輻射防護協會。取自http://www.rpa.url.tw/rpacafe/。
王天戈(1997)。原子.核能.輻射。臺北市:臺灣書店。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七版)五南。
王文濱(1978)。輻射線在工業、農業上之應用。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103。取自http://210.60.224.4/ct/content/1978/00070103/0004.htm。
王秋柳(2003)。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家通(1994)。突破教師進修的瓶頸。教師天地,68,23-27。
王彩鸝(2009)。輻射知識明年納入教科書。媒體公民行動網。取自http://nccwatch.org.tw/
台灣電力公司(2012)。核能資訊透明化資訊系統。取自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Introduction.asp#topic3。
田振榮(1993)。美國能源教育發展的經驗。能源季刊,23(2),10-21。
朱怡達(2005)。輻射和放射線的區別。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2)。核能發電概述,取自http://www.aec.gov.tw/ www/
knowledge/index_01.php。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取自http://www.iner.gov.tw/siteiner/ wSite/np?ctNode=248&mp=INER。
行政院衛生署日本核災衛生醫藥專區。取自http://www.doh.gov.tw/ CHT2006/
DM/DM2.aspx?now_fod_list_no=11818&class_no=483&level_no=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1997)。原子能您有所不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1997)。輻射與健康。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1)。身在輻中要知輻。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巫俊明、王愛義、張榮華(1998)。在職醫護人員「輻射安全與防護」推廣課程及相關認知與迷思概念研究 。元培學報,2,153-176。
李方琪(2002)。台南巿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李亭萱(1998)。運用ADDIE模式發展互動式電子白板成語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若燦(2008)。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教材。教育部95年度委辦大專院校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課程推動工作計畫(編號:0950186706)。
李鎮宇(2010)。國小教師認真休閒特質與教師專業知能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巿國小教師參與教師研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大學,台南巿。
杜明進(1993 )。核能現況及未來能源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6, 379-413。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沈佳燕(2009)。以ADDIE模式發展國小高年級風能動畫與繪本輔助教材及對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吳方馨(2011)。以ADDIE模式發展媒體素養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研究─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建忠(2001)。環境放射性的認識之調查分析。化學,59(2),189-198。
吳清基(1989)。在職進修是教師的權利也是義務。研習資訊,50,1-3。
林友明,黃景鐘,林培火,翁寶山(1984)。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很奇特的天然輻射,核子科學,21,(4),226-232。
林友明,黃景鐘,林培火,陳清江(1986)。臺灣地區地表加馬輻射劑量率之調查,核子科學,23,(1),80-85。
林佳蓉(2008)。ISD系統化教學設計與數位教材實務工作坊。臺北市:心理。
林基興(2012)。為何害怕核能與輻射。臺北市:臺灣商務。
林群智(2006)。由核電爭議談核科學主軸之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1),19 -36。
林慧珍(2010)。信任與距場址距離對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場風險知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邱志宏(2002)。輻射防護。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洪珮心(2011)。以ADDIE模式發展電腦多媒體教材應用於國小唐詩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明德(2008)。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教材。教育部95年度委辦大專院校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課程推動工作計畫(編號:0950186706)。
翁寶山(1999)。臺灣的輻射源與應用。臺北市:五南書局。
翁寶山(2001)。臺灣核能史話。臺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翁寶山(2003)。台灣輻射防護史話。臺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2012)。輻射與核能教育。取自
http://www.edu.tw/environmental/。
莊閔盛(2004)。高雄市國中教師對核能發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文君(2001)。原子小超人。臺北縣:泛亞。
陳佳儀(2010)。恆春鎮居民對核三廠影響之環境識覺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春月(2009)。宜蘭縣國小教師研習進修經驗及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建州、林彥泯(2008)。能源政策與能源教育的緣起。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3),1-12。
曹書豪(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核能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嵐貞(2011)。應用ADDIE模式發展相聲快捷式數位教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縣。
程恕人(1997 )。放射性元素之應用。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玉婷(2012)以ADDIE模式發展電腦輔助教材於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時間概念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如駿(2012)。以奈米科技應用於環境為議題使用ADDIE模式發展國小漫畫輔助教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俊源(2008)。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教材。教育部95年度委辦大專院校核能、輻射與生活通識課程推動工作計畫(編號:0950186706)。
黃富順(2003)。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景鐘(2001)。核能電廠周圍環境輻射的來源與偵測。取自
http://www.trmc.aec.gov.tw/utf8/big5/research/std_paper.php。
張春興(1991 )。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淑萍(2006)。當教學設計遇上e-Learning。取自
http://ctl.scu.edu.tw/epaper_200601/download/W3-1.pdf。
張麗霞(2011)。研習訓練成效對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績效之影響研究:以苗栗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葉有財(2005)。認識輻射。臺北市:佳新。
劉振乾(1991)。歐洲各國學校之核能教育簡介。能源報導,1,50-51。
鄭秋敏(2009)。低碳核能發電-國內運轉中機組效能及安全。能源報導,經濟部能源局:8-12。
鄭琨琮(2009)。輻射風險的認知與溝通。臺電核能月刊,315,16-29。
魏秀燕(2006)。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活動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譚麗玲(2011)。福島事件的真相-了解核能發電的120個問與答。臺北市:上奇資訊。
蘇育任(1994)中部地區國小教師與師資研究生對放射性之迷思概念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9406(2),83-98。


二、英文文獻
Alexander, Susan. (1984). Why Nuclear Education? A Sourcebook for Educators and Parents. (ERIC No. ED 256 683).
Christie, Daniel J.;Nelson, Linden . (1988). Student Reactions to Nuclear Education. (ERIC No. EJ374056).
Citizen Education on Nuclear Technology (CENT). (1980). Citizen Education on Nuclear Technology (CENT). (ERIC No. ED 200 369).
Ku, C. K. & Wu, C. T. (2012). The Study of Radiation Education Indicators in K-9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Vancouver, Canada.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ation Science(1975).,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in: Proc. of NIRS Seminar, Chiba, Japan
Showers, D. E., & Shrigley, R. L. (1995). Effects of Knowledge and Persuasion on High-School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Nuclear Powers Pla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498 251).
Showers, Dennis Edward. (1987). Nuclear Energy Assessment Battery. Form C. (ERIC No. SE048117).
UNSCEAR Report(1982),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ited Nations, N. Y..
UNSCEAR Report(1993),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ited Nations, N. Y..
UNSCEAR Report(2000),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ited Nations, N. Y..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6.2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6.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