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秋君
中文論文名稱:生命教育課程對同理心及同儕霸凌傾向輔導成效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a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指導教授姓名:鍾才元教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生命教育課程同理心準實驗研究霸凌霸凌防治課程
英文關鍵字: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empathyquasi-experimentalbullyingbullying prevention curriculu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6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同理心與霸凌行為傾向之輔導成效,採不等組前後測之準實驗設計,以桃園市某一所國小六年級四個班級學童(合計103人)為研究對象,其中二個班級為實驗組,接受5週共15節之生命教育課程,另二個班級為對照組,接受一般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本研究之研究工具「霸凌行為傾向量表」為研究者自編,進行信、效度檢驗,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探討霸凌行為傾向與同理心之關聯性。實驗效果以「霸凌行為傾向量表」與「兒童同理心量表」之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2(組別) 2(性別)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此外以課程回饋單瞭解實驗組兒童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接受度與看法,以輔助說明研究結果。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霸凌行為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與建構效度。
二、霸凌行為傾向與同理心有顯著負相關。
三、生命教育課程可降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霸凌行為傾向,且不因性別有異。
四、生命教育課程可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同理心,且不因性別有異。
五、生命教育課程受到實驗組學童的喜愛與肯定。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供相關教學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生命教育課程、同理心、準實驗研究、霸凌、霸凌防治課程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a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reducing bullying tendency and on increasing empathy among sixth-grade students.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with subjects being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received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5 weeks, with a total of 15 classes, whereas the other group received regular cours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Scale of Bullying Tendency ” and “The Scale of Children’s Empathy, ” and were analyzed by two-way ANCOVA. For experimental group, qualita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also collected for fur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Scale of Bullying Tendency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2.Bullying tendency and empathy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3.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tudents’ bullying tendency, and the effects did not vary with gender.
4.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students’ empathy, and the effects did not vary with gender.
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ha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nstruc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bullying, bullying prevention curriculum, empathy,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quasi-experimental
目次
中文摘要•••••i
外文摘要•••••i i i
目次•••••v
表次•••••vi 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霸凌行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13
第二節 同理心的理論與相關研究•••••33
第三節 生命教育課程的理論與相關研究•••••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實施程序•••••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65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66
第五節 研究工具•••••7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85
第一節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之信、效度分析•••••85
第二節 霸凌行為傾向與同理心之相關分析•••••89
第三節 生命教育課程對學童霸凌行為傾向之輔導成效•••••90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對學童同理心之輔導成效•••••94
第五節 生命教育課程教學資料分析•••••9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綜合討論•••••105
第二節 研究結論•••••111
第三節 建議•••••112
參考文獻•••••117
一、中文部分•••••117
二、英文部分••••••126
附錄 •••••129
附錄一 生命教育課程方案•••••129
附錄二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預試問卷•••••143
附錄三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正式問卷•••••145
附錄四 兒童同理心量表同意書•••••147
附錄五 兒童同理心量表•••••149
附錄六 學習單•••••151
附錄七 課程回饋單•••••157

表次
表2-1-1 霸凌的定義•••••14
表2-1-2 霸凌行為的測量工具••••••25
表2-1-3 霸凌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27
表2-1-4 霸凌防治課程之相關研究•••••31
表2-2-1 同理心的定義•••••35
表2-2-2 同理心的測量工具•••••41
表2-2-3 同理心訓練相關研究•••••42
表2-3-1 生命教育的定義•••••48
表2-3-2 以尊重與關懷為主題之生命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55
表2-3-3 以霸凌為主題之生命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58
表3-1-1 實驗設計•••••62
表3-2-1 實驗組與對照組人數分配表•••••65
表3-3-1 生命教育課程教學重點與教學節數•••••68
表3-3-2 生命教育課程試教結果•••••70
表3-3-3 生命教育課程修正情形•••••72
表3-4-1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題目••••••74
表3-4-2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76
表3-4-3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78
表3-4-4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摘要表•••••81
表4-1-1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86
表4-1-2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88
表4-2-1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與同理心量表前、後測分數之相關分析•••••89
表4-3-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在「霸凌行為傾向量表」之前測與後測分數•••••91
表4-3-2 霸凌行為傾向量表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92
表4-3-3 實驗組與對照組霸凌行為傾向量表之調整後平均數•••••93
表4-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在「兒童同理心量表」之前測與後測分數•••••94
表4-4-2 兒童同理心量表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96
表4-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兒童同理心量表之調整後平均數•••••96
表4-5-1 各單元喜愛程度之人數統計•••••98
表4-5-2 各單元填答理由之整理分析•••••99

圖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61
一、中文部分
王昱雯(2009)。國小六年級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瑞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王振宇(2012)。運動參與、情緒智力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雅君(1998)。讀書治療團體對兒童同理心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王榮駿(2010)。以生命教育課程與協同教學改善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丘愛鈴(2001)。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之設計。教育資料集刊,26,289-316。
朱玉(譯)(2002)。拒絕校霸快樂上學(原作者:Michele Elliott)。臺北市:新苗文化。
朱美瑰(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麗葉(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福田主編(2006)。生命教育。臺北市:心理。
何琦瑜、鄭一青(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臺北市:天下雜誌。
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2004)。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6/E)(原作者:Gerald Corey)。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吳月霞(2006)。國小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四年級關懷與尊重教學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臺北市:心理。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昶陵(2011)。國小學童遭受霸凌之個人特質與被害情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紋如(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吳榮鎮(2006)。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臺北市:心理。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臺灣教育,580,12-18。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臺北市:學富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2006)。校園霸凌。教育研究,130,143-151。
吳紫伃、許竑彬(2011)。諮商中的同理心技術初探。臺灣心理諮商季刊,3卷2期,01-14 。
吳慧珠、張惠平(2001)。彩繪兒童亮麗的人生-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生命教育‧國民教育輔導叢書第九輯,81-107。
呂素幸(1995)。知人、知面也知心-談幼兒的同理心。國教之聲,29(1),8-14。
李志偉(2011)。青少年霸凌類型與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坤建(2011年3月27日)。霸凌少女找黑幫撐腰 總統府關切【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history.n.yam.com/chinatimes/society/201103/20110327967293.html
李侶萩(1995)。同理心訓練對國中人際疏離學生之自我觀念、情緒穩定、社會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淑貞(譯)(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原作者:O’Moore Mona & Minton Stephen James)。臺北市:五南書局。
李麗珠(2002)。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2011年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林宛頻(2009)。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芳寧(2003)。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思宇(2008年12月13日)。陳英豪:生命教育最好方法是示範和體驗【大紀元新聞網】。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12/13/n2361902.htm
林苡彤(2008)。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容潔(2011)。星星知你心-連環漫畫對話教學對提升國小亞斯伯格學童同理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清湫(1998)。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筠菁(2006)。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碧珍(2008)。促進關懷關係之生命教育行動研究-以一班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林鶯(譯)(1999)。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Education for Life -Preparing Children to Meet Challenges)(原作者:J. Donald Walters)。臺北市:張老師。
林香君、陳清泉、張德聰、鄭玉英(2004)。諮商技巧訓練手冊。臺北市:天馬文化。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邱珍琬(2002a)。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初等教育學刊,11,219-250。
邱珍琬(2002b)。國小國中校園欺凌行為比較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3,99-129。
邱淑珮(2004)。生命教育課程-「蜜蜜甜心派」融入綜合活動對國小學童尊重與關懷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侯仲怡(2011)。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鶯歌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洪惟善(2011)。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8-98。
胡光倩(2011)。班級讀書治療方案在提升學生反霸凌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唐育瑜(2001)。同理心團體訓練對父母離異兒童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唐嘒彣(2010)。生命教育課程實踐 改變世界的種子-愛與關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寰宇。
徐心怡(2009)。生命教育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尊重與關懷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文煌(2010)。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徐素真(2010)。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分析之研究-以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翁淑容(2006)。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英語繪本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文卿(2012)。臺中市國小霸凌與被霸凌學生情況之研究-以龍井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31-35。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益瑞(2011)。數位影片案例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反霸凌知識、社交技巧及同理心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素秋(2008)。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湘君、葛琦霞(2000)。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臺北市:寰宇。
張輝道(2002)。生命教育體驗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曉玲(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九十至九十三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年4月23日)修正校園霸凌要件【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教育部(2011)。校園重大偏差或霸凌事件之預防與處理建議。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治準則【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粘淑芬(2009)。繪本融入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生生命價值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永芳(2002)。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許春金(2003)。犯罪學。臺北市:三民。
許淑貞(2011)。國中生寬恕情況與父母管教方式、同理心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八年級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陳三興(1989)。同理心訓練對親子關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玉梅(2006)。幼兒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教師之友,4,47。
陳至中(2012年8月30日)。中小學開學週 反霸凌推閱讀【中央社新聞網】。取自http://news.cts.com.tw/cna/life/201208/201208301084287.html
陳怡如(1999)。校園暴力的新焦點:關係性欺凌。英國文教輯要,11,4。
陳明珠(1998)。道德與同理心之實驗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375-393。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47。
陳姝君、劉漢麟(2010年12月21日)。涉隱匿校園霸凌 八德國中校長停職【公共電視台】。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66881
陳珮琦、鄭國樑(2012年3月2日)。去年校園霸凌全國達800件【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74662#ixzz29BGvViYA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取自 http://www.tp.edu.tw/topic/200307/mind_05.html
曾亞竹(2011)。書目療法對國小五年級霸凌學童同理心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曾莉雯(2009)。統合取向繪本活動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同理心與同儕接納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游雯華(2011)。正向管教策略融入品德教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程薇(2006)。校園暴力及霸凌事件的相關輔導策略。教育趨勢導報,20,131-140。
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美月(2004)。終生持續型犯罪者、青少年限期型犯罪者、和一般青少年在同理心上的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梅嬌(2005)。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婷珊(2008)。少年小說班級讀書治療對國小高年級霸凌學童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琝仍(2003)。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北縣教育,33,69-77。
黃綺嫺(2012)。直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臺北市萬興國小與新北市深坑國小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寰宇。
黃輝文(2007)。探討道德敘事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助人之同理心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解決學童欺凌問題(How to Help Your Child Overcome Bullying for Parents)(原作者:Sheila Munro)。臺北市:新苗文化。
楊士隆、蔡德輝(2001)。犯罪學。臺北市:五南。
楊宜學(2009)。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葛婷婷(2010)。國中生旁觀欺凌行為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虞雅雯(2010)。國小學童生命教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以彩虹「人與己」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楷伶(2011)。同理心訓練對改善國小五年級學童同儕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國教之友,4,33-41。
廖志文(2011)。運用正向管教課程降低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廖苑伶(2011)。青少年道德脫離、同理心、對暴力電玩之熱愛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臺灣省國民中學推廣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15(4),8-11。
趙梅如、鍾思嘉(2004)。觀點取替故事同理心量表的發展。中華輔導學報,15,39-60。
齊隆鯤(1999)。同理心技術之探討。興大人文社會學報,8,299-311。
劉珈伃(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蔡靜思(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麗芳(1992)。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小萍(1991)。國小五年兒童同理心訓練方案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雅尹(2009)。國小霸凌防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蕭媚蓮(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人際關係對校園霸凌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謝金蓉(2011)。以生命教育繪本教學提升國小ㄧ年級學生尊重與關懷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二、英文部分
Arora, T. (1996). Defining bullying:Towards a clearer general understanding and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17(4), 317-329.
Barrett-Lennard,G.T. (1981). The empathy cycle: Refinement of a nuclear concep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2), 91-100.
Bollmer J. M., et al. (2006). Reactions to bullying and peer victimization: Narratives,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 803-828.
Bryant, B. K. (1982). An index of empath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53, 413-425.
Davis, M. H. (1980).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JSA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s in Psychology, 10, 85.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Series Ed. ), & N. Eisenberg (Vol. Ed.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 (pp. 701–778). New York: Wiley.
Hoffman, M. L. (1984). Interaction of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empathy. In C. zard, J. Kagan, & R. Zajonc (Eds. ), Emotions, cognition, and behavior. 103-131.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gan, R. (1969).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3(3), 307-316.
Miller, P. A., & Eisenberg, N. (1988).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aggressive andexternalizing/ antisoci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 324-344.
Olweus, D. (1978). 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New York: Wiley.
Olweus, D. (1991). 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school children: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I. Rubin & D. Pepler (Eds. ),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aggression, 411-447. Hillsdale, HJ:Erlbaum.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Blackwell.
Olwens, D., & Limber, S. (1999).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In D. Elliott (Ed. ), Blueprints for Violence Prevention. Boulder, Colorado: Institute of behavioral scienc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Pellegrini, A. D. (199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boys' rough-and-tumble play and dominance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6, 77-93.
Smith, P. K., & Sharp, P. (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 L . k. (1996). Caring and Capable kids : An Activity Guide for Teaching Kindness, 117 Tolerance,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ervice No. ED 395 697)
封面
誌謝辭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6.26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8.06.2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