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軍翰
中文論文名稱:行動式自評與互評系統發展及在國小課程之應用
英文論文名稱: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Self and Peer Assessment System for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姓名:賴阿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同儕互評、自我評量、多元評量、後設認知、MVC、jQuery Mobile
英文關鍵字:peer-assessment, self-assessment, multiple assessment, meta-cognition, MVC, jQuery Mobi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在於建置一個跨平台行動式自評與互評系統,做為評量學生作品、發表或演出等學習表現,以教師評量、自我評量及同儕評量等多元評量方式,透過評量活動參與,增加師生及同儕互動,且探討學生後設認知能力是否有所影響。
在本研究建置之系統中,教師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可彈性調整評量方式與向度。教師端功能包括了學習者管理、課程單元管理、作品管理、評量活動管理、即時成績通知設定等功能;在學習者管理方面,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小組、個人等方式設定;課程單元管理方面,教師可根據不同的科目、課程、單元等建立活動;作品管理方面,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設定所需的作品檔案管理;評量活動管理方面,教師可根據不同評量方式與向度彈性調整設定;即時成績通知設定部分,教師可依學生家長的手機號碼加以設定,可即時傳遞成績通知至家長手持裝置上。學生端功能包括了評量活動、查詢成績、評分紀錄等功能;家長端以Windows Phone手持裝置,其主要功能包含即時成績通知、學生成績查詢、學生成績統計圖表等。
本研究系統以MVC設計模式,使用jQuery Mobile及C#.NET程式開發,來建置適用不同行動載具之網路化系統(Web-Base System)及相關行動載具APP,以友善的使用者介面提供使用。為了解此系統是否適用及成效,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以電腦課程向量繪圖單元為研究範圍,將本單元學生作品進行相互展示及觀摩,並將學生分成「一般展示組」(n=79)與「同儕互評組」(n=99)。經過三週課程教學,二週作品製作後,「一般展示組」以展示作品成果進行觀摩學習;而「同儕互評組」除了展示作品外,加以進行評量活動,包含同儕互評及自我評量,經由同儕給予回饋,再給予學生一週時間修正其作品,最後一週再次進行展示修正後之作品,並由教師給予本單元最後分數。
本研究研究結論如下,(1)建置之行動式自評與互評系統,其特色為跨平台及適用於不同載具、評量規準及向度彈性化、即時回饋訊息、應用領域多元;(2)教師、專家及學生對於本系統給予正向肯定,學生認為透過透過本系統進行自評、互評活動可增進學習動機;(3)互評評量活動對於學生後設認知能力無顯著影響;(4)同儕評量與教師評量具有中度正相關,其評量結果可提供教師參考。
最後,檢討本系統實際應用於教學現場中尚待精進之處,以供作為後續研究參考,更進一步的研究。
In this study, a cross-platform and mobile assessment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evaluate academic works, presenta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ways, including peer-assessment, self-assessment, and teacher’s assess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wa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assessment. The effects of the activities of assessment on students’ meta-cognition were then investigated.
The study adopted MVC model for designing a mobile-based assess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relevant APP for mobile devices by using jQuery Mobile and C#.NET. The system functions for teachers include learner management, assessment rubrics management, work management, assessment activity management, and push messages management. In the learner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set the assessment in group mode or individual mode. In lesson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estab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by subjects, curriculum, or lesson units. In work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categorize and trace students’ work by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In assessment activity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schedule assessment activities and select appropriate assessment rubrics. In assessment rubrics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adjust the assessment facet, its weight, and the criteria of assessment for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push messages management module, teachers can set the phone numbers of parents for pushing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the mobile devices of parents afterwards. Students can carry out the assessment activities and look up the results on the system website by using desktop computers or mobile devices. The functions for students include grading peer or their own works, searching assessment results by teachers and peers, and looking up grades and comments for their peers. The functions for parents include receiving push messages, and searching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ir children including grades charts, through the developed APP on their mobile devices.
The study adopted a quasi-experiment for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assessment activities on student’s metacognition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system o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The subjects are 178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79)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99).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mainly in the computer course of Inkscape. The course of Inkscape consists of software operation for the first three weeks, work design with Inkscape for the following two weeks, and presentation for the last week. Bu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engaged in peer-assessment as well as self-assessment after the previous course schedule.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The developed assessment system is applicable on different computing devices, flexible for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dimensions, capable of pushing instant feedback messages to stakeholders, and applicable in multiple academic fields.
The system received positive affirmation from teachers, experts, and student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has been improved through self-assessment as well as peer-assess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peer-assessment on students’ meta-cognition.
There was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er-assessment and the teacher’s assessment, and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were valuable for teachers a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ference.
謝誌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教學評量與多元評量 19
第二節 同儕互評 28
第三節 後設認知 46
第四節 跨行動裝置網站開發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9
第五節 系統架構及發展 6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系統實作成果 71
第二節 系統評估結果分析 82
第三節 實驗組學童對於自評、互評活動感知之分析 86
第四節 自評、互評活動對學生後設認知之影響 88
第五節 學生學習技能自我檢核分析 92
第六節 實驗組各項評量結果之相關分析 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 學生系統評估問卷 107
附錄二 專家系統評估問卷 108
附錄三 學生對於自評、互評活動感知量表 110
附錄四 學生對於電腦課程學習之後設認知量表(初稿) 111
附錄五 後設認知量表發展之各階段因素分析 113
附錄六 學生對於電腦課程學習之後設認知正式量表 125
附錄七 學生學習電腦技能(Inkscape)自我檢核問卷 127
附錄八 本研究自、互評學習活動照片 129
附錄九 學生修改前後作品 130
附錄十 評量活動評量規準 131
中文部份
王子華、王國華、王瑋龍、黃世傑(2002)。大學普通生物學後設認知量表的發展。測驗統計年刊,10,75-100。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玉雯、張淑惠(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台北:五南圖書。
王玉娟(2003)。以評分規程實施同儕互評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直笛演奏教學學習成效之影響。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 瑀(2003)。以同儕互評與討論提升小六學童之寫作表現─以行動學習輔具教室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耐青、洪明洲(1998)。電腦中介溝通與合作學習。台北師院學報,11,1-22。
朱証達(2008)。互動式基於教學活動的數位學習系統之設計與實作。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敬先(2001)。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五南。
吳昆庭(2006)。高層次提問與同儕互評對網路學習者反思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振宏(2010)。線上教師評量與同儕互評對大學生攝影課程作品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9)。初等教育。台北:五南。
吳毓瑩(1995)。開放教室中開放的評量:從學習單與檢核表的省思談卷宗評量。載於台北師範學院主編,開放教育理念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0)。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吳毓瑩(2001)。後現代社會中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季刊,6(1),133-154。
呂冠賢(2011)。導入同儕互評於數位故事創作。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希潔(2008)。同儕評量在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武祥(2008)。網路同儕互評在國小六年級「非水墨」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24-36。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思賢(2004)。網路同儕評量系統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佳蓉(2012)。國小高年級社會領域歷史議題批判思考測驗之發展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季賢、許勳尹(2013)。jQuery Mobile與ASP.NET實戰開發。台北:悅知文化。
周俊龍(2003)。團體溝通機制對網路同儕互評效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資娟(2006)。同儕互評應用於科學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英文(2002)。線上同儕評量對國中生簡報製作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敏(2003)。網路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中提供自動化工作日誌支援同儕互評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琬縈(2009)。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融入高職進修學校物理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摩擦力單元為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沈慶珩(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概念、應用與活動設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1),139-155。
洪琮琪(2002)。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碧霞(2000)。數學學習情意層面的觀察紀錄。高雄:復文。
姚宛邑(2008)。教師運用評分規範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志強(2003)。在國小自然科實施同儕互評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峻銘(2006)。網路多元評量系統實作與評估。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維健(2006)。網路評量及補救教學系統應用之研究-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六上「天氣的變化」單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高慧君(2003)。網路同儕互評於教學實習之成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馨、許瑛玿(2009)。探討後設認知策略對學生探究能力和概念改變的影響。中華民國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406-412。
張再明(2001)。載於改進教學與多元評量專輯。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一個科學的實徵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27,31-46。
張美玉(2001)。從多元智能的觀點談歷程檔案評量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9(1),32-54。
張清濱 (1996)。多元化的教學評量。研習資訊,13(3),1-10。
張清濱(2001)。小班教學評量。菁莪季刊,12(4),2-13。
張雅萍(2005)。我是小評審!同儕互評於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嚳(1995)。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7,1-8。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玉潔(2009)。網路平台的參與度對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容馨(2006)。同儕互評學習對兒童論說文評量能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雅涵(2003)。是我不知好歹嗎?兒童同儕互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士豪(2011)。同儕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1,1-2。
郭冠逸(2011)。同儕互評與社會比較心理對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雍智、蔡今中、陳明璋(2002)。數學創意類比與同儕評量及其網路案例設計之初探。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7(1),1-14。
連晉瑩(2005)。行動專題學習對國小學童後設認知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龍(2009)。運用網路回饋式形成性評量對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自然科『摩擦力』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印 (2002)。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的調適與因應。國民教育,43 (2),10-19。
陳明郎(2011)。網路同儕互評融入專題導向式學習對於學生評鑑能力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終(2000)。多元評量面面觀。載於國際學術研討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75-92。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陳信汛(2001)。應用群集技術支援國小學童網路同儕互評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苡宣(2006)。國小教師實施多元化教學評量現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1998)。評介兩種多元評量─真實評量與實作評量。北縣教育,25,46-52。
曾江合(2002)。網路化個人及團體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之建置與評估。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
曾雅瑛、黃秀霜(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評量的省思。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輯,279-291。台北:教育部。
惠子安(2002)。基於凱利方格技術的網路互評系統。元智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旭盛(2009)。透過同儕互評建立討論區發言指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文(1996)。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26。
黃保翕(2012)。ASP.NET MVC 4開發實戰。台北:悅知文化。
黃信義(2005)。網路同儕互評對創造力的影響-以小五生電腦繪圖學習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政傑(2000)。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
楊宏仁、于瑞珍(1995)。超媒體全球資訊系統(WWW)簡介。國教天地,112,4-10。
楊政其(2009)。同儕關係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審美喜好風格類型影響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楊國鑫(2013)。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學課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國晃(2013)。Flash多媒體動畫教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後設認知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辰(2006)。專題作品庫系統與導入同儕互評機制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詹寶菁(1998)。國小教師在社會科實施案卷評量之詮釋性研究:評量革新與教師改變。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運林﹙1998﹚。開放教育多元評量。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旨峰﹙1999﹚。網路互評系統的學生群組分析。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旨峰﹙2002﹚。網路同儕評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旨峰、林珊如、袁賢銘﹙2001﹚。網路互評系統:評分員自動自發演算法的設計與考量。第五屆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705-711。
劉勝鈺(2002)。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以網路同儕互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昌智(2004)。不同激勵機制對網路學習活動參與程度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學生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守杰(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成(2001)。網路科技融入國中二年級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鄭富森(1999)。目前教學評量之省思與改進之道。教師天地,99,18-24。
蕭信輝(2010)。Scratch程式設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過程技能、問題解決能力及後設認知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系碩士論文。
蕭純如(2008)。網路同儕互評應用於藝術設計領域之研究—以「電腦動畫」課程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安(2008)。專業成長指數機制在網路學習社群活動之應用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
謝苑玫(2000a)。全觀而回饋豐富的音樂教學評量設計。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輯,259-278。台北:教育部。
謝苑玫(2000b)。音樂教學評量的反省與前瞻。測驗與輔導,159,3325-3329。
謝幸玲(2004)。網路同儕評量回饋功能及自我調制歷程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毓瑩(2006)。國中英語教師多元評量實施現況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4)。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教學評量手冊,13-23。
簡茂發、李琪明、陳碧祥(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測驗年刊,42,1-12。
簡茂發(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蘇玫穎(2006)。兒童的公平覺知與評分判準訓練對同儕評量品質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Falchikov, N., & Goldfinch, J. (2000). Student peer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peer and teacher mark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0(3), 287-322.
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21-29). Hillside, N. J.: Lawrence Erlbaum.
Jingyan Lu, & Nancy Law. (2012). Online Peer assessment: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eedback. Instructional Science, 40, 257-275
Nunamaker, J. F., Jr, Dennis, A. R., Valacich, J. S.j Vogel, D. R., & George, J. F. (1991). Electronic meeting systems to support group work.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4(7),pp. 40-61.
Orsmond, P., Merry, S. & Reiling, K. (1996). The importance of marking criteria in the use of peer assessment.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 Education, 21(3), 239-250.
Siegel, H. (1980). Critical thinking as an educational ideal. Educational Forum, 45(1), 7-23.
Toppping, K. (1998).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tional Research, 68, 249-276.
Walters, K. S. (1986). Critical thinking in liberal education: A case of overkill?. Liberal Education, 72(3), 233-249.
封面(書名頁)
摘要
謝誌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6.07.2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6.07.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