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巧芳
研究生英文姓名:Lin Chiao-Fang
中文論文名稱:同伴動物新聞之內容分析----以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The content analysis of companion animal news coverage in Taiwan newspaper
指導教授姓名:陳建志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4
中文關鍵詞:同伴動物寵物新聞內容分析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字:companion animalpetnewscontent analysi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選擇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與《蘋果日報》四家報紙的同伴動物新聞,透過內容分析法,從各類目之月份分佈、四家報紙之類目分析結果比較、「報導層面」及「動物態度」兩類目與其他類目之交叉分析,檢視四報對同伴動物議題的報導表現。共計取得2331則新聞樣本。
經各類目的月份分佈分析後,發現多有接近的分佈趨勢,這應與當時發生的新聞事件有關。而進一步比較四家報紙分別在各類目的分析結果,發現不同報紙對同伴動物新聞的處理,確實有不同的取向偏好。
整體來說,四家報紙基本上對同伴動物新聞主要以人情味新聞之方式報導,少見以硬性新聞之方式處理或刊登於全國重大版面,其中更是少見評論動物保護現況的社論與短評;在動物態度的表達上,則大多是以促進動物福利的立場為主。另外,有關動物利用或動物歧視之新聞雖比例較少,並且也未必是報社立場刻意為之,但由於媒體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故對促進動物保護來說仍需注意。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I
目次----------------------------------------------V
圖目次-------------------------------------------VII
表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待答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環境教育與動物保護的關係--------------13
第二節 動物保護運動的起源與發展--------------21
第三節 人與同伴動物的互動淵源與現況-----------27
第四節 新聞傳播與媒體再現-------------------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45
第二節 內容分析法基本介紹--------------------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檢核------------------------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1
第一節 各類目之月份分佈結果分析---------------81
第二節 四報之各類目分析結果比較--------------110
第三節 各類目與「報導層面」交叉比較分析-------132
第四節 各類目與「動物態度」交叉比較分析-------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62
參考文獻--------------------------------------------169
附 錄----------------------------------------------181
附錄一:同伴動物新聞類目表--專家審核意見彙整----181
附錄二:同伴動物新聞類目歸類說明及類目表--------201
附錄三:2009/11/01~2010/10/31《中國時報》同伴動物新聞標題列表----------213
附錄四:2009/11/01~2010/10/31《自由時報》同伴動物新聞標題列表----------229
附錄五:2009/11/01~2010/10/31《聯合報》同伴動物新聞標題列表-----------247
附錄六:2009/11/01~2010/10/31《蘋果日報》同伴動物新聞標題列表----------287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洪鈞(2000)。新聞報導學。臺北:正中書局。
王國讚、黃昶立(2000)。大眾傳播的使用及其功能。臺北:心理出版社。
朱柔若(譯)(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W. Lawrence Neuman, 1997)
李宏韡(譯)(2002)。同伴動物及寵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14-115頁)。臺北:桂冠。(James A. Serpell, 1998)
李茂政(2005)。新聞學新論。臺北:風雲論壇。
李鑑慧(譯)(2002a)。查爾斯達爾文,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27-129頁)。臺北:桂冠。(James Rachels, 1998)
李鑑慧(譯)(2002b)。珍奇同伴動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17-118頁)。臺北:桂冠。(Ann B. Wolfe, 1998)
李鑑慧(譯)(2002c)。馴化,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40-141頁)。臺北:桂冠。(James A. Serpell, 1998)
李鑑慧(譯)(2002d)。馴化的同伴動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15-117頁)。臺北:桂冠。(Ann B. Wolfe, 1998)
李鑑慧(譯)(2002e)。動物在公共場所。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18頁)。臺北:桂冠。(Clinton R. Sanders, 1998)
孟祥森、錢永祥(譯)(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協會。(Peter Singer, 1990)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官明、楊愛民(譯)(2006)。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三版)。中國大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Joseph R. Des Jardins, 2001)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
施美玲(譯)(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原作者:Michael Singletary)。臺北:五南。
陸承平(2002)。動物保護概論。台北:九州出版社。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臺北:正中。
張麗瓊(譯)(1994)。了解你的貓。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Dr. Bruce Fogle, 1991)
莽萍(2005)。總序。載於楊通進、江婭(譯),莽萍主編,動物權利論爭(1-6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Tom Regan & Carl Cohen,2004)
陳光陽(2000)。「幼犬社交教室」於台灣之實用性研究第一階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412-H-002-006-)。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真(譯)(2002a)。前言。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9-12頁)。臺北:桂冠。(Jane Goodall, 1998)
陳真(譯) (2002b)。動物福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58-60頁)。臺北:桂冠。(David Fraser, 1998)
陳真(譯) (2002c)。動物輔助治療。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66-68頁)。臺北:桂冠。(David Fraser, 1998)
陳真(譯)(2002d)。物種主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321頁)。臺北:桂冠。(Richard D. Ryder, 1998)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陳慈美(編譯)(2007a)。環境倫理的思潮與實踐系列【第一輯】環境倫理學入門。臺北:生態關懷者協會。(J. Baird Callicott、Holmes Rolston, Ⅲ, 2006)
陳慈美(編譯)(2007b)。環境倫理的思潮與實踐系列【第二輯】從土地倫理到地球憲章。臺北:生態關懷者協會。(Aldo Leopold、Mohit Mukherjee、林俊義、劉志成等, 2007)
彭淮棟(譯) (2002a)。對動物的殘忍,及人類暴力。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124-126頁)。臺北:桂冠。(Dan Cohn-Sherbok,1998)
彭淮棟(譯)(2002b)。環境倫理對抗動物權。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164-165頁)。臺北:桂冠。(Steve F. Sapontzis, 1998)
費昌勇(2002)。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臺北:台灣商務。
梁家瑜(譯)(200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A. Baron, Donn Byrne, & Nyla R. Branscombe)。臺北:心理。
黃振家、宗靜萍、吳蕙芬、林妙容、錢俊豪(譯)(2007)。大眾媒體研究導論。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Wimmer, Roger D. & Dominick, Joseph R.,2006)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楊玉齡(譯)(2007)。大自然的獵人。臺北:天下遠見。(Edward O Wilson, 1994)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法。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809-820頁)。臺北:東華。
楊孝濚(1996)。傳播研究方法總論。臺北:三民書局。
楊冠政(2006)。環境教育。臺北:明文。
楊姮稜(2002)。犬行為學。載於費昌勇(主編),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147-159頁)。臺北:台灣商務。
楊通進、江婭(譯)(2005)。動物權利論爭。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Tom Regan & Carl Cohen,2004)
葉力森、石正人(1995)。臺灣棄犬問題探討與對策。臺北:保護動物協會。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槃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氏。
趙三賢(譯) (2003)。聽狗在說話:人與狗溝通的藝術。臺北:商周。(Coren, S., 2000)
鄭貞銘(1992)。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臺北;三民。
鄭貞銘、張世民、呂傑華(增修)(2003)。新聞新論。台北:五南。(錢震,1967)
錢永祥(譯)(2002a)。動物權利。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45-46頁)。臺北:桂冠。(Tom Regan, 1998)
錢永祥(譯) (2002b)。動物權利與新福利論。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48頁)。臺北:桂冠。(Gary L. Francione,1998)
錢永祥(譯) (2002c)。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的區別。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46-48頁)。臺北:桂冠。(David Sztybel,1998)
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2002)。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臺北:桂冠。(Bekoff, M., 1998)
鮑家慶(譯)(2002a)。猶太教。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294-295頁)。臺北:桂冠。(Dan Cohn-Sherbok,1998)
鮑家慶(譯)(2002b)。尊重生命。載於錢永祥、彭淮棟、陳真(譯)主編,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 (296-297頁)。臺北:桂冠。(Dan Cohn-Sherbok,1998)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臺北:正中書局。
釋昭慧(1996)。出版序。動物解放(1-6頁)。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二)期刊
王懋雯(1995)。環境教育的定義、目標與內涵。教育資料集刊,20,35-54。
朱增宏(2003)。把雨傘留給蚯蚓。中外文學,374,103-130。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的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0。
林憶珊(2010)。是誰讓牠們流浪到河濱?---被棄養與繁殖的河濱犬。台灣動物之聲,50,3-11。
洪苑齡(2010)。九年一貫教科書中人與動物之互動。台灣動物之聲,50,24-31。
張純瑛(2006)。從西方的自然觀看環境哲學的演變。市師環教季刊,64,34-46。
張揚(2010)。溫馨金銀島—台灣動物節目的背後。流浪動物之家,2010年7月號,2-3。
郭實渝(2000)。環境倫理與生態道德教育。教育資料輯刊,25,79-98。
費昌勇(2005)。「動物權」全球思朝三部曲。台北產經季刊,94年度秋季號,40-45。
楊冠政(1995)。環境教育的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20,1-33。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季刊,1,1-12。
臧國仁(1998a)。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的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
臧國仁(1998b)。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三集,12月號,1-102。
臧輝艷(2008)。淺析美國環境教育法對我國的啟示。南方論刊,2,59、63。
劉威良(2000)。動物醫生的神奇力量。台灣動物之聲,21,38-40。
顏厥安(1998)。狗命不值錢,人命又值幾個錢?。新新聞,558期。

(三)學位論文
丁興華(2008)。台灣報業經營創新策略之探討─以蘋果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王從恕(2001)。環境倫理思想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吳怡伶(2006)。動物溝通:寵物作為人際互動的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林義晃(2003)。報紙環境新聞分析及其對中部地區民眾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洪俐玲(1999)。國小六年級學生對野生動物保育的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洪苑齡(2006)。九年一貫課程中「人與動物」互動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季汝(2009)。報紙與警察形象之塑造:以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黃嬿(2009)。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 ─以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詹勝利(1996)。台灣地區家戶寵物飼養之初步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蔡佳青(2006)。八面玲瓏:台灣蘋果日報政治立場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盧懋萍(2001)。動物的道德地位──論辛格的動物倫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韓享良(2002)。國內報紙內容對失業議題之報導框架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四)電子媒體資料
2010 亞太區寵物經濟高峰論壇(2010)。活動介紹【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apvef.org/chinese/index.html
Yahoo!奇摩新聞(2010年5月4日)。Yahoo!奇摩新聞公佈第五屆「理想新聞媒體大調查」【調查資料】。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ycorpblog/12252704
朱增宏(譯) (2001)。動物福利普世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for the Welfare of Animals) 【宣言條文】。(World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 Animals 2000 World Congress,2000)。取自http://www.east.org.tw/animal-movie/about-3.htm
世新大學(2008)。世新傳播資料庫--2008媒體風雲排行榜【調查報告】。取自http://cc.shu.edu.tw/~cjc/pages/7-2.html
世新大學(2010)。世新傳播資料庫--2010媒體風雲排行榜【調查報告】。取自http://cc.shu.edu.tw/~cjc/pages/main.html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a)。台灣社會層出不窮的青少年虐待動物案件、棄養動物行為與教材文本有關嗎?--體檢九年一貫教科書的「動物態度」【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280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b)。立法委員、民間團體聯合推動「廣電三法」修法,禁播戲謔及殘殺動物影像【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9&m_id=0&id=271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c)。從台灣「奇蹟」--從生命到垃圾【調查報告】。取自http://animal-action.east.org.tw/
沈子涵(2009年11月16日)。美婦女被黑猩猩撕去臉皮 受訪時嚇倒歐普拉【新聞】。中央網路報。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0971441
金泰康 (2008年5月6日)。台灣媒體市現況場與特性【電腦簡報pdf檔】。The Nielsen Company,取自http://cm.shu.edu.tw/cooperation/nielsen11.pdf
林清盛(2010年10月20日/a)。誰需要流浪動物?【網頁文章資料】。MSN寵物寶貝專欄。取自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10209.aspx
林清盛(2010年12月31日/b)。票選2010動物十大新聞【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etstreet/13990185
林麗玉(2007年11月27日)。北市寵物飼養增加,每四戶一家養寵物【新聞】。中廣新聞網。取自http://n.yam.com/bcc/life/200711/20071127988876.html
夏明珠(2009年10月6日)。美國婦人被自小養大的熊咬死【新聞】。中廣新聞網。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bcc/20091006/index-12547983487169021009.html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2009年5月25日)。ABC-2008全年報紙發行量統計表【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abc.org.tw/img/m2/ABC-2008ns.pdf
野生動物保育法(2009年7月8日)。【法律條文】。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120001
動物保護法(2010年1月27日)。【法律條文】。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060027
梅國華(2009年3月5日)。寵物經濟【採訪報導】。能力雜誌。取自http://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5048&newsid=2019659
黃基森(2005)。從環境倫理談流浪狗【文章】。外來種資料庫建置與維護專案。台北:農委會防檢局。取自http://e-info.org.tw/column/biodiv/invasive/2005/iv05100401.htm
黃清龍(2006年11月10日)。台、美兩份媒體調查都顯示 報業的未來在網路【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noa/archive/2006/11/10/126566.html
費昌勇(2009年2月26日)。台灣動物福利的下一步【文章】。流浪動物之家,2009年3月號。取自http://www.apatw.org/News_show.asp?id=1707
馴化。(2011年6月6日)。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百科全書】。取自http://daying.wordpedia.com/content.aspx?id=022025.
馴養(2011年2月13日)。維基百科【線上百科全書】。取自http://wikipedia.tw/
銘印 (2011年6月6日)。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百科全書】。取自http://daying.wordpedia.com/content.aspx?id=102611
韓志中(2003年10月4日)。從搖籃到墳墓 寵物經濟蓬勃起飛【新聞】。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money.chinatimes.com/ChinaEC/man/pet.htm
環境教育法(2011年6月5日)。【法律條文】。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100006
鍾慧元(譯)(2009)。野貓何時變家貓?【研究發表】(原作者:Carlos A. Driscoll、Juliet Clutton-Brock、Andrew C. Kitchener,&Stephen J. O'Brien)。科學人,89。取自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413&CL=18

(五)其他資料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10年1月25-27日)。【研習資料】。第9020期「臺灣國民中小學動物福利教育研習(理科)」研習,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三峽院區)。
林巧芳、黃基森(2009年9月)。淺析美、日兩國之環境教育法及其對我國環境教育立法之啟示。「靜宜大學第三屆2009環境論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中靜宜大學。
黃宗慧(2009年5月6日)。生命或兒戲?談「殺很大」的虐待動物節目。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費昌勇(2004)。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動物福利政策。2004 動物保護公共論壇論文集,10-18。
楊姮稜(2008年11月9日)。孩子的動物朋友----孩子與同伴動物的連結關係【研習講義與筆記】。2008下半年動物保護教育紮根計劃北區種子教師研習第二場次,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楊冠政(2010年10月16日)。虐貓有罪,殺豬無事?----環境倫理簡介【演講講義】。王順美(主持人),主題演講。2010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研討會,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豐原院區)。
葉欣誠(2007)。動物福利與人道教育、環境教育之間的關係。「動物福利與人道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羅文輝(2008年1月)。台灣報業的問題。「報禁解除二十年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清華大學月涵堂會議廳。

二、外文部分

Albert, A., & Bulcroft, K. (1988). Pets, families, and the life cours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543-552.
Anderson WP, Reid CM, &Jennings GL. (1992). Pet ownership and risk factors for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57(5), 298-301.
Babbie, Earl R. (1986).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Baun, M. M. , Bergstrom, N., Langston, N. F., & Thoma, L. (1984).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human / companion animal bonding. Nursing Research,33(3), 126-129.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Y: Hafher Publishing Company.
Carmack, B. J. (1988). Companion animals: social support for orthopedic clients.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3(4), 701-711.
D. Caroline Coile(2005). Congratulations! it's a dog!: training and behavior tips for the newest member of your family. NY: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Gieber, W. (1964). News is What a Newspaperman Makes it. In Dexter L., & White, D.M. (Eds.)People Society and Mass Communication(pp.173-182). NY: The Free Press.
Glo Rod(2008). Stories of Multiple Pets: 4 Or More-Cats, Dogs, Or Both.IN: Dog Ear Publishing
Hirschman, E. C. (1994). Consumers and their Animal Compan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 616-632.
Hirsch, P. M. (1977). Occup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 models in mass media research: 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In P. M. Hirsch, et al. (Ed.), Strategie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p. 13-42). Beverly Hills, CA: Sage.
Jorgenson, J. (1997). Therapeutic Use of Companion Animals in Health Car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9(3), 249-254.
Juliet Clutton-Brock(1999). A natural history of domesticated mammals.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iousis, S. (2001). Public Trust or Mistrust? Perceptions of Media Credibility in theInformation Age.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4), 381-403.
Levinson, B. M. (1978). Pets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ports, 42, 1031-1038.
McQuail, D. (1987).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2nd, ed.
Melson, G. F. (2000). Companion anim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mplications of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In A. H. Fine (Ed.), Handbook on animal-assisted therapy (pp. 375-383).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Messent, P. R. (1983). Social facilitation of contact with other people by pet dogs. In A. H. Katcher & A. M. Beck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Our Lives with Companion Animals (pp.37-46).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Mitchell, R. W. (2001). Americans' talk to dog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alk to infants.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34(2), 183-210.
Mitchell, R. W. (2004). Controlling the dog, pretending to have a conversation, or just being friendly?Influences of sex and familiarity on Americans' talk to dogs during play. Interaction Studies, 5(1), 99-129.
Palmer, J.A.(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London: Routledge.
Schaefer, K. (2002). Human-animal interaction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Counsel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34(5), 1-18.
Spedding, C. (2000). Animal Welfare. London: Earthscan.
Tannen, D. (2004). Talking the Dog: Framing Pets as Interactional Resources in Family Discourse.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37(4),399-420.
Tunstall, Jeremy(1971).Journalists at work: specialist correspondents: Their news organizations, news sources, and competitor-colleagues. London: Sage.
Udell, M. A. R., Dorey, N. R., & Wynne, C. D. L. (in press). What did domestication do to dogs? A new account of dogs' sensitivity to human actions ﹝Electronic version﹞.Biological Reviews. from http://www.psych.ufl.edu/~wynne/Udell%20DP%20revised3%209-15.pdf
Veevers, J. E. (1985). The Social Meanings of Pets: Alternative Roles for Companion Animals.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8, 11-30.
Wolfsfeld, G. (1993). Introduction. In A. A. Cohen & G. Wolfsfeld (eds.). Framing the Intifida: People and Media. NJ: Ablex.
封面
摘要
謝誌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