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于庭
研究生英文姓名:Yu-Ting Huang
中文論文名稱:Facebook中使用動機與網路生活型態對資訊科技近用之影響
英文論文名稱:The Impacts of Facebook User's Motivation and Web Lifestyle on the Ac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指導教授姓名:蔡俊明
謝吉隆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資訊科技近用社群網站動機網路生活型態
英文關鍵字:Ac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Social Networking SitesMotivationWeb Lifesty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5
  • 收藏收藏:0
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的發展,使用者能從網際網路上接觸到類型多元的資訊傳播媒介,可滿足使用者在線上與線下生活中所產生的社交、娛樂、交易、問題解決等資訊需求。為了瞭解網路使用者如何近用資訊科技來滿足自我需求,本研究感興趣的是在新興資訊傳播科技進入個人的線上活動時,個人基於原有且不同的動機與網路生活型態,是否影響其近用新興的資訊科技;而舊的資訊科技,是否受到新興資訊科技的擠壓,導致使用人口減少,如果是的話,減少的原因又是為何。就目前現有的資訊傳播媒介相關研究,其資訊服務型態多還停留在較傳統的入口網站或部落格,尚未擴展至複合多元功能的社群網站,本研究欲檢視Facebook導入Facebook用戶生活後,是否對其原有的資訊科技近用造成影響。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瞭解臺灣區Facebook用戶之Facebook使用動機、網路生活型態,與其近用各種資訊科技的情形。Facebook使用動機,區分為「社交性」、「遊玩性」、「高社交高遊玩」與「不偏向任一方」;網路生活型態則參考創市際市調機構2004年的網路生活型態大調查,將網路使用者劃分為八種網路生活型態。
本次研究結果如下:(1)整體而言,Facebook對其它性質類似的社群網站帶來相當大的影響,本研究歸納出即時通訊服務與無名小站使用者衰退最多,Facebook站內社交遊戲,也使國內網頁遊戲玩家比例提升,導致核心遊戲流失最多遊戲人口。(2)網路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後,有六成更經常上網,但時數並無顯著增加,呈現高頻率但低時數的現況,和過去認為Facebook可能造成網路沈迷的宣稱不同。但調查發現,隨著Facebook用戶使用Facebook的年資越久,其因Facebook增加的上網時數相對較高。(3)對於Facebook吸引使用者的原因,在此調查用戶使用Facebook的動機,並透過個人背景與社交、遊玩動機進行分類得知,Facebook用戶使用Facebook,主要是受社交功能吸引,跟過去新聞中大肆渲染的「Facebook務農族」不同。但就背景相較下,女性、學歷低、年齡低者,相對較容易有遊玩動機,會受Facebook社交遊戲吸引,吸引主因來自社交遊戲不必耗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就能遊玩。此外,男性、學歷低(高中)、年齡高(35歲以上)者,容易呈現社交與遊玩動機皆高的狀態。(4)對於哪些使用者容易受到Facebook影響,分動機與網路生活型態,是否因Facebook增加上網時數進行調查,結果顯示Facebook對不同網路生活型態與不同動機者,有不同的吸引力。部份網路生活型態用戶,會因為使用Facebook,而大量提升其上網時間,其中以喜愛廣泛涉略網路新鮮事物的網路八爪魚族群,會因Facebook增加最多上網時間;擁有高社交與高遊玩動機的Facebook用戶,也會因為想在Facebook上社交與娛樂,增加最多上網時間。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users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from multiple types of information media, which satisfy users' online and offline information needs such as social interaction, entertainment, e-transactions. For investigating how Internet users use ICTs to meet personal information needs, the authortook Facebook as an example for studying how it affects individual's daily onlin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s motivation and web lifestyles. How a new ICTs affects the use of original ICTs is also discuss here.
A survey is designed and issues for examining participants' motivation and web lifestyle. Participants' motivation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endenci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game playing, while web lifestyl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eight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issued by an inter-city market research in Taiwa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Overall, Facebook has considerable impact on access of other ICTs, such as instant message, blog, and photo sharing services. But the novel social games on Facebook successfully draws participants' attentions, and causes the decrease of playing core games such as MMOGs and LAN games. (2) Most of participants have visited Facebook. The use of Facebook didn't affect the total time of the web surfing, but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web accesses significantly. (3) The result of stydying participants' motivations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Facebook attracts such a lot of users is social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playing web game reported by many previous News services. Besides, female, lower educated, and younger participants reported higher tendency of game-playing relatively. The reason of why social games on Facebook can attract a lot of users is limited time in individuals' daily life. Because most of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y weren't willing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playing game. (4)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web lifestyles show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articipant's uses of Facebook. Web surfers who seek for online new things heavily and who have the motivation of high social interaction and game playing reported that the use of Facebook increases the maximum time of Internet access.
中文摘要 VI
英文摘要 VIII
目次 X
圖目次 XI
表目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資訊科技近用 12
第二節 社群網站 23
第三節 動機 33
第四節 網路生活型態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Facebook用戶在常用網路服務之轉變 62
第二節 Facebook對資訊科技近用之影響 65
第三節 用戶持續使用Facebook動機之趨勢 68
第四節 Facebook使用動機與網路生活型態對因Facebook增加上網時數 之影響 74
第五節 整體路徑分析之結果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2
參考文獻 83
附錄一 正式調查問卷 89
附錄二 雛形問卷預試與專家效度意見 98
附錄三 統計考驗結果(補充) 101
中文部份
中央社(2009)。Facebook大玩配對 網路占星大熱門。中央社:平台專欄。2009 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00044405
王珮華(2009)。開心農場人氣旺 Facebook爆紅。自由時報。2009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sep/28/today-e1.htm
王嵩音、池熙璿(1997)。原住民網路新聞討論群之研究—以tw.bbs..soc.tayal為例。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臺北。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2010)。數位落差調查統計報告。臺北:行政院研考會,未出版。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024389&ctNode=12062&mp=100
江嘉軒(2004)。虛擬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社會臨場感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欣雲、高淑婷、陳星柔(2007)。大學生使用部落格行為之研究分析─以台灣藝術大學為例。2007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251-264。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李浩文(2006)。網絡遊戲玩家參與動機的實証研究。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報,4(1),65-84。
林紋如(2006)。台灣地區民眾生活型態與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5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公關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娟娟、蘇政泓(2007)。以社群觀點研究線上遊戲使用者參與動機。電子商務研究,5(1),31-54。
林頌堅(2006)。資訊需求與資訊科技的擁有與使用之關聯分析。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32(2),42-54。
林義傑(2006)。什麼是網路遊戲?。2010年9月5日,取自http://gameavatar.blogspot.com/2006/01/definition-of-online-game.html
林曉芳(2008)。統計學SPSS之應用。臺北:鼎茂。
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何英煒(2010)。Facebook紅不讓 快超越Yahoo!奇摩,成為臺灣第一大網站。工商時報:科技要聞A14版。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hot_news&MMContentNoID=61748
波仕特線上市調(2009)。六成七Facebook台灣用戶最常玩小遊戲。2009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cyberone.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pollster_Report&offset=192&MMContentNoID=60311
胡文彬(2005)。大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對其生活適應產生的差異性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素卿(2009)。yes123調查/320萬上班族 平均每日掛網摸魚1.3小時。自由電子報。2009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23/today-life1.htm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徑路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TSSCI期刊),10,119-149。
孫鴻業(2008)。使用網路已成生活習慣 美網路人口逾1億8千萬人。資策會FIND:網路脈動。2010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149
郭久蓁(2005)。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晉龍(1999)。虛擬社群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陸怡琮、薛世杰(2005)。不同網路遊戲使用時間的國中生在使用需求、自我效能、學業表現、及同儕關係上的差異。屏東師院學報,22,79-102。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教育部。
陳玉婷、陳林芳(2009)。從個人特質觀點來分析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傾向。建國科大學報,28(4),85-106。
陳成良(2010)。臉書用戶破5億 形同第三大國。自由時報。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n.yam.com/tlt/computer/201007/20100723239347.html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南華大學社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眉衣(2009)。開心農場是最多臺灣網友使用的應用程式。創市際:新聞室。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17_09.html
陳慶峰(2001)。從心流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嘉恩(2009)。5成企業禁Facebook。蘋果日報。2009年11月9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special/index/type/Article/PubDate/20091009/ParentType/Tree/ArticleID/32111168/IssueID/20091009陳禮暉(2007)。部落格與非部落格使用者網路行為之差異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張志超,虞孝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e軍突起。臺北:聯經。
張紹勳(1998)。網路使用者參與虛擬社區動機、滿意度、及臨場感之研究。第4屆國際資管研究暨實務研究研討會,輔仁大學,341-348。
張慧順(2001)。連線遊戲知多少!?連線遊戲種類基本介紹。網路生活,59,18-20。
董美戀、顧為元、范垂仁(2006)。影響網友使用部落格意願的關鍵因素。臺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葳威、林紀慧、呂傑華(2007)。2007台灣青少兒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臺北:白絲帶工作站、政大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
黃嘉如(2006)。國中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使用情形、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宜蘭縣壯圍國中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創市際(2004)。您不可不知的「虛擬生活型態」調查!。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lifestyle/lifestyle_10_04.html
創市際(2004)。誰擅用網路汲取資訊?-網路資訊獲取族群生活型態剖析。2010年1月5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lifestyle/lifestyle_02_05.html
創市際(2004)。看誰愛玩Online Game?-線上遊戲玩家生活型態剖析。2010年1月5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lifestyle/lifestyle_01_05.htm
創市際(2005)。2005年跨媒體大調查:網路不再只是年輕族群的天下。2010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1_24_05.html
創市際(2009)。ARO觀察:社群網站正熱門,Facebook近6個月到達率成長12%。創市際。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news.ixresearch.com/?p=337
創市際(2010)。網友花費在社群網站時間為電子郵件網站的9倍。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1_23_10.html
創市際(2010)。創市際2010年3月台灣百大網站排名。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yesonline/201003-3945601
褚麗絹、黃剛銘、蔡坤哲(2004)。網路虛擬社群激勵機制之研究。出版與管理研究,1(1),61-78。
資策會FIND(2009)。2009年我國家庭寬頻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應用行為。2010 年8月1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45
劉昌輝(2009)。虛擬社群持續參與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2010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臺北: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蔡宜秀(2009)。Facebook排名超越無名 關鍵在停留時間。ZDNet:新聞,Web應用。2009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2732,00.htm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謝子樵(2008)。線上休閒遊戲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CDOC20080310004)。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
謝子樵(2009)。臺灣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分析(CDOC20090106003)。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
謝子樵(2009)。2009年臺灣社交遊戲玩家行為初探(CDOC20091022001)。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
蕭銘鈞(1998)。臺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沈勝傑、黃任閔(2008)。國小學童網路使用動機量表之建構-以高雄縣市為例。運動知識學報,5,282-292。
BloggerAds(2009)。Facebook轉型流行文化不用就落伍啦。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TNS(2010)。年輕人社交大解放 半數網路好友是路人甲。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www.tns-global.com.tw/news/archive/A4D6FDDED7F340E4BC5B653D16372A7E.aspx
英文部份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Final Report of American Library As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elkin, N. J. & Robertsonm, S. E. (1976).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7(4), 197-204.
Mullen, B. & Johnson, C. (1990). The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 USA: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erulo, K. , Ruane, J. , & Chayko, M. (1992). Technological Ties that Bind : Media Generated Primary Grou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 109-129.
Choo, W. C. , Detlor, B. , & Turnbull, D. (2000). Web work: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work on the World Wide Web.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Freiert, M. (2007). 14 million people interacted with Facebook Applications in August. Compete’Inc, Retrieved December, 2009, form http://blog.compete.com/2007/09/14/Facebook-activity-breakdown-application/
Gonzalez, N. (2011). Facebook Marketing Statistic,Demographics:Taiwan. Retrieved January, 2011, for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Gunkel, D. J. (2003). Second thoughts: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Society, 5(4), 499-522.
Hagel, J. & Armstrong, A. (1997). 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yunoh, Y. (1996), The Gratif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A pilot study.
Joinson, A. N. (2008). Looking at,Looking up or Keeping up with People?Motives and use of Facebook. Paper presented at meeting of CHI2008, Online Social Networks, Folorence, Italy.
Kakava, C. (1995). Directness and Indirectness in professor-student interac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constraints. In: Alatis, James E., Straehle, Carolyn A. (Ed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229-246.
Kotler, P. (1992). Marketing's New Paradigm:What's Really Happening Out There. Planning Review, 20, 51-52.
Karrer, T. (2007). Facebook as a Learning Platform:eLearning Technology. Retrieved December, 2009, form http://elearningtech.blogspot.com/2007/10/Facebook-as-learning-platform.html
Lazer, W. (1963). ”Life-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 Stephen Greyser, ed., 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40-151.
McClure, C.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5-125.
Milgram, S. (1972). The Familiar Stranger: An Aspect of Urban Anonymity. Division 8 Newsletter.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MIT Press.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ran, J. (1995). A use and gratification study of the internet socail interaction site LambdMOO: Talking with DINOS. Ball State University, Thesis for Master Degree.
Smith, J. (2009). As More Asian Developers Build for Facebook, Regional Usage Patterns Change. Retrieved December, 2009, form http://www.insideFacebook.com/2009/12/08/as-more-asian-developers-build-for-Facebook-regional-usage-patterns-change/?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InsideFacebook+%28Inside+Facebook%29&utm_content=Google+Reader
Steyaert, J. (2000). Digital skills: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Hague, Netherlands.
TNS (2008). Nearly A Third of our Leisure Time is Spent Online. United Kingdom.
TNS (2010). Largest ever digital research project reveals major changes in online behaviour around the world. United Kingdom. TNS Retrieved December,2010, form http://www.tnsglobal.com/news/news-ED8B37EB4E6D4FE7BF125277F8E4C3 EB.aspx
van Dijk, J. A. G. M. (2004). Divides in succession: Possession, skills, and use of new media for societal particip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van Dijk, J. A. G. M. (2005).The deepening dicide:Inequal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
van Dijk, J. A. G. M. (2006).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 Poetics, 34(4), 221-235.
van Dijk, J. A. G. M. (2006).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 Poetics, 34(5), 221-235.
Wells, W. D. & Tigert, D. , (1971).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1, 27-35.
Wind, Y. & Green, P. E. (1974).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封面
謝誌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2.1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01.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