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嘉慧
研究生英文姓名:Chia-Hui Lin
中文論文名稱:以Intel 創新思考工具應用於國小六年級社會課程問題導向學習活動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f Applying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in Sixth Grade Social Science Course
指導教授姓名:賴阿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2
中文關鍵詞:Intel 創新思考工具高層次思考能力問題導向學習社會科課程
英文關鍵字: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high order thinking abilitiesproblem-based learningsocial science cour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7
  • 收藏收藏:0
摘要
目前的教育現場學習環境多重視學童的學業成就測驗成績,而忽略了因應隨時在改變的數位時代,所迫切需要的高層次思考能力。對學習者而言,最嚴苛且實際要面對且備受考驗的,莫過於投入職場環境下,長期對個人基本關鍵能力的檢視和要求。透過資訊工具促進學童的高層次思考是全世界致力於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本研究主要在觀察運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在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課程的問題導向學習活動,對學童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影響,並探討如何藉由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及呈現知識架構的資訊工具介入,引導學生在建構課堂教材的核心概念與相關延伸架構過程中,主動進行知識轉化的活動。
本研究採取準實驗法,以臺北市某國小六年級一個班為實驗組(31人),於社會課程內,進行結合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活動;以及另一個班為控制組(30人)接受使用相同社會課程教材的傳統講述與提問教學,實驗為期半年(20週)而有以下研究結果:
1. 應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有助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並在「找出解決方法」的向度上顯著優於控制組。
2. 應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有助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的科技創造力,並在「字詞聯想」的「字詞流暢力」、「字詞變通力」、「字詞獨創力」、「字詞精進力」向度上顯著優於控制組。
3. 應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後設認知能力、社會科學習態度以及社會科成就測驗結果無顯著影響。
4. 應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有助於國小六年級學童主動進行知識轉化活動。
5. 應用Intel創新思考工具的問題導向學習在教學運用的定位包括有:學習者專注於個人知識建構多於與同儕分享、輔以問題導向策略協助知識的自我覺察、具有幫助學習者進行知識的整理與架構的優勢。
Abstract
Mos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focus on the student’s leaning achievement of cognitive facet. On the contrary, they neglect the high order thinking skill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es. In the digital age, employ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high 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is a big trend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in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This study adopt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al learning in a social science course. The subjects are 61 sixth grade students from Taipei city, 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31) and control group (n=3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in their problem-based learning activity,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 a general learning activity. The experimental learning lasts for 20 weeks. The instruments including daily life problem solving test, technological creative test, and meta-cognition ar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effect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finding out solutions of daily life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2. In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tel creative tools are useful of enhancing the learner’s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elaboration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3. There a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meta-cognition.
4.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 can facilitate the student be engaged in knowledge transferring activities actively.
5. According to teacher’s reflection and observations, applying Intel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learners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 their knowledge or organize what they known or learned, it helps the students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knowledge. Nevertheless,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with their peers is infrequent due to limitation of learning time and the learners’ habit.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問題導向學習與社會課程主題統整教學 7
第二節 概念圖與Intel工具探討 23
第三節 知識、知識管理與知識工作者 30
第四節 高層次思考能力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5
第三節 教學設計 5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5
第五節 研究對象 83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84
第七節 問題導向Intel工具圖評分建立 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7
第一節 Showing Evidence證據圖之成績分析 107
第二節 Seeing Reason概念圖之成績分析 122
第三節 創思工具作品成績與學業成就相關分析 142
第四節 結合創思工具之PBL活動隊學生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影響 145
第五節 社會科學習態度分析 152
第六節 創思工具使用意見分析 154
第七節 教學者省思 1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3
第一節 結論 163
第二節 建議 168

參考文獻 171
中文部分 171
英文部分 176

附錄
附錄一 「人能否獨自生存於世界」學生SE證據圖批閱給分 179
附錄二 「個人需求與團體供給」學生SR概念圖批閱給分 184
附錄三 「團體分類與個人角色」學生SR概念圖批閱給分 194
附錄四 「科技創造力測驗」及「生活問題解決測驗」使用同意書 204
附錄五 社會科學習態度量表 204
附錄六 後設認知能力量表 204
表次
表2-1 概念圖(圖2-6)計分方式 27
表2-2 內隱與外顯知識主要的特性差異(Tiwana, 2001) 31
表2-3 知識創造五階段與知識轉化及培養知識工作者特質之PBL工具導入時機 34
表2-4 組織知識管理的主要問題與教育上的意義連結表 35
表2-5 知識工作者的關鍵能力與問題導向學習系統的特色關係表 38
表2-6 各學習階段「問題解決能力」之學習成就指標(黃茂在、陳文典,2004) 44
表2-7 問題解決歷程中所運用的能力之表徵(黃茂在、陳文典,2004) 45
表3-1 以問題導向學習統整各階段主題的引導問題及使用的Intel工具 57
表3-2 選擇PBL資訊工具類型之指標對照表 61
表3-3 應用組織圖工具於統整教科書內容的問題導向教學的ASSURE教學設計 67
表3-4 學生自主學習流程表 74
表3-5 後設認知量表之內部一致性敘述 81
表3-6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 83
表3-7 資料蒐集一覽表 84
表3-8 證據得分之品質分析計分 88
表3-9 證據敘述單複句、工具使用、引述數量之證據庫計分 89
表4-1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品質分析」向度總分次高作業得分表 108
表4-2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品質分析」向度總分最高作業得分表 110
表4-3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評分表一 113
表4-4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證據區塊」向度總分次高作業得分表 114
表4-5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證據區塊」向度總分最高作業得分表 116
表4-6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評分表二 119
表4-7 「人能否獨自存活於世界」SE圖同儕回饋焦點分析表 121
表4-8 「基本需求及來源」SR圖「品質分析」向度總分最高作業得分表 123
表4-9 「基本需求及來源」SR圖「品質分析」向度評分表 126
表4-10 「基本需求及來源」SR圖「概念圖架構」向度評分表 127
表4-11 學生SR作品S6008需求各面向整理列表 128
表4-12 「基本需求及來源」SR圖「概念圖架構」向度評分表 131
表4-13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圖「概念圖架構」向度評分表 133
表4-14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作品S6009需求各面向整理列表 134
表4-15 S6003及S6004「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作品得分 135
表4-16 S6010及S6023「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作品得分 137
表4-17 S6021及S6026「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作品得分 138
表4-18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R圖「Novak Gowin概念評分」「課程基礎」「創意」向度評分表 141
表4-19 「人能不能獨自生活」證據圖評分向度與學生社會科學業成就關係分析(df=30) 143
表4-20 「基本需求及來源」概念圖評分向度與學生社會學業成就關係分析(df=30) 144
表4-21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概念圖評分向度與學生社會學業成就關係分析(df=30) 144
表4-2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社會科學期學業成績之比較 145
表4-23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前測比較 146
表4-24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後測比較 146
表4-25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進步分數t檢定 147
表4-26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47
表4-27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後設認知能力之前後測得分摘要表 148
表4-28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後設認知能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49
表4-29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科技創造力之前測比較(df=60) 150
表4-30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科技創造力之後測比較(df=59) 150
表4-31 實驗組科技創造力之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摘要(df=30) 151
表4-32 控制組科技創造力之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摘要(df=29) 151
表4-33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52
表4-34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社會科學習態度之前後測比較(df=54) 153
表4-35 實驗組社會科學習態度之進步分數比較(df=30) 153
表4-36 控制組社會科學習態度之進步分數比較(df=24) 154
表4-37 問題導向Intel工具量表之 Nokia 公司知識管理的向度分析 156
表4-38 問題導向組織圖工具量表之知識轉化活動的向度分析 157




圖次
圖2-1 應用課程統整設計基本要件的實作示意圖(改編自陳新轉,2001) 14
圖2-2 Erickson之三合一課程模式與實作設計示意圖(改編自Erickson, 1995) 15
圖2-3 知識來源與Beane的課程統整概念示意圖(改編自Beane, 1997) 16
圖2-4實作PBL創思工具達成知識、學習者、社會三者統合課程統整概念示意圖(改編自陳新轉2001) 17
圖2-5 主題課程架構整合自該學期各領域既訂教材之特色 22
圖2-6 概念圖(引用自Novak & Gowin,1984) 27
圖2-7 培養知識工作者特質的專題導向系統與四種模式創造之知識內容對應圖(改編自Ikujiro Nonaka, 1997) 32
圖2-8 知識創造的兩個構面及創造螺旋 33
(改編自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1995) 33
圖2-9 行動-認知循環模式在本研究的定位(改編自Merali,2001) 37
圖2-10 「知識工作者的關鍵能力」和「高層次思考能力」關聯圖 51
圖3-1 研究架構圖 54
圖3-2 研究流程圖 56
圖3-3 資訊工具導入單元課程設計基本流程示意圖 58
圖3-4 「PBL問題引導工作區」中 「PBL產出結果」與「確認核心概念」往返流程示意圖 65
圖3-5六上社會科教材分析~核心概念問題與現有教科書單元架構對照圖 72
圖3-6 eXe數位內容編輯軟體介面圖(教育部應用軟體諮詢中心) 75
圖3-7 Visual Ranking工具軟體介面圖(Intel創新思考工具網站) 76
圖3-8 Visual Ranking工具軟體介面圖(Intel創新思考工具網站) 77
圖3-9 Showing Evidence工具軟體介面圖(Intel創新思考工具網站) 78
圖3-10教室版本的教師端操作畫面 79
圖3-11 證據圖工具完整畫面及評分說明 87
圖3-12 證據圖工具之證據庫區塊及介面評分說明 87
圖3-13 證據圖工具之證據庫區塊及文句評分說明 88
圖3-14「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9作業 90
圖3-15「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15作業 91
圖3-16「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3作業 92
圖3-17「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4作業 93
圖3-18「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5作業 93
圖3-19「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30作業 94
圖3-20「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4作業 95
圖3-21「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14作業 96
圖3-22「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07作業 96
圖3-23「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8作業 97
圖3-24「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6作業 97
圖3-25「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3作業 98
圖3-26「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2作業 99
圖3-27「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4作業 99
圖3-28「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04作業 100
圖3-29「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17作業 101
圖3-30「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09作業 102
圖3-31「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10作業 103
圖3-32「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04作業 104
圖3-33「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3作業 105
圖3-34「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26作業 106
圖4-1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次高學生S6009作業之一 108
圖4-2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次高學生S6009作業之二 109
圖4-3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次高學生S6009作業之三 109
圖4-4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最高學生S6016作業之一 111
圖4-5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最高學生S6016作業之二 111
圖4-6 SE-「品質分析」向度得分最高學生S6016作業之三 112
圖4-7 SE-「證據區塊」向度得分次高學生S6008作業之一 114
圖4-8 SE-「證據區塊」向度得分次高學生S6008作業之二 115
圖4-9 SE-「證據區塊」向度得分最高學生S6009作業之一 116
圖4-10 SE-「證據圖」向度得分最高學生S6009作業之二 117
圖4-11 「基本需求及來源」概念圖基本架構範例 122
圖4-12 「基本需求及來源」概念圖批閱範例 123
圖4-13「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16作業 124
圖4-14「基本需求與來源」Seeing Reason -S6008作業 127
圖4-15「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的SR圖作業重新繪製成「Novak Gowin概念圖」的架構 128
圖4-16「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Novak Gowin概念圖」的架構「聯結」計數示意圖 128
圖4-17「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Novak Gowin概念圖」的架構「舉例」計數示意圖 129
圖4-18「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課程基礎」向度的「次概念」計數示意圖 129
圖4-19「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創意」向度的「分支概念」計數示意圖 130
圖4-20「基本需求與來源」S6008「創意」向度的「分支聯結」計數示意圖 130
圖4-21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概念圖基本架構範例 132
圖4-22 「團體的分類與互動」概念圖批閱範例 133
圖4-23「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09作業 134
圖4-24「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03作業 136
圖4-25「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04作業 136
圖4-26「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10作業 137
圖4-27「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23作業 138
圖4-28「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21作業 139
圖4-29「團體的分類與互動」Seeing Reason -S6026作業 13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010臺灣網界博覽會。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
Alan Webber等作;Rudy Ruggles & Dan Holtshouse編著(2000)。知識優勢(林宜瑄等譯)。臺北:遠流。
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劉京偉譯)。臺北:城邦文化。
eXe官方網站。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exelearning.org/wiki
George J. Posner, Alan N. Rudnitsky(1999)。學習領域的課程設計(蔡清田、魏宗明、許朝信、吳宗雄、李光榮、柯禧慧合譯)。臺北:五南。
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1995)。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王美音、楊子江合譯,1997)。臺北:遠流。
Intel Education:Seeing Reason工具。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educate.intel.com/tw/ThinkingTools/SeeingReason
Intel Education:Showing Evidence工具。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educate.intel.com/tw/ThinkingTools/ShowingEvidence
Intel Education:Visual Ranking工具。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educate.intel.com/tw/ThinkingTools/VisualRanking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北:五南。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郁文(2004)。科學探索活動及高層次思考對國中生科學素養影響之探究—以【生物科技大未來】為活動設計主題。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曉慧(2010)。國小學生文化資本、後設認知能力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任朝霞、陳萍(2004)。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5期。
江嘉文(2008)。國小學童在不同專題導向學習情境下之議題抉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學位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余尚芸(2004)。國二學生實施「專題導向式合作解題活動」之歷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余新恆、張清桃(200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探討-以自然領域實驗課程為例。TANET 2009 。
吳育龍(2005)。以知識結構診斷圖進行互補式合作學習之研究。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明烈(2010)。UNESCO、OECD與歐盟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3(1),45-75。
吳青蓉、張景媛(2003)。國中生英語學習歷程模式之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5(2),121 140。
李坤崇(2005)。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宛諭(2005)。隱喻模式應用於國中資優生高層次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昆林(2001)。關鍵與整合之知識管理。臺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李淑惠(2009)。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內容分析--以修訂版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為分析架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晶晶(2009)。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述評。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3期。
李麗娟(2010)。運用電子歷程檔案於國小資訊課程對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調整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文石(2006)。運用概念構圖輔以小組討論在高中力學學習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彩瑩(2008)。不同概念圖形式融入生態議題電子故事繪本對不同先備知識國小學童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亞卓市。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8月18日。網址:http://admin.educities.org/introduce/3_2.shtml
周凡淇(2005)。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發展及其在不同學習風格、認知風格學童之網路行為的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資娟(2007)。同儕互評應用於科學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東清(2004)。知識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林素妃(2007)。運用概念圖教學探究國中生概念改變之研究-以「壓力」單元為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林嘉慧、賴阿福(2011)。培養知識工作者優勢特質的專題導向學習系統在國小三年級自然課程的應用模式。GCCCE 2011 , 511-515。
徐淑蓮(2008)。在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進行PB L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巧汶(2008)。概念圖式學習評量系統之設計建置。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宜敏(2008)。在知識建構與分享環境中發展概念覺察。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高毓鎂(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評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www.ntsec.gov.tw/
張稚翎(2006)。專題式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之環境素養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教育部自由軟體諮詢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ossacc.moe.edu.tw/
梁方玲、賴阿福(2004)。運用網路專題環境探討學生思考風格與合作學習。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36,45-68。
莊順凱(2006)。以概念圖法建構擴增實境教育系統。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
陳育琳(2006)。數學同儕鷹架理論之發展與驗證。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重光(2005)。網路合作學習中小組合作競爭模仿學習方式對國小學童專題研究製作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新轉(2001)。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商鼎文化。
陳嘉慧(2003)。高雄市國三學生與物質微粒模式之相關概念及概念圖式之認知樣式、模式、層次及頻率分佈的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嫻壎(2005)。學習概念相關性之認知結構評量研究-以資料聚類與形式概念為分析工具。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勝間和代(2009)。新.知識生產術(江裕真譯)。臺北:商周出版。
曾孟慧(2006)。「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五年級學童數學學習的數學態度和後設認知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森田松太郎、高梨智弘(2000)。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吳承芬譯)。臺北:小知堂。
黃永和(2007)。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心理。
黃光雄、蔡清田(1999 )。課程設計 : 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物理系科學教育月刊,273。
黃勤惠(2008)。運用概念圖及 V 圖實施有意義教與學的歷程與反思。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聰裕、莊煥銘(2009)。網路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教學成效之研究。TANET 2009。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五南。
葉玉珠(2002)。高層次思考教學設計的要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75-101。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50(2),29-54。
臺北市第7屆中小學專題式網頁競賽網路報名系統。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網址:http://cyberfair.tp.edu.tw/document/plan.aspx
劉彥宏(2007)。線上專題導向學習管理系統之設計及其在專題導向合作學習的應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宜芳(2009)。質問作者策略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提問表現、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瑜珍、尹玫君、林守仁(2009)。學習理論對數位學習教學理念之探討。TANET 2009。
鄭昆發(2006)。使用概念圖在問題本位學習環境中的教學回饋機制。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謝秀艷(2006)。電腦概念構圖軟體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應用-以環保概念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科學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顏君叡(2008)。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美菁(2006)。WebQuest 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高層次思考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龔僑立(2007)。合作學習、電腦概念構圖與學習風格對自然科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生物繁殖概念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英文部分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New York: Longman.
Beyer, B. K. (2000).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Defining the problem. In A. L. Costa (Ed.), Developing mind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thinking, (pp. 35-40). Alexandria VA: ASCD.
Bloom, B.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Longmans.
Costa, A. L. (2000). Habits of mind. In A. L. Costa (Ed.), Developing mind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thinking, (pp. 80-83). Alexandria, VA: ASCD.
Costa, A. L.. & Kallick, B. (2000). Describing 16 habits of mind. Alexandria, VA: ASCD.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Goleman, D. (1998). What makes a lead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93-102.
Johnson, D. & Johnson, R. (1998).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Cooperative learning. www.co-operation.org/pages/SIT.html
Kagan, L., Kagan, & M., Kagan., S. (1997).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uctures for teambuilding. San Clemente, CA: 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
Kincheloe, J. L. (2000). Making 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In D. W. Weil and H. K. Anderson (Eds.), Perspectives in critical thinking: Essays by teach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p. 23-37). New York: Peter Lang.
Kujawa, S., & Huske, L. (1995). The Strategic Teaching and Reading Project guidebook (Rev. ed.). Oak Brook, IL: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Langer, E. J. (1989). Mindfulness. New York: Merloyd Lawrence.
Lee, C. D. (1992, February). Literacy,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struc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4(2), 279-291.
Marzano, R. J. (1998). A theory-base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Aurora, CO: McREL, 1998. www.mcrel.org/PDF/Instruction/5982RR_InstructionMeta_Analysis.pdf*(PDF; 172 pages)
Marzano, R. J. (2000). Designing a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Perkins, David. (1995). Smart schools: Better thinking and learning for every child. New York: Free Press.
Peshkin, A.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curriculum: A many fitting thing. In P.W. Jackson (Ed.), Handbook on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248-267). New York: Macmillan.
Pinker, D. (1997). How the brain works. New York: W. W. Norton.
Protheroe, N. J., & Barsdate, K. J. (1992, March). Culturally Sensitive Instruction. Streamlined Seminar, 10(4), 1-4.
Swartz, R. J. (2000). Thinking about Decisions. In A. L. Costa (Ed.), Developing mind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thinking, (pp. 58-66). Alexandria VA: ASCD.
Tishman, S. (2000). Added value: A dispositional perspective on thinking. In A. L. Costa (Ed.), Developing mind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thinking, (pp. 72-74). Alexandria, VA: ASCD.
Tishman, S.; Jay, E., & Perkins, D. (1992). Teaching thinking dispositions: From transmission to enculturation. http://learnweb.harvard.edu/alps/thinking/docs/article2.html
Wiggins, Grant, & Jay McTighe. (2001).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20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