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蔡孟憲
中文論文名稱:Scratch程式設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幾何概念及邏輯推理能力的影響
指導教授姓名:賴阿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中文關鍵詞:Scratch程式設計幾何概念邏輯推理能力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學習風格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5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在針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使用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Scratch所設計之課程後,分析學生在幾何概念、邏輯推理能力、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影響。並藉由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量表及Kolb學習風格量表分別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在幾何概念、邏輯推理能力、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四種測驗中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性。以及透過課堂觀察、操作錄影及課後訪談分析學生邏輯思考歷程及解題方向。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Scratch程式設計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幾何概念有顯著提升,但是對邏輯推理能力則無顯著提升,且根據學習成就測驗成績發現,學生在判讀程式的表現較優於設計程式。
二、學習態度、幾何概念、邏輯推理能力及學習成就測驗之成績兩兩之間皆存在正相關,即Scratch學習態度優良的學生在幾何概念、邏輯推理能力、Scratch學習成就表現亦明顯較為優良,而Scratch學習成就較高的學生在幾何概念及邏輯推理能力測驗表現亦明顯較為優異。
三、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中,直覺型的學生在Scratch學習態度上,相較於感悟型學習風格的學生更有信心,且更喜愛Scratch軟體及課程,亦覺得Scratch對未來是有助益的。
四、Kolb學習風格中,調適型的學生在邏輯推理能力上明顯優於同化型的學生。除此之外,分散型、調適型、聚合型學習風格的學生在Scratch學習成就上明顯比同化型的學生表現更為優異。
五、大部分學生對於首次接觸的Scratch並不會感到焦慮,亦不會對軟體操作感到困難。題目類型方面多數學生喜歡自行創作的題目而非固定式的習題,並且在作品完成後,喜歡分享自己的作品,讓同儕觀賞。而相較於其它的資訊課程,多數學生表示較喜愛本研究所實施之Scratch程式設計教學課程。
摘 要 I
Abstract III
圖目次 VII
表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及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電腦的教育功能 9
第二節 程式設計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幾何概念之相關研究 14
第四節 國小幾何教材之相關研究 17
第五節 以電腦協助幾何學習之相關研究 19
第六節 邏輯推理能力 21
第七節 學習風格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9
第三節 研究樣本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五節 測量工具 37
第六節 Scratch課程教學設計 40
第七節 資料分析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幾何概念測驗結果與討論 51
第二節 邏輯推理能力測驗結果與討論 53
第三節 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結果與討論 55
第四節 Scratch學習態度量表結果與討論 56
第五節 不同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在四種量表測驗結果與討論 60
第六節 不同Kolb學習風格在四種量表測驗結果與討論 87
第七節 學生創作歷程感知與討論 98
第八節 學生作品分析及討論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3
中文部分 123
英文部分 126
附錄 129
附錄一 Scratch教學課程 129
附錄二 對照組教學內容 140
附錄三 幾何概念測驗前測試題 141
附錄四 幾何概念測驗後測試題 145
附錄五 幾何概念測驗雙向細目表 149
附錄六 幾何概念測驗前測試題難度及鑑別度對照表 150
附錄七 幾何概念測驗後測試題難度及鑑別度對照表 151
附錄八 邏輯推理能力測驗前測試卷 152
附錄九 邏輯推理能力測驗後測試卷 156
附錄十 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 160
附錄十一 Scratch學習態度量表 165
附錄十二 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各題統計表 167
附錄十三 學生專題製作優良作品 168
中文部分
仇永善(2006)。國小六年級學生在Logo 環境中學習多邊形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王子玲(1993)。運用合作學習於程式設計專題教學之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世全(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77,36-47。
王萬清(1988)。兒童的LOGO問題解決課程設計及效果分析。臺南師院學報,21,117-206。台南:台南師範學院。
古智勇(2003)。動畫網頁輔助學習數學幾何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角柱和角錐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劭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47-53。
沈佩芳(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凡淇(2005)。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發展及其在不同學習風格、認知風格學童之網路行為的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如(2007)。中國、香港、台灣國小數學教科書幾何教材之內容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裕雲(2002)。實施電腦LOGO程式設計教學對台灣國小學生解題能力之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筱鈞(1994)。瑞文氏圖形推理測驗系列指導手冊。中國行為科學社。
姚文仁(2006)。國中三角形相關概念GSP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胡瑞城(2010)。運用LEGO 機器人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士雄(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問題解決能力、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徐于婷(2005)。國小六年級學童平面幾何屬性知覺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奇(2009)。視覺化程式設計對國小兒童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筱珊(2003)。國小學童演繹邏輯推理能力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宏彰(2005)。國小學童LOGO語言程式設計思維歷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重吉(1987)。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3,7-16。
陳正二(2006)。國小數學領域四年級幾何能力指標之電腦適性測驗編製及動畫補救教學之應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陳敏彥(2008)。國小一至三年級學童幾何概念階層之模糊詮釋結構模式分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理學碩士論文。
黃文聖(2001)。國小學童在Logo學習環境中數學學習與解題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青(2004)。電腦益智遊戲與國小學童推理思考過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瑄、林瑞欽(1991)。認知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佩芬(2005)。以LOGO程式語言探討國小聽障兒童平面幾何解題歷程的改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謙順、葉怡伶(2006)。以學習風格為主的學習管理系統。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楊書銘(2008)。Scratch程式設計對六年級學童邏輯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資訊組碩士論文。
楊善閔(2007)。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幾何圖形創造力評量構念效度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洲(2000)。物件式編輯系統程式設計之解題歷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1,205-230。
賴健二(2004)。兒童視覺化中文程式語言之開發與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錦秀(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使用電腦軟體GSP學習三角形面積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薛建成(2002)。依據van Hiele幾何思考理論─探究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幾何概念發展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佳鈺(2009)。國小學童邏輯推理能力養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豐佳燕、陳明溥(2008)。國小學生學習電腦程式之研究-以 Stagecast Creator創作遊戲為例。發表於第十二屆全球華人電腦教育應用大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教育研究所。
魏如苑(2007)。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立體幾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聖文(2007)。國中相似形GSP電腦輔助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nderson, J.R. (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3rded). New York: W.H.Freeman & Co.
Barkely, C.A., & Cruz, S. (2001). Geometry through beadwork designs.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7(6), 362-367.
Biederman, I., & Ju, G. (1988). Surface versus edge-based determinants of visual recogn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 38-64.
Biederman, I. (1987). Recognition by components: A theory of human image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94(2), 115-145.
Bruner, J.S. (1965).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silovsky, P., Calabrese, E., Hvorecky, J., Kouchnirenko, A., & Miller, P. (1997). Mini-languages: a way to learn programming principle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1), 65-83.
Burger, W.F. & Shaughnessy, J.M. (1986). Charactering the van Hiele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geometry.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7(1), 31-48.
Clements, D. H., & Gullo, D. F. (1984). Effect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on young children’s cogni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4), 473-485.
Clements, D. H., Swaminthan, S., Hannibal, M.A.Z., & Sarama, J. (1999). Young children’s concepts of shap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2), 192-212.
Clements, D.H. & Sarama, J. (1997). Research on Logo: A Decade Of Progress, Logo: A Retrospective,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14(1/2), 9-45.
Driver, R. &Erickson, G. (1983). Theories in act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students conceptual frameworks in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0(1), 37-60.
Edwards, L.D. (1994). Making Sense of a Mathematical Microworld: A Pilot Study from a Logo Projection Costa Ri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374 990).
Fischbein, E. & Nachlieli, T. (1998). Concepts and figures in geometrical reas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science education, 20(10), 1193-1211.
Fischbein, E. (1987). Intuition in sciece and math ematics:An educational approach. Dordrecht, Netherlands:Reidel.
Freudenthal, H. (1973). Mathematics as an education task.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Reidel.
Fuys, D., Geddes, D. & Tishler, R. (1988). 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inking in geometry among adolescents. JRME Monograph No.3, Reston, VA, NCTM.
Hiltz, S. R. (1994). The Virtual Classroom :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 Norwood, NJ: Ablex.
James Lockard & Peter D.abrams & Wesley A.Many. (1997). Microcomputer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ors. New York : Longman.
Jansson, L. C. (1987).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 87(5), 371-379.
Keefe, J. W. (1982).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 overview. In NASSP(Ed.),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d brain behavior. Reston, 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irsner, K. (1998).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ntal processes. Mahwah, NJ:LEA.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ny, W. A., Lockard, J., Abrams, P. D., & Friker, W. (1988). The effect of learning to program in LOGO on reasoning skil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Computer Research, 4(2), 203-213.
Miller, R. B., Kelly, G. N., & Kelly, J. T. (1988). Effects of Logo computer programming experience on problem solving and spatial relations ability.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3(1), 348-357.
Mitchelmore, M.C. & Paul White. (1998). Development of angle concepts: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0(3), 3-47.
Papert, S. (1980). 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 and powerful ideas. New York:Basic Books.
Roblyer, M.D. (1989). The impact of micro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315 063).
Rosch, E.H. (1973). Natural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4(1), 328-350.
Sharp, J. E. (1997). Applying Kolb learning style theory in the communication classroom.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0(2), 129-134.
Shun-der Su. (2000). The influence of pupils’ thinking skills: implement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instruction (LOGO)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 屏東師院學報, 13(1), 211-230.
Taylor, R., Ed. (1980).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ucker, A., Deek, F., Jones, J., McCowan, D., Stephenson, C., & Verno, A. (2003). A model curriculum for K-12 computer science:Final report of the ACM K-12 task force curriculum committee. New York, NY: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Webb, N.M. (1984). Microcomputer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Cognitive requirements and group proc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3), 1076-1088.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7.2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7.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