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永昌
中文論文名稱:我是「普通」老師?—國小教師面對教養機構兒童接受融合教育現況之質性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m I an ”Ordinary” Teacher?—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n Institutionalized Children with Inclusive Education.
指導教授姓名:熊曣教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普通老師教養機構兒童融合教育質性研究
英文關鍵字:ordinary teacherinstitutionalized childreninclusive educationqualitative stud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以新北市陽光國小為例,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教師對教養機構兒童接受融合教育的心態及因應方式,以及該校在實施融合教育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
研究以質性研究之訪談方式進行,訪談該校八位教師,包括六位目前任教於普通班且班級內安置有教養機構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師,以及該校特教組長、上述學生之資源班教師,並依據現象學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1、陽光國小實施融合教育遭遇之困境:
在「學生安置過程與就學環境」面臨學生鑑定安置、家長教育選擇、適當教師安排、無障礙設施及資源班服務時數等問題;在「成員互動關係與角色態度」出現特教教師專業遭質疑、普通班教師兼任特教組長爭議、生活助理員對教師造成干擾、學校行政對資源班有偏見、一般學生家長對導師有疑慮等問題;在「單位合作與互動模式」因教育主管機關支援不足、教養機構照顧品質欠佳連帶影響學校對特教的經營態度。
2、陽光國小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心態及因應方式:
在「心態」部分,包括自覺帶有承諾,為忽略感到愧疚;面對未知挑戰,態度消極冷淡;擔心承擔風險,心中存有掙扎;試著邊做邊學,需要時間調適。在「因應方式」部分,包括調整個人心態、堅持價值信念、結合可用資源、實際付諸行動。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教育主管機關、教養機構、學校及教師提出融合教育實施之實務方向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身心障礙學生的身心特質與教育安置.............…..…….9
第二節 融合教育的實施………………………..………………21
第三節 融合教育的成效、困境與配合要件….……….………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4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5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59
第四節 資料的嚴謹性與研究倫理…….….…..…..……………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陽光國小實施融合教育遭遇之困境……..….…………69
第二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心態及因應方式….……..…..……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6
第三節 研究限制………………………….……………………160
第四節 研究反思…….………….………………….......………16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63
英文部分……………………...….…...………...………….……170
附錄………...……………………………………...…………...……….…173
表 次
表2-1 各類別已設置的教育安置措施……….…..……………….….....20
表2-2 2000-2009年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安置類型概況……...21
表2-3 融合教育的趨勢與發展…………….………………..…….….....26
表3-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55
表3-2 協同研究者背景資料…………………….………………...….....58
表3-3 分析範例………………………………….………………...….....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毛連塭、許素彬(1995)。情緒/行為異常學生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季刊,57,18-21。
王大延、蔡昆瀛(2002)。臺北市幼兒園所融合教育實施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1-25頁)。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如何協助我們永遠的寶貝(1993)。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編印。
朱惠美(2003)。普通班教師如何輔導特殊學童。國教之聲,35,58-63。
何東墀(1987)。「離開教養院運動」之反對勢力。特教園丁,3,20-21。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吳永怡(2004)。國小教育人員對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態度差異分析研究結果。台東特教,20,29-38。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1-4。
吳武典(1989)。家有殘障兒,父母怎麼辦。特殊教育季刊,14,3-9。
吳武典(1992)。特殊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台北市:心理。
吳淑美 (1996 )。融合式班級設計之要件。特教新知通訊,4,1-2。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吳勝智(2004)。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之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呂采芬、李怡靜、蔡依珊、盧采臻、黃玉枝(2007)。普通班教師的融合教育知能對同儕接納特殊學生影響之研究。特殊教育論文集,9,1-30。
呂翠華、潘慶輝(2006)。國小校長在推動學障兒童融合教育的角色定位。國民教育,47,57-65。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李宗薇(1997)。教育研究客觀性的現象學分析。臺北師院學報,10,1-22。
李宜學(2006)。「融合教育」融什麼?合什麼?融合班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心理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幸娟(2006)。圍牆外的藍天—心智障礙機構的照顧與生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原作者:索科羅斯基。)台北市:心靈工坊。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民87年10月19日)。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鑑定標準(民95年9月29日)。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設施及人員配置標準修正條文(民97年1月30日)。
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肢體障礙類(2006)。台東: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工作手冊(1996)。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編印。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民93月4日)。
周天賜(2006)。合作諮詢與融合。國民教育,47,20-30。
周杏樺(2006)。談普通班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壓力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38,35-37。
林宏熾(2000)。多重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林宏熾(2001)。多重與重度障礙教育課程與教學。特教園丁,17,1-15。
林秀芬(1992)。啟智教養機構家長對機構安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幸台(1995):落實特殊兒童的鑑定與就學輔導工作。特教新知通訊,3,1-2。
林惠芬(1993)。輕度智能不足。載於特教園丁雜誌社主編,特殊教育通論:特殊兒童的心理及教育,185-219。台北市:五南。
林貴美(2001)。中法融合教育的比較。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品質的提昇(41-58頁)。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林寶貴(2008)。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安置與輔導。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211-253頁)。台北市:心理。
林寶貴、王炳欽(1990):我國各縣市教育局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運作績效之評估與訪視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林寶貴、黃玉枝、張正芬(1993)。台灣區智能不足學童語言障礙之調查研究。聽語會刊,8,13-40 。
邱上真(1999)。融合教育問與答。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191-210頁)。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市:心理
施耀昇(1995)。如何建立特殊兒童之鑑定與教育安置制度。教師之友,36,50-55。
洪儷瑜(1993)。學習障礙學生的教育與輔導。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教中心(主編),如何發現及協助特殊學生。臺北市。
洪儷瑜(2000a)。英國的融合教育。台北市:學富。
洪儷瑜(2000b)。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洪儷瑜(2008)。資源教室方案與台灣的融合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5-68。
洪儷瑜譯(1999)。融合教育的另一個看法,J. Kauffman 主講。特殊教育季刊,71,33-37。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永崇(2001)。融合教育:意義、爭議與配合措施。載於陳政見(主編),融合教育論文集(21-40頁)。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2001)。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35-257。
唐榮昌(2007)。改革中的省思―談融合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月刊,196,13-16。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特殊教育法(民98年11月18日)。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民92年8月7日)。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51-55。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全球資訊網。唐氏症兒童常見之疾病【關於唐氏症】。取自http://www.rocdown-syndrome.org.tw/ap/cust_view.aspx?bid=18瀏覽日期:2009年12月4日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國立和美實驗學校。相關專業服務【腦性麻痺的伴隨障礙】。取自http://www.nhes.edu.tw/news/professed/prof-3-1-2.html#1。瀏覽日期:2009年12月11日
張世彗(2005)。融合教育的遞嬗與在融合班中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的方法。國教新知,52,1-11。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
張惠君(2007)。實徵心理學與超驗哲學之間:胡塞爾現象學心理學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充分就學,適性發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8)。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概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九十八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梁仲容(1998)。從融合教育模式建構特殊教育新方向。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三十週年專刊(99-115頁)。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莊妙芬(1997)。智能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1-35。
莊佩珍(2000)。特殊教育的歷史背景。載於傅秀媚(主編),特殊教育導論(13-22頁)。台北市:五南。
莊素貞(2000)。多重障礙兒童。載於傅秀媚(主編),特殊教育導論,(291-317頁)。台北市:五南。
許晉褘(2000)。學習障礙兒童母親之困擾問題及社會支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許維素(1995)。現象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與訪談分析歷程。諮商與輔導,120,11-14。
郭為藩(2002)。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文景。
郭紜均(2007)。身心障礙學童教育安置制度之研究―歷史變遷與政策過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淑瑜(2005)。融合教育的落實:以美國的改革理念作為典範。國教新知,52,20-24。
陳慶章(2000)。身心障礙教養機構印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陳標松(2001)。國小如何實施融合教育。特教園丁,16,33-38。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2000)。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傅秀媚(2000)。智能障礙兒童。載於傅秀媚(主編),特殊教育導論(25-47頁)。台北市:五南。
游文彬(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普通教師在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專業成長需求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鈕文英(2002)。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1-20。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輿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
鈕文英(2006a)。融合教育的理念與作法(上)—理念、現況與作法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鈕文英(2006b)。融合教育的理念與作法(下)—研究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己娥、王天苗(1999)。智障學生家長決定子女教育安置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85-105。
黃品恩(2007)。高雄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推動融合教育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瑋苓(2005)。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3,201-215。
楊坤堂(1994)。學習障礙兒童。台北市:五南。
楊坤堂(2003)。特殊教育無障礙的基本理念與做法。教師天地,125,5-12。
嘉義啟智學校專業治療資料庫。腦性麻痺兒童的語言障礙【專業治療研習資料】。取自http://www.cymrs.cy.edu.tw/dep_web/d500/therapy/therapy02.htm瀏覽日期:2009年12月4日
廖仁義(譯)(1997)。胡賽爾與現象學(原作者:畢普塞維克)。台北市:桂冠圖書。
甄炳炫(2004)。推動學校本位觀點之融合教育模式: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建構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臺北縣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要點。(民99年4月8日)
劉佳蕙、鄭淨勻(譯)(2008)。亞斯伯格症在融合教育的成功策略(原作者:Brenda Smith Myles)。台北市:心理。
劉博允(2000)。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文龍(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蔡昆瀛(2000a)。談學校融合教育之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國教新知,47,12-17。
蔡昆瀛(2000b)。融合教育理念的剖析與省思。國教新知,47,50-57。
蔡明富(1998a)。美國融合教育評鑑成果之探討。國教之聲,31,17-25。
蔡明富(1998b)。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
蔡實(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配合措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鄭生地(2004)。從教師觀點談普通班身心障礙兒童的輔導。國教輔導,43,45-49。
鄭秀真(2000)。肢體障礙兒童。載於傅秀媚(主編),特殊教育導論,(179-198頁)。台北市:五南。
鄭麗月(1999)。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4。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台華(1993)。智能不足學生之適應行為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107-144。
賴翠媛(2003)。實施融合教育的困難與普通班教師的因應策略。教師之友,44,2-7。
賴錫安(2003)。國民中、小學融合式特殊教育實施的困境與解決之道。特教園丁,19,41-45。
鍾玉梅(1989)。智能不足兒童之語言異常與治療。聽語會刊,6,54-57。
鍾梅菁(1999)。學前融合教育實施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381-395。
鍾梅菁、謝惠娟(2003)。如何帶好每一位學生?--談融合教育的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國教世紀,206,57-64。
簡玉敏(2004)。融合教育之領導。教育研究,119,105-116。
蘇愛娟(2005)。重度以上成年身心障礙者之照顧供需現況-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蘇燕華(2000)。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燕華、王天苗(2003)。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39-62。

二、英文部份
Booth, T. & Ainscow, M.(1998). From them to us: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in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unch, G., Lupart, J. & Brown, M.(1997). Resistance and acceptance:Educator attitudes to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713).
Burstein,N., Sear,S., Wilcoxen,A., Cabello,B., & Spagna,M.(2004). Moving toward inclusive practic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5,104-116.
Elliot, D.,&Mckenney, M.(1998). Four inclusion models that work.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30,54-58.
Fletch-Campbell.(2001).Issue of inclusion:Evidence from three recent research studies.Emotional &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6(2),69-90.
Friend,M. & Cook,L.(1995). Inclusion:what it takes to make it work, why itsometimes fails, and how teaches really feel about it . Educ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9.
Fuchs.D. & Fuchs L.(1994). Inclusive schools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Exceptional Children, 60,294-309.
Giorgi, A.(1997).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s a quality research.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28(2), 235-260.
Heffernan, R.(1993). Serv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The partnership(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California.
Knoll, J. A., & Obi, S. C.(1997). An analy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astern Kentucky: Final project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4 678)
Kochhar, C. A.,West, L. L.,& Taymans, J. M.(2000). Successful inclusion. New Jersey:Upper Saddle River.
Odom, S. L., Peck, C. A., Hanson, M., Beckman, P., Kaiser, A. P., Brow, W. H., et al.(2002). Inclusion at the present level: An ecological system analysis. Early Children Research Institutive on Inclusion. Retrieved July 20, 2002, from the world wild web: http: //www. newhorizons /org/
Polloway, E.A., & Patton, J.R.(1997).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
Roach, V.(1995). Supporting inclusion:Beyond the rhetoric. Phi Delta Kappan, 77, 295-299.
Sailor, W., Gee, K.,& Karasoff, P.(1996) .School restructuring and full inclusion. Systematic instruc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handicaps. Columbus, OH: Charles Merrill Publishing Co.
Sebba, J., & Ainscow, M.(1996).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inclusive schooling: Mapping the issu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6, 5-18.
Strauss & Corbin(1990) Basic of Qualitation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 techniques. Thous &s Oaks, CA: Sage.
Turnbull, A. P., Turnbull, H. R., Shank, M., & Leal, D.(1995). Exceptional lives: Special education in today''s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Van Manen,(1997). Rresearch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Vaughn, S., Schumm, J. S., Jallad, B., Slusher, J., & Saumell, L.(1994). Teachers’ views of inclusion:“I’d rather pump ga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0928)
Webber, J.(1997). Responsible inclusion: Key components for success. In P. Zionts (Ed.), Inclusion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s: Perspectives, experiences, and best practices, (pp. 27-55) Austin, TX:PRO-ED.
York,J.,& Tundidor,M.(1995) Issues raised in name of inclusion : Perpectives of educations,parents,and students.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 with Severe Handicaps,20, 11- 44.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書名頁)
中英文摘要
致謝辭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