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廖嘉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Chia-Ling Liao
中文論文名稱:不同測驗引導方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調式旋律辨認測驗結果之影響
英文論文名稱:Effects of Testing Directions on the Results of the 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 for Sixth-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指導教授姓名:林小玉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測驗引導方式調式旋律辨認測驗作答判斷方法
英文關鍵字:testing directions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answer-judging metho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測驗引導方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調式旋律辨認測驗結果之影響,以及國小六年級學童對大調式、小調式及五聲調式之作答判斷方法。本研究採四組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臺北市與臺北縣四所大型學校之國小六年級學童,於每校隨機抽取八班,並各隨機分派二個班為實驗組E1、E2、E3,而另二個班則分派為控制組C。在實驗組E1、E2、E3進入正式測驗題目前,分別給予「只提供文字說明的測驗引導方式」、「同時提供文字說明和示範題的測驗引導方式」及「同時提供文字說明、示範題和練習題的測驗引導方式」,對於控制組C則未提供任何測驗引導方式。
  研究工具採研究者改編自許瑾翎(2004)所編製之「調式旋律辨認測驗」,以及研究者編製之「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兩者皆因各組需要不同測驗引導方式之設計,而各有四種版本。實驗組E1、E2、E3與控制組C均以班級為施測單位,在各自進行其「調式旋律辨認測驗」後,立即填寫其「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以不同測驗引導方式為自變項,測驗成績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以薛費法(Scheffé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分析各組間的差異是否達顯著水準;並以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中所得之量與質的資料,充實研究內涵。
  研究結果發現:(1)各組平均測驗總成績由高而低依序是:實驗組E3、實驗組E1、實驗組E2、控制組C。(2)不同測驗引導方式下,測驗總成績、大調式成績、小調式成績及五聲調式成績均呈現顯著差異。(3)學生判斷調式之方法多元,其中以主觀感覺判斷者最多。本研究分別就調式旋律辨認測驗引導方式、調式教學與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ing directions on the results of the 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 for sixth-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for the students’ methods of judging major, minor and pentatonic mode melody. A four-group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dopted. The participants were the sixth-grade students in four elementary schools from Taipei City and County, and they were selected from eight classes in each school randomly, labeled as experiment groups E1, E2, E3 and control group C, each group was assigned two classes at random. Before conducting the formal test, the experiment groups E1, E2, E3 were offered accordingly "testing direction consisting only of the explanatory written words," "testing direction consisting of both the explanatory written words and sample questions," and "testing direction consisting of explanatory written words, sample questions and exerci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ol group C was not received any testing direction.
We used both "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 which was an adaptation of the test developed by Jin-Ling Shiu (2004), and "Students’ Answer-Judging Methods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here were respectively four kinds of editions for these two research tools, because different testing directions were needed for each group. Experiment groups E1, E2, E3, and control group C were all taken by the class as the examining unit. Students finished the "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 first and then filled in the "Students’ Answer-Judging Methods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different testing directio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taking the test score as dependent variable, the researcher used one-way ANOVA and Scheffé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result to see whether the difference among each group had reached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We collec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from "Students’ Answer-Judging Methods Questionnaire" to substantiate the contents of this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listed below: (1)The four groups' total test scores from highest to the lowest went by the order of experiment group E3, experiment group E1, experiment group E2, control group C. (2)Total test scores for major mode, minor mode and pentatonic mode recognition reached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for different testing directions. (3) Students used multi-methods in judging melody modes; most students resorted to their subjective feelings in judging. This research proposed suggestions separately on constructing testing directions for mode melody recognition test, for mode teaching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ing.
目次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虛無假設……………………………………………………5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音樂聽力的發展………………………………………13
第二節 音樂教育測驗的內涵與編製...…………………………….22
第三節 音樂聽力測驗中的測驗引導方式與相關研究……………35
第四節 調式學習的內涵與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51
第四節 實施程序……………………………………………………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方法………………………………………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測驗引導方式之調式旋律辨認測驗結果……………61
第二節 不同測驗引導方式下調式旋律辨認測驗結果之差異……72
第三節 國小學童對調式旋律辨認測驗之作答判斷方式…………59
第四節 綜合討論……………………………………………………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12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115
英文文獻……………………………………………………………………..117
網路資料……………………………………………………………………..118
附錄
附錄一:調式旋律辨認測驗題目與答案…………………………………..119
附錄二:調式旋律辨認測驗量表暨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控制組C)
………………………………………………………………………………..123
附錄三:調式旋律辨認測驗量表暨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實驗組E1)
……………………………………………………………………………… 130
附錄四:調式旋律辨認測驗量表暨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實驗組E2)
……………………………………………………………………………… 138
附錄五:調式旋律辨認測驗量表暨學生作答判斷調查問卷(實驗組E3)
……………………………………………………………………………… 147
附錄六:測驗授權同意書………………………………………………… 157

表次
表2-1  新生兒聽覺發展階段……………………………………………………14
表2-2 根據布魯納表徵系統之兒童音樂行為發展表…………………………17
表2-3 蓋聶的學習歷程理論在音樂學習方面的應用…………………………18
表2-4 兒童音樂能力發展順序…………………………………………………20
表2-5 兒童曲調概念與能力的發展……………………………………………20
表2-6 音樂學習領域與評量模式………………………………………………28
表2-7  國內國小音樂聽力測驗內容摘要表……………………………………39
表2-8  Gordon 音調學習順序…………………………………………………..44
表2-9  國內調式聽辨能力之相關論文…………………………………………47
表3-1  三種調式之作答判斷方法選項內容分類表……………………………55
表4-1  控制組C之測驗總成績統計表…………………………………………62
表4-2  實驗組E1之測驗成績統計表…………………………………………..63
表4-3  實驗組E2之測驗總成績統計表………………………………………..64
表4-4  實驗組E3之測驗總成績統計表……………………………………..…65
表4-5  各組之大調式成績統計表……………………………………………….66
表4-6  各組之小調式成績統計表……………………………………………….66
表4-7  各組在五聲調式測驗成績統計表……………………………………….67
表4-8  各組總成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9  各組大調式成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0
表4-10 各組小調式成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1
表4-11 各組五聲調式成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1
表4-12 各組作答判斷方法選項之組成表……………………………………….73
表4-13 大調式作答判斷選項內容於各組之分布情形一覽表…………………74
表4-14 控制組C對大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75
表4-15 實驗組E1對大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76
表4-16 實驗組E2對大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78
表4-17 實驗組E3對大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0
表4-18 小調式作答判斷選項內容於各組之分布情形一覽表……………….…81
表4-19 控制組C對小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2
表4-20 實驗組E1對小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3
表4-21 實驗組E2對小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5
表4-22 實驗組E3對小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6
表4-23 五聲調式作答判斷選項內容於各組之分布情形一覽表………………..88
表4-24 控制組C對五聲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89
表4-25 實驗組E1對五聲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90
表4-26 實驗組E2對五聲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91
表4-27 實驗組E3對五聲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表………………93
表4-28 各組之測驗總成績統計表…………………………………………..……94
表4-29 各組大調式、小調式、五聲調式成績之統整比較表…………………..95
表4-30 許瑾翎(2004)調查中部地區不同文化背景學生之大調式、小調式、五聲調式部分之成績統計……………………………………………..…...96
表4-31 各組測驗成績之變異數分析結果一覽表………………………………..97
表4-32 各組對大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一覽表…………………..98
表4-33 各組對小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一覽表…………………100
表4-34 各組對五聲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統計一覽表………………103
表4-35 學生對調式作答判斷方法之選答次數百分比彙整表…………………104


圖次
圖2-1 音樂評量的反應行為與反應方法…………………………………………27
圖3-1 研究架構圖…………………………………………………………………49
圖3-2 研究實施流程圖……………………………………………………………58
一、中文部分:
方淑玲(1991)。國小資優學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吳世玲(2000)。生活經驗在兒童音樂概念上的理解應用。未出版的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吳美玲(2002)。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吳裕益、陳英豪(2001)。測驗與評量。高雄市:復文。
李永剛(1979)。實用歌曲作法。臺北市:全音樂譜。
李君儀(2004)。國小四年級兒童「曲調」聽音能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慧雯(2007)。首調唱名與固定唱名運用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視唱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東哲(1978)。零歲到半歲的音樂教育──睡的音樂。教師之友,19(5,6), 32。
林明輝(1996)。音樂科創造性歌曲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音樂科教學法(一)(頁129~167)。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淑卿等(2008)。九年一貫國小藝術與人文第七冊課本。臺北縣:康軒文教。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孫邦正、鄒季婉(1962)。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郭文青(2001)。國小音樂才能班新生入學鑑定方式之探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臺北市。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縣:精華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委  員會。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惠雯(2003)。國小四年級音樂評量編製。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音樂教育學系,屏東市。
許瑾翎(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生調式旋律辨認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康謳編(1997)。大陸音樂辭典。臺北市:大陸書店。
程緯華(1996)。兒童聽音能力之發展與聽音教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B 85-2413-H-026-001。
黃素貞(2004)。木琴輔助國小學童音樂學習動機與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  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北市:心理。
楊文碩(2003)。器樂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以直笛為例。  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屏東市。
楊夢萍(2008)。鐵琴融入音樂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節奏表現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臺北市。
鄭方靖(1997)。樂教新盼文集:分享音樂教育的新觀念。高雄市:復文。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應用。高雄市:復文。
鄭琇月(2003)。國小四到六年級節奏聽音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賴美鈴(1988)。音樂能力測驗。國民教育,28(11),42-52。
賴美鈴(1996)。鈴木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音樂科教學法(一)(頁99~111)。  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苑玫(1994)。音樂教育散論。高雄市:復文。
蘇郁惠(1995)。兒童音樂性向與相關因素之探討。中等教育,46(4),34-43。
蘇郁惠(1998)。兒童音樂性向測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Gordon, E. E. (2000) 。幼兒音樂學習原理(莊惠君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  版於1997年)
Gordon, E. E. (2003) 。初級音樂聽解測量與中級音樂聽解測量手冊:幼稚園、小  一、小二、小三與小四兒童的音樂性向測驗(何佩華譯)。高雄市:麗文文  化。(原著出版於1986年)
Lehman P. R. (1996) 。音樂測驗與評量(張渝役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於1968年)

二、西文部分:
Boyle, J. D., & Radocy, R. E. (1987).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 New York: Schirmer.
Brophy, T. S. (2000). Assessing the developing child musician. Chicago: GIA.
Chuang, W. C. (1997).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music aptitude profile with   Taiwanese students in grades four to twelv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
Gordon, E. E. (1971).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ordon, E. E. (1988). Aptitude and audiation: A healthy duet.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 3(1), 33-35.
Gordon, E. E. (1993).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 Skill, content, and pattern. Chicago: GIA.
Geradi, G. A., & Gerken, L.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affective responses to modality and melodic contour. Music Perception, 12(3), 279-290.
Grunow, R. F. (1989). Tonal learning sequence, In D. L. Walters & C. C. Taggart(Eds.), Reading in music learning theory (pp. 37-43). Chicago: GIA.
Hoffer, C. R. (2001). Teaching music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Hopkins, M. T. (2002). The effects of computer-based expository and discovery   methods of instruction on aural recognition of music concep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0(2), 131-144.
Kastner, M. P., & Crowder, R. G. (1990). Perception of major/minor distinction Ⅳ. Emotional connot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Musical Perception, 8(2), 189-202.
Lipscomb, S. D., & Hodges, D. A. (1996). Hearing and music perception. In D. A.   Hodges (Ed.), 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 (pp. 83-132). San Antonio, TX: IMR Press.
Marilyn, P. (1964). The responses of children to musical tasks embodying Piaget’s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2(4), 251-268.
Northern, J. L., & Downs, M. P. (2002). Hearing in children (5th ed.). Baltimore,   M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Ramsy , J. H. (198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ge, singing ability, and   experience with pitched instruments on preschool children’s melodic percep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1(2), 133-145.
Sadie, S. (Ed.). (1995).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ian.
Shuter-Dyson, R., & Gabriel, C.(1981). The Psychology of Musical Ability (2nd ed.). London: Methun.
Zenatti, A. (1985). The role perceptual-discrimination ability in tests of memory for melody, harmony, and rhythm. Music Perception, 2(3), 297-404.
Zimmerman, M. P. (1971).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三、網路資料
康軒文教網。各校版本查詢。上網日期:2010年3月15日,檢自:http://www.knsh.
com.tw/_KNSH/Version.asp
僑聲實業有限公司。兒童聽覺發展。上網日期:2010年1月30日,檢自:http://
chiaoson.104vip.com.tw/chuansheng/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d3-2&
PreView=1
00封面
00摘要、目次
01第一章
02第二章
03第三章
04第四章
05第五章
06參考書目
07附錄
電子全文連結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7.2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7.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