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趙修華
研究生英文姓名:Zhau Xiu-Hua
中文論文名稱:高等教育碩士生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Learned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Education
指導教授姓名:丁一顧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高等教育碩士生學習經驗專業能力
英文關鍵字:higher educationgraduateslearned experienceprofessional competen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等教育碩士生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之關係。本研究以我國95學年度碩士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用內容分析法中的次級資料分析,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5學年度碩士應屆畢業生問卷調查」作為統計資料與指標來源,蒐集有關碩士生的意見與看法,資料經整理後,取得有效樣本共16,394人。為達研究目的,將資料庫所得資料利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百分比同質性考驗、點二系列相關等量化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所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碩士生在學習經驗中以發表研討會論文、參加學術團體、全職、兼職、旅行、技術士證照、語言認證的次數表現為最高。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身分別、就讀學群、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工作類型、父母親的工作機構)的碩士生在學習經驗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三、碩士生在專業能力與其項目指標表現上大致為中高程度以上。
四、不同背景變項(性別、身分別、就讀學群、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工作類型、父母親的工作機構)的碩士生在專業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伍、碩士生在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表現上大致呈現正向微弱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大學院校、碩士生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d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higher educational graduate of master in 2006,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econdary Analysis, the statistic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Integrated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Taiwan, collecting student ideas and opinions. After sorting the data, the available samples are 16,394. In order to reach the researching object, we analyze the data by descriptive-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 point biser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ach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graduates for learned experience in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to discuss papers, participate academic groups, work-study to full-time, work-study to part-time, the travel times, the technology certification and language certification showed the highest number.
2. There was signifiicant difference in awarenes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n learned experience among the different graduate’s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status, studies the group,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work type of parents and work organization of parents.
3. The graduates for performance and project in a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dex were generally high level for the above.
4. There was signifiicant difference in awarenes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the different graduate’s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status, studies the group,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work type of parents and work organization of parents.
5. Learned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graduates were generally weak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has made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e universities, the graduate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高等教育之發展與趨勢 13
第二節 學習經驗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專業能力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34
第四節 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之關係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步驟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8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61
第一節 學習經驗現況與差異之分析 61
第二節 專業能力現況與差異之分析 107
第三節 學習經驗與專業能力之相關分析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43
壹、中文部分 143
貳、英文部分 152
附  錄 157
附錄一:95學年度碩士應屆畢業生問卷調查 157
壹、中文部分
丁嘉琳(2007)。交換學生扭轉他們的一生。天下雜誌,375,156-160。
天下雜誌(2009)。1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2009年9月16日。
取自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ae41954efb501195a72626b30d0。
王文科(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臺北市:五南。
王立行、饒見維(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83-210。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靖惠(2005)。Peter Jarvis 經驗學習之探討。社教雙月刊,8,29-37。
王麗菱(2001)。國際觀光旅館餐飲外場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雲(2000)。研究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223-239。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麗雲、彭明森(2009)。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96 學年度應屆畢業生流向調查-碩士生(調查問卷)。臺北市: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白秀雄(1976)。社會工作。臺北市:三民。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朱子君(2001)。高等教育功能與就業市場。2008年1月11日,取自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2/Content.asp?Data_Code=368 。
余 鑑(1993)。國小美勞科教師教育專業與基本能力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中教司。
吳佳燁(2005)。幼稚園評鑑委員培訓方案之建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姿萱(2005)。全人成長通識課程之學習經驗研究。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9)。二十一世紀技能。教育研究月刊,179,134。
呂宇倫(2005)。我國壽險業從業人員對專業證照認知之研究-以本業與非本業證照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呂美霓(2003)。大學競爭力指標之分析。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李 珀(1999)。教學視導。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 銓(1997)。高等教育的競爭策略。臺北市:銘傳大學研發室。
李大偉(1983)。能力本位教學與職業教育。家政教育,9(1),56-58。
李奉儒(2000)。西方大學理念的轉變:從傳統、現代、後現代。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563-599。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建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崇智(2002)。我國產業對高等技職商管人力技能需求之內涵調查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雪莉(2002)。臺灣能培養出國際人才?大學戰全球開打。社會觀察,249,178-184。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的才能內涵。就業與訓練,5(2),51-58。
沈永堂(2002)。我國技職校院建築系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1-2516-S-324-001)。臺中縣:朝陽科技大學。
沈姍姍(1998)。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式微?-自教育改革趨勢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29-53。臺北:楊智文化。
周文祥、慕心(譯)(1998)。巨變時代的管理。(原作者:Drucker, Peter F.)。臺北市:中天。
周春美、沈健華(2003)。技職校院商管群學生企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92-2516-S-224-001-X3。
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啟東(2002)。進入贏者圈的第3把鑰匙-態度決勝負。商業周刊,782,112-117。
周富美(2002)。Kolb’s 學習經驗理論之介紹-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啟示,致理學報,16,167-185。
林志銘(2007)。專業能力的培養之敘說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俊彥(2002)。技職學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1-MOE-S-027-006-X3)。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林純菁(2004)。家庭、工作與學習-已婚成人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學習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蕙瑛(2005)。身心發展與學習行為。社會科概論。臺北市,五南。
林邦傑、王煥琛(1992)。大學生工讀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報告。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化(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修訂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金聖雯(2000)。技職校院餐旅類課程與職業能力之研究-從培育人力之觀點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洪久賢(1999)。國際觀光旅館餐飲外場服務人員專業知能之分析研究。生活應用科技學刊,1(1),87-104。
胡蘭沁(2006)。大學生兼職與其工作價值觀聯性之探討。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7(1),34-75。
凌嘉蓮(2006)。我國師範大學轉型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孫志麟(1996)。高等教育與就業:台灣現象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6),129-142。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學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木蘭(2001)。大學質變啟動經濟引擎。天下雜誌,240,252。
張武昌(2008)。提升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政策與策略。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升:反思與前瞻,289-32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梅雪(2008)。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及其學習成果的影響。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升:反思與前瞻,257-28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
張淑娟(2004)。反思成人學習理論中的「經驗」,社教雙月刊,123,30-40。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肇偉(1996)。我國專科學校轉型為技術學院課程調適與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教育部(2001)。高教簡訊。臺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831
教育部統計處(2007)。臺灣歷年各級學校統計數字。2007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教育部統計處(2009)。主要統計表。2009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曹學仁(2006)。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迪威(2008)。跨文化學習經驗之反思-以國立中山大學Global MBA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添明(2008)。邁向一流大學-關注面向與執行策略。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升:反思與前瞻,27-9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
郭文正(2007,7月19日)。私立技職校院評選「南台科大」企業最愛。工商時報,專1版。
郭秀櫻(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教育研究:教研所碩士生的學習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介玉(2003)。大學校院會計系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月素(2006)。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齡者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玉蘭(2008)。畢業生對工作能力重要性認知與在校學習助益工作能力評估之落差分析。高等教育,3(1),129-167。
陳如山(1998)。另一種學習-新範型學習。教育研究資訊,6(1),1-19。
陳伯璋(2007)。全球化時代的教育改革:現實與理想。發表於「2007教育前瞻論壇」學術研討會,96年12月19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高雄市。
陳志彬(2001)。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擴充與教育機會不均等之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秀華(2007)。學歷與證照之替代與互補關係-以十三所大學財金系與資管系學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定宏(2001)。高職土木建築科專業課程與營建業基礎人力之供需影響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信憲、陳美華(2005)。技職校院商管學群學生財金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0(2),121-138。
陳思維(2007)。大三學生出國研習學習獲得與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昭君(2002)。我國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應具備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雪雲(2000)。經驗、自我與學習。社會教育學刊,29,57-92。
陳舜芬、曾正宜、陳素燕(2006)。我國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
陳維昭(2000)。邁向新世紀的國立大學。載於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91-96。臺中市,逢甲大學。
陳維昭(2001)。當前我國大學的危機與轉機。通識教育季刊,8(1),93-99。
陳韻宇(2007)。大學畢業生學校學習經驗對其就業力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彭森明(2008)。以學生學習與發展為主軸的大學教育評鑑:理念與實施。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升:反思與前瞻,235-25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
曾淑芳(1998)。準諮商員諮商輔導學習經驗之分析研究-以彰化師大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麗芳(2007,7月30日)。林聰明扮演超級推銷員-提升雲科大能見度與知名度。工商時報,D1版。
游秋怡(2008)。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畢業生證照持有對初職與薪資之影響。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湯堯、成群豪(2010)。高等教育的經營。臺北市:高等教育。
鈕方頤、何方針(2008)。高等教育市場化與組織變革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81,59-76。
黃 玉(2000)。大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臺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明月(2000)。成人學習經驗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黃政傑(1983)。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雙月刊,59,2-11。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黃富順(2000)。成人的學習經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學習革命,1-3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慧瑜(2003)。我國大學校院教育研究出版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 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少璇(2002)。高等教育的競爭策略-以四所大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其祥(2002)。因應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生專業實務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昭景(1999)。營養師的專業能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198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與地位。師友,5,16-18。
楊國賜(2002)。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推動高等教育整合與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學術研討會。南投縣:國際暨南大學。
楊朝祥(1985)。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楊朝祥(2002)。建置產學合作新關係。國家政策論壇月刊。2009年9月20日。取自http://old.npf.org.tw/kirby/%E7%B6%B2-21.htm
葉於棋(2004)。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學習經驗與相關問題陳顯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廖清輝(2004)。技術士證照檢定制度對職場競爭力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管貴貞、萬衛華(1999)。景文技術學院二專部學生工讀狀況與生活適應之探討。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2),75-92。
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整合計畫(2009)。統計資料檔案。2009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cher. ntnu.edu.tw/analyze.php? submenu=1&tab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兆漢(2005)。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從研究型大學談起。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1-10。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劉坤億(2007)。從訓練到學習: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向,人事月刊,44(3),259,11-18。
劉怡彣(2008)。不同背景大學生的多元經驗和公民參與、學習表現之關係。臺北市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智豪(2004)。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委員評鑑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蔡明穎(1999)。團隊領導者核心才能評鑑表之建立-以在臺日式企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蔡祈賢(2000)。終身學習與公務人力發展。臺北市:商鼎文化。
蔡培村(2000)。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57,2-10。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之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志宏(1995)。企業界教育訓練人員基本專業能力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蕭玉真(2004)。我國高等技職教育提昇國際競爭力之研究-以國際期刊論文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富方(2009)。金融證照與學業特性對大學商學女性畢業生初入職場之薪資影響。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玫君(2008)。文化衝擊、文化調適與學習策略之探討-以留學美國之國際交換學生為例。南臺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戴靖惠(譯)(2002)。如何拿博士學位。(原作者:Phillips, E. M., 與 Pugh, D. S.)。臺北市:弘智文化。
戴曉霞(2006)。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臺北市:高等教育。
韓青秀、姜兆宇(2007,5月8日)。景氣差去年近四萬人留學找出路。聯合晚報,3版。
羅寶鳳(1997)。瞭解組織中的學習—台灣的一個個案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289-320。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
龔寶善(1982)。教師專業精神的培養與宏揚。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179-192。臺北市:華欣。
貳、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rrington, E. (2004). Teaching to student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can help.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9(4), 421-434.
Benveniste, G. (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sico : Jossey-Bass.
Boyatzis, R.E. (1996). The competence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Burke, P. J., & Dunn, S. (2006). Communicating science: Exploring reflexiv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1(2), 219-231.
Butler, F. (1978).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8, 7-18.
Chang, M. J., Denson, N., Saenz, V. & Misa, K. (2006). The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sustaining cross-racial intera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7(3), 430-455.
Chisholm, M. E., & Ely, D.P. (1976). Media personnel in education: A competency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Curtis, S., & Shani, N. (2002). The effect of taking paid employment during term-time on students’ academic studies.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6(2), 129-138.
Darling-Hammond L. (1990). Teachers and teaching: Signs of a changing profession. In W. R. Houst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empsey, S. D. (1987). Issu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8(7), 15.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ouchstone.
Drucker, P. (1989). The new realities: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 New York: Harper & Row.
Drucker, P.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Gurin, P., Dey, E. L., Hurtado, S., & Gurin, G. (2002). Divers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and impact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72, 330-367.
Haigh, M. J. (2002). Internationalizing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 small world.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6(1), 49-66.
Hall, G. E., & Jones, H. L. (1976). Competency-base education: A proces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u, S., & Kuh, G. D. (2003). Diversity experiences and college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4 (3), 320-334
Jarvis, P. (199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 Rout Ledge.
Jarvis, P. (2004).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Kolb, D. A. (1976).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Mass: McBer and Co.
Laird, T. N. (2005).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diversity and their effects on academic self-confidence, social agency, and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6 (4), 365-386.
Lindeman, E. C. (1961). The meaning of adult education. Norman, Okla: Oklahome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
Marklein, M. (2006). Should government take a yardstick to colleges? USA Today. Retrieved May 18, 2007, from http://www.usatoday.com/news/education/2006-11-13-spellings-cover_x.htm
McClelland, D. (1970).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1-4.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adler, L. & Nadler, Z. (1990).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L. Nadler & Z. Nadler (Eds.),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pp.1.2-1.47).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Neill, N., Mulholland, G., Ross, V., & Leckey, J. (2004). The influence of part-time work on student placement.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8(2), 123-137.
Newman, F., Couturier, L., & Scurry, J. (2004).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hetoric, reality and the risk of the market.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ress.
Parry S. B. (1998). What is a competence? And why should you care ? Training , 36 (5), 58-96.
Peak, L., & Brown, J.M. (198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ocess for identifying in the service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ors serving special needs populations. Pilot Test Report. ED 198288
Perkin, H. (1991).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In P. G. Altbach (ed.)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 Eencyclopedia. Chicago: St. James Press.
Porter, M.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Macmillan.
Probst, G., Raub, S., & Romhardt, K. (2000). Managing knowledge: Building blocks for success. London:John Wiley and Sons Ltd.
Sander, P., Stevenson, K., King, M., & Coates, D. (2000).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ctations of teaching.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5(3), 309-323.
Shanker, A. (1985). In support of teachers: The making of profession. NASSP Bulletin, 69(482).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Wiley.
Stasz, C. (2000). Assessing skills for work: Two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Economic Papers.
Terenzini, P. T., Cabrera, A. F., Colbeck, C. L., Bjorklund, S. A. & Parente, J. M. (2001). Racial and ethic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2 (5), 500-531.
UNESCO (2006). Participation in tertiary education. Retrieved May 3, 2008,from 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files/43366/113100975359participationtertiaryed.pdf/9participationtertiaryed.pdf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目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