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劭芸
中文論文名稱:戲劇融入國小校園動植物解說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王美芬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科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校園動植物解說戲劇式解說行動研究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校園動植物生態課程為基礎,六年級六十二位同學為研究對象,探討戲劇融入國小校園動植物解說課程實施成效,課程分成「植物戲劇解說訓練課程」「動物戲劇解說訓練課程」「戲劇解說彩排演示」 三階段實施,共進行「化身為樹」、「『莖』奇大介紹」、「『葉』來『葉』有趣」、「花花世界」、「果實與種子」「蛙鳥合鳴」、「大自然樂團」、「昆蟲寫真」、「昆蟲的變態與禦敵」、「動物猜猜猜」等十大單元主題,36個教學活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歷程中,主要採取「認知測驗」、「評分表」、「研究日誌」、「觀察紀錄」、「訪談紀錄」、「問卷」、「日記」及其他方法(如錄音、錄影等),蒐集所有質性與量化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以戲劇融入解說訓練課程的方案,具體可行。
(一)學習者中心的課程設計,發展學生多元才能,符合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
(二)以戲劇做為媒介,可以拉近學生與生態教育的距離。
(三)以戲劇做為媒介,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學者的距離。
(四)學生習於運用戲劇元素在解說上。
(五)研究小組進行協同教學,有助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
二、 戲劇融入國小校園動植物解說有效提升學生動植物學知識。
三、 戲劇式解說模式有效提升學生解說能力。
四、 學童對於戲劇融入解說訓練課程,接受度高。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課程綱要中動植物相關能力指標 5
第二節 戲劇教學的內涵與實施 9
第三節 解說相關問題之探究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2
第三節 研究情境 44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 4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0
第六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1
第一節 戲劇融入國小校園植物解說訓練課程之實施歷程 61
第二節 戲劇融入國小校園動物解說訓練課程之實施歷程 88
第三節 六年級學生動植物學認知知識提升情形 113
第四節 學生解說表現 120
第五節 學童對於「戲劇融入國小校園動植物解說」教學之意見 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3
附錄 149
附錄一:課程教案暨觀察紀錄 149
附錄二:植物相關概念測驗 161
附錄三:動物相關概念測驗 165
附錄四:教學活動實施問卷 169
附錄五:學生解說表現自評表 171
附錄六:戲劇內容了解測驗及問卷 173
附錄七:學生解說表現評量表 175
附錄八:教學活動影像 17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于富雲、鄭守杰(2001)。網路同儕互評與標準建構歷程對國小學生後設認知影響的實證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p197-226。
牛川海(2008)。論動情的戲劇。論文發表於2008教育戲劇與劇場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淮真(2001)。旅客對導覽解說滿意度之研究 ─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皮家瑋(2006)。人員解說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佩修、朱斌妤(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4),p65-84。
吳忠宏譯(2000)。21 世紀的解說趨勢。(Beck, L. & Cable, T 原著),台北市:品度圖書公司。
吳忠宏 (2002),台灣解說研究之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2002年中美澳三國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23-126。
吳美如(2003)。戲劇活動融入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文瑞譯(1995)。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平漚(2008)。如歌的教育歷程︰盧梭《愛彌兒》如是說。山東省:山東人民出版社。
李美玲(2005)。紙風車戲劇36計:戲劇活動在教學上的應用。台北市: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汪曉雲(2010)。中西戲劇發生學。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林昂儀(2001)。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玫君譯(1994)。創造性兒童戲劇入門。(Barbara T. Salisbury 著)。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玫君(2003)。創造性戲劇之理論探討與實務研究。台南市:供學出版社。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玫君(2010)。國小戲劇課程之實作評量研究─建立「戲劇基本能力」之評分規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34(6),p179-222。
林婓文(2008)。戲劇與劇場教育相關實務之例證研究。論文發表於2008教育戲劇與劇場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林麗嬈(2007)。視覺藝術結合戲劇活動在藝術與人文領域應用之研究~以三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苦苓(2011)。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荒野保護協會(2005)。水水台灣—愛溼地的10個遊戲。台北市:正中書局。
張明洵、林玥秀(2002)。解說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曉華(2007)。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台北市: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張曉華(2008a)。台灣學制內戲劇教育政策與實施現況。論文發表於2008教育戲劇與劇場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張曉華(2008b)。教育戲劇的六種教學模式之探討。論文發表於2008教育戲劇與劇場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張曉華、郭香妹、康瑛倫、陳俊憲、陳惠芬、陳鳳桂等著(2008)。表演藝術120節戲劇活動課。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教育部(200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世璋、高思明譯(2006)。解說我們的襲產。(Freeman Tilden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許岳真(2007)。創造性戲劇教學應用在國小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 。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遠流出版。
郭麗娟(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植物解說能力培訓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冠宇(2005)。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解說志工解說評估。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麗娟(2003),國小學童適用之校園植物解說牌的設計與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曾思綺(2001)。戲劇式解說在博物館的應用─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秀英(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以國北師附小四年級藝術與人文課之行動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家杰(2010)。教師區分性教學行為觀察量表(學生版)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1),p63-82。
黃榮真(1998)。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上之應用。特殊教育季刊,67,p 36-40。
楊明賢(1999)。解說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璧菁(1997)。創造性戲劇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劉依如(2009)。動物福利教育解說活動對國小學童動物福利知識與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怡屏(2010)。解說員管理制度現況與解說員對認証制度的態度初探。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歐德孝(2007)。小小小閩南語解說員訓練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澎湖縣竹灣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嘉恆(2004)。關渡自然公園國小學童參觀解說活動之評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黛瓊、朱曙明、黃美滿、廖順約(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戲劇篇。臺北:藝術館。
簡良哲(2007)。創作性戲劇活動提昇學童同儕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顏汝倩(2010)。戲劇策略融入國小五年級歷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臺灣荷蘭時期(1624)至清領初期(1698)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麗娟(2003)。國小學童「植物」概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雅倫(2010)。創作性戲劇教學在新移民女性語言課程的實施與運用-以蘭馨婦幼中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份
Ackroyd, J.& Boulton, J. (2001). Drama lessons for five to eleven-year-old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Cable, T. & Beck, L. (1998).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Sagamore Publishigng, USA.
Hein, G. E. (1998). Learning in the museum. New York: Routledge. P7, P14-40.
Kundson, D.M. (1995).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PA:Venture Publishing Inc.
Neelands, J. (1984). Making sense of drama:A guide to practice. Portsmouth: Heinemann Educational Publishers.
Salisbury, W. B. (1986). Theatre Art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hree. Los Angeles: Anchorage Press, Inc.
Tilden, F. (1977).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arolina.


三、網路部分
香港教育局(2010)。課程為本學與教資源庫。2010年9月30日,取自:
http://www.hkedcity.net/edb/teachingresources/resources.php?site_key=chi&categoryId=1242&rid=190698726 )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10)。戲劇欣賞系列。2010年9月30日,取自:http://web.arte.gov.tw/childrendrama/htm/1_introduction/1_introduction.htm
封面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