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江惠玉
中文論文名稱:利社會輔導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林建平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7
中文關鍵詞:利社會行為利社會輔導方案
英文關鍵字:Prosocial behaviorProsocial Behavior Guidance Progra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設計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輔導的實驗課程,及了解其實施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成員28人,接受十二單元的提升利社會行為之實驗課程,控制組為28人,無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本研究以「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調查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前、後測及追蹤測驗,將所得資料予以統計分析,以了解「利社會輔導方案」對高年級學童的實施成效,並分析實驗組學童經過實驗處理後,在「單元學習單」、「單元活動回饋表」、「自我成長評量表」、「課程總回饋單」、「教師觀察記錄」等的內容。茲將主要研究之發現分述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接受實驗處理後,除了「救助行為表現」分量表之外,可立即提升「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調查表」之總量表及各分量表之表現。
二、利社會輔導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利社會行為傾向」總量表,以及「合作行為表現」、「合作行為傾向」分量表上具持續輔導效果。
三、根據各種回饋及觀察紀錄顯示,實驗組成員普遍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利社會行為,並肯定此方案課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兒童利社會行為的理論基礎.................... 13
第二節 利社會輔導策略的理論基礎.................... 20
第三節 讀書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36
第四節 讀書治療的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實驗設計......................... 6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6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4
第五節 實驗媒材與實驗方案......................... 68
第六節 研究程序.................................. 7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3
第一節 利社會輔導治療方案之立即效果................. 83
第二節 利社會輔導方案之持續效果.................... 92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02
第四節 輔助性資料的回饋分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 131
一、中文部分..................................... 131
二、英文部分..................................... 138
附錄............................................144
附錄一 國小利社會行為調查表 ........................144
附錄二 實驗課程活動方案........................... 151
附錄三 課程總回饋單............................... 209
附錄四 輔導觀察紀錄表............................. 211
附錄五 導師觀察紀錄表............................. 212
附錄六 專家資料及意見整理表........................ 213
附錄七 試探性實驗方案摘要.......................... 214
附錄八 量表同意書................................. 217
一、中文部分
王文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王彩鳳(2004)。利社會行為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梅華(2001)。讀書治療對於國小低自尊兒童之個案輔導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王萬清(1999)。讀書治療。台北:心理。
天使的翅膀(2010)。台中市品德教育成長學園。取自http://140.128.166.232/ ~tceb/paper/P1/0914.doc
白雲霞(1999)。簡介「利社會行為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8-13。
江麗珠(2006)。高雄市國小學童內外控信念、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她是我姐姐(2005)。澎湖縣行動圖書館。取自http://lib.phc.edu.tw/index.php?id= 358&book_detail=yes
杜昭宜(2009)。繪本讀書會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力社會行為的成效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專題研究。(編號:30)。未出版。
何雅婷(2009)。CSCH情意課程對促進國小資優學生利社會行為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何碧霜(2005)。社會認知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吳淑玲(2004)。繪本主題教學資源手冊。台北:心理。
吳瑛 (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怡玫(2004)。利社會學習方案促進國小學童社會智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雪莉(2005年5月)。尋找與世界碰撞的機會。天下雜誌,323期。取自http://www.cw.com.tw/。
李華民(譯)(2007)。好心情手冊Ⅰ情緒會傷人(原作者:David D.Burns)。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雯智(1996)。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沈六(1981)。道德認知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中等教育,32,42-57。
沈六(1988)。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沈六(1990)。道德認知發展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玉萍(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孟涵(2006)。國小資優班學生情緒能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宗鴻(譯)(2006)。人格心理學(原作者:Jerry M. Burger) 。台北:洪葉文化。
林芸醇(2009)。國小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式、班級氣氛與利社會行為表現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院,嘉義市。
林維芬(1990)。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R.Shaffer)。台北:心理。
邱如鈺(2008)。國小資優學生利社會行為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邱和仁(2005)。利社會行為學習策略之課程設計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國教天地,162,75-80。
邱滿祥(2005)。靜思語教學對提昇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邱麗香(2006)。讀書治療方案對國小單親兒童自我概念與多元智能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宜和(譯)(2008)。她是我姐姐(原作者:丘修三)。台北:國語日報。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台北:桂冠。
周逸芬(譯)(2000)。不是我的錯(原作者:雷.克里斯強森)。新竹市:和英。
侯季吟(2007)。弱勢家庭子女親職化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施常花(1988)。台灣地區兒童文學作品對讀書治療適切性的研究。台南市:復文書局。
洪堯群(199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胡玫萍(2006)。兒童參與閱讀方案之利社會行為經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紀惠 (2001)。一個情緒困擾兒童在讀書治療中的改變歷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范美珠(1987)。讀書治療對父母離異兒童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校園霸凌心出口【專題報導】(2011年1月9日)。國語日報。15版。
校園霸凌2高峰 開學後畢業前(2010年10月6日)。中央社即時新聞。取自http://gov.cna.com.tw/ReadNews/WebNews_Detail.aspx。
唐育瑜(2001)。同理心團體訓練對父母離異兒童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郝廣才(2004)。第一百個客人。台北:格林文化。
徐慕華(2008)。快樂的休止符。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http://ce.naer.edu.tw/hot _ news.php
徐誼芳(2009)。國小資優生家庭氣氛、自我效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貴香(2007)。不是我的錯【劇本】。取自dyna2.nc.hcc.edu.tw/dyna/data/user/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乃仁(2008)。運用故事教學發展高年級學童品格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天吉(2009)。角色扮演案例討論教學策略對國小品格教育利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許月碧(2004)。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同儕依附、利社會行為表現與社會智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許郡芳(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許媄淑(2007)。班級讀書方案對國小兒童情緒能力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許舒雅(2008)。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祐嘉(2008)。奶奶和小孩一樣。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取自http://ce.naer.edu.tw/ hot_news.php
許碧真(2010)。父母教養行為對於中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郭玉燕(2005)。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怡伶(2005)。讀書治療對增進幼兒人際關係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玲如(2006)。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玲玫(2008)。教師實行故事教學之研究-以幼兒利社會行為為例。幼兒教育,291,12-18。
陳美芝(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市。
陳若幸(1993)。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意玫(2007)。繪本取向利社會行為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利社會道德推理與助人意願、助人行為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維如(2006)。應用以繪本為主的讀書治療於父母離異兒童之個別諮商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培芝(2001)。資源教室社交技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第一百個客人(2004)。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取自http://children.cca.gov. tw/garden/
彭羽辰(2007)。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其與父母教養方式、彩虹生命教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曾薇如(2006)。國小低年級兒童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游麗蓉(2003)。閱讀治療取向的小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行為傾向兒童自我概念影響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黃大峰(2005)。國小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文玲(2006)。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意義感與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嬿穎(2003)。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黃秀惠(2003)。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美雯(1998)。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銓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張老師。
黃蕙君(2001)。認知行為取向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黃瓊瑢(2005)。利社會學習策略團體對國小害羞兒童的害羞、利社會行為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楊育 (2001)。利他傾向之探討:演化論之檢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楊惠婷(2004)。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葉乃鳳(2008)。獨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葉俐君(2008)。影片引導教學對國小資優生利社會行為和情緒表現之成效(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趙恕平(2007)。幼兒園利社會學習的活動設計。幼兒教育,287,69-87
劉焜輝(1982)。輔導論文精選(下)。台北:天馬文化。
劉錫麒(1990)。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和然(監製)、林樹橋(導演)(2009)。天使在身邊。取自http://cdtower.ntpc.edu.tw/ vodplayer/vod.html?asx=20090515_10552310.asx&VID=&ReadyWindow=1
劉和然(監製)、林樹橋(導演)(2009)。十塊錢先生。取自http://cdtower.ntpc.edu.tw/ vodplayer/vod.html?asx=20090515_1055232.asx&VID=&ReadyWindow=1
劉和然(監製)、林樹橋(導演)(2009)。小小螺絲釘。取自http://cdtower.ntpc.edu.tw/ vodplayer/vod.html?asx=20090515_1055234.asx&VID=&ReadyWindow=1
蔡子瑜(1990)。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欣虹(2006)。國民小學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學童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蔡佳芬、陳春美(2007)。男生女生配遊戲。取自http://ftp.klps.kh.edu.tw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的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融入式教學 品德教育消失(2010年5月)。國語日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 info/news/index.asp。
謝明昆(1990)。道德成長的喜悅。台北:心理。
蕭伊就(2006)。國小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蕭佑儒(2008)。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戴美雲(2003)。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佳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幼童軍活動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陳淑美(200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珮君(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蕙芳(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育上的涵義(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iex, N. K.(1993).Bibliotherap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357333)
Andrew, S.(1994). Teaching Kids to Care : Exploring Values in the Classtoom through Literature and Inquiry.Bloomingt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372 414)
Bandura,A.(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Bandura, A.(1982).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191-215.
Bandura, A.(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 : Prentice-Hall.
Bar-Tal, D.(1976). Prosocial behavior: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Bar -Tal, D., & Raviv, A.(1982). A cognitive-learning model of helping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Possibl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N.Eisenberg (Ed.), The devil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NY: Academic Press, 199-218.
Bar -Tal, D., Raviv, A., & Leiser, T.(1980). 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tic behavior: empirical evi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6, 516-524.
Chambers, B.(1993).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kindergarten: Can it enhanc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25(2),31-36.
Clark, R. D. , III.(1981). Emergency is intervention. New York:Academic is Press.
Cornett, C. E.,&Cornett, C. F(1980).Bibliotherapy:The right book at the right time. Bloomington:Phi Delta Kappa Eductional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 192-380)
Eisenberg-berg, N.(1979).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saically moral judg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 128-137.
Eisenberg, N.(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isenberg, N.(1989). The Development of Prosaically Values. In N. Eisenberg,R. Reykowski, & E. Staub (Eds.). Social and moral values.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Eisenberg, N., & Lennon, R.(1983). Sex is differences in empathy and related capacities. Psychological is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46-55
Eisenberg, N., Lundy, T., Shell, R., & Roth, K.(1985). Children′s justifications for their adult and peer-directed compliant behavi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325-331.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N., & Shell,R.(1987). Prosaically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 The mediating role f cos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2, 426-433
Eisenberg,-Berg, N. , & Roth, K.(1980). Development of young in children is prosocial moral judgment: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6, 375-376.
Flood,D. R.(1979). Prosocial behavior: A seminar for preschool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164 116)
Gelfand, D. M. & Hartmann, D.P.(1982). Response consequence and attributions: two contributions to prosocial behavior. In N. Eisenbe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pp. 167-19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oldstein,A.P.(1999).The prepare curriculum:Teaching the prosocial competencies,Champaign,III :Research Press
Grusec, J. E.,& Redler, E.(1980). Attribution, reinforcement, and altruism: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6, 525-534.
Higgins, E. T.(1981). Role-taking and social judgment: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and processes. In J. H. Flavell & L. Ross (Ed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Frontiers and possible future (pp. 119-153).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nry, R. & Simpson, C. (2001).Picture Books & Older Readers: A
Match Made 108 in Heaven. Teacher Librarian, 28(3), pp.23-27
Hoffman, M. L.(1970,1981,1988). Conscience 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ization techniques. Human Development, 13, 90-126.
Honig, A, S.& Wittmer, D.S.(1991). Helping children become more prosocial:Tips for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 343 693)
Hynes, A. M., & Hynes-Berry, M.(1986).Bibliotherapy:The Interactive Process.Londin: Westibiew Press.
Ivey,A.E.,& Authier,J(1971).Microcounseling. Springfied,I L: Charles C.Thomas.
Irving V.(1988). Promoting prosocial behavior to nurture caring in head start teachers and childre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renhood edu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 307 053)
Krebs, D(1970). Altruism 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ical Bulletin, 13, 285-302.
Krogh, S. L. & Lame, L. L.(1985). Children literature and moral development。Young Children,48-51。
Lawrence Kohlberg and Elliot Turiel(1971).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In Gerald S. Lesser,(Ed.),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man and Company,P.461.
Latane, B., & Darley, J. M(1970). A lady in distress:Inhibiting effects of friends and strangest on bystander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 189-202.
Lenkowsky, R. S.(1987). Bibliotherapy: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1(2),123-132.
Morris-Vann(1983). The efficacy of bibliotherap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a loss precipitated by parental unemployment,divorce, narital separation or death.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ional, 44, 676A.
Orlick, T. D.(1981). Positive socialization via cooperative gam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426-429.
Pardeck, J. A.,& Pardeck, J. T.(1984a).Young people with problems: a guide to Bibliotherapy. 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
Radke-Yarrow,M., Zahn-waxler, C.,&Chapman.M.(1983). Prosaically is disposition and behavior. In P. Mussen.(Ed), Man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Vo1. 4. Soci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Wiley
Rubin, R.(1978).Usung Bibliotherapy :A guide to therapy and practive,Phoenix:Oryx Press.
Ruston, J. P.(1976). Socialization and the altruistic is behavior of childre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3, 898-913.
Schwartz,S.H.,&Hoard, J.A.(1981). In J.P.Rushton, & R.M. Sorrentino(Eds.), Altruism and helping behavior. Hillsdale, NJ:Lawrence Is Erlbaum Associates.
Schwartz.S.H., & Howard, J.A.(1984).Internalized values as motivators of altruism. In E. Staub, D., Bar-Tal,J. Karylowski, & J,Reykowski (Ed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possitive develop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Selman,R.L.(1973).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to take another’s Social perspective: Stages in the deve opment of role-taking abilit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081 486)
Shaffer, D.R.(1994).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alipf: Brooks/Cole (3rd)
Staub, E.(1970). A children in distress:The influence of age and number of witnesses on children′s attempt to hel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4, 130-140.
Staub, E.(1979). Positive is 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ity, Social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Academic Press
Stephens, J. W.(1981).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use and impleme ntation of bibliotherapy.Great Neck NY:Todd & Honeywell.
Sturtevant, A. E.(1985). The relationship of deepen, mood,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 and altruism in children. Unpublished 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University
Trepanier, Mary L., & Romatowski, Jane A.(1981). Classroom use of selected children book to facilitate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208 967)
Vandenplas-Holper, Christiane; And Others(1988). Enhancing children Prosocial behavior by teacher implemented story telling and Duiscuss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290 566)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封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2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09.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