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齡嬋
研究生英文姓名:Huang Ling -Chan
中文論文名稱:畢業中: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
英文論文名稱:Graduating Graduation: A Search of Self-Identity
指導教授姓名:高震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畢業自我認同電腦繪圖
英文關鍵字:graduationself-identitycomputer graphic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1
  • 收藏收藏:0
  本創作論述主題「畢業中: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主要以回溯個人過去至今的心歷路程為主,從中探討自身於週遭環境和外界體制中所受到的規訓下,而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而壓抑自我認同而形成內在畏懼退縮的心理狀態。在此透過創作的過程解開內心深處的心結,將心靈深處隱藏的自我與表層的保護膜撕下,重新理解自我、肯定自我。
  本篇論文總共分為五個部份,第一章是緒論,闡述研究者過去的成長背景與創作環境,進而解釋現今造成自己個性與心理上畏縮的成因。第二章是創作的學理基礎,探究自身在創作時期受到的藝術流派理念風格的影響和藝術理論所給予的作品上的啟發,與精神分析學說中對於自我夢境中潛意識的的解析,得以檢視自己內心的願望與訴求。第三章是作品形式與內容,以電腦繪圖的創作手法,利用現成物,拼貼的觀念擷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轉化成新的內化符號以表達自我的心靈世界。第四章是作品論述,創作的主題分為出竅、裝、嘔三個系列:靈魂出竅傳達研究者自身藉由脫離形體與夢境轉移對現實中的壓力與挫折;裝系列以象徵與隱喻手法批判自己對於人事上的偽裝態度;嘔系列是抒發個人積壓已久的情緒。第五章是結論,包括作品完成之後對自我的檢視結果,作品的創作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形式與範圍及自我建議方向。期待透過論文的書寫與創作過程能為自己開展出新的方向。
The theme of this creation is “Graduating Graduation:A Search of Self-Identity”. In the creation, the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 from my past till now were traced. Based on such tracing, I tried to discuss the profound influences generated by the environment around me and by the training and criteria imposed by external systems before further exploring self-identity suppressed by the above influences which led to an internal psychological state with fear and retrea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 tried to undo the unspoken difficulties deep in my heart and tear apart the hidden ego and the protection cover on the surface so as to re-explore myself and achieve self-affirmat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In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is made to describe the author’s growing background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creation. Then, explanations in relating to the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the author’ retreating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are given. In Chapter 2,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eation is introduced.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brought by the ideals and styles presented by various artistic schools and the inspiration for my creations enlightened by artistic theories.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s according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on sub-consciousness reflected from dreams are stated. My internal wishes and appeals are thus reviewed. Chapter 3 deals with the form and contents of my creation. The creation is completed by computer graphics. Some existing materials and concepts of collage are used to turn daily stuff into new internalized symbols to express the author’s spiritual world. Chapter 4 talks about the creation itself. The creation cover three series: “out-of-body experience”, “disguise” and “vomiting”. The “out-of-body experience” series delivers that the author’s pressure and frustrations in reality are transferred through out-of-body experience and dreams. The “disguise” series criticizes the author’s own pretending attitude toward people and matters via symbolic and metaphorical methods. The “vomiting” series releases the author’s personal emotions suppressed for a long time. In Chapter 5, conclusions are made including the self-review resul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reation, limitations on the creation, forms and criteria of future develop and self suggestion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uthor can develop a new direction via writing this paper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誌謝..............................................iv
中文摘要.......................................... v
Abstract..........................................vi
目次.............................................viii
圖次...............................................x

1. 緒論.........................................1
1.1. 創作背景 1
1.2. 創作動機 2
1.3. 創作目的 2
1.4. 創作研究方法與範圍 3
1.5. 創作架構 4
1.6. 名詞釋義 6
1.6.1. 畢業 6
1.6.2. 自我認同 6
1.6.3. 電腦繪圖 6

2. 創作之學理基礎................................7
2.1. 人的存在意義:存在主義 7
2.2. 現代人的矛盾 7
2.2.1. 焦慮 7
2.2.2. 恐懼與獨立 9
2.3. 存在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10
2.3.1. 掌握自己的存在 10
2.3.2. 人的存在就是意識的存在 11
2.3.3. 唯有自覺的個人才是真正的自我 12
2.4. 超現實主義中的夢境與符號 13
2.4.1. 超現實主義中的偏執狂:達利 14
2.4.2. 濃厚的哲學思辯精神:馬格利特 15
2.5. 真實生活中的物象皆可成為藝術:普普藝術 18
2.6. 理念是作品的中心:觀念藝術與現成物 23
2.6.1. 觀念藝術 23
2.6.2. 現成物 24
2.7. 數位藝術創作的應用 27
2.7.1. 數位藝術的定義 27
2.7.2. 數位藝術產生的歷史背景 27
2.7.3. 數位藝術的表現手法 29

3. 作品形式內容與技法分析........................30
3.1. 創作歷程 30
3.1.1. 掀開偽裝的自己 30
3.1.2. 進行自我探索 31
3.2. 創作理念 32
3.3. 創作形式 32
3.3.1. 相關藝術流派的啟發 32
3.3.2. 電腦繪圖的創作表現 33

4. 作品論述.....................................37
4.1. 作品創作理念 37
4.2. 作品說明 41
4.2.1. 出竅系列 41
4.2.2. 裝系列 53
4.2.3. 嘔系列 67

5. 結論...........................................77

引用文獻...........................................80
王潔(2001)。《馬格利特的文字畫(1927-1930)及其作品之辨證性結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王瑞裕(2002)。《馬格利特創作理念表現形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壆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江正吉(2002)。〈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景女學報》。期2。149-156。
朱侃如 譯(2004)。《焦慮的意義》。台北縣:立緒。ISBN:9867416007。
李長俊 譯(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00754。
林珮淳、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期70。43-58。
胡永芬(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慾望‧禁忌》。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0154160。
高宣揚(1993)。《存在主義》。台北市:遠流。ISBN:9573219441。
唐曉蘭(2005)。〈杜象與觀念藝術〉。《玄奘資訊傳播學報》。期2。175-198。
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市:貓頭鷹。ISBN:9574692183。
陳鼓應(1995)。《存在主義》。台北市:台灣商務。
陳俞霖(2002)。〈網路認同的追尋與型塑〉。《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期24。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4/24-14.htm。(2009/429瀏覽)。
陳麗秋(2001)。〈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台灣藝術教育的之現代化〉。《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http://www.taect.org/digiart/papers/%B3%AF%C4R%AC%EE.doc。(2009/4/21瀏覽)。
程孟輝(2004)。《西方美學擷珍》。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黃麗娟 譯(2000)。《藝術開講》。臺北市:藝術家。ISBN:9579530394。
傅佩容(?)。〈存在主義〉。《大學通識教育巡迴講座計畫》。http://gec.hk.edu.tw/book/CH06.doc。(2008/11/3瀏覽)。
莊傑仰(2007)。〈超現實主義的獨特風格對現代藝術的之影響〉。《大明學報》。期8。139-158。
游本寬(2002)。〈數位攝影:舊美術的新科技工具?〉。《美育》。期126。1-13。
張純櫻(2004)。《藝術概論》。台北縣:銀禾文化事業。ISBN:9575684192。
張恬君(2000)。〈電腦媒體之於藝術創作的變與不變性〉。《美育》。期115。38-47。
楊紹剛(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台北市:城邦。ISBN:957469299-X。
劉紀蕙(?)〈超現實主義在二十世紀現代繪畫中的表現風格〉。《超現實主義與台灣文學》。http://www.complit.fju.edu.tw/project/project3/sylabus.htm#week2。(2009/4/21瀏覽)。
鄭媄婛(2003〉〈藝術教育中的新思惟: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期4。1-10。http://www.aerc.nhcue.edu.tw/journal/journal4/D-BS23.pdf(2009/4/21瀏覽)
謝碧娥(2008)。〈杜象的現成物選擇與審美的本質直觀(上)〉。《鵝湖》。台北縣:鵝湖月刊。期395。51-57。
?(2003)。〈靈魂出竅〉。《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D%88%E9%AD%82%E5%87%BA%E7%AB%85&variant=zh-hant。(2008/4/14瀏灠)。
?(?)〈普普藝術〉。《二十世紀現代的風格》。http://hosting.tp.edu.tw/tuking/ART/%A4G%A4Q%A5@%AC%F6.htm#普普。(2008/4/21瀏灠)。
封面
誌謝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引用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5.2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5.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