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鄺嘉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Kuang Chia-Ling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 Management for the Fourth and the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姓名:林建平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7
中文關鍵詞: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情緒管理
英文關鍵字:Parenting StyleEmotional ExperiencesEmotion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臺北縣、臺北市作為研究區域,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對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的影響,並探討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了解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的現況及關係。
主要發現如下:
壹、男生的快樂及生氣情緒經驗高於女生,女生的懼怕情緒經驗高於男生;女生的覺察能力高於男生,而男生的情緒效能高於女生。
貳、四年級學童之快樂情緒經驗高於六年級學童;四年級學童在情緒管理的表達能力、因應能力、情緒效能上高於六年級學童
參、國小六年級學童之父親採取「忽視冷漠」教養方式者高於國小四年級學童之父親,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母親採取「忽視冷漠」教養方式者高於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母親。
肆、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經驗有低度到中度相關;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管理有低度到中度的正相關;國小學童之情緒經驗與其情緒管理有低度到中度的正相關。
伍、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能有效預測其情緒經驗;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能有效預測其情緒管理;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經驗能有效預測其情緒管理。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之主要發現,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以供國小教育人員教育人員、國小學童家長以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In this study, the Taipei County and Taipei City as the study area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 managemen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 management.
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data.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was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emotion management.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happy and angry experience scores of boy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girls, the fear experience scores of girl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boys; the awareness scores of girl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boys, the efficacy scores of boy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girls.
2. The happy experience scores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the expression, coping, and efficacy scores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3. The indifferent-uninvolved parenting style of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fathers are more than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fathers, The indifferent-uninvolved parenting style of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mothers are more than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mothers.
4. There’re significant low to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there’re significant low to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the emotion management; there’re significant low to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emotion management.
5. Parenting styl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emotional experiences; parenting styl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emotion management; parenting styl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emotion manage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s, 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情緒的重要性 1
貳、探究國小學童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的迫切性 3
參、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7
壹、待答問題 7
貳、研究假設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壹、國小學童 9
貳、父母教養方式 9
參、情緒經驗 10
肆、情緒管理 1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概念與研究 14
壹、父母教養的意義 14
貳、父母教養方式之理論基礎 16
參、父母教養方式之類型 22
肆、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 26
第二節 情緒經驗的相關概念與研究 29
壹、情緒的概念 29
貳、情緒經驗的概念與類別 35
參、影響情緒經驗之因素 39
第三節 情緒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研究 42
壹、情緒管理的概念 42
貳、影響情緒管理之因素 44
第四節 相關實徵研究 48
壹、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 48
貳、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 50
參、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7
壹、父親、母親管教方式量表 57
貳、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 58
參、兒童情緒管理量表 6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情緒管理之現況分析 67
第二節 學童背景變項在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差異情形 71
第三節 學童背景變項在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情形 76
第四節 不同父母教養類型在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差異情形 82
第五節 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相關分析 91
第六節 父母教養方式對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預測情形 96
第七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經驗對情緒管理之預測情形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06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4
一、中文文獻 114
二、英文文獻 121
附錄 125
附錄一 致量表編製者函 125
附錄二 「父親、母親管教方式量表」編製者同意函 126
附錄三 「兒童情緒管理量表」編製者同意函 127
附錄四 專家內容效度用卷 128
附錄五 「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預試問卷 139
附錄六 「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正式問卷 142
附錄七 「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專家審題結果 143
附錄八 「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145
附錄九 「國小學童生活情緒經驗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147
一、中文文獻
王佩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貞雯(2004)。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因應對策。教育資料文摘,41(5),164-187。
王春展、詹志禹、李良哲(2000)。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探討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學報,23,353- 382 。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淑俐(1986)。臺北市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情緒特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的發展與問題及輔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合記。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江文慈(2000)。情緒調整模式的驗證與分析。世新大學人文與社會期刊,2, 117-146 。
江文慈(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整歷程與發展特徵。教育心理學報,35,249-268。
江漢光(1997)。EQ的精神醫學觀。哲學雜誌,19,17-31。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2008)。民國97年主要死因統計暨死因統計結果分析。取自: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衛生統計叢書2/97/記者會專區/97年主要死因分析.doc
何灣嵐(譯),Dryden, M. & Gordon, J. 著(1996)。情緒的管理。臺北:聯經。
李玟儀(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
呂俊甫(1987)。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郁雯(2002)。家庭功能、父母管教態度對4-6歲學齡前兒童行為與情緒問題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兒童福利聯盟(2003a)。【回應12歲男童墜樓事件】誰來傾聽兒童煩惱?【公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民國92年12月2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
兒童福利聯盟(2003 b)。台灣地區兒童心理資本概況調查。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民國92年12月2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榮春(198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英璋(2001)。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學生輔導,75,66-79。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胡慧宜(1999)。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柯華崴、李昭玲(1988)。兒童情緒認知研究。國教學報,1,173-187。
柯慈姍(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日常生活中之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洪秀梅、劉明盛(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遠東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一期,77-96。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比較。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洪蘭、梁若瑜(譯)(2001)。呂俊甫著。華人性格研究。臺北:遠流。
涂信忠(2003)。原住民學童接受教養行為與其情緒穩定、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臺南。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倪靜貴(1996)。國民中學校長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春蓉(2001)。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育齡(2001)。怎樣接引孩子的情緒—情緒教育的理論基礎。學生輔導,75,22-29。
許怡珮(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永和(2003)。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美芝(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彥穎(2000)。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雪麗(1997)。情感發展與情感教育。開放教育,37-60。高雄市:高市人發中心。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美惠(譯),D. Goleman 著(1996)。E .Q.。臺北:時報。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十四期,465-504。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惠貞(2001)。不同階段孩子的情緒發展。學生輔導,75,36-39 。
黃天中(1990)。兒童發展學。臺北:東華。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怡瑾(2005)。以情緒為良師益友。T&D飛訊,第35期。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梅琪(2004)。母親後設情緒理念與兒童情緒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堅厚(1980)。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之研究:第三年報告。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臺北:偉華。
游雅吟(1996)。兒童認知能力、理解多重情緒能力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葉光輝(1999)。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學研究,第二期,41-82。
楊如馨(2001)。音樂資優學生之父母管教方式、A型性格、認知風格與音樂表演焦慮之關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楊的祥(2004)。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瑞珠(1996)。高危險群青少年文化心態特質與甄別量表編製之研究。臺北:心理。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趙心暐(2005)。國中生的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趙珠蘭(2001)。情緒不能管理。張老師月刊,280,66-67。
榮泰生(2006)。SPSS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劉方(2000)。高中生負向情緒經驗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
劉佳彤(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清芬(2000)。國小學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揚智文化。
鄭惠文(2000)。讓孩子學會當情緒的主人-從情緒管理教育談起。教師之友,41(3),61-65 。
賴正珮(2004)。國小兒童其父母管教方式、非理性信念及A型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蕭瑞玲(2002)。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明芳(2001)。國小學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及其知覺教師權力類型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順吉(2005)。國中生覺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鍾永吉(1997)。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薛靜如(2005)。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顏綵思(2004)。國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魏麗敏(1994)。國小兒童家庭因素、情緒困擾對成就與適應影響之分析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2,149-176。
蘇建文(1979)。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99-114。
蘇建文(1981)。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縱貫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79-102。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等(1991)。發展心理學。臺北:心理。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科華葳、陳淑美(1995)。發展心理學(2版)。臺北:心理。
蘇蕙芳(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二、英文文獻
Armentrout, J. A., & Burger G. K. (1972). Children's reports of parental child-rearing behavior at five grade leve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7, 44-48.
Bandura,A. (1971). Analysis of modeling processes. In A. Bandura (ED. ). Psychological Modeling,78-96, Chicago:Aldine-Atherton.
Baumrind, D. (1971).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part 2, 1-103.
Baumrid. (1974).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compentence through socialization. In A. D. Pick (Ed. ).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 vol.7, pp3-48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minnesota Press.
Baumrind, D.(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1(1),56-95.
Beal,E.W.(1979). Children of divorce.A family system prespectiv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5(4),140-154.
Becker(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New York: Russell Sage.
Brody, N (1993a). Shame, guilt and emotional intensity in relation to family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late adolescent males and females.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Oeleans, L. A.
Brody,L.& Hall,J.A.(1993b). Gender and emotion. In M. Lewis & J. Haviland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447-460). NY:Guilford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61). Some familial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in adolescents. In Petrullo, L. & Boss, B. M. (Eds.), Leadership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ampos, J. J., Mumme, R. K., Kermoian, R., & Campos, R. G., (1994).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emotion. In N. A. Fox (Ed. ),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9, 284-300.
Carroll, R. J., & Steward, M. S. (1984). The rol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feelings. Child Development, 55, 1846-1892.
Darling, N. (1999). Parenting style and its correlates. ERIC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ampaign,IL, 1-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7 896).
Denzin, N, K. (1984). On understanding emo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usek, J. B., & Danko, M. (1994). Adolescent coping styl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hild rear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9(4). 412-426.
Eisengerg, N., Valiente, C., Morris, A. S., Fabes, R. A., Cumgerland,A., Reiser, M. et al. (2003). Longitudinal relations among parental emotional expressivity, children’s regulation, and quality of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 3-19.
Eberly, M.B(1993).Variations of parent and Adolescent emotional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y pubertal status, gender and conversation.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60th.New Orleans, LA, March 25-28,1993.
Elder,G.H.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child 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ery,1(25),241-262.
Ellis, A.(1979).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2nded.). Secaucus, NJ:Citadel.
Fuchs,D., & Thelen,M.H.(1988). Children’s expected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communicating their affective state and reported likelihood of exp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59,1314-1322.
Gesell, A. (1933). Maturation and the patterning of behavior. In C. Murchison (Ed.), A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2nd rev. ed., pp. 209–235).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Goleman, D. (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New York:Bantam Books.
Hetherington, E. M., & Frankie, G. ( 1967). 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119-125.
Hoffman (Ed) (1975).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1). New York: Russel Sage.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Lazarus, B. N. (1994). Passion and reason: 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fton, L. A. (1991). Psychology(4th ed.),Boston:Allyn & Bacon.
Maccoby, E. E., &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s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th ed., pp.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Maxon, T. Z. (1998). Parenting style:Effects on children’s view of author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5378).
Margolies, P., & Weintraub, S. (1977). The revised 56-item CRPBI as a research instrument: Reliabil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3, 472-476
McNally, S., Eisenberg, N., & Harris, J.D. (1991). Consistence and change in maternal child-rearing practices and values: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2, 190-198.
Mead,D E. (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Ortony,a. , Clore, G. L.&Collins, A. (1988).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emo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Basic Books
Plutchik, R. (Ed.). (1984a). 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emo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ege Publishers.
Plutchik, R. (1984b). A general psychoevolutionary theory. In Scherer,K & Ekman,P. (Eds.), Approaches to emotion. (pp.197-219).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Plutchik, R. (Ed) (1994).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emotion.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Sutarso (1996 ). Effect of gender and GPA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aper presented atthe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Tusscaloosa, A. L, Novemb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6 410).
Schaefer,E.S. (1959).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95-302.
Schachter, S. (1970). The assumption of identify and peripheralist centralist controversies i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In M. B. 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 The loyola symposiu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ears, R. R., & Maccoby, E. E. (1957). Patterns of children rear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Salovey, P. & Mayer, J.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Shapiro, L. E. (1997). 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gh EQ.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Shaver, P. , Schwartz, J. ,Kirson, D. & O’Connor, C. (1987).Emotion knowledge :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1061-1086.
Staats, A. W., & Eifert, G.H. (1990). A paradigmatic behaviorism theory of emotion: Basis for unific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0, 539-566.
Tubman,J.G.,& Windle,M.(1995). Continuity of difficult temperament in adolescence:Relations with depression, life events, family support, and substance use across a one-year period.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2),133-153.
William,W.C. (1958). The PALC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6), 487-495.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8.0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8.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