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雨潔
研究生英文姓名:Lin Yu-Chieh
中文論文名稱:三位進入非理想大學的明星高中學生之自我概念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research of the self-concept of three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enter the unideal university
指導教授姓名:林蔚芳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明星高中明星高中學生自我概念敘說研究
英文關鍵字:The prestigious senior high schoolThe prestigi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elf-conceptNarr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理解主觀認定未能進入理想大學的明星高中學生,從高中、放榜到進入大學的經驗,並了解在這三個階段中,自我概念的內涵與其特色。本研究共有三位參與者,研究方法採敘說研究,並以「整體—內容」方法進行分析,所得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明星高中學生從高中進入非理想大學的經驗:
(一)家族或父母在子女的升學進路上,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高中成就感來源不在課業表現,在社團活動與同儕相處
(三)明星高中具備名牌的特性,學生認同感高
(四)指考結果與自己所預期的有落差,必須臨時規劃未來的科系
(五)進大學前,為是否要重考而有掙扎
(六)如未能延續優秀的升學表現,將引發失面子與丟臉的感受
(七)歸屬感、維護正向自我、找到意義與專業認同是轉變的重要因素

二、進入非理想大學明星高中學生各階段自我概念的內涵:
(一)親子關係取向自我概念:透過父母教育期望產生
(二)學校團體取向自我概念:透過學校產生
(三)人際關係取向自我概念:透過同學接納形成
(四)個人取向自我概念:透過個人對自身的評價、獨立自主與目標確定而建立

三、進入非理想大學明星高中學生各階段自我概念的特色:
(一)只重成績的文化使得評價自我的標準集中化
(二)高中與大學團體取向自我概念造成自我間的差距
(三)大學正向的新經驗促發個人取向自我概念形成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諮商實務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a university.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a student from a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who feels he/she didn’t enter his/her ideal university. As a researcher, I want to comprehend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lf-concepts in this process. There were three participants as interviewees in this study.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is thesis is narrativ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of holistic content. Several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shown below.

1.The experiences of a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student going from a well known high school to a less desirable university are:

(1)Families or pare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children’s choices of education pursuit.
(2)The origin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participants is from 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getting along with peers, not from grades.
(3)Prestigious high schools have characteristic of famous brands, and high school identity from students.
(4)Because of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students must make a new plan for choosing other department temporarily.
(5)All three participants agonize themselves to decide to take reexamination or not before school opens.
(6)If the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t keep the outstand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they will feel that they lose face.
(7)Finding some senses of “belonging”, “maintaining positive self”, “finding meaning”,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change.

2.The contents of self-concept of the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entered unideal university are:
(1)Relationship-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of parent-child result from the expectations of their parents.
(2)Group- 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of school result from school.
(3)Relationship-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sult from belonging of peers.
(4)Individual-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result from self-evaluation, independence, as well as confirming career goals.

3.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concept of the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entered unideal university are:
(1)The culture that judges a person based primarily on grades will overlook other important aspects.
(2)Group-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of senior high school and group- 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of university result in self discrepancy.
(3)New positive experiments in university life contribute to individual-orientation self concep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and discussion, the limit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this research could be future references of related researches, counseling.
摘要……………………………………………………………………I
ABSTRACT……………………………………………………………III
謝誌……………………………………………………………………V
目次……………………………………………………………… VIII
表目錄…………………………………………………………………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升學主義現象………………………………………… 9
第二節 明星高中的優勢與學生特質………………………………19
第三節 自我概念相關內涵與研究…………………………………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研究取向:敘說研究………………………………………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44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48
第五節 研究判準……………………………………………………56
第六節 研究倫理……………………………………………………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61
第一節 築的故事:逐夢.築夢……………………………………82
第三節 尋的故事:回歸平凡…………………………………… 10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4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7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省思………………………………………… 158

參考文獻……………………………………………………………163
附錄…………………………………………………………………175

表目錄
表2.1.1 各學者對升學主義的定義……………………………… 10
表2.3.1 學者對於自我概念定義整理表………………………… 26
表2.3.2 台灣大學生自我概念構成因素與內涵整理表………… 36
表2.3.3 自我差距架構表………………………………………… 37
表3.2.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44
表3.4.1 研究參與者訪談次數與情境表………………………… 51
表3.4.2 資料分析編碼表………………………………………… 52
表3.4.3 掙的故事文本檢核回饋表……………………………… 55
表3.4.4 築的故事文本檢核回饋表……………………………… 55
表3.4.5 尋的故事文本檢核回饋表……………………………… 56
表4.1.1 築各階段自我概念一覽表……………………………… 80
表4.1.2 築的自我概念內涵表…………………………………… 81
表4.2.1 掙各階段自我概念一覽表………………………………107
表4.2.2 掙的自我概念內涵表……………………………………108
表4.3.1 尋各階段自我概念一覽表………………………………140
表4.3.2 尋的自我概念內涵表……………………………………141

圖目錄
圖2.1.1 近10年台灣大專院校學校數及學生數發展趨勢……… 16
圖2.3.1 SHAVELSON, HUBNER, & STANTON(1976)自我概念階層組織圖 …29
圖2.3.2 學生自我概念的層次結構圖…………………………… 30
圖2.3.3 華人自我概念內涵圖…………………………………… 35
圖4.1.1 研究實施程序圖………………………………………… 48
一、中文部分
人間福報(2008年9月5日)。學生當義工,明星高中參與率低。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
王宏仁(1999)。1950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臺灣社會研究,36,1-36。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王郁君(2009)。諮商心理師走出耗竭經驗之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惠冠(2008)。大學院校品牌聲譽、服務人員與學生互動關係對口碑傳播行為之影響—以品牌認同、品牌忠誠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超群(2007年3月1日)。學生心聲 制度再怎麼改 壓力半點減不了。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成因及其社會心理基礎-一個歷史觀察。本土心理學研究,17,3-65。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市: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6)。教育改革的台灣經驗—國民教育的政策及行政措施分析。臺北:桂冠。
王麗雲、游錦雲(2008年4月)。高中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之評估:以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進行驗證。「高中教育政策的檢討與展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左承誠(1996)。基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任樹同(2006)。高職學生的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年9月15日)。畢業生就業統計。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6653755:4e9b&theme=
何志偉(2010年12月15日)。98年國內明星公立高中基測分發前25名分數排行榜。點子的家。取自http://jjxi666.pixnet.net/blog/post/28975061
何志偉(2010年12月16日)。98年臺北市公私立高中入學最低錄取分數表。點子的家。取自http://jjxi666.pixnet.net/blog/post/29051287
何志偉(2011年03月02日)。98年台北市公立高中入學最低錄取分數表。點子的嘉。取自http://jjxi666.pixnet.net/blog/post/29051287
何富財(2004)。高中學生自我概念、社團參與態度與社會行為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麗君(2005)。國中學生自我效能、集體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余安邦(2005)。成就動機與成就觀念:華人文化心理的探索。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665-711頁)。臺北市:遠流。
余德慧、李宗燁(2003)。生命史學。台北:心靈工坊。
吳季珊(2006)。努力本質觀對華人青少年憂鬱情緒之預測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吳登坤(2008)。嘉義縣市九年級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學習態度、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慧虹(2008)。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學習壓力、課後補習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呂燕清(2009)。學習習慣對成績之影響-以八年級明星高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宋文里(譯)(2001)。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C. R. Rogers)。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宋光宇(2003)。重利與顯親:有關「臺灣經驗」各家理論的檢討和歷史文化論的提出。載於宋光宇(主編),臺灣經驗(一)―歷史文化篇(1-65頁)。臺北市:東大。
李文仁(2007)。台灣高教擴張與社會階層化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志勇(2009)。國三學生數學課後補習對數學考試焦慮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玫玲(2004)。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麗花(2002)。高中僑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沈君翰(2007)。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沈珮綺(2009)。高中學生數學自我概念、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周宜璟(2006)。肌肉萎縮症學生在明星高中求學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于雅(2009)。我有一個同志朋友-跨越性取向的友誼經驗之敘說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世欣(200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正山(1997)。臺灣升大學重考生的自我評價與情緒困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1995)。我國公立高中升學率分配之成因與預測。教育研究資訊,3(2),57-84。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78。
林怡婷(2005年1月12日)。國中小過暑假 6成去補習。聯合報,C7。
林彥岑(2009)。出身背景、父母期望與教育抱負影響補習多寡之研究─以台東縣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林郁君(1998)。學業與自我概念之關係:以日本與台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琼虹(2007)。補習、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與就讀大學關聯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萬車(2007)。國三學生補習、學習動機、學習互動及情緒智力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慕屏(1978)。學校乎?監獄乎?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8(10),27。
林錦坤(2001)。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邱素梅(2008)。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邱皓政(2003)。自我概念向度與成分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0。
侯文詠(2002)。我的天才夢。臺北:皇冠。
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愷瑄(2007)。女性雙胞胎生涯自我認同發展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亞岑(2009)。明星高中學生的學業成就、社會比較與學業自我效能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嘉榮(2010)。明星高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壓力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福建(1993)。大學生在異性交往中的自我差距與情緒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胡先縉(2003)。中國人的面子觀。載於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53-83頁)。台北市:巨流。
徐保嘉(2009)。國中學生參加校外補習對其學習態度之影響-以桃園縣龍潭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之回顧與展望。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211-236頁)。臺北:師大書苑。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129-172。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4。
張春興(1992a)。張氏心理學詞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2b)。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郁雯、林文瑛(2003)。升學主義還是升學機會?-升學壓力的社會內涵。教育心理學報,35(2),167-182。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張清欽(2007)。國中智優生自我概念與導師轉型領導風格對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維安、王德睦(1983)。社會流動與選擇性婚姻。中國社會學刊,7,191-214。
張錦弘(2003年9月13日)。七成五家長:孩子壓力增加。聯合報,B8。
張錦弘(2005年5月29日)。題淺補更兇 全科班 夜夜補到12點。聯合報,A2版。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年12月20日)。近三年來高中畢業生升學概況提要分析。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graduate.doc
教育部(2010年12月25日)。高中職教師具有研究所學歷之比率。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37.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0年9月15日)。教育統計指標:教育發展。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章英華(1996)。臺灣都市發展與教育空間分佈的變遷。載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主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249-273頁)。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莊啟文(2006)。鳳山地區攤商家庭升學主義意識型態與成就價值觀之歷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莊榮俊(200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秩維(2010年12月6日)。國中違常態編班?教部清查。中央社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cna.com.tw/
許瓊文(2009年3月)。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02。取自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aed203227750120374004d966c4&number=1
連廷嘉、徐西森(譯)(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質性研究(原作者:John Mcleod)。台北市:心理。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苑。
郭玲芳(2006)。單親家庭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南州(2005)。臺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威銓(2010)。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補習班動機與評估準則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映竹(2010年4月19日)。台大徵選,明星高中天下。中廣新聞網。取自:http://magazines.sina.com.tw/
陳欩圻(2010)。大學生完美主義、自我差距、自我效能與課業延宕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玲玲(2007)。青少年自我概念因應與其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曉真(2009)。國小高年級人格特質、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39-207。
陸洛、楊國樞(2005)。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本土心理學研究,23,3-69。
麥立心、蔡明珊(2003年4月)。學士成為新弱勢,能力比名校重要。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31。取自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aad1370035701137124e544000e#
曾幼涵、許文耀(2009)。不同類型的自我落差對華人憂鬱與焦慮情緒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2(1),57-79。
曾秋玲(1999)。台灣國中生的自我落差、學業成就與憂鬱、焦慮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游淑媚(2010)。高雄縣國中生課後補習參與動機與消費決策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以敬、鍾麗華(2001年3月29日)。台灣青少年65.9﹪不快樂。自由時報,第8版。
黃春木(2007)。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容(2009)。從上課方式、補習與課外閱讀比較就讀明星高中與一般高中的學習經驗。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13-137。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毅志(1994)。台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3,265-292。
黃毅志(1998)。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政大社會學報,28,25-55。
楊中芳(1991)。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83-130頁)。台北:遠流。
楊依雯(2009)。高中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學校幸福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國樞(1974)。小學與出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417-463頁)。臺北:環宇。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87-142頁)。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5)。家族化歷程、泛家族主義、及組織管理。載於鄭伯壎(主編),臺灣與大陸的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26頁)。臺北:信義文化基金會。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楊國樞、程千芳(2001)。自我概念差距與情緒:Higgins理論的本土化驗證。見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辦公室(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九十年度計畫執行報告書。台北: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辦公室。
楊國樞、葉啓政(1984)。台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市:巨流。
楊華玲(2010)。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對數學態度與數學就之影響-以台中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楊貴雯(2008)。一位明星高中成績低落學生自我認同歷程的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貴榮(2004)。克服學業低成就資優高中生其心理特質、自我概念及外在支持系統之研究。雄中學報,7,189-237。
楊雅婷(2007)。金門縣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解釋風格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翟學偉(1993)。中國人的臉面觀:有關其向度中的若干假設。本土心理學研究,2,338-348。
劉彥伶(2009)。生涯定向型大學生生涯發展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劉軒(1993)。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臺北:水雲齋。
劉源俊(1995)。從終身教育看分流教育—析論高職改為高中之議。教改通訊,10,17-21。
潘佳韻(2007)。國民中學單親家庭學生之自我概念、失敗忍受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蔡孟桓(2005)。自我差距與情緒、自尊、人際敏感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宜妙(2003)。成就動機的文化特徵:台灣地區青少年的努力信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蔡宜芳(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保田等(1970)。五十八學年度全國大專聯招未考取青年狀況暨去向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蔡美華(2001)。高中資優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原作者: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蔡淑鈴(1986)。職業地位結構―臺灣地區的變遷研究。載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299-351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淑鈴(1987)。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11,61-91。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載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上冊)(1-44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婉琪(2001)。政治控制、教育管制與升學主義:歷史社會學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鄭雁比(2006)。華人青少年努力概念與道德及罪惡感之內隱連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盧娟娟(2007)。國小學童對校園的涉入、場所感與學校認同之研究—以直潭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
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
賴文誠(2006)。特質焦慮、父母期望和教師期望與升學焦慮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賴朝暉(199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校園暴力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簡成熙(1986)。國中學生、家長、教師對明星高中存廢看法之研究。教育文粹,15,121-136。
簡慧珍(2010年9月7日)。家長喬編班,校方力抗 180新生走人。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譚家化(2003年5月7日)。明星高中老師,很無力感。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二、英文部分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ories interview. London: Sage.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ver, C. S., Lawrence, J. W., & Scheier, M. F. (1999).Self-discrepancies and affect: Incorporating the role of feard sel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7), 783-792.
Cooley, C. H. (192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Daiute, C., & Lightfoot, C. (2004). Narrative analysis: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society. CA:Sage.
Fitts, W. H. (1965). Manual of Tennesse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self 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ennessee 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Fife, B. L. (1994).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meaning in illnes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8, 309-316.
Higgins, E. T. (1987). 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t. Psychology Review, 94(3), 319-340.
Higgins, E. T., Klein, R., & Strauman, T. (1985). Self-discrepancy theory: A psychological model for distinguishing among different aspect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ocial Cognition, 3, 51-76.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NY: Holt. , Rinehart & Winston.
Lieblich, A., Mashiach, R. T.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rowsky, J., & Ross, C. E. (1990). Control or defense? Depression and the sense of control over good and bad outcom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1,71-86.
Monge, R. H. (1984).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Factors of Adolescent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8(3), 382-393.
Multon, K. D., Brown, S. D., & Lent, R. W. (1991).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to academic outcomes: 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1), 30-38.
Polkinghorne, D.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5-2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Rogers, C, 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Cambridg, Mass: Houghton Mifflin.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407-441.
Stevenson, H. W., Lee, S., Chen, C., Stigler, J., Hsu, C. C., & Kitamura, S. (1990). Contexts of achievement: A study of American, Chinese, and Japanese. Monographs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5, 1-2.
Super, D. E., Crites, J. O., Hummel, R. C., Moser, H. P., Overstreet, P. L., & Warnath, C. F. (1957).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封面(書名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