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郭孟珊
研究生英文姓名:Kuo,Meng--Shan
中文論文名稱:兩位中小學導師輔導管教之情緒勞務敘說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narrative inquiry of two 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in counselling and discipline
指導教授姓名:方志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0
中文關鍵詞:導師輔導管教情緒勞務關懷
英文關鍵字:school teachercounselingdisciplineemotiomal laborcar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了解兩位中小學導師輔導管教的策略及班級經營方法,以及從兩位中小學導師的生命敘說中,了解兩位中小學導師輔導管教的情緒勞務狀況,並從關懷倫理學的觀點,進一步分析其所需支援。
從教師關懷實踐與情緒勞務的角度來看,兩位導師每天都必須要處理許多不同類型的事務,面對各種人物或情境,他們各自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也因為這樣的關懷與付出,展現不同的心理狀態,並導致不同的情緒勞務狀況。
甲師高中時因家道中落,必須自食其力完成學業。高中導師的關懷,使甲師從中建立自我價值感,立志成為一位老師。她將這樣的人生經驗帶到班級當中,建立獨特的班規。此外,甲師透過聯絡簿,以文字表達對學生的關懷、以物質獎賞鼓勵學生、利用相機記錄學生的生活點滴,並安排校外教學,讓學生從中得到深刻的收穫,使全班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面對拒學生,甲師從他的細微進步中給予鼓勵;面對受虐兒,甲師努力取得該生與家長的信任,並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面對加入幫派的學生,甲師以傾聽與陪伴的方式,照顧學生的情緒問題,使其情緒得以疏通;面對援交的學生,甲師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讓該生得到妥適的照顧。甲師以同理、陪伴、關懷的方式,處理個別偏差行為學生的問題,以鼓勵的方式,獎勵班上表現優異的學生,對班級當中的每一個學生,不斷付出自己的關懷。甲師因為自己的感性,能夠對學生的處境感同身受,走進學生的內心,但也因此不斷觸動自己的情緒,導致情緒勞務的產生。
  乙師在大學時即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在實習及初任教師的階段,受到資深教師的關愛與照顧,讓乙師從中得到關懷的能量,帶著充足的動力面對學生。理性的乙師,將軍隊文化融入班級經營當中,重視學生常規的建立。此外,以往從事輔導工作的經驗,讓乙師在面對弱勢學生時,總會給予較多的關懷與照顧。他透過溝通簿了解學生的生活,並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透過影片的觀賞,試圖了解學生偏差行為背後的原因。面對性格暴躁者,乙師由一開始的高壓統治,轉而給予安慰及關懷;面對不寫作業的學生,乙師除了陪伴他完成作業,還調整作業份量,並發現該生的優點;遇到挑戰權威的學生,乙師起初採取強硬態度,到逃避與該生接觸,最後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與該生建立關係,包容該生的行為。乙師在輔導管教的過程中,從一開始強調規範、樹立權威,到後來與學生建立關係,給予學生關懷與包容,試圖讓自己接受每個學生,其情緒勞務就由此產生。
  甲、乙兩位導師都願意為學生付出關懷,並因此引發其情緒勞務;他們都從愛的學習中成長,但同時也需要持續的關愛。研究者從兩位導師的敘說中,得到以下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整合社會資源供教師利用,並降低師生比,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學校行政體制則應落實實習制度,讓實習教師在職前有機會得到資深教師的關愛,另應加強處室間的聯繫,給予導師直接的協助;導師本身則應增加與同儕互動、溝通的機會,並給自己多一點關愛;最後,在後續研究部份,則可針對不同教育階段的導師及學校行政單位進行相關研究。
The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wo school teachers’ strategies of counseling, discipline,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so as to understand their emotional labor in counseling and discipline from their narrations , and to analyze the support they need from the ethics of caring viewpoint.
From the view point of teacher’s practice and emotional labor, two teachers must deal with different affairs everyday,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methods to varieties of characters and situations. They show different state of mind so that leads to emotional labor because of caring.
Teacher A completed her studies by herself because of economy hardship of her family in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teacher’s caring made her establish self-value, and let her wanted to become a teacher. She brings her experience to the class, and establishes unique class rules. In addition, she cares for the students by writing,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by material reward, recording the student’s life by cameras, and arranges field trip so that the class produced positive power. Facing the rejected study student, she encourages him from his slight progress. Facing the abused student, she obtains the student and parent’s trust, and seeks the assistanc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Facing the student who enters into the gang, she takes care of his emotion by listening and accompanying. Facing the student who does sugar daddy business, she seeks the assistance of professional machinery. Teacher A deals with the student’s deviance by her sympathy, accompanying and caring. She encourages outstanding students by giving reward, and cares for the students continually. Because of her sensibility, she not only feels the same as her students, but also touches her mood. Thus, the emotional labor is caused.
Teacher B decided his goal when he was in the university. He was cared for the senior teachers in the sage of beginning teacher, so that he was full of energy to face the students. He brings the military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emphasiz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s convention. In addition, he gives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who are disadvantaged. He understands the student’s life by communication book, and talks to the student one by one. He understands the reason for student’s deviance by watching films. Facing irascible student, teacher B gives care to him instead of ruling. Facing the student who does not doing homework, teacher B adjusts the amount of work, and finds the student’s advantage. Facing the student who challenges authority, teacher B takes tough attitude to him in the beginning, avoids contacting with the student. He adjusts his own attitude to the student finally, and accepts the student’s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counseling and discipline, teacher B emphasizes the rule at first, and tries to accept each student finally. Thus, the emotional labor is caused.
Both of them are willing to care for their students, and therefore leads to emotional labor. They grow from the learning of love, and need ongoing caring. The researcher giv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rom two teachers’ narration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hould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nd lower teacher-student ratio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on system should put the training system into effect, and strengthen the links between officials to give direct assistance to teachers; teachers should increase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ir peers, and give a little more care to themselves. Finally, we can do further research on school teachers for different education stage and school administrative.
學位論文授權書…………………………………………………………Ⅰ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Ⅱ
致謝………………………………………………………………………Ⅲ
中文摘要…………………………………………………………………Ⅳ
英文摘要…………………………………………………………………Ⅵ
目次………………………………………………………………………Ⅷ
表目錄……………………………………………………………………Ⅹ
圖目錄……………………………………………………………………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導師的工作內涵……………………………………………9
第二節 教師的情緒勞務……………………………………………34
第三節 關懷倫理學對中小學導師的啟示…………………………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3
第一節 敘說研究……………………………………………………53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56
第三節 研究流程……………………………………………………59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61
第五節 研究倫理……………………………………………………65
第四章 兩位導師的教學故事與情緒勞務……………………………67
第一節 情感豐沛的甲師……………………………………………67
第二節 理性處事的乙師……………………………………………98
第三節 感性與理性—情緒的觸動與轉化………………………133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149
第一節 結論………………………………………………………149
第二節 建議………………………………………………………155
第三節 反思………………………………………………………159
參考文獻………………………………………………………………162
附錄 訪談同意書……………………………………………………170
參考文獻:
尹弘飈(2008)。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情緒地景。教育學報,36(1-2),23- 51。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
方志華(2010)。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臺北:學富。
王金國(2009)。正向的態度,正向的教育~正向管教的理念與作法。靜宜大 學實習輔導通訊,7。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臺北:五南。
王連生(1994)。教育輔導原理與技術。臺北:五南。
王雅慧(2008)。高職教師情緒勞務與情緒耗竭關係研究-以工作家庭衝突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甘瓊瑤(2008)。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以新竹縣市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6。
李弘善(譯)(2002)。班級經營的雙贏策略(原作者:Cummings)。臺北:遠流。
吳如玉(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李孟文(2002)。國中教師實施教訓輔合一課堂管教的策略與改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吳武典(1992)。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張老師月刊輔導雜誌研究社。
杜宜展(譯)(2009)。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原作者:E. L. Kronowitz)。 臺北:心理。
利佳桂(2009)。校園零體罰之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李武雄(1989)。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在輔導工作上發揮輔導功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吳芝儀(譯)(2007)。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原作者:A. Lieblich、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臺北:濤石。
李玲惠(1998)。日升日落—教師的一天。臺北:幼獅。
呂秋逸(2008)。教師對學生反學校文化行為處理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 Flick)。臺北:五南。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余博文(2003)。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輔導與管教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蕙如(2009)。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邱小萍(1999)。國小級任教師輔導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
林立仁(譯)(2008)。夢想教室。(原作者:F. McCourt)。臺北:皇冠。
林志成、童鳳嬌(2006)。教師情緒智慧的涵養。教育研究月刊,150,38-51。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林明元(2010)。家暴與體罰--情緒管理、家庭與社會教育。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7月26日 http://140.117.11.91/eduReport/checkDir/guest20100502202719.htm
林明地(2006)。Nel Noddings 關懷倫理學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政策論壇,9(2),101-130。
邱欣怡(2008)。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以工作投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建平(1994)。輔導原理與技術。臺北:五南。
林香君、陳錫銘(1997)。個別輔導。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三民。
林郁真(2010)。國小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林朝夫(1993)。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臺北:心理。
林蔚芳(2006)。從情緒勞務的觀點談教師的人際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50,25-37。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ㄧ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洪依如(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法規之認知與管教學生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侯晶晶(譯)(2006)。始於家庭:關懷與社會政策。(原作者:N. Noddings)。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侯嘉萍(201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
查憶華(2010)。臺中縣市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
孫俊傑(2009)。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馬庭宇(2007)。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市私立高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
格致國中(2007)。臺北市立格致國民中學教師擔任導師辦法。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7月19日。http://www.gjjh.tp.edu.tw/c00/%E6%95%99%E5%B8%AB%E6%93%94%E4%BB%BB%E5%B0%8E%E5%B8%AB%E8%BE%A6%E6%B3%95.doc
教育部(1981)。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7月16日。http://ttter.myweb.hinet.net/rule/r2.htm
教育部(2003)。廢止「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7月16日。http://www.edu.tw/files/explain/B0046/teacheract.doc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12月13日。http://140.111.34.180/news_detail.php?code=05&sn=282&page1=1
教育部(2010a)。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10月15日。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6455&GraphicWord=&QueryString=輔導。
教育部(2010b)。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10月15日。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17417&GraphicWord=&QueryString=管教。
陳玉錦(2009)。國小教師實施零體罰教師與教師情緒管理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陳佩正(譯)(2007)。教師 生命 自傳。(原作者:Sonia Nieto)。臺北:心理。
陳怡如(2005)。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臺北:雙葉。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冠旭(2008)。近十年來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變遷與教師因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品穎(2008)。臺北市公立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與情緒耗竭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
陳嘉盈(2010)台中縣市高職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結果之研究-以情緒智力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慧君(2009)。從關懷倫理學的觀點探討教師輔導與管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臺北。
陳慧娟(2010)。零體罰政策對兩位國民中學教師管教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張德聰(1997)。輔導之基本概念。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三民書局。
陳韻如(2010)。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櫻元(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實施學生輔導新體制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思與突破。學生輔導,93,8—37。
傅木龍(2008)。正向管教---班級經營大未來。學生輔導,105,頁6—29。
游惠瑜(2006)。關懷是一種德行嗎?--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與當代關懷倫理學。「德行倫理學的詮釋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
黃道遠(2008)。放下教「鞭」,走向友善—談教師在立法零體罰之後的處境。學生輔導,106,166-174。
黃維明、何琦瑜(2007)。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天下雜誌。20070404期。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7月27日。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2981
黃德祥(2006)。教師情緒智慧能力的涵養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50,5-13。
黃馥珍、卓紋君(2009)。敘說研究的探索--從三本敘說分析研究的比較說起。輔導季刊,45(3),49-64。
楊茂秀(2006)。好教師是自己找的。臺北:遠流。
董瑾瑜(2006)。國中教師對學生偏差行為處遇態樣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劉之穎(1998)。教師生涯起步走。臺北: 幼獅。
鄭玄藏、周美伶(1990)。個別諮商。載於吳武典主編:輔導原理。臺北:心理。
鄭玉疊(n.d.)。認識班級經營的定義與內涵。線上取得日期:2010年10月8日。http://163.20.159.3/jyd/paper/a13.htm
蔡怡蓉(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的人權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蔡美珍(2002)。國小級任教師輔導知能、輔導困境及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蔣美倫(2010)。國中導師管教信念、工作壓力與管教方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鄭崇趁(2008)。正向管教理念中的班級經營策略。學生輔導,105,30-41。
歐陽榕(2010)。花蓮縣國民小學導師工作情境中負面情緒來源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鄭嘉琪(2008)。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蔡慕宣(2010)。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態度與實施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蔡曉雯(2010)。雲林縣國小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7)。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李美華譯。臺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賴英娟、巫博瀚、張盈霏(2008)。教師情緒勞務的概念分析與理論應用。研習資訊,25(4),123-130。
鮑淑娟(2010)。澎湖縣中小學教師管教態度與管教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謝明昌(2008)。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雄。
蕭佳華(2008)。Noddings—女性照顧的另一種聲音。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鋼計畫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未出版。
魏麗敏、洪福源(2006)。師生衝突與教師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50,14-23。
顏大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蘋果日報生活中心(2010)。國小師體罰 逼童自摑10巴掌。蘋果日報。2010年04月23日。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59464/IssueID/20100423
蘇維苓(2010)。高職綜合職能科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
Nownews生活中心(2010)。童嬉鬧互摸「小雞雞」 男導師連賞9巴掌。Nownews。2010年3月26日。http://www.nownews.com.tw/2010/03/26/327-2584423.htm
A. R. Hochschild(1983)。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 Fiore(2009)。Define Classroom Management。retrieved date:2010/10/08。http://www.ehow.com/facts_5410362_define-classroom-management.html
D. J. Clandinin & F.M. Connelly(2004)。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R. McCreary(2009)。Classroom Management Definition。retrieved date:2010/10/07。http://www.ehow.com/about_5438989_classroom-management-definition.html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