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劉穎穎
研究生英文姓名:LIU,YING-YING
中文論文名稱:國民小學教育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輔導模式發展及其影響
英文論文名稱:The Impact of Guidance Model on Enhancing Elementary Student Teachers' skills of IC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指導教授姓名:賴阿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輔導模式國民小學實習教師
英文關鍵字:IC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skillsGuidance ModelElementary schoolStudent Teache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在這資訊化的社會中,資訊科技應用已成為每個人的基本能力,教育部希望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擴展與延伸學習的管道,也成為新一代的師資培育的重要議題,而大五教育實習是師資培育過程中最關鍵的時期。因此,本研究旨在發展「國民小學教育實習教師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輔導模式」(以下簡稱本模式),並探討教育實習期間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形及思維歷程。
本研究採質性與量化混合的研究方法進行,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102學年度改制為臺北市立大學)賴阿福老師所帶領的八位實習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法、觀察法、文件分析法、訪談法及個案研究法,蒐集教育實習期間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背景變項,並透過長期參與觀察、不同來源的參照資料及研究個案的再查核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經由原始輔導模式之參與、文獻探討、前導性研究進行等階段歷程,結合SECI知識創造模式、實習共同體及社群網路,發展本研究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輔導模式,設計多元的輔導活動,期能藉由社會化、外化、連結化、內化的知識移轉策略,促進實習教師、實習學校及師培單位間更深入的知識交流,以提升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知識與技巧。
依據研究結果,交叉驗證本模式對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影響,獲致以下結論,僅供未來輔導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作為參考:
1、 實習教師會考量自身教學的優劣勢、教學信念、教學目標、是否有適切的軟硬體資源以及學生先備經驗等,設計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課程,經由本模式的輔導,本研究之個案教師於教學觀摩活動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層級介於採用與熟練之間(採用1/8;調適6/8;熟練1/8)。
2、教育實習期間,影響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因素為:1.實習指導教授的教學經驗及教學示範;2.良好的同儕輔導團體;3.足夠的教學觀摩及溝通討論機會;4.適切的教學資源,支援教學的設計創意等。
3、在本「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輔導模式」的輔導活動中,以實習共同體間的互動影響最大,包含:FB社群中的交流討論、返校座談的會面及討論、參與同儕教師的教學觀摩及實習指導教授的指導等。其次是教師個人精進策略,包含:文獻探討、行動研究及訪談校內資深教師等。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CT for abbrev.) application skill has become the basic competence. How to integrate ICT into instruction for extending the learning channel and effect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y. Enhancing the student teachers’ skills of integration ICT into instruction is an essential duty on teacher education, so the half year practicum of student teachers is the key period for this target. Based on the previous background,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guidance model for enhancing the student teachers’ skills of integration ICT into instruction, and to investigate its impact on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adopted by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are 8 student teachers who graduated from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is study collected multiple data b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 content analysis, interviewing, and case study.
Based on SECI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eory, learning community and social network, a guidance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original guidance model,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ducting a pilot study. In this model, this study design a series of guidance activities for help the student teachers to promote their skills of IC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ir teaching demonstration, the students teachers show their skills of integration ICT into instruction fluently including eliciting the learners’ motivation and attention, illustrating, and conducting assessment activities. Most of their levels of integration ICT into instruction were evaluated as adaptation class. (2) Based on the impact degree, th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student teachers’ skills as showing in descending order: supervisor’s teaching experience, excellent learning community, adequate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for teaching demonstration,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supporting teaching innovation. (3) Among the activities of this guidance model,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played the most critical role for enhancing their skills, including sharing and discussion in Facebook, face to face discussion in their reunion every month, participating their peers’ teaching demonstration. Their personal elaboration strategies have the second importance on their skill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s, action research, and interviewing experienced teachers in their intern schools.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附錄目次 x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待答問題 3
第二節、重要名詞釋義 3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一、研究範圍 4
二、研究限制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施內涵 7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7
二、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知識內涵 9
三、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決定歷程與影響因素 12
第二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與層級 16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學模式 16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層級 22
第三節、輔導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策略 24
一、教師團隊之輔導策略 24
二、組織內的知識創新 27
第四節、國小教育實習輔導模式 35
一、認知師徒制 36
二、臨床視導的技術系統 37
三、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 38
四、發展性教學檔案系統 40
五、發展性教學行動研究系統 41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研究流程與架構 45
一、研究流程 45
二、研究架構 46
三、研究方法 46
(一)研究者角色 46
(二)個案的選擇 47
(三)資料蒐集的方式 47
(四)資料蒐集的時機 51
第二節、研究背景 52
一、前導性研究 52
(一)指導教授輔導實習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原始模式 52
(二)影響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素 54
二、調整後之實習輔導模式 55
第三節、研究工具 59
一、國小實習教師教學資訊素養、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問卷 59
二、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問卷 60
三、實習老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教學觀摩評量表 62
四、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教學反思題綱 63
五、訪談大綱 64
第四節、資料的蒐集與處理 65
一、資料的蒐集 65
(一)拍照、錄影或錄音 66
(二)文件檔案的蒐集 66
二、資料的編碼 69
三、資料的信賴程度 70
四、個案研究報告的撰寫 72
第四章、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背景變項 73
一、實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經驗來源 73
二、實習教師之資訊素養 73
三、實習教師認為最常應用資訊科技的時機 74
第二節、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思維歷程 75
一、教學準備(含教學前、後) 76
(一)選擇教學觀摩的單元 76
(二)擬訂教學計劃 78
(三)試教及修正教學計劃 79
(四)準備教材及相關軟硬體設備 80
(五)參與本模式的輔導活動 82
二、教學中 84
(一)活化教學,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85
(二)視覺化的教學提示,吸引學生注意力 87
(三)運用多媒體教材模擬或操作較抽象的概念 88
(四)設計多元的練習或評量活動 88
第三節、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形 90
一、實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信念 91
二、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表現 91
(一)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之引起動機 92
(二)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之教材適切性 93
(三)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之教學效果 94
(四)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之教學流暢度 95
(五)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之師生互動 95
第四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輔導模式對實習教師的影響 96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研究討論 103
一、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觀摩活動的情形 103
二、實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思維歷程 104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輔導模式對實習教師的影響 105
第二節、研究建議 106
中文部分
丁旭幼(2008)。輔導學校「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團隊」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7NTNT5212020)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31-56。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台北市教育局(1998)。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作者。
台北市教育局(2002)。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民國九十一年∼九十三年)。台北:作者。
何昭儒(2009)。幼教老師科技學科教學知識發展與師培課程教師之教育科技學習楷模示範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何榮桂(2001)。如何實施九年一貫之資訊教育。國民教育,60-65,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8-54。
何榮桂(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雜誌,88,1-2。
吳新華、劉世雄、吳沂木(2004)。建構科技融入主題探究的創意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二OO四年第二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阮至永(2004)。資料資源管理與組織學習機制的整體性架構影響組織知識創造SECI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一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周至宏(2006)。中小學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初版,智勝文化事業公司,民國92年。
林進材(1997)。教師知識的內涵、建構及其在師資培訓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8(1),頁34-40。
林曉雯(1994)。國中生物教師教學表徵的詮釋性研究(未出版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台北市。
林鴻源(2011)。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圖書館支援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大機構典藏系統。 Handle/140.119/51279。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育的概念和方法。台灣教育,479,1-8。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 : 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1。
徐新逸、林燕珍(2004)。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模式及檢核工具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1),175-203。
崔夢萍(2001)。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69-194。
張凈怡、張佩芬、林信榕、張琬琳(2008)。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困境與因應之道。第十二屆全球華人電腦應用大會,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雅芳、朱鎮宇、徐加玲(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13-434。
張雅芳、徐加玲(1998)。 從系統的觀點規劃教師資訊素養之專業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40,3-11。
張德銳、蔡秀媛、許藤繼、江啟昱、江俊達、蔡美錦、李柏佳,等等(2000)。發展性教學檔案系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教育部(2010)。中小學生資訊能力評量機制發展與推廣計畫。台北: 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
教育部。2008-2011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0154137/97.08%E6%95%99%E8%82%82%E9%83%A8%E4%B8%AD%E5%B0%8F%E5%AD%B8%E8%B3%87%E8%A8%8A%E6%95%99%E8%82%B2%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台北: 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
教育部(2008a)。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
教育部(2013)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1224161216/%E8%B3%87%E8%A8%8A%E6%95%99%E8%82%B2.pdf
教育部電子報(2012)。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14825&Index=3&Wid=3EE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梁珀華、王靖宜、崔峨嵋(2004)。幼兒與科技:資訊科技融入幼稚園主題教學之研究。「嬰幼兒發展與保育研討會」發表論文,台中縣。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年興、洪雪芬(2002)。k12數位學校的教與學-網路教學的基礎與應用。高雄:師路。
陳志偉(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欣舜、蕭涵云(2003)。整合式學習。載於資策會教育訓練處:數位學習最佳指引(第四章)。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陳秋吟(2003)。國小低年級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國泰(2007)。科學教學之事的發展與歷程 : 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國科技資深專家教師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29-60
陳婉茹(201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典範團隊」之實施歷程、運作特色與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瑞鴻(2006)。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融入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裕隆(2000)。電腦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77,29-35。
葉燈超(2003)。從教師資訊能力談「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困境及其困應之道---以內湖高中為例。資訊與教育,95,69-79。
溫嘉榮(1999)。資訊與電腦網路科技對教師的衝擊。資訊與教育雜誌,72,11-14。
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與學生學習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78,60~66。
劉怡亭(2000)。國中歷史科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政道(2002)。臺灣、香港與新加坡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蔡馥嬪(2004)。國民小學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行政支援因入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阿福、劉德泰、張家綺(2012。教師教育科技能力指標初探。課程與教學,29(6),91-100。
鍾倫納(1992)。《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 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韓善民(1998)。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15(2),16-21。
顏進永,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新世紀課程教學」九年一貫課程議題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教育部
張德瑞與李俊達(2004)。啟導實習教師—教學實習輔導手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

英文部分
Angeli, C., & Valanides, N. (2009).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ICT–TPCK: Advances in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CK). Computers & Education, 52(1), 154–168.
Angeli, C., & Valanides, N. (2009).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ICT–TPCK: Advances in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CK). Computers & Education, 52(1), 154–168.
Bierly III, P. and Daly, P. (2002), “Align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tices and Knowledge Strategies :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C. W. Choo and N. Bontis(ed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Clark, C.M., & Peterson, P.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 In M.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 McMillan.
Duffee, L., & Ailenhead, G. (1992). 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5),493-506.
Ehley, L. (1922). Building a vision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0 278).
Farrell, I.H. & Moore, D.M. (2000). The effect of navigation tools on learners'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in a hypermedia environment. Jour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29(2), 169-181.
Grossman, P. L. (1988). Astudy in contrast: sources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econdary English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5), 24-31.
Gunter,M.,Estes,T.,&Schwab,J(1995).Instruction:A models approach.Need-ham Heights, MA:Allyn&Bacon.
Jonassen,D, Peck, S. & Wilson P. (1999).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Merrill-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Jonassen,D.H.(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Knott, A. (2002),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s Complements”, in C. W. Choo and N. Bontis(ed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s’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Moersch,C.(1995).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3(3),40-42.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5, No.10.
Nonaka ,I. and Konno, N. (1998), “The Concept of Ba ---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 California Managemant Review, Vol.40, No.10., pp.40-54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 How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onaka ,I. and Toyama, R. (2003), “The Knowledge-Creating Theory Revisited : Knowledge Creation as Synthesizing Process ”, Knowledge Management Rrsearch & Practive, Vol.1, pp.5-6.
Nonaka ,I., Toyama, R. and Konno, N. (2000), “SECI, Ba and Leadership : A Unu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n”, Long Range Planning, Vol.32, pp.5-34.
Reynolds, A. (1992). What is competent breginning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1), 1-35.
Shavelson, R.J., & Stern, P. (1981). Research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thoughts, judgement, decision, and behavio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455-495.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Shulman,L.S.(1987).Knowledeg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1),1-22.
Taylor, R.P.(1980).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Tutor, tools, tutee. New York,NY: Teachers College.
UNESCO Bangkok.(2002)“Pilot Test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n ICT for Education in Asia-Pacific Region”. Retrieved at
http://www.unescobkk.org/index.php?id=1013
Wang,C.S.,& Li,C.C (2000).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Taipei,Taiwan.
Wilson, S. M., Shulman, L. S., &Richert, A.E.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104-124. London : Cassel Education Limited.
Wiskle, Martha& other (1988). How technology affects teach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6 706).
論文全文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3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8.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