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李孟娟
中文論文名稱:探討十青版畫會在台灣現代版畫教育發展中的影響
指導教授姓名:林雪卿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6
中文關鍵詞:版畫台灣現代版畫教育十青版畫會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十青版畫會」承續廖修平推動「現代版畫」的理念與精神,創作不斷,會員們屢次在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及國內外各大版畫競賽中獲獎,近年來更晉身為國內各大美展、版畫展評審與籌備委員,足見其重要性。70年代末,會員們紛紛出國深造,取得更高學位後,相繼回國投身於大學院校版畫教育,與「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相輔相成,舉辦中小學教師版畫研習、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對於現代版畫的推廣不遺餘力。「十青版畫會」以私人團體之力結合國家組織、立案團體,將版畫運動持續推廣,使其蓬勃發展。本論文採用歷史研究法及訪談法,將「十青版畫會」三十五年來的活動做一重整與釐清,探討「十青版畫會」在台灣現代版畫教育發展中的影響。研究歸納「十青版畫會」在台灣現代版畫發展中,有三項顯著影響及貢獻:(1)推廣版畫教育:舉辦巡迴技法示範、演講、版畫師資培訓、編著版畫書籍、發表論文,加強國人對現代版畫的認識。(2)培育版畫人才:「十青版畫會」對於加入畫會的後輩,多所提攜,此為畫會本身人才之培養。會員六成以上擔任大學院校現代版畫課程教學,培育有志於版畫藝術的專業人才。(3)為版畫創作注入新技法:「十青版畫會」為國內複合媒材的先驅團體,透過教學、展覽及技法示範,為國內版畫界及藝術界引進了新技法,開拓了創作的觀念與視野。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has inherited the concept and spirit of Liao Shiou-Ping while he promoted “The modern printmaking”. Many works have been created, and the members usually get awarded from ROC International Biennial Prints Exhibition and some major domestic and oversea printmaking competitions.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mbers of this association can be seen from the facts that they have become the reviewers and commissioners of many domestic arts exhibitions and printmaking exhibitions. At the end of 1970s, many of the members went for advanced study abroad to get higher academic degree. Later on, they came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y to get involved in the printmaking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nd to co-exist with “The Printmaking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have sponsored many activities such as: the printmaking forum for teachers from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ternational printmaking academic forum, etc., in other words, they hav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printmaking.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uses its force as a private group, in association with 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stered group, to promote printmaking activity continuously and to make it prosperous. In this thesis,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re adopted. The activities of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within latest 35 years are rearranged and clarified; meanwhile, the influence of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on Taiwan’s modern printmaking education is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has thre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and contrib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odern printmaking: (1) The promotion of printmaking education: Cruise technique demonstration, speech, teaching staff training of printmaking, the writing of printmaking books and the publishing of literature, etc. have been made to reinforce the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people on modern printmaking. (2) The incubation of printmaking human resources: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has given many helps to green hand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association, which in turn is an incubation on the human resource for that association. More than 60% of the members act as lecturers in the modern printmaking curriculum in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o incub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printmaking art. (3) It injects new technique into printmaking: “Evergree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is a pioneer group of domestic composite media material. It introduces new technique into domestic printmaking industry and the art industry through teaching, exhibition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technique, and it also broadens the concept and vision of creation.
1. 緒論……………………………………………………………...1
1.1. 研究動機………………………….……………………………………2
1.2. 研究目的………………………….………………..…………………..2
1.3. 研究方法…………………….…………………………………………3
1.3.1. 歷史研究法……………………………………………………3
1.3.2. 訪談法…………………………………………………………4
1.4. 研究範圍……………………………………………………………….5
1.5. 名詞釋義……………………………………………………………….5
1.5.1. 中國傳統版畫…………………………………………………5
1.5.2. 創作版畫………………………………………………………6
1.5.3. 現代版畫………………………………………………………6
1.5.4. 併用版畫………………………………………………………7
1.5.5. 複合版畫………………………………………………………7
1.5.6. 台灣現代版畫時期……………………………………………8
1.5.7. 台灣現代版畫教育……………………………………………8
1.6. 文獻探討…………………………………………………………….…9
1.6.1. 台灣版畫發展的歷史資料……………………………………9
1.6.2. 「十青版畫會」會員發表的論述資料及畫冊………………9
1.6.3. 「十青版畫會」相關報導及藝評資料……………….……...11
1.6.4. 訪談紀錄……………………………………………………..11
1.7. 研究流程…………………………………………...…………………14

2. 台灣現代版畫發展…………………………………………….15
2.1. 「中國現代版畫會」的開創…………………………………….…15
2.2.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的成立………………………………….…18
2.3. 台灣現代版畫的導師—廖修平…………………………………….21
2.3.1. 生平簡史……………………………………………………..22
2.3.2. 回台推廣現代版畫…………………………………………..24
2.3.3. 促成「十青版畫會」的成立…………………………………25
2.3.4. 設立「巴黎大獎」與「版畫大獎」……………………………..27
2.4. 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27
2.4.1. 國際版畫展的開辦………………………………………..27
2.4.2. 文建會版畫工作室的設立………………………………..29
2.4.3. 國際版畫雙年展的影響…………………………………..31
2.5. 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33
2.6. 大學院校版畫師資與課程………...…………………………………..35
2.7. 私人版畫工作室與畫廊的興起………….…………………………39
2.8. 台灣現代版畫發展趨勢…………………….………………………41
2.9. 小結………………………………………………………………….43

3. 十青版畫會…………………………………………………45
3.1. 創立宗旨…………………….………………………………………45
3.2. 畫會的成長…………………….……………………………………47
3.2.1. 廖修平得鼓勵與影響…………….………………………….47
3.2.2. 東方絹印畫會…………………….…………………………..49
3.2.3. 二七四版畫工作室…………………….…………………….50
3.2.4. 和欣印刷公司…………………….………………………….50
3.2.5. 顧獻樑及新代藝術文化中心…………………….………….51
3.3. 活動紀要…………………….………………………………………52
3.3.1. 國內展…………………….………………………………….53
3.3.2. 國外展與交流展…………………….……………………….58
3.4. 會員傳略…………………….………………………………………64
3.5. 畫會特色…………………….………………………………………89
3.5.1. 創作風格多元……………….……………………………….89
3.5.2. 致力推廣版畫教育………………………………………......91
3.5.3. 辦理版畫技法示範…………………….…………………….96
3.6. 主持版畫工作室…….……………………………….…………………….97
3.7. 小結…………………….…………………………………..………..99

4. 「十青版畫會」對台灣現代版畫教育的影響分析……………101
4.1. 「十青版畫會」對「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的影響…………………….101
4.1.1. 擔任重要幹部…………………….……………………….....101
4.1.2. 協辦「版畫大獎」甄選…………………….……………….104
4.1.3. 獲頒「金璽獎」的肯定…………….………………………106
4.1.4. 出版《版畫藝術》、《版畫風》會訊…………………….……107
4.1.5. 辦理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109
4.2. 「十青版畫會」積極參與「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相關活動…………………………………………………….……………111
4.3. 「十青版畫會」帶動「版印年畫」創作新氣象…………………….113
4.4. 小結…………………….…………………………………………..117

5. 結論與建議…………………………………………….119
5.1. 結論………………………………………………...……………119
5.1.1. 推廣版畫教育………….………….……………..…………119
5.1.2. 培育版畫人才…………………….……………...…………120
5.1.3. 為版畫注入新技法………………..….…….………………121
5.2. 建議…………………….……………………………………..……121
5.2.1. 對「十青版畫會」的建議…………………….……………121
5.2.2.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122


引用文獻…………………….………………………………………………..123
參考文獻…………………….………………………………………………..127

附錄A:「十青版畫會」年表…………………….……………………….…134
附錄B:「十青」會員展覽次數表…………………….…………………….154
附錄C:訪談紀錄…………………….………………………………………162
附錄C.1.:訪談楊明迭教授紀錄.………………………………………162
附錄C.2.:訪談黃郁生教授紀錄.………………………………………168
附錄C.3.:訪談王振泰老師紀錄.………………………………………173
附錄C.4.:訪談林雪卿教授紀錄.………………………………………178
附錄C.5.:訪談鐘有輝教授紀錄.………………………………………183
附錄C.6.:訪談梅丁衍教授紀錄.………………………………………189
附錄C.7.:訪談董振平教授紀錄.………………………………………192
附錄D:十青版畫會聯展請柬、海報、畫冊………………………………200
引用文獻

中文書目:
十青版畫會 編(1988)。《版畫技法示範特輯》,版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主編(1991)。《中國現代版畫研討會台北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十青版畫會。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ISBN:957-11-0905-3。
沈金源(1995)。〈寫在「中義版畫交流展」前〉。《中義版畫交流展》,序。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林雪卿(2004)。《版畫類:複合形態版畫》,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ISBN:957-01-8525-2。
林雪卿(1999)。〈記中日兩國現代版畫交流展〉。《台灣日本現代版畫交流展》。日本:三映。
林雪卿(1997)。《現代版畫電腦輔助教學系統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Anselam Strausss、 Juliet Corbin 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事業。ISBN:957-30248-2-9。
秦松(1993)。〈從「獨幅到多幅」的形成—回看60年代台灣版畫藝術〉。黃光男。《六○年代台灣現代版畫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ISBN:957-00-2121-7。
陳奇祿(1986)。〈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展的緣起〉。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序。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奕凱、陳奕伶(2003)。《媒材篇:版畫藝術》,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ISBN:957-01-5426-8。
陳樹升(2005)。〈造型與色彩之間-試析鐘有輝.林雪卿三十年聯展〉。施淑萍 主編。《輝雪交映三十年-鍾有輝.林雪卿創作展》,6-13。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ISBN:986-00-2656-4。
黃小燕(1999)。《廖修平:版畫師傅》。台北:時報文化。ISBN:957-13-2976-2。
黃才郎、蕭宗煌、蘇昭英(1986)。〈各國重要國際版畫展資訊〉。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 68-7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華源(1986)。〈文建會版畫工作室簡介〉。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 66-6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廖修平、董振平(1997/6)。《版畫技法123》,版2。台北:雄獅。ISBN:957-9420-01-7。
潘元石(2004)。〈繼往開來—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十九週年感言〉。林宜秋 執行編輯。《版印相傳—版印年畫特展》,10-11。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ISBN:957-01-7375-0。
潘元石(1996)。〈台灣地區前輩版畫家的創作風格及影響〉。台灣省立美術館 編。《台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四)》,100。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盧友義(1994)。〈開創兩岸版畫交流的新紀元〉。《海峽兩岸版畫交流展》,105。高雄:變形蟲設計協會。
蕭宗煌(2004)。〈序〉。林宜秋 執行編輯。《版印相傳—版印年畫特展》,8。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ISBN:957-01-7375-0。
蕭瓊瑞(1992)。《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現代化在戰後台灣之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鐘有輝、林雪卿(2000)。〈十青版畫會與台灣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2000年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I》。台北:台灣藝術教育館。
鐘有輝(1999)。〈邁向國際交流〉。《台灣日本現代版畫交流展》。日本:三映。
鐘有輝 主編(1996)。《1996全國版畫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版畫中心。
龔智明(2004)。《版畫類:現代造形版畫》,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ISBN:957-01-8524-4。
龔智明(1997)。〈現代版畫藝術在台灣發展之概況與展望〉。《中加版畫流展》,序。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龔智明、鍾有輝(1993)。〈邁入第二十年的十青版畫會〉。鐘有輝 總編輯。《’93十青版畫會上海特展》,65-104。台北:十青版畫會。

中文期刊:
林雪卿(2008/2)。〈從複製到創作-創作版畫發展的軌跡〉。《歷史文物》。第18卷,期2,18-24。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雪卿(2000/7)。〈名詞釋義〉。《國教新知》。第46卷,期4‧5,55。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林雪卿(1999/7,夏季)。〈超越版畫的版畫—十青二十五週年特展〉。《版畫藝術季刊》。期?,2-8。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梅丁衍(?)。〈我所知道的「十青」兼談台灣的版畫發展〉。《?》。
梅丁衍(1996/7)。〈六○年代以前版畫與現代美術運動初探〉。《藝術家》,期254,308-327。台北:藝術家。
陳樹升(1998/8)。〈百年來台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下)〉。《臺灣美術》,第42期,34-70。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潘元石(1988)。〈中國版畫藝術的源流與發展途徑〉。《臺灣美術》,第一卷,期2,52-59。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蔡義雄(1999/1,冬季)。〈AP版畫創作空間〉。《版畫藝術季刊》。期1,10-11。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鐘有輝(2005)。〈發刊辭〉。《版畫風》。期1,1。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鐘有輝(1999/1,冬季)。〈序〉。《版畫藝術季刊》。期1,1。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龔智明(1999/7,夏季)。〈第五屆版畫大獎遴選感言〉。《版畫藝術季刊》。期3,14。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畫冊: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薪版相傳-版印年畫特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ISBN:957-0-7375-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第五屆》。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ISBN:957-00-0435-5。
施淑萍 主編(2005)。《輝雪交映三十年-鍾有輝.林雪卿創作展》。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ISBN:986-00-2656-4。
鐘有輝 編(2009)。《央美臺藝.版畫風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版畫藝術研究所。ISBN:978-986-01-48490-7。

中文報紙:
阮愛惠(1994/12/19)。〈台灣版畫之父—廖修平〉。《自立晚報》。版13。
謝里法(1980/12/30)。〈北新澤西藝術中心的版畫家聯展—參觀台灣新生代版畫家作品的一些感言〉,讀者投書。《民生報》。

電子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全國性文藝團體-中華民國版畫學會》http://park.org/Taiwan/Culture/Resources/cartgroup/misc/index083.htm。(2009/3/10瀏覽)。
林昌德(2008)。《林昌德官方網站-RumotanART儒墨堂藝術網》。http://changte.rumotan.com/。(2009/4/1瀏覽)。
林雪卿 寄(2009/7/27)。〈鐘老師推廣版畫藝術參考資料〉,E-mail。李孟娟 收。
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高雄市立美術館》。http://www.kmfa.gov.tw/Desktop.aspx。(2009/4/6瀏覽)。
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典藏之美】。《國立台灣美術館》。http://www1.ntmofa.gov.tw/collectionweb/01/index.html。(2009/4/2瀏覽)。
國立後壁高級中學(?)。《國立後壁高級中學》。http://www.hpsh.tnc.edu.tw/index.php。(2009/3/20瀏覽)。
彰化縣文化局新聞稿(2009/3/12)。〈2009今日畫會今日畫展〉。《彰化縣文化局文化服務隊視覺表演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LV83HXSXAB59FMjHzbPZ4lBh/article?mid=259。(2009/6/21瀏覽)。
數位島嶼(2008)。【私家寶庫】。《數位島嶼》。http://cyberisland.ndap.org.tw/folk_class.php?cid=192。(2009/3/10瀏覽)。
龔智明 寄(2009/3/21)。〈版畫大獎及個人補充資料〉,E-mail。李孟娟 收。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十青版畫會 編(1993)。〈十青版畫會年表〉。《’93十青版畫會上海特展》,106-113。台北:十青版畫會。
中日版畫聯展編輯委員會 編(1994/12)。《1994中日版畫聯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秀雄(1987)。〈?〉。董振平、鐘有輝、龔智明 等編。《十青版畫展—前瞻與回顧》。台北:中華民國十青版畫會。
王秀雄(1986)。〈版畫在現在藝術中的地位〉。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38-45。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呂清夫(1993)。〈卅年一覺版畫夢〉。黃光男。《六○年代台灣現代版畫展》,6-8。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ISBN:957-00-2121-7。
呂清夫(1989)。《從廖修平的版畫播種看後現代藝術移植的問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呂燕卿(1996)。〈探討影響大專版畫教學之因素〉。鐘有輝 主編。《1996全國版畫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37。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版畫中心。
李賢文 主編(2005)。《台灣美術中的五十座山岳》。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ISBN:986-00-2941-5。
李錫奇(1991)。〈台灣第一個現代版畫團體—「現代版畫會」〉。《中國現代版畫研討會論文集暨參展作品》,16-21。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林田富 策劃編輯(2003)。《台灣.韓國—國際現代版畫交流展》。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ISBN:986-80578-6-8。
林雪卿(2003)。〈版畫的再認識〉。國立教育資料館 主編。《現代教育論壇「版畫.生活.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5-32。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雪卿(1996)。〈現代版畫教學研究〉。鐘有輝 主編。《1996全國版畫教育研討會論文集》,40-61。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版畫中心。
吳哲夫(1991)。《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版畫篇一》。台北: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
施淑萍 主編(2005)。《輝雪交映三十年-鍾有輝.林雪卿創作展》。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ISBN:986-00-2656-4。
倪再沁(2005)。《台灣當代美術通鑑1975-2004:藝術家雜誌三十年版》台北市:藝術家。ISBN:986-7487-52-4。
高雄市駁二藝術發展協會(2002/12)。《擴張版圖》。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其茂(1994)。《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版畫研究彙編》。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莊柏和(2004)。〈年畫事情〉。林宜秋 執行編輯。《版印相傳—版印年畫特展》,14-15。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ISBN:957-01-7375-0。
陳景容(1986)。〈畫家與版畫〉。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 46-5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樹升(2004)。《版畫類:鄉土意識版畫》,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ISBN:957-01-8731-X。
陳樹升(2003)。〈 從世紀版畫名作展看現代版畫的生成與發展〉。《世紀版畫名作展》。台中:台灣美術館。16-29。
黃才郎(1991)。〈從國家贊助看國際版畫雙年展〉。《中國現代版畫研討會論文集暨參展作品》,32-43。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黃光男(1993)。《六○年代台灣現代版畫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ISBN:957-00-2121-7。
張南星 譯(1976)。Jean adhé mar著。《二十世紀版畫發展史》。台北:雄獅。
楊永欽(2004)。《版畫台灣》。台中:晨星。ISBN:957-455-703-0。
董振平、鐘有輝、龔智明 等編(1987/7)。《十青版畫展—前瞻與回顧》。台北:中華民國十青版畫會。
廖修平(1987)。〈寫在十青版畫會聯展前〉。董振平、鐘有輝、龔智明 等編。《十青版畫展—前瞻與回顧》。台北:中華民國十青版畫會。
潘元石(1986)。〈中國版畫藝術的發展〉。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 6-1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潘元石、呂理政(1986)。〈台灣傳統版畫的源流〉。黃才郎 主編。《美術資訊—版畫特輯》, 20-2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鄭自修(2002)。《廖修平「季節之虹與雅敘」(1978-1984)拼貼版畫藝術探析》。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蔡幸伶 執行編輯(1999)。《台灣傳統版畫資源教室教師手冊》。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賴瑛瑛(2003)。《台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台北:遠流。ISBN:957-32-4960-X。
顏娟英、廖新田、黃琪惠(2006)。《台灣的美術》。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ISBN:957-29752-8-5。
羅伯特.艾得金 著。黃麗絹 譯。(1996)。《藝術開講ART SPEAK》。台北:藝術家。ISBN:957-9530-39-4。
鐘有輝(2003)。〈台灣現代版畫藝術三十年(1973-2003)〉。國立教育資料館 主編。《現代教育論壇「版畫.生活.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3-24。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鐘有輝 主編(2000)。《版畫與生活千禧特展專輯》。台北: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ISBN:957-02-6242-7。
鐘有輝 主編(2000)。《中日版畫交流展—釋放新能量》。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鐘有輝 總編輯(1993)。《’93十青版畫會上海特展》。台北:十青版畫會。
龔智明、鍾有輝(1991)。〈十青版畫會的成長(1974~1991)〉《中國現代版畫研討會論文集暨參展作品》,22-31。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龔智明(1998)。〈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大事記〉。謝順勝 執行編輯。《中華民國第十六屆全國版畫展》,110-11。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龔智明(1997)。〈開啟版畫工作室國際交流的新頁〉《1997名家版畫大展專輯》,1-7。
龔智明(1996)。〈現代版畫藝術在台灣發展之概況與展望〉。鐘有輝 主編。《1996全國版畫教育研討會論文集》,98-115。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版畫中心。

中文期刊: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1999/1,冬季)。《版畫藝術季刊》。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1999/4,春季)。《版畫藝術季刊》。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1999/7,夏季)。《版畫藝術季刊》。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2000/7,夏季)。《版畫藝術季刊》。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2005)。《版畫風》。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王白淵(1955/3)。〈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第3卷,期4。
方向(1988)。〈木刻版畫對八年抗戰之貢獻〉。《臺灣美術》,第一卷,期2,60-61。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呂燕卿(2000/7,夏季)。〈日本版畫教育簡介〉。《版畫藝術季刊》。期4,8-13。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呂燕卿(1999/7,夏季)。〈散播”版印之美”種子的園地—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版畫教室簡介〉。《版畫藝術季刊》。期?,12。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林雪卿 譯(2000/7,夏季)。〈2000年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台灣現代版畫現況〉。《版畫藝術季刊》。期4,5-6。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林雪卿(2000/7)。〈十青版畫會與台灣現代版畫藝術之發展〉。《國教新知》。第46卷,期4‧5,11-19。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國教月刊社。
林雪卿(1994)。〈當前版畫展覽之探討〉。《現代美術》,期59,20-25。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高實珩(2000/3)。〈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與多元風貌〉。《美育雙月刊》,期114,4-11。ISSN:1021-4550。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梅丁衍(2002/3)。〈美術家的正義之聲—「恐怖的檢查」〉。《典藏今藝術》,期114,70-73。台北:典藏雜誌社。
陳華俊(1999/7,夏季)。〈火盒子版畫工房〉。《版畫藝術季刊》。期3,13。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陳樹升(2003/11)。〈版「話」台灣〉。《典藏今藝術》,期134,201。台北:典藏雜誌社。
陳樹升(2001/12)。〈台灣美術專題展—版畫〉。《臺灣美術》,期47,53-70。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陳樹升(1988)。〈版畫藝術淺談(上)—論凸版 〉。《臺灣美術》,第一卷,第2期,46-51。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陳樹升(1998/7)。〈百年來台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上)〉。《臺灣美術》,第41期,57-79。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張晴文 紀錄整理(2003/5)。〈版畫藝術的再發展〉。《藝術家》,期336,270-279。台北:藝術家。
雄獅美術編輯部(1984/1)。〈台北國際版畫展特別報導〉。《雄獅美術》,60。台北:雄獅。
楊成愿(1989)。〈版畫藝術談〉。《臺灣美術》,第1卷,期3,40-46。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廖修平(1984/7)。〈世界各國現代國際版畫展概況〉。《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69。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劉晞儀(?)。〈十青版畫聯展專訪〉。《藝術家》,期?,199-211。台北:藝術家。
潘元石 譯(1992/8)。〈日據時代台灣創作版畫始末〉。《雄獅美術》,期258,130-132。台北:雄獅。
蔡宏霖(2000/7,夏季)。〈第十七屆全國版畫展記實〉。《版畫藝術季刊》。期4,1-2。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蔡昭儀(2003/11)。〈時代的藝術—稜鏡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典藏今藝術》,期134,199。台北:典藏雜誌社。
賴宛佐(2003/4)。〈文化台灣面對全球〉。《今藝術》,期127,179-184。
謝里法(1986)。〈中國左翼美術在台灣(1945~1949)〉。《臺灣文藝》,期101。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謝里法(1992/2)。〈版畫十年自述〉。《雄獅美術》,期252,212-218。台北:雄獅。
豐喜堂(2000/7,夏季)。〈版畫是文化的新生命〉。《版畫藝術季刊》。期4,7。台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蕭勤(1991/12)。〈「東方」精神的時代意義〉。《藝術家》,期199,335-337。台北:藝術家。
蕭瓊瑞、林明賢(2003/11)。〈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典藏今藝術》,期134,198。台北:典藏雜誌社。
鐘有輝(2001)。〈我的版畫創作觀〉。《文化生活》,第4卷,期3,57-60。
鐘有輝(1993)。〈創作版畫與版畫創作〉。《藝術學報》,期53,83-99。
鐘有輝(2000/3)。〈台灣現代版畫藝術的普及從台灣師大開始〉。《美育月刊》,期114,12-15。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鐘有輝(1998/3)。〈藝術創作系列介紹——版畫〉。《一九九八電腦與藝術系列展參觀手冊》,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鐘有輝(1996/6)。〈為版畫藝術注入活水—兼談版畫大獎賞析〉。《美育月刊》,期72,23-28。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鐘有輝(1994)。〈版畫的認識與推廣〉。《現代美術》,期52,14-25。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龔智明(1985/12)。〈試探台灣版畫——十青的過去、現在、未來〉。《雄獅美術》,98-99。台北:雄獅。

畫冊: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主編(1997)。《中加版畫交流展》。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主編(2002)。《中韓國際現代版畫交流展》。台南:台南市立藝術中心。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主編(2003)。《台灣.韓國國際現代版畫交流展》。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台灣日本現代版畫交流展事務局(1999)。《台灣日本現代版畫交流展》。日本:三映。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中華民國第二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7)。《中華民國第三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中華民國第四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沈以正 總編輯(1995)。《中義版畫交流展》。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中文報紙:
?(1974/8/13)。〈促進社會認識版畫藝術—十青版畫會辛勤耕耘〉。《青年戰士報》。版5。
?(1980/8/26)。〈?〉《民生報》。版7。
?(1980/8/28)。〈十青版畫會舉行第八屆會員聯展〉。《中國時報》。版10。
陳長華(1980/8/28)。〈十青版畫會今展出〉。《聯合報》。版10。
林淑蘭(1980/9/2)。〈十三位藝術家雅聚聯合展出版畫作品〉。《中央日報》。版9。
?(1980/9/4)。〈十青版畫會集會研討創作問題〉。《民生報》。版7。
?(1980/9/10~16)。〈十青版畫會移師台中展覽〉。《新象藝訊》。版6。
陳長華(1980/11/24)。〈畫家廖修平穿針引線美版畫作品在台展出〉。《聯合報》。版9。
黃森美(1983/12/17)。〈「十青」推展版畫會員畫作具特色〉。《文化一週》。版4。
鄭寶娟(1983/12/17)。〈戴榮才藝術表現與變化〉。《中國時報》。版9。
?(1984/3/10)。〈十青版畫會員努力不懈—尋求創作上獨特的風貌〉。《台南一週》。版7。
?(1984/3/10)。〈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展系列活動—版畫技巧巡迴示範在台南舉行〉。《台南一週》。版7。
曾培堯(1986/7/5)。〈版畫藝術的推展—簡介中.日.韓名家版畫展〉。《台南一週》。版4。
張瓊慧(1988/5/8)。〈15位日本名家力作來台展出—中日版畫月中雙向交流〉。《中時晚報》。版9。
鄭乃銘(1993/8/9)。〈十青廿載—台灣版畫史芬芳錄上記一筆〉。《自由時報》。版24。
趙民德(1996/6/4)。〈羅平和得版畫大獎〉。《大成報》。
黃寶萍(1999/8/5)。〈十青版畫會回顧來路跨國展—超越版畫的版畫展現複合多元樣貌〉。《民生報》。
孫蓉華(1999/8/6)。〈超越版畫的版畫—十青特展〉。《聯合報》。
鄭乃銘(?)。〈版畫家不經心難與群眾連心〉。《自由時報》。

英文報紙:
Mavis Keepin(1993,Fall)﹒Up-Up-And Away﹒Journal of the Print World﹐p.30.

電子資料: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台北市立美術館》。http://www.tfam.museum/07_Collections/Mesenm.aspx。(2009/4/2瀏覽)。
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http://dpts.nttu.edu.tw/art/contents/menu/menu_view.asp?menuID=377。(2009/3/20瀏覽)。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版畫藝術研究所(2008)。http://gsop.ntua.edu.tw/home.asp。(2009/3/12瀏覽)。
張益銘(2008/1/27)。〈中華民國第23屆版印年畫「吉鼠迎春--年畫特展」開展 〉。《台中日報》。http://tw.myblog.yahoo.com/jw!_OCKeb2GEyj2cz.tnejN/article?mid=3737。(2009/3/1瀏覽)。
董振平 寄(2009/5/31)。〈chen ping dawn resume (1)〉,E-mail。李孟娟 收。
董振平 寄(2009/5/31)。〈chen-ping reume (full content)〉,E-mail。李孟娟 收。
劉麗文(2007/3/16)。〈符號記事之隱喻與象徵-羅平和個展〉。《大台灣旅遊網新聞》。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3&SubjectNo=39707。(2009/3/20瀏覽)。
蘇孟娟(2007)。〈豬年意象 國美館年畫徵選結果揭曉 推出特展〉。《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11/today-show18.htm。(2009/3/1瀏覽)。
龔智明 寄(2009/2/7)。〈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歷屆得主〉,E-mail。李孟娟 收。
龔智明 寄(2009/4/17)。〈版畫大獎文件及龔智明2007國際展入選〉,E-mail。李孟娟 收。
封面(書名頁)
摘要
誌謝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7.3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7.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