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蔡玉惠
中文論文名稱:《詩經》與初唐詩作關係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 Jing and Poems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指導教授姓名:楊晉龍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24
中文關鍵詞:經學文學詩經學經學詮釋唐詩初唐傳播擴散接受滲透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7
  • 收藏收藏:0
本文從詩經學的立場,在宏觀整體研究視野下,藉助傳播研究的方式,並結合文學和經學的角度,探討《詩經》與詩作的關係,透過實際閱讀搜尋歸納的實證功夫及深度理解分析內容的詮釋思考,統計初唐十八位代表不同階級身分、地域與性別的作者之詩,引述運用《詩經》內容的實際表現,以回答初唐時期《詩經》在詩作中擴散滲透的狀況如何?初唐時期《詩經》與詩作實質關係內容如何?這兩個涉及經學與文學不同學科範圍的問題。論文議題因此包含有經學與文學的內容,整體而言,經學角度的問題有二:《詩經》滲透影響詩作的問題;《詩經》詮解吸收運用詩作的問題。文學角度的問題有三:詩作接受繼承《詩經》狀況的問題;詩作發揮運用《詩經》內涵的問題;詩作回饋反芻《詩經》的問題。本論文則在探究《詩經》對詩作的滲透影響,以及詩作接受繼承《詩經》狀況及對其內涵的發揮運用等三個問題。全文約三十萬字共分六章,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的動機、目的和方法。說明研究視野與焦點,陳述論文主旨和要點,以及論文值得研究、如何進行研究、使用文獻等的說明。
第二章〈唐詩與《詩經》關係的歷史印記〉:歷史回顧的文獻探討,根據順向歷史線性時間,選擇論述漢代以降至於今日,具代表性的部分探討文學與《五經》、詩作與《詩經》等相關議題的觀點與研究成果。
第三章〈唐詩分期及研究相關背景概說〉:說明本研究的相關背景資訊,除唐詩分期的說明外,並論述初唐時期經學與文學的思想背景,以了解唐人的經學觀與詩學觀,以便於讀者進入本文的思考脈絡。
第四章〈初唐前期詩作引述《詩經》實況〉:以初唐前期的虞世南、李百藥、王績、魏徵、唐太宗等五位代表性詩作家存世的詩作進行歸納分析。探討其詩作運用或接受《詩經》文本的實際狀況,以及《詩經》的經學闡釋在這些詩歌創作上的表現。
第五章〈初唐後期詩作引述《詩經》實況〉:歸納分析初唐後期的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李嶠、蘇味道、杜審言、崔融、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武則天、上官婉兒等十三位代表作家,各家存世詩作運用或接受《詩經》及詩經學闡釋的狀況。
第六章〈結論〉:統整各章研究所得,剖析初唐詩人運用《詩經》的整體表現,了解初唐時期詩作引述運用《詩經》的實況。結論以為就經學的意義言:可以說明《詩經》在詩作中傳播的狀況,了解詩作接受《詩經》的情形,最後證明《詩經》對詩作影響的實情。就文學的意義言,則可確定詩作與《詩經》間的關係及說明詩作源自《詩經》的狀況;並協助相關研究者對詩作內容的了解。

關鍵詞:經學、文學、詩經學、經學詮釋、唐詩、初唐、傳播擴散、接受滲透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deeply and explain the works of 18 poets who represented the early Tang Dynasty with diversities in class, area and sex by the methods of reading, searching and generalizing through the viewpoint of Shijing study, and quo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s of Shijing in these po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which involved in classics and literature, the first one is how deep Shijing spreading and permeating in the poems during early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is what the re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jing and the poems is in this period. Therefore, the theme of this study contains content of classics and literature. In classics, there are two main issues about Shijing, how Shijing permeates and making influence in the poems, and how it explained and applied in the poems. There are three in literature, how Shijing to be receptive and inherited in the poems, how they applied contents of it, and how the poets reflected and using the content of Shijing in their works. The three questions what this study trying to answer are, how Shijing permeated and made influence in the poems, the universality of accepting and inheriting from Shijing in the poems, and the frequency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 in the work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study contains six chapters as follow:

Chapter 1 Preface-Describing the motivation,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Chapter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 Poems and Shijing in historical trace-Discussing the issue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Five Classics, poems and Shijing since Han Dynasty.
Chapter 3 The phases of Tang Poems and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Expounding the background and information w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topic for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easily.
Chapter 4 The examples of quotations of Shijing in earlier phase of early Tang Dynasty-Analysing and generalizing the works of five poets in this period.
Chapter 5 The examples of quotations of Shijing in later phase of early Tang Dynasty-Analysing and generalizing the works of thirteen poets in this period.
Chapter 6 Conclusion-Summarizing the former chapters, explaining the extent that Shinjing spread in poems, the performance of poets whose works accepting Shijing, then proving that Shijing was influential to the poems in early Tang Dynasty. Ensu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jing and the Tang Poems, Shijing wa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poems. And finally, it helps researchers to comprehend the poems which are quoted in this stud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的說明---------------------------------------------------------------------5
第二節 研究開展的目的-------------------------------------------------------------------9
第三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20

第二章 唐詩與《詩經》關係的歷史印記-------------------------------------------26
第一節 漢代到隋代的印記----------------------------------------------------------------28
第二節 唐五代時期的印記----------------------------------------------------------------30
第三節 宋代到清代的印記----------------------------------------------------------------47
第四節 現代研究者的印記----------------------------------------------------------------63

第三章 唐詩分期及研究相關背景概說-------------------------------------------80
第一節 唐詩分期諸說述評----------------------------------------------------------------81
第二節 初唐時期經學概述----------------------------------------------------------------88
第三節 初唐時期文學概述---------------------------------------------------------------100

第四章 初唐前期詩作引述《詩經》實況-----------------------------------------111
第一節 虞世南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112
第二節 李百藥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136
第三節 王績的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159
第四節 魏徵的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172
第五節 唐太宗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199
第六節 初唐前期詩作引述《詩經》分析------------------------------------------213

第五章 初唐後期詩作引述《詩經》實況-----------------------------------------216
第一節 初唐四傑詩作引述《詩經》文本綜述------------------------------------------219
第二節 文章四友詩作引述《詩經》文本綜述------------------------------------------276
第三節 沈宋二家詩作引述《詩經》文本綜述------------------------------------------298
第四節 陳子昂的詩作引述《詩經》文本考述------------------------------------------322
第五節 重要女詩人引述《詩經》文本綜述------------------------------------------349
第六節 初唐後期詩作引述《詩經》實況分析------------------------------------------368

第六章 結論--------------------------------------------------------------------------------372
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說明------------------------------------------------------------------373
第二節 學術意義的分析------------------------------------------------------------------379
第三節 研究的反思與前瞻---------------------------------------------------------------387

參考書目---------------------------------------------------------------------------------------395
附 表:
表一:初唐前期代表性詩人詩作引述《詩經》狀況表-------------------------213
表二:初唐後期代表性詩人詩作引述《詩經》狀況表--------------------------368
表三:初唐時期十八位代表性詩人詩作引述《詩經》狀況表-----------------374
表四:初唐時期十八位代表性詩人詩作引述《詩經》疊字狀況表-----------382
(古籍及整理本依時代先後;近人依出版時間)
一、專書
(一)專著
甲、主要相關論著
1. [唐]虞世南著,張壽鏞輯:《虞祕監集》,張壽鏞編:《四明叢書(第一集)》(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影印1932年張氏約園刊本)。
2. [唐]魏徵著,呂效祖主編:《新編魏徵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3. [唐]王績著,王國安注:《王績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唐]王績著,韓理洲校點:《王無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 [唐]王績著,康金聲、夏連保校注:《王績集編年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唐]王績著,張錫厚點校:《王績集》,《王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
7. [唐]王績著,金榮華校注:《王績詩文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
8. [唐]李世民著,吳雲、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9. [武周]武則天著,羅元貞整理:《武則天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 [唐]駱賓王著,黃清泉注譯:《新譯駱賓王文集》(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12. [唐]盧照鄰、[唐]楊炯著,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楊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3. [唐]盧照鄰著,任國緖箋注:《盧照鄰集編年箋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 [唐]盧照鄰著,李雲逸校注:《盧照鄰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5. [唐]李嶠著,胡志昂編:《日藏古抄本李嶠詠物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6. [唐]王勃著,[明]張燮輯刻:《王子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廣編》本)。
17. [唐]王勃著,[清]蔣淸翊註,汪賢度點校:《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8. [唐]王勃著,何林天校注:《重訂新校王子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 [唐]楊炯:《楊盈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據明刊本影印)。
20. [唐]沈佺期著,連波、查洪德校注:《沈佺期詩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21. [唐]沈佺期、[唐]宋之問撰,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2. [唐]宋之問:《宋之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四部叢刊續編》本)。
23. [唐]陳子昂著,徐鵬校:《陳子昂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24. [唐]陳子昂:《新校陳子昂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25. [唐]陳子昂:《陳伯玉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26. [唐]陳子昂著,彭慶生注釋:《陳子昂詩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7. [清]清聖祖御定:《御定全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23-1431册。(以下凡註明《四庫全書》者皆同)
28. [清]清聖祖)御定:《新校標點全唐詩》(臺北:洪業書局,1982年)。
29. [清]清聖祖御定,林德保、李俊主編:《詳注全唐詩》(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年)。
30. [清]清聖祖御定,王啟興主編:《校編全唐詩》(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1. [清]清聖祖御定,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32. [清]清聖祖御定,王全等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33. 王重民、孫望、童養年輯錄:《全唐詩外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34. 韓理洲:《陳子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5. 趙克堯、許道勛:《唐太宗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36. 楊柳、駱祥發:《駱賓王評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37. 劉智遠:《陳子昂及其感遇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38. 胡戟:《武則天本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39.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0. 欒貴明等編著:《全唐詩索引: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1. 駱祥發:《初唐四傑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42. 浙江省古代文學學會編著:《駱賓王究論文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
43. 申建國主編:《論魏徵:魏徵硏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年)。
44. 王國安、王幼敏選注:《初唐四傑與陳子昂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5. 欒貴明等編著:《全唐詩索引:沈佺期.宋之問卷》(北京:現代出版社,1995年)。
46. 余和祥:《魏徵:忠諫人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
47. 黃新亞:《千古君臣夢:李世民、魏徵評傳》(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
48. 李文學:《唐太宗詩文札記》(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9. 康曉勇:《虞世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國書法家全集》本)。
50. 鄭學檬:《李世民評傳.魏徵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51. 謝建忠:《毛詩及其經學闡釋對唐詩的影響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52. 劉恩銘:《唐初諫議大臣:魏徵》(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
53. [日]河世寧纂輯:《全唐詩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54. [日]清家瑩三郎:《唐の太宗と隋唐文化》(東京:光風館,1942年)。
55. [日]小川昭一:《全唐詩雜記》(東京:彙文堂,1969年)。
56. [日]西義一:《全唐詩研究》(和泉:壬子苑,1972年)。
57. [日]田森襄編:《中国の名詩鑑賞(4):初唐》(東京:明治書院,1975年)。
58. [日]小杉放庵:《唐詩および唐詩人:初唐.盛唐篇》(東京:創拓社,1990年)。
59. [日]田森襄編著:《はじめて読む唐詩(1-2)》(東京:明治書院,1997年)。
60. [日]古川末喜:《初唐の文学思想と韻律論》(東京:知泉書館,2003年)。
61. [日]高木重俊:《初唐文学論》(東京:研文出版,2005年)。

乙、經學相關著作
1.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以下凡註明《十三經注疏》者皆同)
2.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3.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6.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7.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8.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9.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10.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11.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本)。
12. [宋]李樗、[宋]黄櫄:《毛詩李黃集解》(《四庫全書》本),第71冊。
13.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四部備要》本)。
14. [宋]段昌武:《毛詩集解》(《四庫全書》本),第74冊。
15. [元]劉瑾:《詩傳通釋》(《四庫全書》本),第76冊。
16. [明]胡廣等:《詩傳大全》(《四庫全書》本),第78冊。
17. [明]許天贈:《詩經正義》(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詩類》本),第61冊。
18. [明]戴君恩撰,[清]陳繼揆補輯:《讀風臆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58冊。
19. [清]陸隴其:《四書講義困勉錄》(《四庫全書》本),第209冊。
20.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93年)。
21. [清]嚴虞惇:《讀詩質疑》(《四庫全書》本),第87冊。
22. [清]吳玉搢:《說文引經考》([清]道光元年[1821]儀徵程贊詠刻本)。
23.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
24.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25. [清]皮錫瑞:《漢碑引經考》([清]光緒30年[1904]刻本)。
26.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註:《經學歷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27. 楊向奎:《西漢經學與政治》(重慶:獨立出版社,1945年)。
28. 馬宗霍:《說文解字引經攷》(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
29. 程元敏先生:《王柏之詩經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
30. 王靜芝:《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78年)。
31. 胡樸安:《詩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32.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33. 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34.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35. 趙沛霖:《詩經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
36. 趙沛霖:《興的起源──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37. 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38. 李威熊先生:《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39.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40. 陳子展:《詩經直解》(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41. 林慶彰先生:《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42. 林慶彰先生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43. 趙制揚:《詩經名著評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44.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45. 周滿江:《詩經》(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46.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7. 李家樹:《傳統以外的詩經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年)。
48. 湯志鈞:《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9.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增訂版)。
50. 葉國良先生、夏長樸先生、李隆獻先生等編著:《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51. 林葉連:《詩經論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52. 章權才:《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53. 夏傳才:《詩經語言藝術新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54.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55. 戴維:《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6. 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57. 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58.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59. 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60.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61. 李凱:《儒家元典與中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62.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63.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64. 田漢雲:《六朝經學與玄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65.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66. 李家樹:《經學與中國古代文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4年)。
67.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詩經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68.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69. 葉國良先生:《經學側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70. 余培林先生:《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修訂二板)。
71. 劉再華:《近代經學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72. 邊家珍:《漢代經學與文學》(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年)。
73. 汪祚民:《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74. 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硏究:二十世紀詩經硏究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75. 楊旭輝:《清代經學與文學:以常州文人群體為典範的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76.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三禮經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
77.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春秋三傳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
78.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周易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79. 周少豪:《漢書引尚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80. 蔡根祥:《後漢書引尚書考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81. 王秀臣:《三禮用詩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82. 朱孟庭:《清代詩經的文學闡釋》(臺北:文津出版,2007年)。
83. 黃黎星:《易學與中國傳統文藝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84. 丁進:《周禮考論:周禮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5. [日]斯波六郎:《文選李善注所引尚書攷証》(東京:汲古書院,1982年)。
86. [日]渡邊義浩編:《兩漢における詩と三伝》(東京:汲古書院,2007年)。

丙、相關專著
(1)傳統古籍
史部:
1.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新校標點本)。(以下凡註明《新校標點本》者皆同)
2. [漢]劉向:《古列女傳》(《四庫全書》本),第448册。
3. [漢]班固著,[唐]顔師古注:《漢書》(新校標點本)。
4. [漢]桑欽撰,[後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
5.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新校標點本)。
6.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新校標點本)。
7. [梁]沈約:《宋書》(新校標點本)。
8. [隋]姚察、[唐]魏徵、[唐]姚思廉合撰:《陳書》(新校標點本)。
9. [唐]虞世南撰,陳虎譯注:《帝王略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0. [唐]李百藥:《北齊書》(新校標點本)。
11. [唐]房玄齡等:《晉書》(新校標點本)。
12.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等:《隋書》(新校標點本)。
13. [唐]令狐德棻:《周書》(新校標點本)。
14. [唐]李延壽:《南史》(新校標點本)。
15. [唐]李延壽:《北史》(新校標點本)。
16. [唐]吳競著,[元]戈直集解:《貞觀政要》(《四庫全書》本),第407冊。
17.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8. [唐]杜佑:《通典》(《四庫全書》本),第603冊。
19.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新校標點本)。
20. [宋]王溥著,何泉達、劉運承、支冲、周殿杰等標校:《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1. [宋]歐陽修、[宋]宋祁:《新唐書》(新校標點本)。
22.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四庫全書》本),第426册。
23.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四庫全書》本),第308冊。
24. [宋]范祖禹:《唐鑑》(《四庫全書》本),第685册。
25. [宋]鄭樵:《通志》(《四庫全書》本),第372冊。
26.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書目類》本),第83册。
27.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四庫全書》本),第314-322冊。
28. [宋]范成大:《(紹定)吳郡志》(《四庫全書》本),第485冊。
29. [元]脫脫等:《宋史》(新校標點本)。
30.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31. [清]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本),第1-5冊。

子部:
1. [周]司馬穰苴:《司馬法》(《四庫全書》本),第726冊。
2. 題[周]莊周著,[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校正:《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3. [周]佚名著,鄭杰文通釋:《穆天子傳通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4. [漢]揚雄著,[晉]李軌等註:《法言》(《四庫全書》本),第696冊。
5.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四庫全書》本),第848冊。
6.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中說》(《四庫全書》本),第696冊。
7. [唐]唐太宗:《帝範》(《四庫全書》本),第696冊。
8. [唐]劉肅:《唐新語》(《四庫全書》本),第1035冊。
9.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四庫全書》本),第893-901冊。
10.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四庫全書》本),第902-919冊。
11. [宋]馬永卿:《嬾真子》(《四庫全書》本),第863冊。
12. [宋]曾慥編:《類説》(《四庫全書》本),第873冊。
13. [宋]洪邁:《容齋隨筆》(《四庫全書》本),第851冊。
14. [宋]孫逢吉:《職官分紀》(《四庫全書》本),第923冊。
15. [宋]章如愚:《羣書考索》(《四庫全書》本),第936-938冊。
16.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四庫全書》本),第927冊。
17. [宋]王應麟:《玉海》(《四庫全書》本),第943冊。
18.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四庫全書》本),第700-702冊。
19. [元]陶宗儀:《說郛》(《四庫全書》本),第880冊。
20. [元]富大用:《古今事文類聚新集》(《四庫全書》本),第928冊。
21. [明]王鏊:《震澤長語》(《四庫全書》本),第867冊。
22.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3.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四庫全書》本),第975冊。

集部:
1. [晉]陶潛:《陶淵明集》(《四庫全書》本),第1063冊。
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四庫全書》本),第1478冊。
3. [南朝.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清]紀昀評:《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 [南朝.梁]劉勰撰,王更生選著:《文心雕龍選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4年)。
5. [南朝.梁]鍾嶸:《詩品》(《四庫全書》本),第1478冊。
6. [南朝.梁]鍾嶸著,徐達譯注:《詩品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7.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註》(《四庫全書》本),第1329冊。
8. [南朝.陳]徐陵編:《玉臺新詠》(《四庫全書》本),第1331冊。
9. [唐]張說:《張燕公集》(《四庫全書》本),第1065冊。
10. [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四庫全書》本),第1066冊。
11.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2. [唐]高適:《高常侍集》(《四庫全書》本),第1071冊。
13. [唐]杜甫著,[宋]郭知達編:《九家集注杜詩》(《四庫全書》本),第1068冊。
14. [唐]杜甫著,[宋]蔡夢弼編:《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四庫全書》本),第1069冊。
15.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四庫全書》本),第1070冊。
16.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17.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四庫全書》本),第1332冊。
18. [唐]佚名:《搜玉小集》(《四庫全書》本),第1332冊。
19. [唐]元結:《次山集》(《四庫全書》本),第1071冊。
20. [唐]皎然著,李壯鷹校注:《詩式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21. [唐]獨孤及:《毘陵集》(《四庫全書》本),第1072册。
22. [唐]劉餗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23. [唐]韓愈著,[宋]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四庫全書》本),第1074冊。
24.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庫全書》本),第1081冊。
25.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四庫全書》本),第1079冊。
26. [唐]杜牧:《樊川集》(《四庫全書》本),第1081冊。
27. [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四庫全書》本),第1082冊。
28.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29. [唐]釋貫休:《禪月集》(《四庫全書》本),第1084冊。
30. [唐]釋貫休:《禪月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影宋刊補配明末毛氏汲古閣刊本)。
31. [唐]杜荀鶴:《唐風集》(《四庫全書》本),第1083冊。
32. [唐]孟棨:《本事詩》(《四庫全書》本),第1478冊。
33. [唐]吳融:《唐英歌詩》(《四庫全書》本),第1084冊。
34.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四庫全書》本),第1043-1046冊。
35. [宋]李昉等:《文苑英華》(《四庫全書》本),第1333-1342冊。
36. [宋]姚鉉編:《唐文粹》(《四庫全書》本),第1343-1344冊。
37. [宋]姚鉉編:《唐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38. [宋]包拯:《包孝肅奏議集》(《四庫全書》本),第427册。
39.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40. [宋]蘇洵:《嘉祐集》(《四庫全書》本),第1104册。
41. [宋]韋驤:《錢塘集》(《四庫全書》本),第1097册。
42. [宋]蘇軾:《東坡全集》(《四庫全書》本),第1107-1108冊。
43. [宋]蘇轍:《欒城集》(《四庫全書》本),第1112冊。
44. [宋]晁補之:《雞肋集》(《四庫全書》本),第1118冊。
45. [宋]李綱:《梁谿集》(《四庫全書》本),第1125-1126冊。
46.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四庫全書》本),第1480册。
47.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四庫全書》本),第921冊。
48. [宋]邵博:《聞見後錄》(《四庫全書》本),第1039冊。
49.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四庫全書》本),第1479冊。
50.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四庫全書》本),第1479冊。
51. [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四庫全書》本),第1479冊。
52. [宋]吳曾:《能改齋漫録》(《四庫全書》本),第850册。
53.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四庫全書》本)第1479冊。
54. [宋]計有功著,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55. [宋]尤袤:《全唐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第2556冊。
56. [宋]朱熹:《晦庵集》(《四庫全書》本),第1143-1146冊。
57. [宋]王楙:《野客叢書》(《四庫全書》本),第852冊。
58. [宋]吳泳:《鶴林集》(《四庫全書》本),第1176冊。
59. [宋]程遇孫輯:《成都文類》(《四庫全書》本),第1354冊。
60.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據清抄本影印《宋集珍本叢刊》)。
61. [宋]嚴羽:《滄浪集》(《四庫全書》本),第1179冊。
62. [宋]嚴羽:《滄浪詩話》(《四庫全書》本),第1480冊。
63.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四庫全書》本),第865冊。
64. [金]元好問:《遺山集》(《四庫全書》本),第1191冊。
65. [金]元好問編:《唐詩鼓吹》(《四庫全書》本),第1365冊。
66. [元]方回:《瀛奎律髓》(《四庫全書》本),第1366冊。
67. [元]方回:《桐江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宛委別藏》本),第105冊。
68. [宋]蔡正孫:《詩林廣記》(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69. [元]楊維禎:《東維子集》(《四庫全書》本),第1221冊。
70. [元]楊士弘編,張震註:《唐音》(《四庫全書》本),第1368冊。
71.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四庫全書》本),第451冊。
72. [明]鎦績:《霏雪錄》(《四庫全書》本),第866冊。
73. [明]高棅:《唐詩品彙》(《四庫全書》本),第1371冊。
74.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四庫全書》本),第1235冊。
75. [明]顧璘:《顧華玉集》(《四庫全書》本),第1263冊。
76. [明]朱警重編:《唐百家詩附唐詩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據[明]藍格抄本配補鈔本攝製微捲)。
77. [明]都穆:《南濠詩話》(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本),第416冊。
78. [明]楊慎:《丹鉛餘錄》(《四庫全書》本),第855冊。
79. [明]楊慎著,[明]張士佩編:《升菴集》(《四庫全書》本),第1270冊。
80. [明]陸時雍編:《古詩鏡》(《四庫全書》本),第1411冊。
81. [明]謝榛:《四溟詩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82. [明]何良俊:《語林》(《四庫全書》本),第1041冊。
83. [明]李攀龍選,[明]王穉登評:《唐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611冊。
84. [明]李攀龍編:《古今詩删》(《四庫全書》本),第1382冊。
85. [明]胡直:《衡廬精舍藏稿》(《四庫全書》本),第1287册。
86.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四庫全書》本),第1281冊。
87. [明]王世貞:《全唐詩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88. [明]吳琯等輯:《唐詩紀》([明]萬曆十三年[1585]聚錦堂刊本)。
89. [明]屠隆:《由拳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本),第180冊。
90. [明]屠隆:《栖眞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360冊。
91.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四庫全書》本),第1290冊。
92.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93.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94. [明]唐汝詢:《唐詩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95. [明]胡震亨:《唐音癸籖》(《四庫全書》本),第1482冊。
96. [明]鍾惺、[明]譚元春輯:《唐詩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589冊。
97. [明]笑笑生:《金瓶梅》(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98. [明]錢謙益:《牧齋有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本)。
99. [清]吳喬:《圍爐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100.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出版社,1996年)。
101. [清]黃生:《杜工部詩說》(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
102. [清]毛奇齡:《詩話》(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103. [清]毛奇齡:《西河集》(《四庫全書》本),第1320-1321冊。
104. [清]徐倬編著:《御定全唐詩錄》(《四庫全書》本),第1472-1473册。
105. [清]葉燮:《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106. [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107. [清]陳廷敬等:《御選唐詩》(《四庫全書》本),第1446冊。
108. [清]張玉書、[清]允祿等編:《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四庫全書》本),第1299冊。
109.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110. [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1. [清]梁詩正等輯評:《御選唐宋詩醇》(《四庫全書》本),第1448冊。
112. [清]沈炳巽:《續唐詩話》(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113. [清]乾隆帝:《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4. [清]袁枚著,張健先生編選:《隨園詩話精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115. [清]袁枚:《隨園詩話》(臺北:宏業書局,1987年)。
116. [清]宋長白:《柳亭詩話》(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本),第421冊。
117.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118. [清]謝啓昆:《樹經堂詩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458册。
119. [清]章學誠)著,史城編:《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0.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21. [清]洪亮吉著,陳邇冬校點:《北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122. [清]陳沆:《詩比興箋》(上海:中華書局,1960年)。
123.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開明書局,1981年)。
124. [清]羅惇衍:《集義軒咏史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543册。
125.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清詩話》本)。
126. [清]李鍈:《詩法易簡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702册。

(2)現代著作
1. 柳存仁先生:《中國文學史》(香港:大公書局,1956年)。
2.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3. 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4. 蘇雪林:《中國文學史》(臺中:光啟出版社,1971年)。
5. 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6. 臺靜農先生編:《百種詩話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7. 尹雪曼:《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8. 葉慶炳先生:《中國文學史》(臺北:弘道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
9. 楊家駱編:《歷代詩話》(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10.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11. 唐長孺等編:《汪籛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12. 劉節:《中國史學史稿》(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
13.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 駱祥發:《唐代文學論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6. 傅錫壬先生:《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17. 羅彤華:《貞觀之治與儒家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年)。
18.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19. 羅宗濤先生等:《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20. 張修蓉:《漢唐貴族與才女詩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21.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22.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
23.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4.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
25.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26.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27. 成復旺等:《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28. 劉開揚:《唐詩論文集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9.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
30.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31. 林明德:《文學批評指向》(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89年)。
32.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年)。
33.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34.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35.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中國文學史》(高雄:復文書局,1990年)。
36.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7.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1990年)。
38. 張步雲:《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39. 陳良運:《詩學.詩觀.詩美》(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
40. 袁行霈編著:《中國文學史綱要》(臺北:曉園出版社,1991年)。
41. 顏崑陽先生:《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42. 王士菁:《唐代文學史略》(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43. 霍松林:《唐詩精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44. 馬積高、高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45. 楊永安:《王通研究》(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2年)。
46. 張伯偉:《鍾嶸詩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47.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48. 李從軍:《唐代文學演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49. 蔡景康編選:《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50. 許總:《唐詩體派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5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53.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54.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5. 范文瀾:《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56. 伏俊連:《敦煌賦校注》(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57. 周振甫:《詩文淺說》(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4年)。
58. 張簡坤明:《詩學理論與詮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59. 張建業:《中國詩歌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60. 喬象鍾、陳鐵民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61.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62.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3. 楊世明:《唐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
64. 張健先生:《中國古典詩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65.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66.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年)。
67. 陳尚君校訂:《唐文拾遺》(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6年《傳世藏書.集庫.總集》本),第12册。
68.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69.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70. 張夢機先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71. 杜曉勤:《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72. 余恕誠:《唐詩風貌》(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
73.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74.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75. 房日昕:《唐詩比較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76. 夏傳才:《詩經語言藝術新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77.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78. 傅璇琮編撰:《唐人選唐詩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79. 戴偉華:《唐代文學研究叢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80.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81.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82. 張撝之主編:《歷代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3.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84.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85. 傅道彬:《中國文學的文化批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86. 鄭華達:《唐代宮怨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87.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88. 郜積意:《經典的批判》(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89. 尚學鋒、過常寶、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90. 查屏球:《唐學與唐詩-中晚唐詩風的一種文化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91. 陳允鋒:《唐詩美學意味-初盛唐詩學思想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92. 李德超:《詩學新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93.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
94. 李浩:《唐詩的美學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95. 蔡宗陽、余崇生先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96. 王明居:《唐詩風格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97.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年)。
98. 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99.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0. 羅時進:《唐詩演進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1. 莫林虎:《中國詩歌源流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102.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103. 吳建民:《中國古代詩學原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104. 傅道彬、陳永宏:《歌者的悲歡:唐代詩人的心路歷程》(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5.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106. 倪進、趙立新、羅立剛、李承輝:《中國詩學史-隋唐五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107.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108.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109.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110.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111. 孫建軍、陳彥田:《全唐詩選注》(北京:線裝書局,2002年)。
112.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3. 傅璇琮、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4.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15.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16.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
117.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118.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19.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0. 張懷承:《中國學術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1. 臺靜農先生:《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122. 蔡鎮楚、龍宿莽:《唐宋詩詞文化解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123. 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出版社,2004年)。
124.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5. 顏崑陽先生:《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修訂版)。
126.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7. 汪洪章:《《文心雕龍》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論》(上海:復旦大學,2005年)。
128.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9. 李春青:《詩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30. 羅積勇:《用典研究》(湖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131. 李從軍:《唐代文學演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132.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詩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3. 王運熙:《中國古代文論管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4. 吳明賢、李天道編著:《唐人的詩歌理論》(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135.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136. 王友勝:《唐宋詩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7. 許總:《唐代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8. 許總:《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139. 戴偉華:《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40. 彭萬隆:《唐五代詩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141. 王明輝:《胡應麟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142. 陳開梅:《先唐頌體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3. 林晉士:《隋代文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7年)。
144.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45.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6. 龔鵬程先生:《國學入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147. 林于弘:《初唐前期詩歌硏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148. 何方形:《唐詩審美藝術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9. 龔鵬程先生:《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0. 吳夏平:〈唐代制度與文學研究述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151. 陳順智:《詩學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52. 邱昌員:《詩與唐代文言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153. 黃炳輝:《唐詩學史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54. 葉萌:《唐詩的解讀:從文化傳統和漢語特點看唐詩》(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155. 陳斌:《明代中古詩歌接受與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156. 杜曉勤:《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57. [日]平岡武夫、[日]市原亨吉編:《唐代の詩人》,《唐代研究のしおり(第4冊)》(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索引編集委員会,1960年)。
158. [日]平岡武夫、[日]市原亨吉、[日]今井清共編:《唐代の詩篇》,《唐代研究のしおり(第11冊)》(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索引編集委員会,1964年)。
159. [日]平岡武夫、[日]市原亨吉、[日]今井清共編:《唐代の詩篇》,《唐代研究のしおり(第12冊)》(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索引編集委員会,1965年)。
160. [日]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東京:鳳出版,1972年)。
161. [日]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84年)。
162. [日]松浦久友編:《校注唐詩解釋辭典》(東京:大修館書店,1992年)。

丁、論文集
1.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唐詩研究論文集》(北京:新華書店,1959年)。
2.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詩經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3. 羅聯添先生:《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4. 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學硏究室,西北大學學報编辑部编:《唐代文學論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1987年)。
5. 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中國文學講話-隋唐文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
6. 呂正惠編:《唐詩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7.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1990年)。
8.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9. 林慶彰先生、蔣秋華先生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10. 張寶三先生:《唐代經學及日本近代京都學派中國學研究論集》(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11. 鍾彩鈞先生主編:《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12. 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13. 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14. 龔鵬程先生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15. 輔大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16. 陳飛主編:《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17. 游喚編:《文學批評精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18. 林慶彰先生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19. 趙利民主編:《儒家文藝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0. 傅永聚、韓鍾文主編:《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1. 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紅葉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22. 傅璇琮、羅聯添先生主編:《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23.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第7輯。
24. 顧頡剛等:《古史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
25.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第10輯。
26. 佘正松、周曉琳主編:《詩經的接受與影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7. 林明德、黃文吉策劃:《臺灣學術新視野:經學之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28. 林慶彰先生、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29.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道南論衡:2007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

戊、翻譯作品
1.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先生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2. [日]前野直彬等箸,何寄澎先生、連秀華譯:《中國文學史》(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3.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4. [日]吉川幸次郎著,劉向仁譯:《中國詩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5. [美]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 R. C. 霍拉勃(Rober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6. [日]桑原隲藏著,宋念慈譯:《中國之孝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0年)。
7.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8. [美]R. C. 赫魯伯(Rober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9. [美]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 [美]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11. [法]布林迪約、[法]帕斯隆著,邢克超譯:《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12. [法]丹納著,傅雷譯:《藝術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 [德]漢斯.喬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等著,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14.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 [德]漢斯.喬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16.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初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17.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保羅.拉比諾(Paul Rabinow)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和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18. [日]桑原隲藏著,錢婉約、王廣生譯:《東洋史說苑》(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9. [美]巫鴻著,柳楊、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20. [法]程抱一著,涂衛群譯:《中國詩畫語言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 [法]伊夫.謝弗勒著,王炳東譯:《比較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二、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1. 許錟輝:《先秦典籍引尚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博士論文,1970年)。
2. 陳坤祥:《唐人論唐詩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3. 蔡宗陽:《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4. 蔡瑜:《宋代唐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5. 蔡芳定:《唐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6. 李嘉瑜:《元代唐詩學》(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2年)。
7. 徐醒生:《漢代經學與文學》(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1995年)。
8. 陳恆嵩:《五經大全纂修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9. 陳玉臺:《陳立《白虎通疏證》之禮學研究--以《白虎通》引三禮類為範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10. 米靖:《經學與兩漢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史博士論文,2003年)。
11. 黃蕓珠:《唐代女性與文學的相關性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年)。
12. 張偉岐:《西漢前期的經學與儒家政教文學觀》(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4年)。
13. 董虹凌:《王通思想拓展研究》(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4年)。
14. 馬興祥:《北宋經學與文學理論》(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4年)。
15. 祝良文:《初唐宮廷詩考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16. 程勇:《儒家經學與漢代文論》(杭州: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報告,2005年)。
17. 高明峰:《北宋經學與文學》(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18. 吳國武:《北宋經學與理學之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5年)。
19. 謝建忠:《《毛詩》及其經學闡釋對唐詩的影響》(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20. 陳戰峰:《宋代詩經學與理學:關於詩經學的思想學術史考察》(西安:西北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6年)。
21. [日]高木重俊:《初唐文学論》(茨城:筑波大学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22. 于淑娟:《韓詩外傳研究:漢代經學與文學關係透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二)碩士論文
1. 許世旭:《李杜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63年)。
2. 夏鐵生:《左傳國語引詩之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66年)。
3. 丁履:《文選李善注引詩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4. 周謙:《昭明文選李善注引左傳考》(臺北:中國文化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年)。
5. 張慧娟:《唐代女詩人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6. 莊美芳:《李太白詩探源》(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7. 楊師晉龍:《錢謙益史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8. 汪治平:《虞世南《帝王略論》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9. 魏聰祺:《史記引經考》(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10. 安贊淳:《初唐史學家文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11. 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學思想及其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2. 侯美珍:《聞一多詩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
13. 黃晴惠:《初唐四傑傳記考辨及其文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14. 蕭義玲:《從理想情懷與現實頓挫論陳子昂的超越之路》(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15. 魏詩盈:《陳子昂文學史評價析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6. 王雅資:《唐代閨闈詩歌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7. 彭壽綺:《唐詩中「雲」意象之承襲與延展-以初、盛唐為主》(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8. 唐玉珍:《左傳國語引易考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9. 謝淑如:《全唐詩唐代婦女研究》(臺北: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0. 劉玉:《珠英學士與《珠英集》殘卷考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21. 曾莉莉:《唐代婦女閨怨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03年)。
22. 康愛農:《盧照鄰生平若干問題考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23. 戴鳳如:《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4. 郝艷蓮:《唐太宗與魏徵之治國理念與歷史地位》(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5. 廖夢雲:《唐人所撰詩集序跋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26. 李凌:《經典的邊緣—唐代女詩人生活與創作的兩重特質》(蘇州:蘇州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27. 張漢中:《王通與貞觀詩風》(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23. 李潔冰:《歐陽詢與虞世南書法比較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5年)。
28. 韓俐菱:《虞世南書學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29. 耿勝英:《王績研究》(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30. 林育儀:《駱賓王詩歌研究--以意象、用典、情志為主》(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1. 苗富強:《李嶠詩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32. 張瑞芳:《武則天執政時期的詩壇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33. 侯清娜:《初唐「文章四友」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34. 褚為強:《唐太宗詩文研究》(南寧:廣西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三、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1. 余冠英等:〈隋代文學是北朝文學的尾聲還是唐代文學的先驅〉,《文學評論》1963年第1期,頁105-107。
2. 余冠英、王水照:〈唐詩發展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1978年第1期,頁59-68。
3. 沈秋雄:〈隋末大儒王通〉,《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2卷第10期(1979年10月),頁61-67。
4. 吳庚舜:〈關于詩人魏徵的幾個問題〉,《齊魯學刊》1981年第4期,頁63-67。
5. 唐逢堯:〈試論陳子昂在唐代詩文發展中的地位〉,《鞍山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頁6-10。
6. 余美雲:〈論唐太宗詩:兼及唐初詩壇〉,《唐代文學論叢》第3輯(1983年5月),頁55-67。
7. 許永璋:〈論李世民詩在唐詩中的奠基作用〉,《抖擻》第53卷(1983年7月),頁40-47。
8. 韓理洲:〈新發現的《王無功文集》兩種五卷本〉,《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頁78-79、頁87。
9. 傅璇琮:〈聞一多與唐詩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2期(1986年),頁1-10。
10. 洪順隆:〈沈宋詩歌在隋唐文學史上的地位〉,《幼獅學誌》第19卷第1期(1986年5月),頁22-52。
11. 周小立:〈唐初詩風榷論〉,《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4期,頁54-60。
12. 楊海波:〈試論李白的文學觀〉,《天津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頁45-50。
13. 殷紹基:〈「經學」與文學〉,《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頁43-48。
14. 王運熙:〈李白〈古風其一〉篇中的兩個問題〉,《天府新論》1988年第1期,頁83-88。
15. 龔鵬程先生:〈北朝最後的儒者:王通〉,《幼獅學誌》第20卷第2期(1988年10月),頁53-102。
16. 李雲逸:〈關於盧照鄰生平的若干問題〉,《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頁24-31。
17. 歐慶亨:〈三國志引尚書考述〉,《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7卷第2期(1988年12月),頁41-66。
18. 陳鼓應:〈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兼論道、儒、墨、法多元互補〉,《哲學研究》1990年第1期,頁100-107。
19. 林耀潾:〈陳子昂詩觀研究〉,《孔孟學報》第64期(1992年9月),頁199-220。
20. 寇養厚:〈杜牧的文學思想〉,《文史哲》1993年第6期,頁64-73。
21. 楊曉靄:〈論韓愈詩文創作中「宗經」與「自嬉」的矛盾〉,《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1994年3月),頁10-15。
22. 唐德勝:〈中國古代文論與接受美學〉,《廣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頁98-103。
23.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6期,頁74-83。
24. 許總:〈風骨興寄的實踐影響及其淵源影響—陳子昂詩論〉,《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第2期,頁17-25。
25. 鄭伯勤:〈論崔融詩歌〉,《雁北師院學報(文科版)》1995年第2期,頁5-8。
26. 劉雅杰:〈透視《詩經對唐代詩歌的影響〉,《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30-33。
27. 章繼光:〈宋之問貶流嶺南詩論〉,《求索》,1995年第5期,頁98-101。
28. 杜曉勤:〈初唐四傑與儒道思想〉,《文學評論》1995年5期,頁140-148。
29. 傅慧淑:〈唐太宗詩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14集(1995年5月),頁165-216。
30. 葛曉音:〈創作範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談起〉,《文學遺產》1995年第6期,頁30-41。
31. 趙敏俐:〈論《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創作論意義〉,《東方論壇》1996年第2期,頁1-8。
32. 楊晉龍師:〈論《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的差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頁105-146。
33. 顧國瑞:〈《詩比興箋》作者考辨:兼談北大圖書館藏鄧之誠題跋《詩比興箋》原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頁54-57、頁97。
34. 高林廣:〈試論唐太宗的詩學思想及其對初唐詩風的影響〉,《文科教學》1997年第1期,頁5-8。
35. 王啟興:〈初唐三詩人重出詩篇考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73-81。
36. 盧華語:〈魏徵籍貫辨〉,《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112-113。
37. 陳開梅:〈論《詩經》二雅戰爭詩對後世的影響〉,《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16-18。
38. 胡可先:〈論杜牧詩文的淵源〉,《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51-55。
39. 高林廣:〈試論初唐史家、政治家的詩學思想〉,《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頁67-73。
40. 胡鑑稠:〈《詩》《騷》傳統對李商隱詩的影響〉,《臺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4期(1997年8月),頁16-17、頁33。
41. 徐文茂:〈論陳子昂詩歌的使事用典〉,《學術月刊》1997年第12期,頁34-39。
42. 陳允鋒:〈論李百藥的文學思想〉,《洛陽師專學報》第16卷第6期(1997年12月),頁19-24。
43. 魏曉虹、何銳鈺:〈試論魏徵的文學思想〉,《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59-62。
44. 曹麗芳、高潞芳:〈貞觀時期宮廷詩風的新變〉,《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63-65。
45. 方惠英、趙惠芳:〈魏徵與唐代圖書事業〉,《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0卷第5期(1998年10月),頁125-126。
46. 潘百齊:〈論唐詩貫通言志說與緣情說的辯證傾向〉,《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6期(1998年12月),頁48-54。
47. 郜積意:〈經學的缺席:失落了的國學研究〉,《江漢論壇》1999年第1期,頁81-84。
48. 段承校:〈論韓愈在經學史上的地位〉,《懷化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1999年2月),頁56-59。
49. 陳開梅:〈《詩經》二雅刺詩對後世的影響,《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20卷第1期(1999年2月),頁38-41。
50. 陳順智:〈論唐代宗的雅正文學觀及其對貞觀詩壇的影響〉,《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71-77。
51. 許清雲:〈李世民五律聲律研究〉,《東吳中文學報》第5期(1999年5月),頁27-83。
52. 樊寶英、李洪先:〈論中國詩論的讀者意識〉,《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頁102-106。
53. 曾亞蘭、趙季:〈說仇兆鰲以《詩經》注杜詩〉,《杜甫研究學刊》1999年第4期,頁22-38。
54. 劉玉紅:〈略談《詩經》對唐宋詩詞的影響〉,《遠程教育雜誌》2000年第2期,頁29-31。
55. 綦開云:〈唐初貞觀之治裏的詩歌拓展〉,《北方論叢》2000年第5期,頁62-64。
56. 唐明貴:〈唐太宗與初唐經學的復興〉,《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期,頁16-19。
57. 楊子怡:〈傳統詩經學對《詩經》的文化還原〉,《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00年7月),頁29-41。
58. 李勝:〈初唐史家文論特色檢討〉,《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34-42。
59. 羅瑩:〈劉禹錫詠物詩創作背景、類型、寓意〉,《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頁32-34。
60. 劉高勇:〈從唐太宗與虞世南魏徵關係的差異看其文化傾向〉,《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2001年9月),頁91-93。
61. 董連祥:〈孔子的詩論與唐詩〉,《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2年),頁31-36。
62. 楊林昕:〈唐代邊塞詩源流小考〉,《甘肅高師學報》第7卷第1期(2002年),頁1-4。
63. 陳友冰:〈中國大陸五十年來古典文學研究觀念的演進及思考-以唐代文學研究為主〉,《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2年5月),頁15-45。
64. 李軍:〈初唐宮廷詩風變革的先聲:虞世南李百藥詩簡論〉,《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80-83、頁88。
65. 楊玲:〈論「末世情懷」在《詩經》、《古詩十九首》和晚唐詩歌中的表現〉,《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05-110。
66. 刁生虎、陳志霞:〈《詩經》的審美意識-兼論其文化淵源與美學影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111-114。
67. 鐘良、羅顯克:〈簡論沈佺期在嶺南的詩歌創作〉,《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18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33-37。
68. 沈有珠:〈落絮游絲皆有情—唐代詩人的楊柳情節〉,《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3月),頁46-48。
69. 謝建忠:〈論經學對陳子昂詩文及詩論的影響〉,《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84-89。
70. 林冠夫:〈唐傳奇叢考〉,《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頁114-121。
71. 林淑貞:〈魏徵〈述懷〉用典之美感意涵〉,《國文天地》第19卷第1期(2003年6月),頁49-52。
72. 夏傳才:〈從傳統詩經學到現代詩經學〉,《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2003年7月),頁65-69。
73. 王曉紅:〈論楊炯及其文學創作〉,《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03年7月),頁36-39。
74. 王耘:〈初、盛唐儒家美學範疇之檢省〉,《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1-5。
75. 王曉輝、黃金穎:〈陳子昂的詩論、詩作及對盛唐詩歌的影響〉,《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61-89。
76.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頁19-30。
77. 劉雯鵑:〈唐代貢舉制度對經學之影響〉,《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1期(2004年3月),頁55-72。
78. 周恩榮:〈《孔子詩論》的思維方式與孔子詩教的政治倫理功能〉,《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27-29。
79. 夏劍欽:〈《詩比興箋》確係魏源所著〉,《中國韻文學刊》2004年第4期,頁63-65。
80. 李小成:〈王通的《續詩》與《詩經》〉,《齊魯學刊》2004年第6期(總183期),頁25-28。
81. 李建國:〈論孔穎達對《詩經》創作的理論總結〉,《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4期,頁32-37。
82. 黃淑瑮:〈陳子昂詩論對《詩經》優良傳統之繼承〉,《問學》第6卷(2004年4月),頁153-171。
83. 林偉、劉艷春:〈李百藥詩初探〉,《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6期(2004年6月),頁19-20。
84.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第2期(2004年9月),頁1-24。
85. 劉靜、徐希平:〈《全唐文.王績卷》與《五卷本會校王無功文集》校讀志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1期(2004年11月),頁111-113。
86. 聶永華:〈南朝聲色與時代氣象的構合:虞世南、褚亮、李百藥詩歌綜論〉,《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50-55。
87. 蔣義喬:〈從句題詩看《李嶠百詠》在日本的接受情況〉,《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年第2期,頁59-63。
88. 龔鵬程先生:〈詩話詩經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3期(2005年5月),頁43-54。
89. 柳惠英:〈論懷古詩的形成—從南朝到初唐〉,《中國文學研究》第20期(2005年6月),頁101-134。
90. 李連霞:〈引航高歌開晴空:論虞世南詩歌與初唐詩風新變〉,《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5年6月),頁76-77、頁94。
91. 楊子怡:〈經典的生成與文學的合法性---文化生產場域視野中的傳統詩經學考察〉,《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2005年7月),頁38-43。
92. 黃麗群:〈唐代《詩經》研究述略〉,《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5卷第6期(2005年7月),頁120-121。
93. 高明峰:〈論經學與文學之關係〉,《社會科學家》第5期(2005年9月),頁22-26。
94. 張雪梅:〈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唐詩中梧桐情結的文化解讀〉,《求實》2006年第2期,頁295-296。
95. 過文英:〈崔融作品考辨〉,《文獻季刊》第2期(2006年4月),頁87-93。
96. 李海燕、喬東:〈異代知音的有意誤讀:陸淳刪節《東臯子集略》解析〉,《晉陽學刊》2006年第3期,頁31-34。
97. 阮禮軍:〈淺析陳子昂的詩歌理論及其對盛唐詩歌的影響〉,《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21卷第1期(2007年2月),頁63-65。
98. 陳秀宏:〈殿试制度起源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2期,頁85-88。
99. 過文英:〈兩唐書崔融列傳補正〉,《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7年3月),頁47-50。
100. 謝建忠:〈論孔穎達與唐詩〉,《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頁85-91。
101. 吳宏一先生:〈談中國詩歌史上的「以復古為革新」:以陳子昂為討論重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3期(2007年5月),頁5-11。
102. 李紅慧、辜靜波:〈唐太宗與初唐宮廷詩創作〉,《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5期,頁87-89。
103. 周紀煥:〈楊炯「酷吏」辯誣〉,《浙江學刊》2007年5月,頁79-82。
104. 肖希鳳:〈論楊炯的文學革新思想及其創作實績〉,《中國韻文學刊》第21卷第2期(2007年6月),頁56-58。
105. 王曉紅:〈論楊炯及其詩賦創作成就〉,《理論導刊》2007年第9期,頁115-117。
106. 趙榮蔚:〈初唐十家詩文別集提要〉,《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22-27。
107. 蔡振念:〈沈宋貶謫詩在詩史上之創新意義〉,《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頁237-262。
108. 楊師晉龍:〈「兩岸比較詩經學」前論:二十世紀五○年代後臺灣學者對〈秦風.蒹葭〉的詮釋〉,《中國詮釋學》第5輯(2008年3月),頁117-162。
109. 李曉青:〈人品與詩品:虞世南許敬宗詩論〉,《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8年4月),頁104-108。
110. 楊曉彩:〈王勃研究述評〉,《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7-19。
111. 楊師晉龍:〈從「現代經濟理論」論《四庫全書總目》:經濟學及其相關概念與傳統中華文化研究〉,《故宮學術季刊》第26卷第1期(2008年9月),頁133-169。
112. 謝久娟:〈初唐盧照鄰前期詩風新探〉,《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5-8。
113. [日]神田喜一郎:〈李嶠《百詠》雜考〉,《ビブリア天理図書館報》第1期(1949年1月),頁42-53。
114. [日]尾崎康:〈虞世南の帝王略論について〉,《斯道文庫論集》第5號(1967年7月),頁185-224。
115. [日]池田利夫:〈百詠和歌と李嶠百詠〉,《鶴見女子大学紀要》第7期(1969年12月),頁53-120。
116. [日]杖下隆之:〈荀子引経考〉,《東洋大学紀要.文学部篇》第24號(1970年12月),頁49-62。
117. [日]大野実之助:〈初唐の応制詩と人麿〉(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特集)),《国文学研究》第50期(1973年6月),頁6-21。
118. [日]西村富美子:〈初唐期の応制誌人--景竜年間の修文館学士群〉,《四天王寺女子大学紀要》第9期(1976年12月),頁119-139。
119. [日]古川末喜:〈初唐四傑の文学思想〉,《中国文学論集》第8期(1979年9月),頁1-27。
120. [日]田中和夫:〈列女伝引詩考〉,《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52號(1980年),頁29-47。
121. [日]田中和夫:〈列女伝引詩考〉,《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53號(1980年),頁45-73。
122. [日]古川末喜:〈初唐歴史家の文学思想--太宗期編纂の前代史文苑伝序を中心に〉,《中国文学論集》第9期(1980年11月),頁9-29。
123. [日]古川末喜:〈初唐歴史家の文学思想-続-〉,《中国文学論集》第10期(1981年11月),頁19-39。
124. [日]山崎誠:〈《李嶠百詠》雑考続貂〉,《国語国文》第52卷第7期(1983年7月),頁14-33。
125. [日]松原朗:〈「歌行」の形成過程--初唐を中心にして〉,《中国文学研究》第9期(1983年12月),頁1-22。
126. [日]道坂昭廣:〈王勃試論--その文学の淵源について〉,《東方学》第76期(1988年7月),頁34-46。
127. [日]植木久行:〈初唐詩人王勃生卒年考〉,《文経論叢.人文科学篇》第9號(1989年),頁91-118。
128. [日]望月真澄:〈説文所引詩試釈〉,《中國文化》第48號(1990年),頁1-11。
129. [日]高木重俊:〈初唐詩人を巡る人々 I:薛元超〉,《北海道教育大学紀要第一部.A(人文科学編)》第41卷第1期(1990年9月),頁41-54。
130. [日]道坂昭廣:〈王勃の序について〉,《人文論叢:三重大学人文学部文化学科研究紀要》1993年第10期,頁1-30。
131. [日]森下金二郎:〈「唐詩選」初唐期詩人伝の研究--「中国文学大辞典」詩人伝注解-1-〉,《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77期 (1993年6月),頁27-51。
132. [日]松原朗:〈六朝期における離別詩の形成-下-(2)--初唐4傑による「送序」の創出をめぐって〉,《中国詩文論叢》第12期(1993年10月),頁33-51。
133. [日]森下金二郎:〈「唐詩選」初唐期詩人伝の研究--「中国文学大辞典」詩人伝注解-2-〉,《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78期(1993年12月),頁89-113。
134. [日]森下金二郎:〈「唐詩選」初唐期詩人伝の研究--「中国文学大辞典」詩人伝注解-3-〉,《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79期(1994年6月),頁97-121。
135. [日]森下金二郎:〈「唐詩選」初唐期詩人伝の研究「中国文学大辞典」詩人伝注解-4-〉,《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80期(1994年12月),頁73-103。
136. [日]高木重俊:〈初唐詩人を巡る人々II裴行倹:文芸と器識の問題を中心に〉,《北海道教育大学紀要.第一部.A (人文科学編)》第44卷第2期(1994年3月),頁47-62。
137. [日]森下金二郎:〈「唐詩選」初唐期詩人伝の研究-5-「中国文学大辞典」詩人伝注解.補遺〉,《宮城学院女子大学研究論文集》第81期 (1995年6月),頁27-51。
138. [日]道坂昭廣:〈盧照鄰の陶淵明像について〉,《人文論叢:三重大学人文学部文化学科研究紀要》1995年第12期,頁15-22。
139. [日]道坂昭廣:〈初唐の「序」について〉,《中国文学報》,第54期(1997年4月),頁1-35。
140. [日]加藤聰:〈初唐期近体詩における四声.八病説の運用〉,《集刊東洋学》第82期(1999年10月),頁61-82。
141. [日]坂内千里:〈説文解字繋傳引書考〉,《東方學》第105期(2003年1月),頁63-76。
142. [日]吉田照子:〈韓詩外伝と荀子--引詩の特色〉,《福岡女子短大紀要》第61期(2003年2月),頁45-59。
143. [日]中尾健一郎:〈六朝初唐の詠松詩について--王勃と劉希夷における「澗底の松」の源流をめぐって〉,《九州中国学会報》2003年第41期,頁19-37。
144. [日]道坂昭廣:〈王楊盧駱の並称について〉,《京都大学総合人間学部紀要》2003年第10期,頁75-86。
145. [日]坂内千里:〈説文解字繋傳引易考〉,《言語文化研究》第30號(2004年),頁165-179。
146. 胡志昂:〈《李嶠百詠》序説--その性格.評価と受容をめぐって〉,《和漢比較文学》第32期(2004年2月),頁1-13。
147. [日]山川英彥:〈王勃伝記資料集〉,《神戸外大論叢》第55卷第1期(2004年9月),頁3-23。
148. [日]荻野友範:〈墨子引詩考〉,《中国文学研究》第30期(2004年12月),頁1-18。
149. [日]高木重俊:〈楊炯の人と文学〉,《人文論究》第74期 (2005年3月),頁1-22。
150. [日]道坂昭廣:〈テキストとしての正倉院蔵『王勃集詩序』(特集 漢籍と日本人) -- (奈良.平安)〉,《アジア遊学》第93期 (2006年11月),頁35-45。

(二)會議論文
1. 楊師晉龍:〈王通的研究及其詩經學觀探論〉(該文標題原作〈王通及其詩經學觀探論〉,此係修改後的版本,將於近期內出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隋唐五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年11月)。
2. 楊師晉龍:〈論清代臺灣詩經學的研究:方法及其可能性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四屆國際暨第九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2008年6月6日)。


四、網路網站
1. 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2.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3. http://opac.ndl.go.jp/: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4. http://ci.nii.ac.jp/:國立情報研究所」(CiNii)。
5. http://ncl3web.ascc.net/cgi-bin/ncl3web/hypage51?HYPAGE=Home.txt: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網。
6. http://156.csis.com.tw/kns50/single_index.aspx: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7. http://hkinchippub.lib.cuhk.edu.hk/search.jsp:香港期刊論文索引。
8. http://140.111.34.46/newDict/dict/: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7年網路版)。
9. http://60.190.28.249:8088/datalib/2003/TheoryStudy/DL/DL-182671:〈王勃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8.0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8.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