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怡秀
研究生英文姓名:Chen Yi-Hsiu
中文論文名稱:希那斯特拉《克里奧舞蹈組曲,作品十五》寫作手法與演奏詮釋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f《Suite de danzas criollas, Op. 15》by Alberto Ginastera
指導教授姓名:郭曉玲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希那斯特拉克里奧舞蹈組曲客觀民族主義時期
英文關鍵字:Alberto GinasteraSuite de danzas criollas, Op.15objective nationalis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阿爾貝托‧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 1916- 1983)是阿根廷最具領導地位的作曲家之一,其音樂作品在二十世紀現代音樂史上有不朽的地位。他以個人獨特的創作風格融入阿根廷傳統音樂素材,使阿根廷音樂在國際樂壇間嶄露頭角,其音樂成就令人敬佩。
鋼琴作品《克里奧舞蹈組曲,作品十五》充滿濃厚的傳統民族色彩,創作於1946年,是希那斯特拉客觀民族主義(objective nationalism, 1934- 1947年)時期的作品。主要是由五首樂曲和一個尾奏組成,各樂曲在速度、風格與聲響上皆形成強烈的對比。第一首、第三首和第四首,曲調優美抒情,具有人聲可唱的特質。第二首、第四首和第五首,受傳統貓舞、森巴舞曲和馬蘭波舞曲影響最為顯著,蘊含著阿根廷傳統音樂精神。第二首、第五首及尾奏,將鋼琴視為打擊樂器,富強烈的節奏特性,同時融入音堆、複和絃、複調性等新穎的和聲觀念,表現出激昂響亮的聲響效果。
整首組曲的特色在於典雅抒情的旋律、強烈的節奏感以及將鋼琴打擊樂器化。希那斯特拉重新詮釋傳統民族音樂的精神,結合二十世紀新穎的創作手法,表現出豐富多元的色彩,可說是民族音樂素材與現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結合。
Alberto Ginastera ( 1916-1983) was one of the leading Argentine composers. His musical works possessa unique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music. He combined traditional Argentine musical elements into his unique personal style and made admirable accomplishments in the music world.

“Suite de danzas criollas, Op.15” , composed in 1946, belongs to Ginastera’s objective nationalist period ( 1934- 1947). The suite consists of five pieces and one coda. These pieces differ in speed, style and sound, and exibit brilliant contrasts. The first, third and fourth pieces are melodious and sensational. The secon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pieces are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gato, zamba and malambo, and are rich with traditional Argentinine musical spirit. The second, the fifth and the coda treat the piano as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with unusually strong rhythms. They also introduce new chord concepts including cluster, polychord, and bitonality, which generate an impassioned and resonant sound e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ire suite include sensational melodies, strong rhythm, and percussive piano. Ginastera reinterpreted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Argentinine nationalism, and employed new 20th century composition techniques . The result was rich, colorful and diversified music, which demonstrated a perfect blend of national musical elements and modern composition techniques.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
譜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二章 希那斯特拉《克里奧舞蹈組曲》創作背景之探討
第一節 希那斯特拉的生平 4
第二節 創作時期 10
第三節 阿根廷民族音樂 15
第三章 希那斯特拉《克里奧舞蹈組曲》之樂曲分析
第一節 樂曲簡介 24
第二節 和聲語法 51
第三節 節奏 62
第四節 旋律語法 69

第四章 《克里奧舞蹈組曲》樂曲詮釋與演奏探討 72

第五章 結論 86

參考文獻 8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耀華。《世界民族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何國世。《阿根廷史-探戈的故鄉》。台北市:三民,2007。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台北市:世界文物,1994。
郭曉玲。《柯普蘭的鋼琴作品研究》。台北市:樂文,1999。
陳啟成。《曲式分析與作曲》。台北市:樂韻,2007。
陳自明。《世界民族音樂地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馬清。《二十世紀歐美音樂風格》。台北:揚智,2000。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市:美樂,2001。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市:大陸書局,1990。
潘皇龍。《現代音樂的焦點》。台北市:大陸書局,1987。
謝俊逢。《民族音樂論集2》。台北市:全音,民1996。
庫斯特卡(S. Kostka)著。《20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 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宋瑾譯。北京: 人民音樂,2002。
奧利維亞‧梅湘(Olivier Messiaen)著。《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連憲升譯。台北市,1992。
黎翁大林( Leon Dalin) 著。《二十世紀作曲法》(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ition)。康謳譯。台北市:大陸,1982。
露絲‧史蘭倩絲卡( Ruth Slenczenska) 著。《指尖下的音樂》。王潤婷譯。台北市:美樂,2001。
邁克爾‧弗里德曼( Michael Friedmann)著。《二十世紀音樂聆聽技巧》。廖皎含譯。桃園市:原笙國際,2009。
瓊‧拉斯特( John Last)著。《鋼琴詮釋的基本功》( Interpretation in Piano Study)。郭曉
玲譯。台北市:全音,2009。

(二)期刊
艾斯特斑‧布赫( Esteban Buch)。〈音樂與政治—阿根廷音樂家阿爾博多‧希納斯特拉〉。
劉千美譯。《哲學與文化》,33卷10期(2006):89- 100。
宋秀娟。〈希納斯特拉《豎琴協奏曲,作品第25號》之初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5卷2期(2009):77- 91。
唐波。〈民族音樂素材與現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結合- 淺談希納斯特拉早期鋼琴創作風格〉。《音樂探索》,3期(2007):43- 45。
郝夢。〈希納斯特拉《第一鋼琴奏鳴曲》的潛調性結構力〉。《藝術探索》,22卷6期
(2008):89- 93。
陳千姬。〈淺談「舞曲」與「組曲」〉。《教師之友》,29卷5期(1988):31- 35。
陳曉豔。〈現代鋼琴音樂發展趨向研究〉。《音樂探索》,4期(2006):42- 47。

(三)論文
何郁欣。〈希那斯特拉鋼琴作品研究:阿根廷民族音樂素材與創作手法之關聯〉。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碧倩。〈希那斯特拉作品中阿根廷民族音樂素材及新表現主義創作手法之運用:以《第一號鋼琴奏鳴曲Op.22》為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5。
張汾淳。〈希那斯特拉《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寫作手法與演奏詮釋之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6。

(四)工具書
洪萬隆編。《黎明音樂辭典》。台北市:黎明文化,1994。
高士彥編。《鋼琴家辭典》。台北市:世界文物,2001。
________。《音樂表演用語辭典》。台北市:世界文物,2001。
康謳編。《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市:大陸書局,1990。
邁克爾‧雷伯恩( Michael Raeburn)著。《西洋音樂百科全書- 二十世紀音樂》。邱媛等譯。台北:台灣麥克,1994。

二、外文部分
Burge, David. Twentieth-century Piano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0.

Béhague, Gérard. Latin American Folk Music in Bruno Nettl: Folk and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Western Continent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3.

Morgan, Robert P.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91.

Persichetti, Vincent. Twentieth-century Harmony Creative Aspects and Practi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61.

Suárez, Urtubey. Alberto Ginastera. Buenos Aires: Ediciones Culturales Argentinas, 1967.

Hanley, Mary Ann. The Solo Piano Music of Alberto Ginastera. The American Music Teacher
24/ 6 (June/July, 1975): 17- 20.

Schwartz- Kates, Deborah. The Gaucheso Tradituon as a Source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rgentine Art Music( ca. 1890- 1955). Ph. D. diss.,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 1997.
_____________________. Alberto Ginastera: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Books, 2010.

Wylie, Roy. Argentine Folk Elements in the Solo Piano Works of Alberto Ginastera. DMA. Diss,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1986.



三、有聲資料
. Ginaster, Alberto. Ginaster: Piano Music Chamber Works. Moli Chiang, Piano. TTWCD-100301, 2009.

四、電子資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資訊網
< http://terms.nict.gov.tw/ > ( 08/ 11/ 2010)

Deborah Schwartz-Kates.“Ginastera, Alberto.”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1159
( accessed May 6, 2010).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第一節
第三章第二節
第三章第三節
第三章第四節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