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郭美玉
研究生英文姓名:KUO MEI-YU
中文論文名稱:新北市國民小學「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現況分析
英文論文名稱: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for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姓名:宋秋儀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實驗課程國際文化
英文關鍵字: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Experimental CoursesInternational Cul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新北市國民小學「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現況分析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實施現況,瞭解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在活化課程實施現況的師資晉用及減課情形,活化課程排課情形、研習及會議安排情形,對活化課程的觀點。分析不同學校背景在活化課程實施現況的差異情形,不同背景的國小教務人員對活化課程觀點的差異情形,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實施活化課程的參考。
為了更深入了解活化課程實施的原因與現況,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自編半結構性的「教育機關行政人員訪談大綱」與「學校行政人員訪談大綱」,訪談2008年教育局推行活化課程的承辦人員及2008年試辦活化課程的學校校長,藉由訪談進一步了解教育當局及學校單位在推動、執行的實際作法、問題所在與看法。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活化課程實驗方案調查問卷」做為研究工具,本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務人員,共發出162份問卷,收回的有效問卷137份。研究調查所得之資料以SPSS12.0 for Windows電腦套裝軟體進行描述統計-次數分配、百分比及排序,平均數、標準差、卡方考驗、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以雪費法(Scheffe's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分析討論,獲致以下結論:
一、實施活化課程需要增加代課老師人力支援。
二、學校實施活化課程以高年級導師減課為優先,其次是中年級、低年級的導師。
三、學校實施活化課程主要採分散式排課。
四、實施活化課程需考量研習及會議時間的安排。
五、新北市各國小不同的學校規模、學校類型、學校位置、實施活化課
程時間等變項在活化課程的實施現況有顯著差異。
六、新北市國小教務人員認為實施活化課程增加閱讀課程是合適的。
七、新北市國小教務人員認為實施活化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八、新北市國小教務人員認為實施活化課程增加英語課程呈現二極化意
見。
九、新北市國小教務人員在任教年資、學校規模、學校類型、學校位置、
實施活化課程時間等變項對活化課程的認同度有顯著差異。
十、新北市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對未來教育發展的影響。
最後根據以上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後續研究分別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實驗課程、國際文化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for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using teachers and reducing classes under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as well as the class scheduling for activation courses, studies and conference arrangement and viewpoints towards activation courses.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under different school background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faculty to activation cours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moreover, it proposes specific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findings as the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activation courses.
In order to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reason and status quo of implementing activation courses, the researcher, based on the study purposes and subjects, compiles the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Outline for Administrative Staff fro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terview Outline for Administrative Staff from Schools to conduct interview to the undertakers from Educational Bureau who promoted the activation courses and school principals who conducted activation courses in 2008. Through interview, it further understands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actice of the Educational Bureau and Schools, as well as their problems and opinions.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takes self-complie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s the study tool and faculty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s subjects. 162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 total, and 13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investigation were th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the SPSS12.0 software package for Windows wit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and Ranking,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 Chi-square Test, t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One-way ANOVA as well as conducting post hoc comparison by way of Scheffe’s method. Finall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Ⅰ.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needs more support of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Ⅱ.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primarily requires the advisors of senior grades reducing classes, followed by the advisors of the middle grades and junior grades..
Ⅲ.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mainly adopts distributed class scheduling.
Ⅳ.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needs to consid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ime for studies and conferences.
Ⅴ.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under the variables of different school size, school type, school location, implementation time, etc.
Ⅵ. The facul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deems it is appropriate to increase reading classes for implementing activation courses.
Ⅶ. The facul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de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studies.
Ⅷ. The facul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deem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ation courses causes polarized opinions in the aspect of increasing English classes.
Ⅸ. The facul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dentification degree of activation courses under the variables of service years, school size, school type, school location, implementation time, etc.
Ⅹ.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in New Taipei City on the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above study conclusions, it proposes related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school administration units and follow-up studi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Experimental Plan of Activation Courses; Experimental Courses; International Cultur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主要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形成原因 ……………………13
第二節 新北市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課程內 ………………28
第三節 國小推行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歷程及困境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對象 ………………………………5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57
第三節 實施程序 ……………………………………………65
第四節 資料處理 ……………………………………………67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70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新北市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實施現況 ……………73
第二節 不同學校背景實施活化課程的現況差異 …………86
第三節 不同背景的國小教務人員對活化課程觀點
的差異性……………………………………………112
第四節 綜合討論……………………………………………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161
貳、英文部分………………………………………………………167
附錄
附錄一 臺北縣99 學年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修正計畫…168
附錄二 教育機關行政人員訪談大綱……………………………174
附錄三 學校行政人員訪談大綱…………………………………175
附錄四 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活化課程實驗方案」
調查問卷-專家審查用 …………………………………176
附錄五 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活化課程實驗方案」
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84
附錄六 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活化課程實驗方案」
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90
附錄七 資料編碼清單……………………………………………196
附錄八、訪談逐字稿………………………………………………198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丁雅君(2010)。臺北縣校長會議簡報。
王有聖(2009)。國民中學教育國際化指標建構之研究-以桃園縣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臺北市。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行政院(2005)。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2002-2007)(2005年1月31日修正)。臺北:編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9)。薪資及生產力統計。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2851&CtUnit=1077&BaseDSD=7&mp=1
李本京(2003)。國際化之意義與高等國際化。橋協雜誌,80, 21-26。
辛俊德(2006)。全面品質管理在學校管理之實踐。中正教育,5(1),
91-131。
杜肇申(2006)。臺北地區高職全面品質管理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光中(2008年12月22日)。北縣心教育要給學生多元能力。國語
日報,15版。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坤甕(2007)。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影響與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臺東市。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基(1990)。推展精緻教育的契機與展望。研習資訊,60,1-8。
吳煥烘(2004)。學校行政領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雪綺(2010)。英語活化課程宜掌握教育本質。教育資料與研究,
94,191-193。
吳凱琳(譯) (2000)。創新的兩難:企業面對新科技的掙扎與抉擇(原
作者:C.M.Christensen)。臺北市:商周。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吳清山、林天祐(2005)。人口少子化。教育研究月刊,135,155。
吳清山、林天祐(2007)。實驗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55,168。
吳清山、林天祐(2010a)。庶民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
213-214。
吳清山、林天祐(2010b)。課程地圖。教育研究月刊,194,132。
林天祐(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19-22。
林天祐(2004)。學校經營品質管理策略。教師天地,128,23-29。
林幼閔(2009)。因應少子化國民教育政策之評估-以「五年精緻國民
教育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
嘉義縣。
林新發(2006)。營造優質學校的策略與作法。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取自http://www.tmue.edu.tw/~adeva/Academic_activity/95/Great_school/file/sec_day/morning/linshi.ppt
林普天(2010年4月16日)北縣教局推活化課程案,培育多語能力。
青年日報,6版。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志宏(2010)。臺北縣活化課程的法律爭議,教育研究月刊,198,
5-11。
周仲賢(2010 a)。讓學童享受閱讀樂趣並增強讀寫能力。教育資料與
研究,91,177-180。
周仲賢(2010 b)。增進閱讀策略及環境,打造書香校園與社會。教育
資料與研究,94,199-201。
周錫瑋(2010a年4月16日)。北縣小學全面實施英語活化課程。中
國時報,A12版。
周錫瑋(2010b)。北縣教育-創新作為。臺北縣教育局,臺北縣。
柯蘭英(2010)。99學年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說明會。
洪蘭(2004)。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必須擁有童年的笑容。臺
北市:天下遠見。
徐明珠(2006)。少子化時代教育應有的對策與行動。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徐瑞甄(2005)。資訊種子學校之社區行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高麗鳳(1998)。學校企業化經營-談全面品質管理在學校系統之應
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2,45-51。
殷偵維(2010年5月17日)。家長反抗爭,挺英語活化課程。中國時報,6版。
臺北縣教育局(2008)。「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實施計畫。臺北縣政府
教育局。
臺北縣教育局(2010 a)。臺北縣99學年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修正計畫。取自http://163.20.103.7/web97/101
臺北縣教育局(2010 b)。NEW英速魔法學院。北縣教育月報,2010年12月,2版。
臺北縣教育局(2010 c)。臺北縣語文故事屋增置改善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tpc.edu.tw/_file/2052/SG/26337/39634.html
臺北縣教育局(2010 d)。臺北縣98學年度國民中小學「電腦教室」升級「互動式語言教室」建置計畫。取自http://www.wses.tpc.edu.tw/news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設備及活動實施要
點。取自http://www.edu.tw/budget.aspx?budget_sn=609&site_content_sn=99
教育部(2007)。教育部推動活化校園空間總體規劃方案。取自
http://140.111.34.116/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882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10 a)。我國參與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2009結果。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3800
教育部(2010 b)。100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計畫。取自
http://tepd.moe.gov.tw/chinese/03_workshop/01_02detail.php?nid=441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向度,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市:心理。張佳琳(2010)。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
月刊,93,183-216。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教育品質。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承辦:「現代教育論壇-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研討會。1997年4月23日(頁258-261)。臺北市:市立師院。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策略與執行措施。教師天地,128,9-22。
張家宜(2002)。高等教育行政全面品質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彥山(2006)。教育國際化及其利弊分析。新疆教育學苑學報,22,
1,34-37。

張曉菁(譯)(2010)。美研究:上課時數長 學生表現佳。教育部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6093
張憲庭(2005)。「少子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 ,52:3,52-5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桂蓮(2010)。臺北縣國小試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研究-以英
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陳弘哲(2010)。英國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詩芸(2007)。閒置校園再利用作業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維基百科(2008)。少子化。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0%91%E5%AD%90%E5%8C%96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宗顯、劉健慧(2009)。少子化對國民小學的衝擊及其因應策略-香港的經驗與啟示。銘傳大學2009年國際教育學術研討會:少子女化趨勢的教育策略因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銘傳大學。
商常發(2010年7月5日)。北縣活化課程-周錫瑋:中央地方共創
教育新業。中國時報,A13版。
葉誌鑑(2010年8月9日)。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實務研討會簡報。
葉兆祺、張鈿富(2006)。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就學人數變化與師資需
求之預測。教育研究月刊,151,15-31。
楊振富、潘勛(譯)(2007)。世界是平的(原作者:Thomas L. Friedma)。
臺北市:雅言文化。
劉和然(2010年7月4日)。教部點頭-北縣英語活化課程9月上路。中國時報,A13版。
劉蔚之(2010)。實驗教育學:二十世紀初德國經驗科學教育學探討,
當代教育研究,18-3,207-216。
潘松彬(2002)。中小企業在知識想中創意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蕭变志(2004)。全面品質管理在提升學校品質之應用策略。臺灣與英國職業訓練之探討,31,33-34。
蘇復興(2003)。英語教育的基礎建設。英語教學,28,1-17。
蘇幼良(2010)。臺北縣教師會對實施活化課程實驗方案教學現場問卷之研究報告。臺北縣教師會會訊,46,25-29。












貳、 英文部分
Altbach, P, G. (2002).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7, 2-7.
Bechtel, R. & Zeisel, J. (1987). Observation: The world under a glass. In R. Bechtel, R. Marans, & W. Michelson (Eds.). Introduction: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Downey, C. J., Free, L. E. , & Peters, J. J. (1994). The quality
education challenge.Thousand Oaks, CA: Corwin.
Frase, L. E. & Conley, S. C. (1994). Creating learning places for
teachers, too.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Knight, J. (1999).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n OECD
(Eds.),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pp.
13-29). Paris: OECD.
Schoorman, D. (2000). How is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lemented? A
Framework for original practice. (Report No. HE033161) FL: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orducition Service No. ED 444426).
Scheetz,M & Benson, T. (1994). Structuring school for success. Thousand Oaks, CA : Corwin.
Wende, M. C. Vander. (2001). Internationalzation policies: About new
trends and contrasting paradigms.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4,
249-259.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