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徐黛蓮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陳建志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科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環境教育STS教學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活動,對學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態度和行為之影響。本研究將STS教學的理念融入環境教育的教學活動中,藉由引發學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方面環境議題的覺知與敏感度出發,引導學童嘗試解決校園垃圾問題,並在探究過程中引入相關的科學與環境知識,進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付諸行動,以改善現有的環境,為社會盡一份力,同時也提升對環境關心的態度。
本研究以質、量並重的方式進行,教師自編「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主題教學單元,運用每週2節彈性課時間進行教學,共計教學9週18節課,對象是新北市S國小六年級的一個班級,共30位學童,男生16人、女生14人。在教學前後,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問卷」對教學班級學童進行單組前後測及延宕後測,並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以檢驗本教學活動是否能顯著提升學童的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態度和行為。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分別晤談教學班級學童,晤談焦點著重於探討學童回答問卷的背後原因,以了解學童於對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改變情形,另外並蒐集省思札記、觀察日誌、學習單、小組報告、個人報告、錄音、錄影等資料,以輔助研究結果的詮釋。
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活動後的學生,在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和環境行為方面均達到顯著的成效,且在「環境垃圾汙染」、「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等三個向度,均達到顯著的成效。在教學一個月後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均能維持顯著的成效,而在環境行為方面並未達到顯著的差異,但在「資源回收」向度能持續維持顯著的成效,在「環境垃圾汙染」和「垃圾分類」向度經教學一個月後較無顯著的成效。
研究建議從教學融入和教材設計方面提出對教學者的建議,另外從研究對象和研究設計方面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teaching activities on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STS teaching was integrated with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It started from the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 of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he student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to guide the students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campus.The relevant scientific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was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inquiry.The students tried to think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 into actio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ommunity contribute,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attitude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It was used by the both way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 this study.The researcher designed the teaching unit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The teacher taught 2 classes per week in flexible class time, the total teaching period was 9 weeks and 18 classes was taught.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the 30 students (16 boys and 14 girls) of a sixth grade classin the elementary inNew Taipei City. “The questionnaire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for the students was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eaching.It was tested for the students by the way of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 and finally it was analyzed by Paired-Sample T Test to test whethe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enhancedthe students’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garbage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significantl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tudents of the teaching class were interviewed according to needs.It focused on the reasons behind the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why the students changed in th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On the other way, it was collectedfor another reflection notes, observation logs, work sheets, the group reports, individual reports, recordings, videos and the other information to ai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who accepte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have reach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 an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garbage pollution" ,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recycling" are up to significant results. After a month, it has reach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It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but in the dimension of "recycling" can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In the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garbage pollution" an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 can’t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after teaching a month later.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concern abou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erials.On the other wa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ers could study on the other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design in the future.
中文摘要 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環境教育 7
第二節 STS教學 21
第三節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 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3
第五節 教學活動設計 45
第六節 研究工具 51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對學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表現的影響 55
第二節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對學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表現的影響 75
第三節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對學童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表現的影響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一國小六年級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活動設計 121
附錄二欲達成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一覽表 136
附錄三欲達成之「自然與生活科技能力指標」一覽表 137
附錄四『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陳述表 138
附錄五『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陳述表 141
附錄六『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陳述表 142
附錄七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問卷 143
附錄八「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專家效度表 147

圖次

圖2-1 STS教育的要素圖 22
圖2-2環保標章圖 32
圖2-3回收標誌圖 33
圖2-4塑膠分類標誌圖 33
圖3-1研究設計圖 39
圖3-2 研究流程圖 43
圖 3-3「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之專家概念圖 48
圖3-4校園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處理流程圖 50

表次
表2-1 STS議題選擇原則表 23
表2-2 資源物類別表 29
表2-3 資源物民眾分類回收前處源物表 31
表3-1 單組前後測暨延宕後測研究設計 40
表3-2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教學目標 49
表4-1「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總量表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56
表4-2「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之「環境垃圾汙染」向度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57
表4-3「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之「垃圾分類」向度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57
表4-4「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知識」之「資源回收」向度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58
表4-5「環境垃圾汙染」向度前、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59
表4-6「環境垃圾汙染」向度前測、延宕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60
表4-7「垃圾分類」向度前、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61
表4-8「垃圾分類」向度前測、延宕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61
表4-9「資源回收」向度前、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63
表4-10「資源回收」向度前測、延宕後測答對表現分析表 64
表4-11「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表現總量表相依樣本t檢定分析表 76
表4-12「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之「環境垃圾汙染」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76
表4-13「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之「垃圾分類」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77
表4-14「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態度」之「資源回收」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78
表4-15「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表現總量表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91
表4-16「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之「環境垃圾汙染」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91
表4-17「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之「垃圾分類」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92
表4-18「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之環境行為」之「資源回收」向度之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表 9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中華民國法規資料中心(2009):應標示回收相關標誌之物品或容器責任業者範圍、標誌圖樣大小、位置及其他應遵行事項。2009年12月30日,取自http://law.epa.gov.tw/zh-tw/laws/590238184.html#att01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2010)。環境教育。2010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see.org.tw/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小自然科課程。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佩蓮(1991):台北市國民小學生環境教育基本概念評量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105-134。
王澄霞(1995):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1),115-137。
王澄霞(1997):科學教師培育:科學、技學與社會之連結。科學發展月刊,25﹙3﹚,167-174。
甘漢銧、吳璧純(2007):一個STS教學模組設計的範例。科學/技術/社會鼎足並重的教育。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265-318。
行政院環保署(2008):資源物(含家電)回收作業指引及操作管理手冊。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環保署(2009):環境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環保署(2010):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辦法。2010年11月4日,取自環保法規首頁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
行政院環保署(2010):環保標章觀念。2009年12月30日,取自綠色生活資訊網http://greenliving.epa.gov.tw/GreenLife/info/mark/mark-1.aspx#L1
吳璧純、甘漢銧(2001):一個小學STS 教學模組設計--農藥知多少。STS 科學教育研討會(Ⅲ)論文彙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編印。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2):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市:書泉出版社。
吳清山(1999):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66。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199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劃與建立。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9):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原作者:David C. Engleson & Dennis H. Yockers)。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5)
李聰明(2001):融入新課程的環境教育。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顯輝(1991):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相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國教天地,87,10-15。
邱文勝(2006):國小實施環境覺知教學初探─以五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顯輝(1991):科學、技學和社會三者相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國教天地,87,24-31。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2007):地球零垃圾。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環保局。
高翠霞(1988):環境教育理念。環境教育季刊,3,8-11。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台北市:幼獅文化出版社。
高翠霞、張子超、林建南、王淑枝(2010):97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環境教育能力指標微調與修訂重點報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255-270。台北市:教育部。。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原作者: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教育部(1993):環境教育要項(行政院核定)。環境教育季刊,16,14-16。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1998):中華民國教育部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行動策略(1998年至2004年)草案。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陳文典(1998):STS 理念下之教學。臺灣教育,575,10-19。
陳景宏(2004):國小學童資源回收知識、資源回收態度、資源回收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沼舟(2000):台北市中山區興亞里與下埤里家戶對垃圾減量行為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增訂版)。台北:南宏。
陳秋澕(1998):國小學童環保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主編(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子超(2002):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環境價值之內容分析。環境教育學刊,1,83-93。
張子超(2007):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經營。2010年11月6日,取自金門縣永續環境教育網http://esd.km.edu.tw/cdata.asp?id=1
張子超(2010):環境教育議題Q&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85-94。台北市:教育部。
張素貞(2001):建構專業的學校文化。師友月刊雜誌,404,44-47。
莊奇勳(2001):STS 模組在課程與教學上之應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335-349。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許文勇(2001):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明煌(1992):美國自然中心與環境教育中心目標的設定問題。環境教育季刊,15,32-35。
黃雅莉(2002):STS之議題選擇探討。生活科技教育,35(3),12-18。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書局。
楊冠政(1995):環境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資料集,,20,,1-33。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再版)。台北市。明文書局。
楊敦熙(2002):天然災害發生後國小學生環境覺知、認知與行動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葉國樑、楊冠政、汪靜明(1998):輔導國民中小學配合資源回收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36,63-67.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臺北縣低碳教育白皮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2010):行政院環保署垃圾強制分類政策。2010年10月26日,取自http://envir.epb.tpc.gov.tw/recycle1/page12-1.asp
趙琳輝(2006):民眾對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知識、態度、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廖靜玫(2001):STS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湘瑤(2010):環境議題探索教學方案及其理論基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劉聖忠(2001):從STS的角度看統整課程。花蓮縣吉安鄉太昌國小八十九學年度辦理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種子教師工作坊研習手冊。
劉潔心(2001):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之運用。【新世紀課程教學】九年一貫課程議題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歐陽嶠暉、黃勉善(1998):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市:厚生基金會。
二、英文部分
Aikenhead,G.(1994).What is STS science teaching?: STS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College Press.
Cheek, D. W. (1992).Thinking constructively abou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heek, D. W. (1994).Trends and dilemma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 within K-12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ED.381429..
Engleson, D. C & Yockers, D. H. (1994).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Wisconsin :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Wisconsin.
Hart,E.P. & Robottom,I.M. (1990). Th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move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A critique of the reform proces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7(6),575-588.
Hickman, F. M., Patric, J. J., & Bybee, R.W. (1987).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reform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ERIC Service No: ED288783.
Jarcho, I. S. (1985). S/T/S in Practice: Five ways to make in work. Curriculum Review, 24(3): 17-20.
McNiff, J. (1997).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Mertler, C. A. & Charles, C. M. (2005).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5th Ed.Boston: Allyn & Bacon.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London: Routledge.
UNESCO(1977).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Paris: UNESCO.
Yager, R. E. (1990).The 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W, Washington: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Yager, R.E. (1993).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93(3),145-151.
Yager, R. E. & Lutz, M. V. (1995). STS to Enhance Total Curriculu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1), 28-35.
Yager,R.E., Ed.﹙1996﹚.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State Univeresity of New York Press.
Yager, R. E. (2000).A vision for what science education should be like for the first 25 years of a new millenniu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Bowling Green:100, 6.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及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文獻及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