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李幸穎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國小教師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urvey on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artion into I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指導教授姓名:張芬芬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6
中文關鍵詞:專業學習社群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社群
英文關鍵字: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learning commun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教師「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與「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現況與相關情形,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及資訊融入教學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共得有效樣本279份。本研究分別以百分比、複選題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了解受試者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與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
根據研究之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國小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屬高度發展
二、臺北市國小資訊社群教師之資訊融入教學現況:九成九之教師每週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最常實施領域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領域等,最常使用的資訊設備為單槍投影機、數位相機、印表機、互動式電子白板等。教師資訊融入教學最多使用在課堂教學,其次為課前準備,第三為課後學習與評量,且臺北市國小資訊社群非常有助於教師資訊融入教學。
三、不同學校規模、學校屬性、年齡、最高學歷、任教年段、擔任職務之教師在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學校規模、學校所在位置、學校屬性、主修學科、擔任職務、每週總授課時數之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國小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與資訊融入教學有正相關。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提出五項建議,作為學校行政推展、教師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鼓勵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促進專業成長
二、重視資訊教育,將資訊列為學校發展特色
三、重視女性教師資訊需求,鼓勵女性教師參與資訊社群
四、加入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學能力與創新教學
五、發揮社群影響力,形成教師學習共同體
This research aim is to discover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lativity of investigating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bbrev. PLC)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brev.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the PLC and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ubjects wer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PLC in Taipei. In all, there were 279 valid subjects. The analysis-method including Percentage Analysis, Multiple Re-
spons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n were applied to further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the following:
1. The PLC belongs to highly maturity.
2. The current status of PLC and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There are 99% teachers using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every week and the most fields are in 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hematics. The most IT equipment are using projector, digital camera, printer, interactive white board. The most teachers use IT in the class, second is preparation and the third is evaluation after class. The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PLC seems helpful they use IT Inte-
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3. In the PLC,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erms of schools’ attributes, such as size and information key schools, as well as teachers’ attributes, such as gender, edu-
cational background, teaching segment and current position.
4. In the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erms of schools’ attributes, such as size, location and information key school, as well as teachers’ attributes, such as majoring in disciplines, current position and teaching hours per week.
5. The PLC and IT inte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ased on research conclusion, there are five suggestions to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
1.Encourage teachers to Establish PLC.
2.Information as the school development features.
3.Emphasis on information needs of female teachers and encouraged femal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PLC.
4.Join a PLC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5.Bring some influence to peers through operation of the PLC.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13
第二節 資訊融入教學 25
第三節 國內相關碩博士論文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臺北市國小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現況 73
第二節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現況 81
第三節 各類教師在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差異 89
第四節 各類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之差異 103
第五節 資訊專業學習社群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相關 117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部分 143
二、英文部分 152
附錄 153
附錄一 專家審查意見彙整表 153
附錄二 臺北市國小教師資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調查《正式問卷》165
附錄三 100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計畫 170
附錄四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1年度補助國民小學辦理教師學習社群實施計畫 17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10)。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0,55-84。
丁一顧(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核心:以學生學習為本。教育研究月刊,215,5-16。
丁琴芳(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發中心(2009)。專業學習社群。取自:http://teachernet. moe.edu.tw/BLOG/index.aspx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31-56。
王文裕(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王筱涵(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王嘉德(2002)。影響台北市國小教師使用教室電腦意願暨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蕙萍(2011)。國民小學校長競值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江羽慈(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桃園縣資訊種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江彥廷(2007)。Etienne Wenger的實踐社群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社群之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江芳盛(譯)(2004)。對教育「新專業主義」之評估(原作者:Gary Sykes)。載於張鈿富(主編),教育行政研究手冊(363-401頁)。臺北市:心理。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48。
李曉伶(2003)。澎湖縣國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現況與教師使用意願、困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李美葺(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推動與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臺中市。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31-62。
宋曜廷等人(2012)。數位學習研究方法。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百祿(2010)。教師領導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
吳依純(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互動式電子白板導入五年級數學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臺南市。
吳婉甄(2011)。新北市、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吳信忠(2011)。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動機及其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嘉義縣。
沈郁伶(2011)。臺北市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對其專業成長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99-109。
林劭仁(2003)。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2),79-111。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編),熱情卓越新典範(67-76頁)。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明地(2000)。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教育研究集刊,44,143-172。
林忠仁(2009)。國民小學校長分佈領導、灰猩猩效應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瑞軒(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分布式領導、社群認同與社群投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臺中市。
林燕珍(2003)。中小學教師應用科技於教學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新北市。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胡夢君(2003)。台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教學科技設備使用情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柯麗霞(2007)。國小教師數學實踐社群之研究-以天真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姜禮能(2002)。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洪志林(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68-84。
徐新逸(2004)。資訊融入教學之模式與教學發展。取自http://163.20.26.175/ introduction/e-school/e-photos/20040407/shi-prof20040406.ppt
徐式寬、林珮貞(2003)。反省與回顧臺灣政府近年來在電腦融入教學上的投資與努力。教學科技與媒體,66,60-71。
徐式寬(2004)。教師將資訊融入教學方式的探討。取自http://ntur.lib.ntu.edu. tw/bitstream/246246/17094/1/922511S002016.pdf
徐吉春(2008)。分散式領導。載於黃宗顯等(合著),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63-88頁)。臺北市:五南。
高毓鎂(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評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高傳晃(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翁瑞隆(2011)。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
翁玨男(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計畫。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www.edu.tw /files/site_content/b0089/guideline(8607).pdf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www.edu. tw/files/site_content/b0089/guideline(9006).pdf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專業學習社群。100年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審查結果。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 BLOG/FileUpload/index.aspx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志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恩賞(2005)。國小初級資訊種子學校教師資訊融入教學推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陳勝文(2003)。台北市市立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韻如(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陳惠邦(2007)。以互動白板實踐互動教學理想的可能性:教師社群與專業發展觀點。論文發表於北京師範大學舉辦之「Interactive Classroom」研討會。北京師範大學。
陳碧惠(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陳素貞(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陳柔妘(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學習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新竹市。
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樣跑。臺北市:心理。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2010)。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同路偕行、攜手合作、關注學習、師生雙贏。教師天地,169,20-26。
張德銳、高紅瑛主編(2011)。攜手同心:教學專業學習社群故事集。臺北市:五南。
張雅芳(2003)。教師運用科技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6,41-49。
張雅芳、朱鎮宇、徐加玲(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
張雅芳、徐加玲(2003)。從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推廣與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66,48-59。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教育,72,2-9。
張霄亭(2001)。教學科技融入與領域學習。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霄亭(2009)。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瓊穗、翁婉慈(2006)。臺北縣(市)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知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129-162。
張賀城(2008)。嘉義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行政支援對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方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臺東市。
張文祺(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新竹市。
張國強(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許興華(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許峻維(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書局。
郭吉模(2004)。現行資訊融入教學推展的問題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28,86-95。
郭進隆(譯)(2007)。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Peter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
郭閔然(2002)。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高雄市
崔夢萍(2001)。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會報,32,169-194。
莊智驛(2012)。臺北市公立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黃雅君(2000)。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銘宗(2005a)。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意願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黃銘宗(2005b)。高雄縣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創新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銘宗(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科技學習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
黃維(譯)(2003)。實踐社群:推動學習型組織之輪(原作者:Etienne Wenger、Richard McDermott、William M.Snyder)。臺北市:天下遠見。
游佩郁(2011)。臺北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曾祺樺、簡守邦(譯)(2009)。學習設計:學校專業發展的嶄新藍圖(原作者:Paul V. Bredeson)。臺北市:心理。
馮鈺娟(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溫嘉榮、吳明隆(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臺北市:松崗。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75-81。
楊玲珠(2010)。臺北市中小學教務主任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楊秀全(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資訊種子學校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
臺北市政府(民101年8月4日)。臺北市教育局創先成立資訊教育科。PChome新聞。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
維基百科(2010年5月14日)。資訊融入教學。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 %E8%B3%87%E8%A8%8A%E8%9E%8D%E5%85%A5%E6%95%99%E5%AD%B8
廖千慧(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與教師承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廖美芬(2010)。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趙宜媺(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78,42-46。
蔡進雄(2004)。論教師領導的趨勢與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59,92-95。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鄧美湘(2004)。台北縣國小英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岷(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劉世雄(2011)。臺灣不同城鄉地區國小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其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課程與教學,14(3),47-76。
劉宏鈺(2003)。組織學習的意涵與重要性。載於吳明烈等人(主編),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23-39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川曜(2009)。彰化縣國小自然領域教師資訊融入教學關注階段與使用層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盧東華、高毓鎂(2005)。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與展望-以臺北市國小教師為例。卓越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理學院,131-144。
駱奕穎(2011)。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學習社群與創新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薛玉綢(2011)。國民小學實施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功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謝曜隆(2003)。國小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蕭美杏(2005)。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之資訊融入教學態度、教學信念、關注階層與使用層級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雜誌,80,32-39。
簡建財(2010)。資訊學習社群參與的外溢效果與回饋現象研究-以桃園縣中小學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桃園縣。
魏立欣(譯)(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原作者:M. D. Roblyer)。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2003)

二、英文部分
Caine, G. & Caine, R. N. (2000).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s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Teacher Leaders. NASSP Bulletin, 84(616),7-14.
DuFour, R.(2004).What Is a“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y ,2004. from http://www.allthingsplc.info/pdf/articles/ DuFourWhatIsAProfessionalLearningCommunity.pdf
Ertmer, P. A. (1999). Addressing first- and second-order barriers to change: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ET R&D, 47(4), 47-61.
Hord, S. M. (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 Austin, TX.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Ed). Washington, DC.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rus, S. Louis, K. S., & Bryk, A. S. (1994). Building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schools. Issues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Madison. WI: Wisconsin Center for Education Research.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08, from http://www.aisa.or. ke/uploaded/downloads/aisa2010conference/Margaret_McLean_Institute_II_Materials.pdf
Lave, J. and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M. K.(2003, 2009).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rom http://www.infed.org/biblio /communities_of_practice.htm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1.2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1.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