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王育文、毛士文(2009)。新竹市太極拳參加者休閒效益和休閒知覺自由之研究 ,休閒事業研究,7(3),99-116。 王雅蓉(2012)。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東市山海鐵馬道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屏東。 王燕(2007)。國內外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進展,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9-12。 行政院內政部(2013)。簡易生命表及平均餘命查詢(101年簡易生命表)。取自內政部統計處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life.aspx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2102年我國國民幸福指數專刊。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國情統計通報(第217號)。2013年11月15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國情統計通報(第215號)。2012年11月7日。 行政院勞動部(2013)。就業服務法。取自勞動法令查詢系統網址(2013年12月25日):http://laws.mol.gov.tw/Chi/FLAW/FLAWDAT0201.as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各國面對人口老化財務危機之因應策略。新聞稿,2012年2月6日。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活躍老化,延年益壽。取自國民健康署健康99網址(2013年11月6日):http://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6869 行政院體育署(2013)。101年運動城市調查報告。 行政院體育署(2014)。102年運動城市調查報告。 江書杰(2008)。瑜伽參與者的自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與流暢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 吳友欽、李嵩義(2012)。高雄市國中小補校高齡學習者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4(1),1-28。 吳卓群(2006)。紐約—世界舞蹈之都,城市競爭情報。取自城市競爭情報網址: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517 吳郁銘(2004)。活動型老人休閒運動參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萬華會所會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 吳柄緯(2011)。老年人人際親密、社會參與及心理健康狀況之相關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 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宋清榮(1979)。台中市民眾早健土風舞社團活動實況調查。國民體育季刊,8(1),66-69。 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張老師文化。 李宗芹(2002)。非常愛跳舞-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李香儒(2006)。健身俱樂部優勢舞蹈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臺北。 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2007)。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2),27-35。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文雄(2011)。太極拳運動者深度休閒特質與流暢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臺中。 林安庭(2011)。愛好登山者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臺南。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林昕翰(2009)。台北市社區大學舞蹈課程學員知覺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 林春豪(2008)。高齡婦女晨間休閒運動涉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21-135。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輔仁大學。 林馨琴(2006)。創造力,時報文化。取自時報悅讀網址: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pa(SellItems)&id=BE0056&p=excerpt&exid=37567 邱思慈、黃芳銘、陳冠中、張家銘(2010)。太極拳心流體驗量表編製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200-214。 邱皓政(201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 施建彬、凃淑蕊(2013)。休閒知覺自由、社會支持、休閒效益、登山運動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登山步道健行者為例。2012年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學術研討會(A-11論文發表)。大葉大學,彰化。 范智明(2008)。自行車運動觀光參與者之社會資本、深度休閒及心流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 洪幸妙 (1997)。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彰化。 洪連進(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參與者休閒運動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羽球、健身、舞蹈運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洪得惠(2003)。高雄市中高齡婦女的文化活動參與、阻礙及其身心健康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03,中華民國92年9月。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高迪理(1993)。老人的文康休閒活動。社區發展季刊,64,84-86 。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藝玲(2012)。社區老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相關因素-以台南佳里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唐先梅、陳芳茹(2000)。從性別角色理論看雙薪家庭夫妻休閒生活之差異。生活科學學報,6,75-91。 周才忠(2012)。國際幸福指標借鏡-經合組織(OECD)。取自幸福政策研究平台網址(2012年3月6日): http://wellbeingpolicy.blogspot.tw/2012/03/oecd.html 梁月春(2009)。女性休閒運動自我效能、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涉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瓊儀(2003)。國際婦女與運動會議紀要及其宣言。國民體育季刊,32(1),39-45。 黃馨萍(2003)。家庭互動規範、互動行為與家人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共享與平等匹配理念之差別效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許義忠(2004)。女性主義對女性休閒研究的影響與貢獻。婦研縱橫,71,52-61。 陳文香(2011)。登山者專門化程度與心流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吟合(2006)。表演藝術與社區文化:以鄒族舞蹈及文化展示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 陳怡如(2002)。休閒 VS 性別─談女性休閒經驗。婦訊論壇,62,17-22。 陳美芳(2001)。奧運會的女性議題。中華體育,15(3),137-143。 陳柏青(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陳冠中(2008)。太極拳心流體驗量表編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耀棋、蔡俊傑(2011)。長、短式流暢經驗量表之發展。大專體育,113,49-55。 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臺北。 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臺北。 陸洛(1996)。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研究報告(NSC85-2413-H037-002)。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見文(2012)。休閒效益之初探,2012第五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張良漢(2002)。休閒知覺自由、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聯合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臺中。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2012)。統計就是要這樣跑(第二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家銘(2009)。嘉義市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心流體驗、生活滿意、憂鬱程度之相關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42(3),113-130。 張嘉洲(2007)。中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太極氣功十八式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樑治(2003)。安養機構老人人口變項、心流體驗、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 張樑治、劉吉川、余嬪(2004)。安養機構老人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3),19-36。 麥秀英、卓俊辰(1984)。有氧舞蹈訓練對成年婦女心肺適能與身體組成之影響。體育學報,6,135-141。 葛雨純(2009)。肚皮舞參與動機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臺中市西屯區某社區為例,舞蹈教育, 9,63-71。 楊種發(2010)。社會支持、流暢體驗與幸福感間之探討-以2009 年全國柔道錦標賽高中職選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臺中。 新北市三重區體育會(2013)。排舞委員會。取自三重區體育會網址: http://www.tcscaf.com.tw/answer.asp?sn=200 新北市汐止區公所(2013)。鄰里資訊。取自汐止區公所網址:http://www.xizhi.ntpc.gov.tw/_file/1287/SG/41896/FG0000001287000002_0_4.html 臺北市體育處(2009)。98年臺北市中高年齡市民健康體能檢測計劃結案報告。
蔡淑莉(2009)。健身運動者的運動熱情與運動幸福感及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 鄭家瑜(2012)。銀髮族休閒參與動機、涉入程度對心流體驗與幸福感之影響-以休閒阻礙為干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澎湖。 歐人豪(2010)。認真休閒特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兼論配偶支持的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賴保楨(1996)。生活科學概論。臺北:國立空大。 賴筱嵐(2007)。園藝活動之心流體驗與效益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臺北。 盧俊宏(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132。 謝廣全、謝佳懿(2010)。SPSS與應用統計學-輕輕鬆鬆學統計。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羅明葵(2002)。論社區舞蹈班之發展與經營方式。國民體育季刊,133,30-37。 羅明葵(2001)。持續參與社區舞蹈班婦女在休閒滿意、自覺運動利益與社區意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二、外文部分 Andrew,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Methuen. Argyle, M. (1997)。幸福心理學(施建彬、陸洛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文於1987年出版,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Brehm, B. A. (2000). Maximizing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csm’s Health and Fitness Journal,4(6),7-11.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3)。快樂,從心開始(張定綺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文於1990年出版,Flow -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Csikszentmihalyi, M. (1998)。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陳秀娟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文於1997年出版,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Csiksentmihalyi, M. (1999)。創造力(杜明城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文於1996年出版,Creativity :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Csikszentmihalyi, M. (2001). The contribution of flow to positive psychology. In J. E. Gillman (Ed.), The science of optimism and hope: Research essays in honor of Martin E. P. Seligman (pp.387-395). P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 71-75. Diener, E., & Emmons, R. A. (1985). 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7(5), 1105-1117.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2. Elder, B. M. (2002). Measuring physical fitness of adult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6(4), 9-13. Griffin, J., & McKenna, K. (1998). Influences on 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elder people. Physical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Geriatrics, 15(4), 1-16. Han, S.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flow in elderly Korean immigrants.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consciousness (pp. 138–149).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Jackson, S. A. &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Jackson, S. A., & Eklund, R. C. (2004). The flow scales manual.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ackson, S. A., Martin, A. J., & Eklund, R. C. (2008). Long and short measures of flow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FSS-2, DFS-2, and New Brief Counterpart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0(5), 561-587. Mannell, R. C., &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L.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461-473).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Martin, A. J., & Jackson, S. A. (2008). Brief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task absorption and enhanced subjective experience: Examining“Short"and“Core"flow in diverse performance domain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2, 141-157. MBAlib (2013)。subjective well-being。Retrieved from MBAlib Web site: http://wiki.mbalib.com OECD (2011)。How’s life? Measuring well-being, OECD. OECD (2012)。oecdbetterlife。Retrieved from OECD Web site: http://www.oecdbetterlifeindex.org Oishi, S., Diener, E., Suh, E., & Lucas, R. E. (1999). 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1), 157-184.
Parry, D.C. & Shaw, S.M. (1999). The role of leisure in women's experiences of menopause and mid-life. Leisure Science, 21:205-218.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