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楊斯帆
研究生英文姓名:Yang Szu-Fan
中文論文名稱:賽伯格身體於台灣數位視覺文化之美學意涵
指導教授姓名:高震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賽伯格身體數位視覺文化迷思
英文關鍵字:CyborgBodyDigital Visual CultureMy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隨著數位時代的演進與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從各層面皆可窺探之,對於人和科技的互動關係、科技的威脅、各種控制論的質疑與各種幻想與提問,時常藉由看似虛擬又感覺真實的影像堆積,再現理想的生活本質,體現於數位視覺文化脈絡當中。本研究透過賽伯格歷史脈絡整理與專家訪談,並利用藝術家創作自述輔佐文獻分析的進行,研究當代台灣數位視覺文化中賽伯格身體的數位藝術創作,瞭解數位視覺文化中賽伯格身體的歷史發展、意義及其美學,分析台灣當代數位視覺文化中賽伯格身體藝術作品的意義,歸納台灣當代數位視覺文化中賽伯格身體藝術作品的特質與迷思,提出台灣藝術家在賽伯格身體為主題之創作脈絡,提供藝術創作者了解賽伯格身體題材的管道,與強化相關藝術作品在數位視覺藝術文化教育方面的意義與價值。
本研究歸納指出台灣數位視覺文化中賽伯格身體藝術作品的特質與迷思,偏向採用數位性思維的「網路」及「虛擬性」概念,運用幻覺與真實、拼貼重組、抽象意象、製造矛盾及互動性的創作手法,直接或間接以賽伯格身體作為符號,展現多元的面貌且多重的意指來呈現賽伯格身體討論的生物基因、宗教信仰、科技文明與哲學觀等議題,藝術作品在真實與虛擬相互之間,呈現出獨有的數位視覺文化樣貌。
With the evolution of digital 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mpacts on everyday life can be seen in every aspect. With regard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echnology, threats of technology,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ybernetics and control theory, and varieties of fantasy and questions, artists often use image stacking technique, which seems virtual yet feels real, to reproduce the ideal essence of life and reflect digital visual culture within it. Basing on such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art creations of Cyborg body in contemporary digital visual culture in Taiwa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s of historical studies of Cyborg body,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artists’ artworks, the researcher discovers the developments, meanings and aesthetics of Cyborg body. While analyzing its significan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yths of Cyborg body art are summarized. 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artis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Cyborg body, but also suggests how Taiwanese artists use Cyborg body as a theme in their art creations. With this research, the educational meanings and values of Cyborg body can be enhanced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visual culture.
This study pointed out the attributes and myths of Cyborg body artworks in Taiwan digital visual culture. Artists tend to adopt the digital concept of “Internet” and “virtuality”, utilizing creative approaches of virtuality and reality, collage restructuring, abstract imagery, creating conflicts and interacting. They use Cyborg bod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s symbols, demonstrating diverse aspects and multiple meanings to present discussions of biological genes, religions, science, philosophy and other related topics in Cyborg body.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artworks demonstrate unique aspects of digital visual culture.
1.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1
1.2. 研究目的.........................4
1.3. 研究問題.........................5
1.4. 研究範圍.........................5
1.5. 名詞釋義.........................7
1.5.1. 賽伯格....................7
1.5.2. 身體......................7
1.5.3. 賽伯格身體.................8
1.5.4. 數位視覺文化...............8

2. 文獻探討...............................9
2.1. 賽伯格的發展脈絡....................9
2.1.1. 賽伯格的興起................9
2.1.2. 賽伯格的發展................12
2.2. 賽伯格身體的發展脈絡.................14
2.2.1. 文化中的身體.................14
2.2.2. 賽伯格身體的發展..............17
2.3. 台灣數位視覺文化相關研究...............18
2.3.1. 數位視覺文化的發展脈絡..........18
2.3.2. 台灣數位視覺文化的發展脈絡.......23
2.4.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迷思理論之相關研究.......26
2.4.1.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理論...........26
2.4.2.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迷思理論........28

3. 研究方法與架構.............................31
3.1. 研究方法.............................31
3.1.1. 文獻分析法....................31
3.1.2. 訪談法........................32
3.2. 研究流程與架構.........................34
3.3. 研究對象..............................35

4. 研究結果與討論..............................69
4.1. 賽伯格身體的虛擬與真實...................69
4.2. 賽伯格身體的多重議題詮釋..................76
4.3. 賽伯格身體的特質與迷思....................81

5. 結論與建議...................................85
5.1. 結論...................................85
5.2. 建議...................................87

參考文獻........................................89
附錄一:林珮淳教授訪談資料整理......................93
中文部分:

王建元(2003)。《文化後人類:從人類複合到數位生活》。台北市:書林。
王柏偉(2012)。〈身體的位置: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 脈波參 「身體—介面」〉。http://artitude-monthly.blogspot.tw/2012/12/blog-post_14.html。(2013/6/20)。
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市:群學。
王慰慈(1999)。〈女性與身體的自我對話〉。《凝視女像》。台北:遠流。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n.d.)。http://www.dac.tw/AboutDAC.html。(2013/05/17)。
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n.d.)。(2013/06/06)。http://www.digiarts.org.tw/chinese/default.aspx。(2013/06/06)。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數位藝術展(2012)。〈作品列表〉。http://www.dac.tw/event/body_inter_face/work_3.html。(2013/07/05)。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數位藝術展(2012)。〈展覽簡介〉。http://www.dac.tw/event/body_inter_face/Exhibition%20Info.html。(2013/07/05)。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2011)。〈展覽簡介〉。http://www.dac.tw/event/stream/ch/index.html。(2013/07/05)。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2011)。〈參展作品〉。http://www.dac.tw/event/stream/ch/works.html。(2013/07/05)。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貳「未來之身」數位藝術展(2012)。〈展覽簡介〉。http://ma.ntua.edu.tw/nextbody/nextbody_ch/page_01.html。(2013/07/05)。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貳「未來之身」數位藝術展(2012)。〈參展作品〉。http://ma.ntua.edu.tw/nextbody/nextbody_ch/page_04.html。(2013/07/05)。
台灣藝術教育館(2005)。〈數位藝術教育-知識無遠弗屆:何謂「數位藝術」〉。http://web.arte.gov.tw/digital_teacher/art/definition/p03.htm。(2013/07/02)。
吳筱玫(2002)。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
林佩純、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林佩淳(2012)。〈從德國文件展談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 6-10。台北市:藝術家。
邱誌勇(2011)。〈數位科技浪潮下的當代電影變貌〉。《媒體科技與文化全球化讀本》,109-130。新北市:揚智。
邱誌勇(2012)。〈身體的未來想像:脈流貳—「未來之身」中的身體意象〉。《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118-131。台北市:藝術家。
後人類慾望(2013)。〈展覽簡介〉。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9447252。(2013/12/05)。
後人類慾望(2013)。〈參展作品〉。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9447252。(2013/12/05)。
孫秀蕙、陳儀分(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新北市,中正。
高震峰(2013)。《數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以台灣中小學為實驗場域》。台北市:師大書苑。
國立台灣美術館(n.d.)。〈數位藝術〉。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CP.aspx?s=140&n=10126。(2013/06/06)。
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n.d.)。http://digiark.ntmofa.gov.tw/web/index.htm。(2013/06/06)。
張君玫 譯(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台北市:群學。
張淑雅、曹融、顧理(2009)。〈從符號學角度探討達利作品中潛意識象徵之意義建構與解讀〉。《藝術論文集刊》,第12期。
張錦華 譯(1997)。《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曹筱玥(2007)。〈台灣數位藝術發展史〉。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丹露專題網站。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download.aspx。( 2013/07/02)。
許夢芸(2006)。〈從失落的身體中重新拾起—賽伯人論述之建構〉。《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125-143。台北市:遠流。
陳明惠(2012)。〈賽伯人、身體與歡愉 — 由數位藝術思考〉。《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108-117。台北市:藝術家。
陳芸芸 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
陳冠君(2012)。〈未來之身,未來社會的想像〉。《建國一百年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 —脈波貳「未來之身」數位藝術展》。台北市:松田資訊。
陳品秀 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臉譜。
陳瓊花(2010)。《藝術概論》。台北市:三民。
曾鈺涓(2012)。〈工具、媒介、媒材?— 數位藝術的本質命題〉。《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 46-55。台北市:藝術家。
黃鳴奮(2008)。〈賽伯藝術考〉。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687-69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卷37,期4,17-23。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市:藝術家。
葉謹睿(2012)。〈前衛性的創作能量複合式的美感—從紐約看台灣的科技藝術〉。《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32-45。台北市:藝術家。
廖炳惠 編著(2011)。《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出版。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 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雙葉。
蔡宛穎(2012)。〈跨越藩籬的數位藝術創作〉。《2012數位藝術推展計畫航程年鑑》。臺中市:臺灣美術館。
蔡承志 譯(2003)。《我們都是機器人—人機合一的大時代》。台北市:究竟。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期3,132-139。
鄭慧華(2011)。〈藝術的雙重跨越:數位藝術的跨域思考〉。數位藝述。台北市: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田園城市。
謝慧青(2009)。〈Cyborg身體再現:基因改造與派崔西亞‧佩契妮妮作品〉。http://www.sancf.org.tw/SANCF/db/arts/2009_p1.pdf。(2013/11/06)。
謝慧青(2011)。〈成為賽伯格〉。《∑2011數位方舟:數位藝術推展計畫航程年鑑》。台中市:台灣美術館。
蘇建華(2001)。〈Cyborg與全球腦對人類與社會的衝擊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7。
蘇建華(2002)。〈Cyborg、烏托邦:個人解放的騙局!? 〉。資訊社會研究,3,113-147。
蘇建華(2003)。〈《科技未來與人類社會-從Cyborg概念出發》導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1。
蘇建華(2006)。〈Cyborg、 Cyborg宣言、 Cyborg研究 〉。資訊社會研究,11,37-114。



西文部分:
Wands, B.(2007). Art of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NY: Thames & Hudson Inc.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1.2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9.01.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