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蔡瑀芩
中文論文名稱:從祀壺信仰探討吉貝耍居民文化認同之研究─以符號社會學為例
指導教授姓名:徐榮崇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祀壺西拉雅吉貝耍文化認同符號互動
英文關鍵字:pot worshipSirayaKa-Bua Suacultural identitysymbolic intera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6
  • 收藏收藏:0
西拉雅族是平埔族的一支,也是最早與外來文化接觸的台灣原住民族,而吉貝耍部落除了居民組成約有6成為熟番後裔外,還保有西拉雅族的祀壺文化,其夜祭活動於2013年被列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故本研究以台南吉貝耍部落的居民為研究對象,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了解西拉雅族裔如何在祀壺文化互動中建構認同並形成共同體,藉以探討「符號」、「祀壺」與「族群」之間的交互關係。
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探究族群文化認同的研究並不多,本研究希望藉由社會科學的方法了解西拉雅族人祀壺信仰的主要意涵,本研究採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從各方蒐集關於祀壺信仰的資料,並藉由參與夜祭活動,從中觀察居民對祀壺信仰的態度,再進一步訪談當地居民、文史工作者等,探究吉貝耍居民對西拉雅祀壺文化的認同感。
西拉雅族在漢文化的涵化下,幾乎要喪失一個族群原生或客觀的特質,研究發現,祀壺信仰文化在吉貝耍部落幾百年來未曾中斷過,而從祀壺符號的意涵中,不難看出埔漢文化交流的影子,吉貝耍居民藉由與他者接觸的經驗,形塑出自我族群的概念,進而產生共榮感,並企圖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創新的元素,並透過教育完成世代交替的傳承任務。
Siraya People is a branch of Pingpu people, the earliest aboriginal peoples in Taiwan to communicate with external cultures. While about 60% of the residents of it are descendants of Aboriginal Tribe Shu Pan, Ka-Bua Sua tribe maintain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pot worship of Siraya People. The night sacrificial rite and activity of the tribe was recognized as National Key Folk Activity in 2013. Therefore, we take the residents of Ka-Bua Sua tribe in Tainan a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and explore how the Siraya People build up identity and form a community by the interaction during pot wo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ymbol", "pot worship", and "ethnic group".
Due to limited researches exploring ethnic group's cultur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is research hoped to acquire an insight into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pot worship belief of Siraya People by using the approach of social science. Firstly, this research examined Ka-Bua Sua residents' sense of identity on Siraya pot worship culture by following methods, includes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various papers about pot worship belief. Then, it observed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pot worship by participating in night sacrificial rite and the tribe’s activities. Finally, local resident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workers were interviewed. Du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an culture, Siraya People has almost lost its original or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indigenous people.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ot worship belief has never been extinguished or interrupted in Ka-Buga Sua tribe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In the implying meaning of sacrificial pot symbol, the trac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Pingpu and Han people is obvious. By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peoples, Ka-Bua Sua residents gradually shaped the conceptual identity of their own ethnic group and the sense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y also make efforts to bring the innovative elements for the traditional base and pass down the cultur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rough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西拉雅族與祀壺文化 7
第二節 文化認同 25
第三節 符號社會學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選用 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4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9
第四章 研究內容與成果 63
第一節 吉貝耍聚落之概述 63
第二節 吉貝耍的西拉雅祭儀活動 70
第三節 吉貝耍居民祀壺信仰的祭祀空間 88
第四節 祀壺符號與居民之互動 102
第五節 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129
第五章 結論 13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9
第二節 未來發展願景 145
參考文獻 148
中文部分
一、 史料
﹝清﹞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民73,台北:成文。
﹝清﹞周鍾瑄主修 、﹝清﹞陳夢林總纂,諸羅縣志,民72,台北;成文。
﹝清﹞黃叔璥,台海使槎錄,民72,台北:成文。
﹝清﹞董天工,台海見聞錄,民72,台北:成文。

二、 期刊
王瑞壎(2002)。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探討學校組織文化,台東師院學報,13 (上), 61-90。
朱全斌(200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 56,35-63。
江家錦(1955)。從祀壺來談西拉雅族的信仰。南瀛文獻,3:1/2,16-27。
李亦園(1955)。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29。
李國銘(1998)。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台灣風物,48:1,63-135。
林永粱譯(1953)。飛番墓與阿立祖。南瀛文獻,1:3,60-62。
姚村雄(2001)。從記號學角度探討日治專賣時期臺灣酒類標貼設計之視覺符號運 作。設計研究,1,121-140。
姜得勝(1997)。符號互動論初探。教育資料文摘,40:6=239,172-178。
胡愛玲(1989)。淺析符號互動論。民意月刊,142,3-22。
國分直一(1955)。阿立祖巡禮記。南瀛文獻,1:3,79-82。
陳邦雄(1970)。西拉雅系平埔族之性器崇拜。台灣風物,20:4,15-16。
陳貞宇(2011)。從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讀經教學對幼兒情緒能力的影響。幼兒教 育研究,13,115-146。
蔡文婷(2004)。聆聽祖先-吉貝耍夜祭。光華,29:12,84-91。
鄭美蓮(1979)。符號互動學派的社會學理論。東吳政治社會學報,3,207-217。
謝繼昌(2003)。文化、接觸與族群。現代化研究,33,87-96。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Sysmbolic-Interationism)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 育文粹,18,18-29。

三、論文
石博進(2000)。從宗教情感中超越──宗教圖象視覺符號之解構創作(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朱連惠(2006)。排灣族五年祭與文化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花蓮縣。
江俞萱(2013)。臺灣東部西拉雅族的移動、定著與社會文化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 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星磊(2009)。西拉雅神聖空間之研究─以Siraya、Taivoan公廨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昭慶(2010)。從復振經認同到發展-一個平埔族村落的探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梨華(2003)。從文獻資料解讀清代台灣平埔族的社會社會文化(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榮豐(2010)。現代化衝擊下高屏地區客家族群的文化變遷與認同發展(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聰祺(2000)。台灣原住民排灣群之圖騰研究與應用─以蛇形圖騰為主(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宜亮(2010)。地方文化節慶在地化策略之研究-以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縣。
林美瑢(2013)。安平劍獅符號意義的轉變:從辟邪信仰到文創產品(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連江縣。
林清財(1988)。西拉雅祭儀音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林朝賢(2008)。荷鄭時期西拉雅五大社生產模式變遷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曉筠(2011)。客家文化創意商品之視覺符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凱珮(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花蓮縣。
段洪坤(2013)。當代平埔原住民族運動研究(1993-2012) :以台南西拉雅族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張琬琪(2012)。台灣真耶穌教會室內空間之宗教意象與符號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台中市。
張雅琪(2001)。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振明(2006)。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以中正大 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郭美芳(2008)。西拉雅「公廨」建築文化遺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台南市。
郭倩婷(2002)。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湘琳(2011)。族群的想像與建構─論台南縣西拉雅族音樂文化之演變與呈現(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南市。
陳瑋蓁(2002)。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陸文照(2003)。吉貝耍(Kapas-ua)聚落之研究(1904~1976)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文英(2011)。新北投地區遊憩活動參與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北投區國小高年 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貞瑋(2009)。文化展演與認同:馬太鞍阿美豐年祭的傳統與現代(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黃健庭(2001)。阿立祖入廟─台南縣阿立祖信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楊依潔(2013)。臺灣原住民百步蛇圖騰轉化為服裝元素之研究—以「排灣族」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祝菁(2004)。應用鹿港地方文化圖像符號於視覺設計創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國德(1988)。喬治米德的社會心理學說極其在教育上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蕙嘉(2009)。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元智大學,桃園縣。
葉子香(2009)。文化的認同與變遷--以居住台灣的雲南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葉依林(2011)。文化認同、符號消費與新奢侈品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日系品 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福定‧博海(2012)。撒奇萊雅族青少年文化成長營團體動力與文化認同之研究 - 以馬立雲部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珮(2007)。符號互動、媒介、家鄉與離散認同:布里斯本澳籍台裔族裔邊界的 形成與流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鄭姿妮(2012)。文化傳承之推手--原住民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民族教育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欽文(2011)。節慶活動參與與文化認同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做十六歲」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嘉俐(2007)。西拉雅族會所源由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市。
蘇奐豪(2004)。臺南地區西拉雅族祀壺文化與其壺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台南市。
饒芷禎(2012)。政策之窗的啟合與西拉雅族正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四、書籍
David Sliverman著,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新北市: 韋伯文化國際。
Hennie Boeije著,國家研究院主譯,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新北 市:韋伯文化國際。
Steven Connor著,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市:五南。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張茂桂編,族群關係 與國家認同(53-100頁)。台北市:業強。
石萬壽(1990)。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市:台原。
李壬癸(2000)。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市:常民文化。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上)。台北市:允晨文化。
周婉窈(1997)。台灣歷史圖說。台北市:聯經。
施正鋒(2006)。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協會。
段洪坤(2011)。西拉雅平埔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謝仕淵、陳靜寬主編,行腳西拉 雅(53-70頁)。台南市:台灣史博館。
段洪坤(2013)。阿立祖信仰研究。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
郭春暉編著(1995)。認識平埔族。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陳秉璋(1981)。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市:環球。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瀅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台北市:易博士。
彭懷真(2009)。社會學。台北市:紅葉文化。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順興、張力可、葉永文編譯(2009)。社會理論指南Q&A。台北縣:風雲論壇。
黃應貴主編(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葉至誠(2009)。社會科學概論〈第二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靳菱菱(2013)。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高雄市:麗文 文化。
廖炳惠(1994)。《游離族群與文化認同》〈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 台北市:麥田。
劉還月(1994)。南瀛平埔誌。台南縣:南縣文化。
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莊英 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235-255頁)。臺北市 : 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繼道(2001)。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縣:稻鄉。
蔡文輝(2006)。社會學理論(修訂三版)。台北市:三民。
蔡文輝、李紹嶸(1999)。社會學概論。台北市:三民。
蕭肅科、董旭英(2012)。社會學概論。台北市:學富文化。
戴文鋒主編,段洪坤等作(2010)。東山鄉志。台南縣:台南縣東山鄉公所。
謝國斌(2009)。平埔認同的消失與再現。花蓮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譚光鼎(200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全文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