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謝宜芳
中文論文名稱:運用漫畫進行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補救教學
英文論文名稱:Apply Cartoon for the Approach of Remedial Teaching in Function of One Variable
指導教授姓名:鄭英豪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漫畫補救教學一元一次方程式
英文關鍵字:Cartoonremedial teachingfunctions of one variab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漫畫進行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的補救教學,是否能提升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概念及增進學生的正向數學學習態度。本研究採不同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將十二位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生分成兩組,為避免干擾學生學習,自行閱讀組利用午休時間,教學介入組利用放學時間,進行七節課的補救教學活動。
研究結論如下:
一、運用漫畫進行補救教學有助於學習低成就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學習:
(一)在能力指標7-a-01的部分,75%的學生有進步;
(二)在能力指標7-a-02和7-a-03的部分,58%的學生有進步;
(三)在能力指標7-a-04和7-a-05的部分,75%學生有進步;
(四)教學介入組平均進步率達30%;自行閱讀組平均進步率達18.5%;
(五)教學介入組的保留成效優於自行閱讀組。
二、學習低成就學生對於運用漫畫進行補救教學持正向的看法:
(一)提升學生對於數學的喜歡程度;
(二)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探究意願;
(三)協助學生的數學學習。
建議如下:
一、教學應用的建議
(一) 先診斷負數四則運算並進行補救;
(二) 鼓勵教師使用漫畫融入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三) 教師可利用漫畫故事情境內容佈題以進行教學活動。
二、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選取不同年級的研究對象;
(二) 教學材料可擴展至其他主題。

關鍵字:漫畫 補救教學 一元一次方程式
Applying Cartoons to Remedial Teaching of Functions of One Variable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or not the application of cartoon to remedial teaching of functions of one variable is capable of elev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with lower mathematic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the said functions as well as to instill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 learning. This study use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conduct its research, which divided twelve students of lower mathematic achievement into two groups. To avoid interference with student learning, the self-reading group utilized their lunch time, while the other teaching-intervened group made use of off-school time to carry out the remedial teaching of the seventh lesso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application of cartoons to remedial teaching for functions of one variable is capable of elev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with lower mathematic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such functions:
(1) 75% of students progressed in the 7-a-01 section of Ability Indicator ;
(2)58% of students progressed in the 7-a-02 section of Ability Indicator,;
(3) 75% of students progressed in both sections of 7-a-04and 7-1-05 of Ability Indicator;
(4) The average progress rate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intervened group was 30% and 18.5% in the self-reading group;
(5) Retention effect in the teaching-interven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elf-reading group.
2. Positive views held by students with lower learning achievement toward the application of cartoons to remedial teaching:
(1) enhancing the extent of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mathematics ;
(2) stimulati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explore in self-learning;
(3) assis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Recommendations:
1. Recommendation on teaching applications
(1) first diagnosing the four fundamental arithmetic operations on negative numbers and then carrying out remediation;
(2)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integrate comics into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3) teachers may use the situational contents of a cartoon story to arrange questions for teaching activities.
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1) Selecting subjec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2) Expanding teaching materials to other topics.
Key words:Cartoon, remedial teaching, functions of one variabl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壹、 研究對象 7
貳、 研究內容 7
參、 研究時間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漫畫與教學 8
第二節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迷思概念 16
第三節 補救教學 31
壹、 補救教學的教學策略 32
貳、 補救教學課程內容 35
參、 補救教學設計的原則 36
第四節 漫畫與補救教學的關聯性 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0
壹、 一元一次方程式前測 50
貳、 自編一元一次方程式診斷測驗前測卷 50
參、 自編一元一次方程式診斷測驗後測卷 50
肆、 自編延後測一元一次方程式形成性測驗卷 50
伍、 半結構性訪談 55
第五節 教學設計 56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3
壹、 蒐集資料方法 63
貳、 資料分析方法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5
第一節 診斷測驗前測表現之初步分析 65
第二節 補救教學活動之實踐情形 74
壹、 教學介入組補救教學現場實踐以及教學反思修正 74
貳、 自行閱讀組補救教學現場實踐以及教學反思修正 92
第三節 補救教學之成效探討 99
壹、 診斷測驗前、後測答題表現之初步分析 99
貳、 延後測形成性評量的表現分析 104
第四節 進行漫畫呈現之補救教學學習興趣改變情形 107
壹、 上數學課的喜歡程度 107
貳、 學生自我學習的意願 109
參、 教學方式對數學學習的協助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 127
附錄二 128
附錄三 129
附錄四 134
附錄五 146
附錄六 147
中文部分
王心怡(2009)。鄒族文化情境融入一元一次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亦欣(2003)。探討國二學生閱讀漫畫表徵的文本對地球科學概念學習的影響-以天文和溫室效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如敏(2004)。國二學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錯誤類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所碩士論文。
王金玲(2010)。以合作閱讀策略促進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數學讀物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苑惠(2010)。圖畫書融入一年級數學教學以落實連結主題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若甯(2006)。圖畫書融入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乘法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釋緯(2012)。七年級學生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式之錯誤類型分析-以一所都會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古智有(2007)。在實習輔導過程中探討圖畫書運用於國小高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智有、鍾靜(2008)。以課程為主軸的數學繪本教學。國民教育,48(6),42-47。
吳宗勇(2013)。故事融入相似形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宛真(2007)。不同形式的科學文本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太陽能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
吳宛儒、蔡鳳秋、楊德清(2005)。故事情境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之研究—以面積單元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1,74-94。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期,66頁。
呂美娟等譯(2002)。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際出版社,新加坡。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台北市:五南。
林清山、張景媛(1994):國中生代數應用題教學策略效果之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36-63頁。
林麗雯(2001)。國中一年級學生學習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能力發展與其解題的錯誤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山(1998)。教學理論與技巧。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侯靜芳(2005)。高雄市國一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俞宗賢(2007)。數學低成就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
姚伊美、羅綸新(1994) :電腦繪圖與其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5(5), 15-22。
施怡欣(2008)。繪本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乘法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論文。
胡永崇(2006) :直接教學原理在學習障礙學生之教學應用。屏師特殊教育第12期, P28~36。
高允坤(2008)。升國中前必讀的漫畫數學教科書(1)和(2)。台北市:台灣麥克出版社。
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習領域、修訂(微調)問答集。臺北:教育部。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新逸、廖珮如(2004)。數位學習知識類型與訊息設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4-16。
秦麗花(1999)。情境導向學習在數學學障兒童教材編輯與教法之應用。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新典範數學(頁92-134)。高雄市:高市府人發中心。
袁媛(1993):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的解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媛(2006)。圖畫故事書融入國小數學學習的教學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計畫編號:NSC94-2521-S-026-001。
袁媛(2008)。與數學有關的中文圖畫故事書之評鑑及教學策略探究。東海教育評論。1,53-71。
袁媛、許錦芳(2007)。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資源班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7(1),36-57。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景媛(1994)。國中生數學學習歷程統整模式的驗證及應用: 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分析及數學文字題教學策略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75-200。
張新仁(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頁281-309)。台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張靜嚳(1999)。國中低學習成就般的雙環數學教學。科學教育月刊,7(3),199-216。
莊琇晴(2010)。探討直接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許宛琪(2005)。數位學習於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以國一「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汾派(1988):國中生文字符號運算的錯誤型態。數學科教學輔導論文集,11-128頁。
郭汾派(1991)。國中生文字符號運算的錯誤類型。數學科教學輔導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汾派、林光賢(1989)。國中生文字符號概念發展之研究。中華民國第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論文彙編,177-206。
郭姿伶(2009)。繪本融入擬題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加減文字題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為藩(1989)。當代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陳人慧、徐新逸(2005)。兒童說故事活動的魅力與教學策略。國教世紀,215,25-32。
陳月英(1999)。兩位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學生接受資源班國語科補救教學之探討。潭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第13 期。

陳慧珍(2001)。南投縣國一男女生對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之解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曾映程(2007)。台南地區國一學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迷思概念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曾椿惠(2010)。激發式動態呈現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以一元一次方程式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馮婉萍(2012)。國一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莉雅(2002)。國民中學數學科低成就學生之學習特性及補救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1-2511-S-160-001-X3),未出版。
黃承諄(2006)。數學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媺恬、姚如芬(2009)。向日葵小班的分數派對~情境融入三年級分數教學之研究。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楊仕榮(2009)。遊戲融入一元一次方程式運算之補救教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招謨(2008)。數學低成就學生除法解題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楊榮達(2007)。國中一年級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解題策略及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泰倫(2006)。發展概念漫畫融入國小自然課程教學之研究-以「奇妙的光」單元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福彥(2002)。太魯閣族國中生代數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瓊菁(2001)。國小六年級代數教學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
趙家樂(2010)。「繪本融入數學教學策略」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學童數學學習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論文。
齊若蘭(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天下雜誌。
劉佳芳(2010)。圖畫書融入教學對提升國小三年級數學成就低落學生乘法文字題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1994):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229-254。台北:師大書苑。
蔡育霖(2004)。嘉義地區八年級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宜倖(2003)。繪本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宇欽(2006)。高雄地區七年級學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迷思概念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論文。
戴文賓(1999)。國一學生由算術領域轉入代數領域呈現的學習現象與特徵。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和秀(2001)。國一學生文字符號概念及代數文字題之解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謝新傳(2001)。九年一貫課程能提升國家的數學教育。教師天地,110,67-70 頁。
鍾佩蓉(2011)。運用圖畫書進行三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數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靜(2005)。數學繪本的分析與設計。九年一貫課程教學深耕種子教師研習資料(數學領域)。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顏美鳳(2003):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2),78-86。
魏敏媛(2008)。圖畫故事書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補救教學之研究-以除法單元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編著,台灣兒童圖畫書。
西文部分
Behr, M., Erlwanger, S.& Nichols, E.(1976). How Children View Equality Sentences. Tallahassaa: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urns, M. (2005). 3 lessons by Marilyn Burns using storybooks to teach math. Instructor, 114(7), 27-30.
Collis, K. F.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Reasoning. Newcastle.Australin:University of Newcastle .
Jenner, D. M., & Anderson, A. G. (2000). Experiencing mathematics through literature: The story of neil.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6(9), 544-547.
Kieran,E.(1989). Teaching as Story Tell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yer,R.E.(1987).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School programs for at-risk children and youth: A review. Education & Treatment of Children, 15(3), 255.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 Moreno(2003).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8(1)、43-52.
Miles, T.R.(1992). The use of structured materials with older pupils. In T. R. and E. Miles(Eds.):Dyslexia and Mathematics,83-97. New York:Routledge.
Moyer, P. S. (2000). Communicating mathematically: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a natural conne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4 (3), 246-55.
Murphy, S. J. (1999). Learning math through stories. School Library Journal,45(3),122-123.
Slavin,R. E. (1989).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N. L. Karweit,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p.3-19).Boston:Allyn & Bacon.
Slavin,R. E.(1995).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2nd ed.)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Wileman, R. E.(1993). Visual communica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謝誌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6.24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6.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